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明的父亲驾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坐在后排的小明把车厢两侧的窗玻璃打开后发现,轿车的窗帘没有飘向窗内,反而飘向了窗外。这是因为车外空气的流速 、压强 。小明的父亲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在高速路上的右侧临时停车位中停车,小明的父亲提前关闭动力,轿车由于 仍能继续前进一段路程,最后停在了停车位中。
5.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 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6.右图为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力;与地板接触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挤压到地面后,可利用 产生较大的压力,两措并举以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
二、选择题;(本题8小题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请用2B铅笔把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7.在力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通过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摩擦阻力。最初得到该实验结论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阿基米德
8.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如图所示的位置,小红正确画出了图中蜡烛烛焰的一条光路根据该蜡烛烛焰的这一条光路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蜡烛经透镜成的是虚像
B.该蜡烛经透镜成的像是在透镜的右侧
C.该蜡烛经透镜成的像和蜡烛等大
D.透镜的焦距小于15cm
9.在某停车场,一条直线上的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乙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下列分析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乙车在甲车前面静止不动,甲车向前运动,甲车头撞击乙车尾
B.甲车在乙车前面静止不动,乙车向前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
C.乙车在甲车后面静止不动,甲车向后倒车运动,甲车尾撞击乙车尾
D.甲车在乙车后面静止不动,乙车向后倒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
10.如图所示是部分电磁波波长的长短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外线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于可见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B.微波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于可见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C.红外线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于可见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D.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一样大
11.如图甲所示,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正上方时,实验表明:小磁针的N极向纸外发生偏转。若将一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或正下方,如图乙所示(图中只画出了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的情况),请你根据图甲的实验现象,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 )
A.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外发生偏转
B.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发生偏转
C.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下方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发生偏转
D.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或正下方,小磁针的N极均向纸外发生偏转
12.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间关系”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电路正确连接后,通电进行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左边容器中通过电阻丝中的电流比右边容器中通过电阻丝中的电流大
B.左边容器中电阻丝两端的电压比右边容器中电阻丝两端的电压高
C.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D.通电时间相同,两个容器中空气吸收的热量相同
13.电梯是人们日常经常乘坐的设备。如图所示是某人乘坐电梯竖直上楼过程的示意图。该人乘坐电梯上楼一般经过三个过程:先由某一楼层从静止开始变速上升、达到某一速度后再匀速上升,最后再变速上升到另一楼层静止。则关于该人乘坐电梯上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刚开始的变速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做的功最多
B.在匀速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做功的功率最大
C.不能判断三个过程中,电梯对人做功的大小关系
D.不能判断三个过程中,电梯对人做功的功率大小关系
14.如图是一大型电子地磅的电路图。图中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是固定电阻。R0是压力传感器,其电阻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电流表和电压表可安装在两个不同地方,让两个不同地方的工作人员通过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来判断物体的质量。开关S闭合后,当地磅上的重物增加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流表示数减小
C.电压表示数增大 D.电压表示数减小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5.如图所示为“光控开关”、“声控开关”、“灯泡”的连接电路。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中灯泡左端的接线柱正确连入电路。
16.如图所示,曲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施加在C点、且与OB平行的力F的力臂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8分,共18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7.(4分)如图(1)所示,是比较液体甲和液体乙吸热能力的实验。在实验室,使用了相同的酒精灯、相同的设备,首先分别对质量相同的液体甲和液体乙加热相同的时间(不考虑热量的损失),然后分析二者温度的升高情况得出结论。
(1)若被加热的液体甲和液体乙的初温、质量、加热时间均相同,图(2)是液体甲中温度计的最终温度示数,其示数为 ℃。
(2)已知液体甲的比热容为c甲,液体乙的比热容为c乙,二者的关系为c甲>c乙,则液体乙的最终温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体甲的最终温度。
18.(6分)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
实验序号 | 压力 (牛) | 受力面积 (厘米2) |
