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诫子书》的中心论点是“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了解最新的高考资讯
解读更多的报考技巧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本文整理了《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注释,一起来看看吧!
《诫子书》的中心论点是“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诫子书》的中心论点是“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诫子书中心论点的句子是“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分享《诫子书》的相关内容,供参考。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的意思是,悲哀地困守在破旧的小屋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这句话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子书》中的成语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俭以养德等。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子书》中的成语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俭以养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