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上海中考 > 上海中考作文 > 上海作文题目 > 正文

2020上海中考语文作文点评

2020-06-27 13:14:41文/董玉莹

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是《有一种甜》,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呢?本文整理了作文快评,欢迎阅读。

上海中考语文作文点评

2020上海中考作文点评

(一)

今年中考的作文题目是《有一种甜》。这个题目延续了上海近几年中考作文的形式,题目简洁凝练,贴近学生生活,重视“走心”,让每个考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中提取、表达。

题目的关键词是“甜”。从狭义上看,食物的各种味道:甜、酸、苦、辣、咸,“甜”是其中的一种;从广义上看,“甜”亦属于人生百味中的一种。无论是食物之味,还是人生之味,“甜”都是由人品出来的,对同一件事物、事件,不同的人品出的滋味是不一样的。“甜”字前面的“有一种”引导学生写出个性、写出新意,写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深入思考。

“甜”的对立面是“苦”,生活中“甜”和“苦”看似有明显区别,实际上又是有所关联的。苦尽甘来的“甜”是令人难忘的,由苦到甜的过程能促使自我精神的成长,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有的事情目前来看还是“苦”的,可是“苦”中带“甜”,虽苦犹甜,泪光中有微笑;有的事情目前来看令人尝到其中的“甜”味,可是甜中有苦涩、有值得人反思警戒的东西。可见,今年的题目呈现了生活的丰满、厚重,充满了思辨性,可以反映出考生情感体验的细腻度,更可以考察出他们对生活认识的深广度。

从写什么和怎么写来看:这个题目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围绕“甜”写多件事。如果写一件事,则在叙事的具体生动性上有更高的要求,如描写方法、叙述方式的运用上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如果写多件事,则需注意它们应共同指向“一种甜”,否则文章就会显得散漫杂乱,在详略布局、重点确定、结构层次上亦要多些考量。考生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如学习过程、运动比赛、校园活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事,也可以写周围的同学、父母、街坊邻居身上发生的事,还可以放宽视野,关注广阔的社会,写社会生活整体或其中某一群人通过众志成城的艰辛努力突破了困境、获得了进展、取得了成功。

叙事终究是为了立意服务,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无论写几件事,写什么事,写哪一种甜,最终都会归向这篇文章到底想表达什么,你的思考是什么。考生可以在叙述中凸现对“甜”的认识,也可以在文末通过抒情议论的语句得出结论,若能留有余味,启迪深思则更好。

从感受走向感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加深体验。总体而言,这是一道好写,但是区分度也较高的题目,在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的同时,又给予不同层次的考生以足够的思维空间。

(二)

从题目来看,首先,这是绝大部分学生一下子能读懂,且非常经验化的题目,几乎人人有话可说,可以将其称之为“宽基础题”,很轻易就能入门。

接下来,就是路径的问题。读题会升起疑问:这句话说完了吗?我看到的第一反应,心里很乐,有一种英语里“There be”的熟悉感,是一种存在状态的描述,题目中给出了境况,成为引子,需要学生来补充它,将经验感知范围内的回忆,在写作中达成。

第二个问题:一种什么“甜”呢?仅仅是味觉上吃到糖块的那种甜吗?显然不是的。中学生课业内容里有对感知感觉的描述要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我们身体的基本感知,引发着进一步的心理上的感受感情感叹等。

甜,在语义上不单指味觉,十分复杂。比如,视觉上看到的甜美,听觉上听到清甜,嗅觉上闻到的甜香,触觉上带来的甜蜜……可以引发多层面的通感式、联想式写作的可能性。

不同的感受力、表达力,可以做出个人独特的文章。这也是这篇作文的选拔性所在。

也有人说,2020年发生了新冠疫情等等不如意事,有点苦涩,这个甜怎么感知?

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人在井中,井底有毒蛇,井口有猛兽,这人在井壁上正纠结,突然井口滴落一滴蜂蜜,那人张嘴接住, 用尽全力去品尝感受那蜜的滋味。到此,寓言戛然而止。

这个故事说的是,在困难苦涩的境况下,甚至在一些无能为力的时候,甜不能被遗忘了,否认了,那也是对生命中的一种希望。

还记得最新播的一个美食纪录片里,第一集讲的就是“甜”,其中说到养蜂人和蜜蜂的部分,主干就是“为谁辛苦为谁甜”。

可以说,甜,这份感知,不是单面性的,而是过程性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认知阶段、年龄阶段,都可以写出自己独特的答卷。

往年上海中考作文

2019年:这事,真带劲

2018年:真的不容易

2017年: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2016年: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2015年: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2014年:这里也有乐趣

2013年: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查看更多【上海作文题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