1 | 12 | 10 |
2 | 18 | 15 |
3 | 24 | 20 |
表二
实验序号 | 压力 (牛) | 受力面积 (厘米2) |
4 | 6 | 10 |
5 | 9 | 15 |
6 | 12 | 20 |
表三
实验序号 | 压力 (牛) | 受力面积 (厘米2) |
7 | 6 | 20 |
8 | 9 | 30 |
9 | 12 | 40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等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或5与8、或1与6、9)等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根据表一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
19.(8分)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所用器材有:标有“3.8V“字样的灯泡;电压恒为6V的电源;定值电阻R0=5Ω;电压表(0~3V~15V);滑动变阻器R;单刀单掷开关和单刀双掷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按照甲图电路连接完整。
(2)请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完成填空:
①保持开关S1断开,使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②闭合开关S1,将S2拨到触点2,调节变阻器R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
③再将开关S2拨到触点1,保持变阻器R的滑片位置不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V;
④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五、综合应用题:(第20小题8分,第21小题10分,共18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0.(8分)如图所示,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在木块上放置一个铁块A时,木块刚好浸没于水中(如图乙所示);去掉铁块A,在木块下吊一个铁块B时,木块也刚好浸没于水中(如图丙所示)。已知铁的密度为ρ铁=7.9×103kg/m3,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试求两个铁块A和B的质量之比。
21.(10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已知灯泡L标有“6V,7.2W”字样(灯泡电阻不受温度影响),R=10Ω,滑动变阻器R0的最大阻值为40Ω.开关S、S1闭合后,滑动变阻器R0的滑动端P在a端时,灯泡L正常发光。
(1)求灯泡L的电阻阻值;
(2)求电源的电压;
(3)在S闭合的情况下,通过对S1、S2的控制和调节滑动变阻器R0,可使整个电路所消耗的总功率最小,请求出电路总功率的最小值;
(4)在S闭合的情况下,通过对S1、S2的控制和调节滑动变阻器R0,可使整个电路所消耗的总功率最大,请求出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声音的特征有:响度、音调、音色。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其发出的音调越 高 。现在许多涉密单位装有能“辨音识人”的“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音色 来“辨音识人”的。
【分析】不同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色不同;不同人发声的音调、响度是可以相同的。
【解答】解: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辨音识人”,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声音的音色。
故答案为:高;音色。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声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2.春节期间,在许昌鹿鸣湖公园里,小红向平静的湖水中观察,她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当鸟距水面5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5 m,小红看到的“鸟”在湖水中的“倒影”是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鸟”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属于光的 反射 现象。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春节期间,在许昌鹿鸣湖公园里,小红向平静的湖水中观察,她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当鸟距水面5m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距等于像距,它的“倒影”距水面 也是5m,小红看到的“鸟”在湖水中的“倒影”是虚像,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鸟”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5;虚像;反射。
【点评】此题主要通过同一幅画面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特别是看到的现象同是在水中,很容易搞错。相同之处还有:都是虚像;不同之处是:成像原理不同。做题时一定要仔细,认真。
3.如图所示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两个灯泡阻值不等。开关S闭合后,甲图中的电压关系U= U1+U2 ;乙图中的电流关系I= I1+I2 。
【分析】分析电路图,由串联和并联电路特点解题。
【解答】解:
由图甲知,两灯泡串联在电路中,
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两端电压之和,所以U=U1+U2;
由图乙知,两灯泡并联在电路中,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I=I1+I2。
故答案为:U1+U2;I1+I2。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电压和电流特点和认识,属于一道基础题。
4.小明的父亲驾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坐在后排的小明把车厢两侧的窗玻璃打开后发现,轿车的窗帘没有飘向窗内,反而飘向了窗外。这是因为车外空气的流速 大 、压强 小 。小明的父亲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在高速路上的右侧临时停车位中停车,小明的父亲提前关闭动力,轿车由于 惯性 仍能继续前进一段路程,最后停在了停车位中。
【分析】(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其压强就越小,当汽车开动后,车外空气相对汽车的流速就比车内的快,所以车内压强要比车外大,所以窗帘要向车外飘。
(2)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解:因为汽车行驶时,车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车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车内的气压大于车外的气压,压强差就把窗帘压向车外。
小明的父亲提前关闭动力,但汽车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仍能前进一段路程,到达停车位置。
故答案为:大;小;惯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同时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掌握,知道汽车经过时,汽车带动空气的流动使车外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 升华 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盒内的干冰发生升华现象,此过程中吸热,使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即“白雾”。
