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艺既要普及,又要提高,群众熟悉的是“下里巴人”,但他们也需要“阳春白雪”。
2.既要会欣赏阳春白雪,也要会观赏下里巴人。
3.我们固然需要有阳春白雪的艺术作品,但下里巴人的通俗作品也不容忽视。
4.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要求,不仅要有通俗易懂的下里巴人,而且也要有高雅深奥的阳春白雪。
5.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你或下里巴人,他或阳春白雪,在各自领域自得其乐。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有个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商音,压低其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翱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那跳跃在篱笆下面的小鷃雀,岂能和它一样了解天地的高大!鲲鱼早上从昆仑山脚下出发,中午在渤海边的碣石山上晒脊背,夜晚在孟诸过夜;那一尺来深水塘里的小鲵鱼,岂能和它一样测知江海的广阔!所以不光是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士人之中也有杰出人才。圣人的伟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呢?”
查看更多【语文知识点】内容下里巴人,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文章。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
下里巴人意思是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接下来分享下里巴人的相关知识点。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出自《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通常代表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下里巴人”略带贬义,和“阳春白雪”对应,...
下里巴人的意思是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出自《对楚王问》。下里巴人不能用来形容人。
下里巴人是成语,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现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阳春白雪指高雅,不够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下里巴人指通俗,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作品。接下来分享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意思。
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是两个汉语成语,成语出自《对楚王问》,接下来分享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意思和出处,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