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成语:
淡泊明志:淡泊:生活俭朴。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宁静致远:宁静:内心安定清静,才能实现远大理想。
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
创作背景: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查看更多【语文知识点】内容《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本文整理了《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注释,一起来看看吧!
《诫子书》的中心论点是“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诫子书》的中心论点是“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诫子书中心论点的句子是“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分享《诫子书》的相关内容,供参考。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的意思是,悲哀地困守在破旧的小屋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这句话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子书》中的成语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俭以养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