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出生于父亲司马池任县令的光州光山,因此给他起名司马光。从小父亲就教司马光读书,七岁时,他不仅能背诵传统典籍,还能把书中的意思讲得明明白白,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父亲不仅教他读书,更注重教育他如何做一个诚实的人。
司马光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吃胡桃不会剥皮,他让姐姐帮忙,姐姐也不会做,就忙其它事去了。后来一位婢女很顺利地将胡核去皮,司马光终于吃上了胡桃。姐姐回来问是谁帮他做的?他欺骗姐姐说是自己做的,父亲发现后,便严厉训斥了他:小孩子怎么敢说谎。司马光从此谨遵父训,老老实实做人,稍长之后,他把这件事认认真真记到纸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有一年,司马光准备卖掉家里的一匹马,他告诉管家:“咱家的这匹马毛色纯正,高大有力,性情温顺,确实是一匹好马,只是肺上有点毛病,到了夏天就会气喘,卖的时候一定要给买主说清楚。”管家大为诧异:“主人,哪有人像你这样的呀?我们卖马何必把别人不知道的毛病说出来?”司马光正色道:“一匹马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做人必须要讲诚信,要是我们失去了诚信,损失将更大。”
司马光一生恪守诚信,一直到死,没有说过一句谎言。后人对司马光盖棺定论之语,也是一个“诚”,诚如他的字“君实”。
从司马光的出身来看,他并不是一个从穷苦人家出来的孩子。地方县令虽然没有中央官员家底那么殷实,却也能在地方数一数二,尽管如此,也没有养成司马光挥霍的性格,反而司马光是一个非常简朴的人,他自身勤勉,对待物质享受也非常淡薄。放眼整个大宋,也绝对很难找出比司马光更不注重物质享受的官员。
传言司马光妻子死后,他并没有耗费巨资为妻子举办丧仪,而是卖掉自己在洛阳的土地,作为丧议费用。不仅如此,司马光一生不追求富贵奢侈,粗茶淡饭一辈子,绝对堪称大宋最简朴的言官。
司马光性情淡泊,不喜奢华,他在《训俭示康》中曾提到,小时後长辈会给他穿华美的衣服,他总是害羞脸红而把它脱下。宝元年间,中举时,曾得到仁宗皇帝的接见。酒席宴会上,每人都在头上插满鲜花,肆无忌惮地嬉戏取乐,唯独司马光正襟危坐,也不戴花。被同行的人提醒后,司马光才不太情愿地戴了一朵小花。
查看更多【历史知识点】内容1、仁以厚下,俭以足用。2、以俭立名,以侈自败。3、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5、善治财者,养其所...
姓司马。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少年时机智聪慧、勇于救人、诚实守信、不喜奢华;成年后温...
《司马光砸缸》讲的是,北宋时有个很聪明的小孩司马光,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时,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危急时...
司马光是一个节俭节约、思想保守、博学多才、沉着冷静、重情重义的人。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源远流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司马光课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司马光》课文原文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
这篇课文讲述司马光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里同伴的故事,出自于《宋史》。
孔乙己是贫困潦倒的知识分子。在书中,孔乙己是一个知识分子,满口“之乎者也”,但是他很穷,还窃书,说过“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窃,”被人嘲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