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笔下的《望洞庭》,短短四句,却如同一幅细腻生动的山水墨画,将洞庭湖的绝美风光呈现在世人眼前。
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点明时间是秋季,明月高悬,清辉洒下。此时,洞庭湖的波光粼粼与秋月的皎洁光芒相互交融,水天之间一片澄澈和谐,仿佛天地都被这柔和的光亮连接为一体,没有丝毫的突兀与隔阂,营造出宁静而宏大的氛围。
“潭面无风镜未磨”,进一步聚焦湖面。在无风的夜晚,洞庭湖面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铜镜虽不似明镜那般清晰光亮,却有一种朦胧的美感,暗示着洞庭湖浩渺无垠,在夜色笼罩下,微微泛着暗光,静谧又神秘,让观者不禁沉醉其中。
“遥望洞庭山水翠”,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洞庭湖中的君山翠绿欲滴,周围的湖水环绕,山水相依,那一抹鲜亮的翠色在月光下格外醒目,勾勒出洞庭山水独特的轮廓,山水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尾句“白银盘里一青螺”堪称神来之笔。诗人运用精妙比喻,把洞庭湖面比作白银打造的盘子,光亮洁净,而湖中君山则恰似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置于盘中。这一比喻不仅形象地突出了君山的精致、渺小,更从侧面映衬出洞庭湖的广阔与壮美,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绝。整首诗用词精巧,意境深远,传唱千古。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自称系出中山,有着匈奴族后裔之说,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官僚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年轻时便游历四方,积累了丰富的阅历。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进士及第,踏上仕途,初任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记室,后入朝为监察御史。
当时的唐朝,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政治腐败不堪。刘禹锡心怀壮志,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结成政治革新集团,试图打击宦官势力、削弱藩镇,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
然而,这场革新触动了太多旧势力的利益,在宦官与藩镇的联合反扑下,仅仅持续了一百四十六天便宣告失败。唐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边远州府司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先是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在那里度过了十年的谪居生活。
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转任和州刺史,途中经过洞庭湖。他一生多次往返洞庭,或被贬路过,或因公出差,前前后后约有六次之多,但唯有这次是在秋天。
秋日的洞庭湖别具一番风味,湖水在月光下澄澈如镜,君山于朦胧中宛如青螺,眼前的美景与他历经沧桑后的心境相互交融,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望洞庭》。
查看更多【古诗词】内容《望洞庭湖》原文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其大意是:洞庭湖水光与秋月相互交融,湖面平静,宛如未经...
《望洞庭》描绘出一幅宁静秀美的洞庭秋夜图。月光洒在洞庭湖上,水色与月色交融,湖面平静似未打磨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山水翠绿,君山宛如放置在白...
在《望洞庭》中,诗人巧用比喻勾勒绝美洞庭。“潭面无风镜未磨”,把风平浪静的洞庭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尽显其静谧、朦胧之态;“白银盘里一青螺...
秋夜,澄澈的月光倾洒在洞庭湖面上,湖水波光粼粼,二者相互交融,和谐柔美。湖面无风,宛如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朦胧而静谧。远远眺望,洞庭湖中君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
《望洞庭》第三句原文是翠,全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意思: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
是一个意思,都翻译为向远处看。《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
白银盘是指洞庭湖的湖面。完整的诗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