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三】自秦代统一文字以来,说不同方言的中国人都使用统一的汉字,认同这个符号系统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汉字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
【材料四】汉字一字一音,每个音又分为四个声调,读起来婉转动听,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汉字结构讲究对称,字形优美,其书写诞生了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许多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着紧密的联系,“笑”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汉字构词能力很强,比如由“花”可以组成“红花”、“白花”、“鲜花”等。
8、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9、请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谈谈你对汉字的认识。(3分)
(二)名著阅读。(3分)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他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他解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夜很深,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旁边,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拖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怕起来。是呵,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一死就永远也不能再活了啊!
10、此段文字出自名著, 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他因为什么事被关押审问?
(三)汉字书写。(2分)
11.请将下面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 分)
勤学好问 持之以恒
三、阅读理解(含12—26题, 共40分)
(一)阅读下面诗词,完成12-13题。(4分)
饮 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2分)
1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4~17题。( 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阁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幕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三峡-郦道元》
(乙)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饭疏食,饮水、由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日: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摘录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2 分)
(1)虽乘御风 奔: (2)匹夫不可夺志也 夺:
1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6.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甲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而写"水又是按照什么写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 3分 )
17.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孙权认为“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8—21题。(10 分)
人工智能成为医生好帮手——强微
(1)近年来,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聪明”,并开始在许多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例如,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与英国摩尔菲尔兹眼科医院近日共同发布研究成果,称人工智能算法在诊断眼部疾病的精准度上超越了人类医生。
(2)这款人工智能算法主要通过分析患者眼部的3D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近年迅速发展的一项成像技术,简称OCT)图像,诊断与老龄化致盲有关的黄斑部退化、青光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目前,这一算法已能检测出超过50种威胁视力的眼疾,并能给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甚至可以“优先考虑”最迫切需要治疗的病人,错误率仅为5.5%,远低于8位人类眼科专家6.7%—24.1%的“误诊率”。以往,不同的医生对同样的3D成像会有不同的解读,这款人工智能的高精确度相当于25个医学专家从不同角度会诊的结果。
(3)更重要的是,这款医用人工智能可以向人类“解释”自己的决策依据。具体来说,在“阅读”扫描患者眼部后,人工智能第一步将OCT分解成数个区域,并进行标注,这时产生的原始数据人类还难以理解;第二步分析各个区域的成像,然后用另一种人类可以理解的分类识别系统,来寻找可能存在的病灶迹象,这时的数据对于人类而言具有解释性和可理解性,避免了以往人工智能算法“暗箱操作”的问题,有利于医生和病人了解其决策过程,对人工智能建立信任感。
(4)一名再资深的医生,其职业生涯中所见的病例也是有限的。人工智能却凭借其读取和筛选信息的卓越能力,可以接触到庞大的病例资料和诊断数据。据称,IBM开发的智能医疗诊断系统,在短短17秒内能阅读3000多本医学专著、4万篇论文,这可能是人类穷其一生都无法完成的。
