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中考助考 > 学习经验 > 正文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具体意思是什么

2022-12-06 13:14:10文/李泓箴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具体意思是什么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三纲五常的利弊影响

三纲五常的好处:就是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使社会有秩序,社会安定。

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为了把人民约束在封建礼教中,用贾谊的话来讲就是用来“愚其民”,使人民安分守己,不去反抗当朝者的统治,这样就能坐稳江山。但是,这种封建礼教使人们不能勇敢地去追求自由恋爱,女子得不到和男子同等的地位,还有愚孝、愚忠,这些都是封建礼教所带来的恶果。

查看更多【学习经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