故答案为:升华;液化。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右图为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是通过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的方法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力;与地板接触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挤压到地面后,可利用 大气压 产生较大的压力,两措并举以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
【分析】(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吸盘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工作的。
【解答】解: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样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脚与垫之间的摩擦。
而防滑垫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内的空气挤压出来以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挤压到地面上,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气压。
【点评】本题利用生活中某一实例,考查了力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二、选择题;(本题8小题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请用2B铅笔把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7.在力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通过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摩擦阻力。最初得到该实验结论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阿基米德
【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阻力。
【解答】解:
伽利略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到物体运动的规律: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也就是“维持运动不需要力”。
故选:B。
【点评】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积累。
8.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如图所示的位置,小红正确画出了图中蜡烛烛焰的一条光路根据该蜡烛烛焰的这一条光路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蜡烛经透镜成的是虚像
B.该蜡烛经透镜成的像是在透镜的右侧
C.该蜡烛经透镜成的像和蜡烛等大
D.透镜的焦距小于15cm
【分析】①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焦点;
②当u>f时,凸透镜成实像;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物同侧。
【解答】解:由图知,蜡烛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距为f=20cm。故D错误;
蜡烛距离凸透镜u=15cm<f,所以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在蜡烛的左侧。故A正确、B错误;
只有u=2f=2×20cm=40cm时,凸透镜才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C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特点和规律的应用,根据图示得到凸透镜焦距,是解答此题的第一步。
9.在某停车场,一条直线上的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乙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下列分析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乙车在甲车前面静止不动,甲车向前运动,甲车头撞击乙车尾
B.甲车在乙车前面静止不动,乙车向前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
C.乙车在甲车后面静止不动,甲车向后倒车运动,甲车尾撞击乙车尾
D.甲车在乙车后面静止不动,乙车向后倒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
【分析】由于乙车司机的背部受到挤压,故应该是乙车司机相对于乙车向后运动,甲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应该是甲车司机相对于甲车向前运动。
【解答】解:由于乙车司机的背部受到挤压,故应该是乙车司机相对于乙车向后运动,故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情况乙车原来静止,乙车的车尾受到后面的撞击而突然向前运动,而乙车司机由于惯性保持不动,即相对于乙车向后运动而使背部受到挤压;第二种情况乙车向后倒车,乙的车尾撞到甲车的车头上而停止运动,而乙车司机由于惯性继续向后运动而使背部受到挤压;
甲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应该是甲车司机相对于甲车向前运动,故也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甲车向前运动车头撞到乙车的车尾而停止,而甲车司机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到甲车上造成身体向前倾斜;第二种可能是甲车静止,甲车车头由于受到撞击而向后运动,而司机由于惯性保持静止而造成甲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
综上分析:故只有A正确。
故选:A。
【点评】在处理这类题目时不能急躁,要心平气和的认真分析讨论,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解出答案。
10.如图所示是部分电磁波波长的长短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外线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于可见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B.微波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于可见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C.红外线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于可见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D.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一样大
【分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且保持不变,与波长和频率无关。
【解答】解:各种电磁波的速度都是相同的,红外线,紫外线,微波都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都是c=3×108m/s。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速度是一道基础题。
11.如图甲所示,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正上方时,实验表明:小磁针的N极向纸外发生偏转。若将一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或正下方,如图乙所示(图中只画出了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的情况),请你根据图甲的实验现象,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 )
A.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外发生偏转
