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北京中考 > 北京中考试题 > 北京语文试题 > 正文

2023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3-02-22 09:21:03文/董玉莹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 页至第 4 页,

第Ⅱ卷第 5 页至第 10 页。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校名、班级、姓名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上。答题时, 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27 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位置填写答案。

2.本大题共 11 小题,1—4 小题,6—7 小题,每题 2 分; 5 小题,8—11 小题,每题

3 分,共 27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栈.桥(zhàn)遵. 循 (zūn)自惭形秽. (suì)

B. 乖.巧(ɡuāi)隧. 洞 (suì)千 钧.之力 (jūn)

C. 荣 膺.(yīnɡ)诓. 骗 (kuānɡ)一 气 呵.成 (hē)

D. 笔砚.(yàn )惦.记 (diàn)不 屑.置辩 (xiè)

2.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志愿者们的故事不胜枚举,他们因为不同的 走上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_ 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_ 。

A.理由传播高尚

B.理由播撒伟大

C.缘由播撒高尚

D.缘由传播伟大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名人故居是往昔岁月的印痕,是灿烂文化的遗存,是人文精神的延续。②一座座 静穆的名人故居,仿佛在诉说着名人们平凡的人生,展示着他们崇高的精神。③我们走 进名人故居,一定能深受教育。④让我们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 传承和学习他们的精神吧!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 下面句子中空缺处,应填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1) 理想产生欧洲艺术(2) 一是幻想(3) 幻想产生东方艺术(4)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A.(1) ,(2) 。(3) ,(4) ; B.(1) ,(2) ;(3) ,(4) 。 C.(1) 。(2) 。(3) ,(4) 。 D.(1) 。(2) ;(3) 。(4) ;

5.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 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B. 首联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

地点之偏,贬谪时间之久。

C. 颔联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 6—8 题。

人体的独特性

①全球有 70 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 5 万年间,据.估.计.共有 1000 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地揭示出来。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②人体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人类 DNA 中包含有大.约.32 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 0.5%,这0.5%就意味着大约有 1600 万个碳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

③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 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 56%。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

④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 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 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⑤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 90%。

⑥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

相同。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⑦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 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

⑧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 一个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

6. 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人体的独特性,下面内容中并未涉及的一项是A.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和长相

B.牙齿和呼吸C.指纹和步态

D.耳朵的形状和心跳

7. 下面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了美国和荷兰的破案手段高超。B.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了美国和荷兰的破案手段高超。C.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D.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

8. 下面关于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自然段说明了人类个体具有独特性,交代说明对象,引出下文。

B. 第①②⑤自然段中的加点词“据估计”“大约”“至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C. 指纹的形成受基因的影响,也就是说兄弟姐妹之间的指纹应该是相同的。 D.文章结尾处的“唯一”与开头的“独一无二”相照应,本文的结构为“总——

分——总”形式。

阅读下面《小石潭记[》的内容,回答 9—11 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西面

B.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C.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澈:穿透

D. 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

10. 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 其岸势犬牙差互

D.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生动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幽深冷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 之情。

B. 文章内容情景交融,而景中传情则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

C. 文章第二自然段采用特写镜头写游鱼,是运用侧面描写表现潭水的澄澈透明。D.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实难相容,

明显是作者写作上的一大失误。

河西区 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总复习模拟(一)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93 分)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 本卷共 12 题,共 93 分。

二、综合题

12. 在下面横线上,用课文原句填空。(8 分)

(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2)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3)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 李白《行路难》中的“ ,忽复乘舟梦日边”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 ”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3—15 题。(7 分)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

府。

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①,复使之河东,诛降逆 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时人方于召信臣②,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选自《后汉书杜诗传》)

注释:①棨戟(qǐjī):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作前导的一种仪仗。②召信臣:曾任南阳太守,做了许多为百姓谋福利的事。③陂池(bēi chí):池塘。

13. 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2 分)

(1) 岁中三迁.为侍御史 迁( )

(2) 闻贼规.欲北度 规( )

1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遂格杀广, 还以状闻。

IMG_256

15. 根据选文记述的内容,概括南阳的百姓把杜诗比作“杜母”的原因。(3 分)

IMG_257

IMG_258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 16—19 题。(15 分)

银杏留香

陈以忠

①老家的门前,长着三棵银杏树,是父亲在世时亲手所栽,约摸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年岁,都是挂果的雌银杏,每年都有数不清的白果,吸引我们的目光,给我们留下许多的记忆,非常难忘那些银杏留香的岁月。

②初识银杏,是在初次挂果的时候。只有一棵瘦高的银杏树,结了几颗青绿的小果,躲 在一把把精致的扇子绿叶里,极不自信怯怯地挂着。任凭我们每天欣喜的目光扫过, 默默地从夏奔秋再到冬,似乎明白我们的心意,一直牵扯住我们关注的目光。果子成熟的时候,变成了白色的,一颗颗挂在树上,所以又叫白果。

③记得第一次摘白果,我们每人分得一粒,清洗晒干后,安静地躺在我的口袋里, 常常接受我有意无意地磨捏,那粒白果的外壳上,留有我手指的暖,变得亮亮的、黄黄的,像似镀了一层手指香。

④第二粒白果是来年得到的,那粒果子受我的折磨挺多的,我用一根大号的勾被针, 从白果的粗端对过打开个孔,一点点地掏空里面的果仁,制成了一个铃铛状的果壳哨, 时常吹响,成为我们“皮猴子”活动的聚集号,用一根细棉线穿过孔眼,一条白果坠的链子成了,就挂在脖子上招摇着“司令”的风采。姐姐们用“洋红洋绿”染成彩果,而我喜欢用钢笔在白果上,画出一个个自以为是的“脸谱”,还可以跟同伴换一些“小吃”的。

