我将为你逐句解读《望洞庭》,让你清晰感受诗中描绘的美妙意境。
1.湖光秋月两相和:“湖光”指洞庭湖湖水在月色下闪烁的波光,“秋月”即秋天皎洁的月亮。“和”有和谐、交融之意。这句诗描绘出在秋夜,洞庭湖水波光粼粼,与天上的月光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柔和的氛围,展现出一幅水色与月光相得益彰的美妙画面,让人感受到洞庭湖水国之夜的和谐与美好。
2.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在此处指代洞庭湖湖面,古人常用“潭”来形容湖水的深邃。“无风”表明湖面没有一丝风,平静至极。“镜未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铜镜。因为未磨的铜镜,其反光不强烈,呈现出一种朦胧的质感。此句生动地描绘出月光下的湖面,虽平静却并非平滑如镜,有一种独特的朦胧美,为洞庭夜景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3.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一词,点明诗人的观察视角是从远处眺望。“洞庭”依旧指洞庭湖,“山水翠”中的“山”指的是洞庭湖中的君山,“翠”字生动地展现出君山在月光下郁郁葱葱的颜色。这句诗描绘出诗人远远望去,洞庭湖湖水澄澈,君山翠绿欲滴,山水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4.白银盘里一青螺:此句同样运用了精妙的比喻。诗人将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盘中的“青螺”。在月光的映照下,平静的湖面如同一个光洁的白银盘,而小巧的君山恰似一颗青螺放置其中。这个比喻十分新奇,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洞庭湖与君山的形态与色彩,体现出诗人独特的想象力,也将洞庭美景的精致与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
若你还想深入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欢迎继续提问。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人,自称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贞元九年(793年)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后任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年),因参加王叔文的进步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等官职。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虽长期遭贬谪,却未改进取之心,心境趋于平和开朗。
长庆四年(824年)九月,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转和州刺史,途经洞庭湖。他曾多次往来岳州,对君山、岳阳楼、洞庭湖情有独钟,此次行至洞庭湖,正值农历九月的清秋月夜,浩渺湖面、澄澈秋月与湖中君山,构成一幅绝美景象,令他诗兴大发,遂写下这首《望洞庭》,将眼前所见与心中所感精妙融合,成就了这一传世佳作。
综观全诗,刘禹锡以其细腻入微的观察力与超凡脱俗的想象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为我们展现了秋夜洞庭湖的绝美风姿。
开篇“湖光秋月两相和”,将宏大的天地之景凝缩于水色月光的交融之中,奠定了空灵、宁静、和谐的基调;
“潭面无风镜未磨”承接前文,聚焦湖面,以独特的比喻凸显平静与朦胧,让这份宁静具象化;随后“遥望洞庭山水翠”,视角拉远,引入君山这一灵动元素,山水相依,拓展了画面的纵深与层次感;
结尾“白银盘里一青螺”则是神来之笔,以奇崛大胆的比喻将洞庭山水幻化为精巧的案头摆设,尽显诗人的壮阔气度与浪漫情怀。
整首诗意境优美,画面感极强,诗人用词精妙,毫无雕琢之感,将对洞庭湖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融入每一个字词、每一处景致之中,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持续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价值,让后人得以透过诗句,领略那秋夜洞庭的如梦美景。
查看更多【古诗词】内容《望洞庭》是刘禹锡的佳作。“洞庭”即洞庭湖,“湖光秋月和”指湖水波光与秋月交相辉映,“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无风像未打磨铜镜。“遥望洞庭山水...
《望洞庭》是刘禹锡的佳作。“湖光秋月两相和”,描绘洞庭湖水波光与秋月清辉相互交融,宁静和谐;“潭面无风镜未磨”,展现湖面无风时宛如未打磨铜镜...
《望洞庭湖》原文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其大意是:洞庭湖水光与秋月相互交融,湖面平静,宛如未经...
《望洞庭》描绘出一幅宁静秀美的洞庭秋夜图。月光洒在洞庭湖上,水色与月色交融,湖面平静似未打磨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山水翠绿,君山宛如放置在白...
在《望洞庭》中,诗人巧用比喻勾勒绝美洞庭。“潭面无风镜未磨”,把风平浪静的洞庭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尽显其静谧、朦胧之态;“白银盘里一青螺...
秋夜,澄澈的月光倾洒在洞庭湖面上,湖水波光粼粼,二者相互交融,和谐柔美。湖面无风,宛如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朦胧而静谧。远远眺望,洞庭湖中君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
《望洞庭》第三句原文是翠,全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意思: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