B.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发生偏转
C.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下方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发生偏转
D.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或正下方,小磁针的N极均向纸外发生偏转
【分析】(1)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2)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解答】解:
(1)甲图中,一束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向右飞过小磁针上方时,因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且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故此时电流的方向是从右到左,由题知小磁针的N极向纸外发生偏转;
(2)乙图中,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上方,电流的方向与甲图相反,由于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所以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与甲图相反,则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发生偏转;
乙图中,若通电直导线放在小磁针正下方,因通电直导线上方和下方的磁场方向相反,所以可知小磁针的N极会向纸外发生偏转;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磁场的性质是对放在磁场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和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同时在此题中一定要注意电流方向与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12.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间关系”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电路正确连接后,通电进行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左边容器中通过电阻丝中的电流比右边容器中通过电阻丝中的电流大
B.左边容器中电阻丝两端的电压比右边容器中电阻丝两端的电压高
C.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D.通电时间相同,两个容器中空气吸收的热量相同
【分析】(1)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2)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
(3)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化法;
(4)根据Q=I2Rt分析产生热量的多少。
【解答】解:A、由图可知,两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串联,通过电阻丝的电流相同,即左边容器电阻丝中的电流等于右边容器电阻丝中的电流。故A错误;
B、左侧电阻阻值小于右侧电阻阻值,由于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所以左侧容器中电阻丝两端的电压比右边容器中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低。故B错误;
C、据实验装置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使容器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从而导致U型管中的液面会发生变化,虽然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U型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故C正确;
D、两电阻丝串联,电流相同,根据Q=I2Rt可知,由于图中右边容器的电阻丝阻值较大,在相同时间内,电流在右容器中产生的热量较多,B管液面上升得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电流的关系”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运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突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白U形管在实验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13.电梯是人们日常经常乘坐的设备。如图所示是某人乘坐电梯竖直上楼过程的示意图。该人乘坐电梯上楼一般经过三个过程:先由某一楼层从静止开始变速上升、达到某一速度后再匀速上升,最后再变速上升到另一楼层静止。则关于该人乘坐电梯上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刚开始的变速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做的功最多
B.在匀速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做功的功率最大
C.不能判断三个过程中,电梯对人做功的大小关系
D.不能判断三个过程中,电梯对人做功的功率大小关系
【分析】根据W=Fs比较功的大小,根据P=判断功率的大小。
【解答】解:
(1)根据W=Fs可知,功的大小与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
三个过程中,电梯加速上升时,支持力F大于G;匀速上升时,支持力F等于G;减速上升时,F小于G;但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无法确定,所以功的大小无法确定,故A错误,C正确。
(2)根据P=可知,功率的大小与功的大小和时间有关;三个过程中功的大小无法确定,时间也没有确定,所以不能判断三个过程中,电梯对人做功的功率大小关系,故B错误,D正确。
故选:CD。
【点评】此题考查功和功率的大小比较,看起来题目难度似乎很大,无从下手,但是只要抓住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分析解答就不难。
14.如图是一大型电子地磅的电路图。图中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是固定电阻。R0是压力传感器,其电阻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电流表和电压表可安装在两个不同地方,让两个不同地方的工作人员通过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来判断物体的质量。开关S闭合后,当地磅上的重物增加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流表示数减小
C.电压表示数增大 D.电压表示数减小
【分析】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当地磅上的重物增加时,其电阻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判定电流的大小及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
当地磅上的重物增加时,其电阻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则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根据公式U=IR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属于基础知识。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5.如图所示为“光控开关”、“声控开关”、“灯泡”的连接电路。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中灯泡左端的接线柱正确连入电路。
【分析】只有在光线很暗且有声音时灯才亮说明两开关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即为串联;连接电路时应注意开关控制火线,且火线接入灯尾金属点,零线接入螺旋套。