⑤我们与银杏树一起长大了,忒喜欢那一片片像扇子的精巧银杏叶,像个魔术师般的随季节变幻着,吊足了我们静心观赏的胃口,养足了我们耐心观察的心性。

⑥夏日,银杏叶以一种最优美的姿态,翩翩如起舞的蝴蝶,在树枝上舒展起婀娜的身姿,那绿精灵般曼妙的舞步,给人们送上最美的惬意清香。入秋,银杏叶开始浅浅的、 淡淡的黄色显得有些娇嫩,犹抱琵琶半遮面。先是叶缘处有一丁点儿的淡黄,叶脉外是亮丽的明黄,靠近叶柄处仍是重重的绿色,而在叶子的最外缘,窄窄的一圈老黄,镶了一道金色的裙边,看上去极富有层次感。

⑦秋色总是越来越深,银杏的绿色也就悄然褪去,那片片的黄色,潇洒地挥动着素笔,信手涂“雅”在叶子的每一处,直至叶柄叶梗都洇染成了黄色,肆意流淌着那金黄。 最美的时节当在深秋,秋风阵阵,霜意渐浓时,落叶如金蝶纷飞,似毛毯般围铺在树下, 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耀眼,分外绚丽。我想范仲淹也可能体验过这样的境界,才写出了“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的名篇。

⑧岁寒隆冬,朔风施虐,银杏便会落尽了叶子,显露出光秃秃的枝干,却丝毫也没有显得颓唐。无论是冬日的暖阳,还是狂暴的雨雪,一概从容应对,不卑不亢,伟岸的身躯从不为之抖动和摇晃。最欣赏的是在蓝天的衬托下,那纹丝不动的枝干尽显着庄严与肃穆,承受寒冷、孤独、冷落、遗忘,依然默默酝酿着新的梦想:开花、结果、生长、 成熟。那么洒脱自如,那么自敛淡定,静待着充满希望的春天。

⑨做人当做银杏,历经风雨无数,永远无怨无悔,行走在平凡的岁月里,不媚态跟风、不无助盲从,淡看世事、勤奋作为,活出银杏的洒脱和从容。在忙碌的人生旅途上, 许多时候是应该停一停的,回望银杏陪伴的留香岁月,怀有一种向往、一份欢欣。

16. 在不同的季节里,银杏叶的生长状态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4 分)

(1)

(2)

(3)

(4)

1. 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只有一棵瘦高的银杏树,结了几颗青绿的小果,躲在一把把精致的扇子绿叶里,极 不自信怯怯地挂着。

IMG_256

IMG_257

2.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 第①段对老家门前三颗银杏树的描写,引出了对银杏留香岁月的回忆,设置悬念, 引出下文。

B. 第④段写“我”对“第二粒白果”的“折磨”,凸显“我”儿时的调皮和对儿时银杏留香岁月的怀念之情。

C. 面对如金蝶纷飞的落叶,尽管作者想起范仲淹的诗句,但并没有感受到深秋时节 阳光下银杏叶的绚丽耀眼的意境。

D. 第⑧段写冬日暖阳、狂暴雨雪和蓝天,是为了衬托银杏树洒脱自如、自敛淡定的 高贵品质。

E.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银杏品质的赞美和对银杏 留香岁月的怀念之情。

3. 根据阅读,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银杏留香”的理解(4 分)

IMG_258

IMG_259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13 分)

4. 阅读下面的四则材料,完成后面问题。(4 分)

近几年,天津一直坚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城市生态建设取得突出成就。振华 中学某班开展以“建设生态宜居天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在活动前搜 集了下面四则材料。

【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9 年 1 月份我市 CIP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1.7%,实现平稳过渡。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1.5%,非食品价格上涨 1.8%;消费品价格上涨 1.3%, 服务价格上涨 2.3%。

【材料二】天津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其中,建成投产 11 个风电工程项目;

太阳能年发电量达到 6.24 亿千瓦时;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生物供热工程积极推进。以上举措促进大气污染源减少。

【材料三】天津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净化行动。共有国家生态示范区 1 个,自然

保护区 8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 9.06 万公顷,建成区绿地率 3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1.5

平方米。对 688 公里河道进行治理,改造污水处理厂 105 座。

【材料四】

近几年天津市空气重污染天数

天数

(1) 上面四则材料中与“建设生态宜居天津”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 。(1 分)

(2) 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建设生态宜居天津”取得的成绩。(3 分)

IMG_256

IMG_257

IMG_258

1. 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或作品名。(4 分)

1. 阅读《水浒传》中的一段文字,结合相关情节,完成问题。(5 分)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 A ,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 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 A 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到“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依前背上包裹,提了水火棍,扶着 A,一同跟出林子来。

(1) 以上文段选自《水浒传》,作者是 。选文中的人物 A 是 。(2 分)

(2) 选文体现了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请结合相关情节做出简要分析。(3 分)

IMG_256

IMG_257

IMG_258

IMG_259

六、作文(50 分)

2.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苔,生于 不见阳光的阴湿之地,可它不自卑、不埋怨。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但它依然静静地、 美丽地、执着地绽放。无论境遇如何,我们每个人也应似苔花一样,努力绽放出最好的 自己。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这一次,做最好的自 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表达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更多【北京语文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