(5)虽然说人工智能的诊断精准度优于人类医生,但现在就预言人工智能将取代医生这个职业还为时过早。一名医生能否让患者最大程度地减轻病痛,不仅取决于其经验多少,对患者的态度以及细微的观察问诊,也起着决定性作用。所谓“望闻问切”,说的就是问诊的重要性。深度的医患互动,恐怕是眼下的人工智能还不能达到的。
(6)此外,人工智能的一大特点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虽然新算法在解释性方面实现了很大突破,但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就获得了“深层智能”。人工智能可以读取海量数据,并能通过这些数据给出有价值的诊断结果,但对于诊疗过程背后的病理药理并没有深刻认知。
(7)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更可能的是,人类医生仍将是为患者诊病的主力。成熟的、可被解释的人工智能技术,则让医生如虎添翼,使诊疗的过程更准确、更高效、更值得信赖。(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9月25日,有删改)
18.请简要说说文章中这款人工智能特点。 ( 3分)
19.试分析第(2)段划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分)
20.你认为将来人工智能能否完全替代医生?请简要说明理由 (2分)
21.人工智能除了在医疗方面发挥作用,还将在那些领域发挥作用? ( 3分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6题。(14 分)
父亲的电话 ——芦芙荭
(1)父亲耳朵越来越聋,你在他耳朵旁扔个炮仗他都不会有任何反应。
(2)以前,闲下来时,他会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和大家说些家长里短。或者一个人泡一缸子老茶,抱着收音机,坐在院子里听花鼓戏,听秦腔。可现在,世界于他来说,只有一个“静”。
(3)那时,母亲的身体还好。我们给家里打电话时,就打给她。然后,母亲再把我的内容及问候,借助手势以及他们一起生活几十年的经验,传达给父亲。
(4)父亲口齿却非常清晰。母亲比划一句,他就会嗯,哦,唉,呀地说一句,以表示母亲转述的话他听明白了。末了,他就会对母亲说:“告诉儿子, 我们啥都好着哩,放心吧。”
(5)自从父亲的耳朵聋了之后,我们几乎很少和他说话了。和他说话,说了等于没说。
(6)但父亲并不是不说话了。比如喂猪,喂羊,喂鸡时,父亲就会情不自禁地和它们说“这么好的吃食,还挑挑拣拣的。”或者说:“别抢呀, 都有份的。”这样的话,有能絮絮叨叨说上半天。
(7)父亲年轻时,脾气不怎么好,而母亲总爱唠叨。两个人常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一言不合就嚷嚷起来。那时候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烦不烦呀。现在,父亲的耳朵聋了,母亲一下子也安静了下来,母亲说什么父亲都听不见,就不说了。倒是父亲说什么,都言听计从。
(8)有一次过节回家,我们和母亲开玩笑说:“娘, 你看爹现在的样子像不像个领导,说啥你都听,他让你干啥你就干啥。”母亲说: “我是让着他。现在,他什么都听不见了,和他吵他听不见,骂他他也听不见。”
(9)父亲的耳朵聋了,家里的氛围却是越来越和谐了。
(10)过年时,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又说又笑的,父亲坐在那里,虽然听不见我们说什么,但见我们笑,他也跟着笑。他将他的孙子抱在怀里,掏出一个红包塞进孙子的手里。孙子拿着红包,将嘴凑近他的耳朵说,谢谢爷爷。这一次,父亲竟然听懂了,说,不用谢!
(11)我们大家都笑,说父亲这句话是胡蒙对的。
(12)春天的时候,母亲中风。一切都来得很突然。从医院里出来时,母亲留下了后遗症。说话口齿不清,每说一句话都相当费力。她坐在轮椅上,经常为要一件东西,或者要办什么事,憋得脸红脖子粗。而我们却不知所云。倒是父亲,母亲说什么,他一下子就听懂了。父亲说,你娘说,她出院了,这病一时半会儿不会死,也好不了多快。她说你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该回去上班了。
(13)听了父亲翻译过来母亲的话,我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说真的,我们去上班了,家里怎么能放心得下?母亲能听见我们说的话,却表达不出来,而父亲能表达,却听不见我们说什么。这以后,就是给家里打个电话,也是个问题。
(14)父亲见我们愣在那里,似乎明白了我们的意思,他说:“你们放心 上班去吧。我虽然耳朵背,可我身体好着呢。我能照看你娘的。你母亲说不了,可耳朵灵,我呢,听不见,却还能说。以后你们打电话了,我们两个人合起来接听。”
(15)为了证明这种办法可行,我们进行了一项模拟实验:我们将母亲的手机放在了她的轮椅旁,披响了电话,母亲听见电话铃声响起时,通过肢体动作将这个信息传递给了父亲。父亲拿起电话接通后,直接放到了嘴边。他说,你娘好着呢,我也好着呢,放心吧。
(16)回到城里,每次给家里打电话时,那个画面一直就在我的脑子里,像电影一样。而且,每次电话接通,父亲永远都是那句话:‘你娘好着呢, 我也好着呢,放心吧。
(17)而我,几乎什么也不用说。
(选自《今日文摘》2018年10期,有删改)
文章命名为“父亲的电话”,但文中父亲从未打过电话,以此为标题有何深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2分)
23、.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是如何描写父亲过去与现在的状态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24.文章第⑨段写道:“父亲的耳朵聋了, 家里的氛围却是越来越和谐了。”请简要概括原因。(2分)
25、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
(1)这样的话,他能絮絮叨叨说上半天。
(2)倒是父亲,母亲说什么,他一下子就听懂了。
26.请结合全文,理解“而我,几乎什么也不用说”这句话的深层意蕴。(3 分)
四、作文( 50分)
27.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目写篇文章。(50分)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文中不得透漏个人信息。(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