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初中语文 > 语文知识点 > 正文

夜书所见的书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

2024-10-25 17:19:07文/董玉莹

《夜书所见》表达了作者思乡念亲、怀念故乡的感情和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以及对童年生活怀念留恋的情感。

夜书所见的书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

夜书所见的书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

《夜书所见》的“书”是动词,是“写”的意思。《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叶绍翁,此诗是作者客居异乡时所作,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思想感情。

1.思乡情: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梧叶,促织,以及船只的漂泊。都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想到自己的家乡,亲人,朋友。再加上寒凉的天气,触动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整首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蟋蟀等等是动景;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一动一静,也引动诗人在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的思绪。

2.孤独感:离家太久的游子,一个人站在船头,在秋风瑟瑟的寒风中,不仅感受到了一丝凉意,同时也非常的孤独。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写的是悲景。深夜挑促织,写的是欢喜。一悲一喜,悲喜交潜,更突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和无奈。

3.对儿时的怀念:诗人身在远方,看见小孩打着灯在外面寻找草地上的蟋蟀。便回想到了自己儿时的情景。一时之间可谓是百感交集。

《夜书所见》赏析

①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②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着梧桐树的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吹来,不禁开始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见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作者简介

叶绍翁(公元1194年-公元1269年),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祖籍建阳(今福建建瓯),南宋的文学家、江湖诗派诗人,擅长七言绝句,诗作语言清新、意境高远,代表作有《游园不值》、《烟村》、《汉武帝》等。

查看更多【语文知识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