【解答】解:火线进入开关,(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是串联的);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光控灯的接线方法,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两开关的连接方式和注意安全用电的原则。
16.如图所示,曲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施加在C点、且与OB平行的力F的力臂示意图。
【分析】支点是点O,力臂L是支点到力F的作用线的距离。
【解答】解:反向延长力F的作用线,过O点作F作用线的垂线L即为F的力臂,如下图所示:
【点评】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四、实验探究题:(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8分,共18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7.(4分)如图(1)所示,是比较液体甲和液体乙吸热能力的实验。在实验室,使用了相同的酒精灯、相同的设备,首先分别对质量相同的液体甲和液体乙加热相同的时间(不考虑热量的损失),然后分析二者温度的升高情况得出结论。
(1)若被加热的液体甲和液体乙的初温、质量、加热时间均相同,图(2)是液体甲中温度计的最终温度示数,其示数为 30 ℃。
(2)已知液体甲的比热容为c甲,液体乙的比热容为c乙,二者的关系为c甲>c乙,则液体乙的最终温度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体甲的最终温度。
【分析】(1)甲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据此读数;
(2)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
甲和液体乙的初温、质量相同,加热时间均相同,根据转换法,吸热相同,根据t=t0+结合已知条件分析。
【解答】解:(1)甲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最终温度示数为30℃。
(2)甲和液体乙的初温、质量相同,加热时间均相同,根据转换法,吸热相同,根据已知液体甲的比热容为c甲,液体乙的比热容为c乙,二者的关系为c甲>c乙,根据△t=t﹣t0=,t=t0+,故则液体乙的最终温度大于液体甲的最终温度。
故答案为:(1)30;(2)大于。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计的读数及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和△t=的运用。
18.(6分)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
实验序号 | 压力 (牛) | 受力面积 (厘米2) |
1 | 12 | 10 |
2 | 18 | 15 |
3 | 24 | 20 |
表二
实验序号 | 压力 (牛) | 受力面积 (厘米2) |
4 | 6 | 10 |
5 | 9 | 15 |
6 | 12 | 20 |
表三
实验序号 | 压力 (牛) | 受力面积 (厘米2) |
7 | 6 | 20 |
8 | 9 | 30 |
9 | 12 | 40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4 (2与5 或 3与6、7) 等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或5与8、或1与6、9)等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所受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
(3)根据表一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相同(或压强) ,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
【分析】①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这两个因素的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得出的结论也要从控制变量法中涉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两个角度考虑。
②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沙面的凹陷程度来体现的,这是一种转换法的思想。
【解答】解:(1)从结论中可以发现,实验中的不同点是压力大小,相同点是受力面积,因此要在这几组实验中选取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的实验序号,故选取:1、4(或2、5;或3、6、7)。
(2)比较4、7(或5、8;或1、6、9)的数据可以发现,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第一组沙面凹陷的程度深,说明在压力大小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从表一当中可以看出,三次实验中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是相同的,则说明压强相同,因此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
故答案为:(1)1与4 (2与5 或 3与6、7);
(2)在所受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相同(或压强)。
【点评】(1)能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2)物理学用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从而可以得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9.(8分)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所用器材有:标有“3.8V“字样的灯泡;电压恒为6V的电源;定值电阻R0=5Ω;电压表(0~3V~15V);滑动变阻器R;单刀单掷开关和单刀双掷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按照甲图电路连接完整。
(2)请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完成填空:
①保持开关S1断开,使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②闭合开关S1,将S2拨到触点2,调节变阻器R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3.8 V;
③再将开关S2拨到触点1,保持变阻器R的滑片位置不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5 V;
④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912 W。
【分析】(1)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分析;
(2)当灯泡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灯泡正常发光,因此先让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使灯泡正常发光,然后测量出灯泡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再结合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最后根据P=UI表示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把电阻R0的右端接线柱和滑动变阻器的横杆右端接线柱(或左端接线柱)连接起来,如图:
(2)①保持开关S1断开,使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②闭合开关Sl,将S2拨到触点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V;
③再将开关S2拨到触点1,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此时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电压表示数为5V,由于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正常发光时,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5V﹣3.8V=1.2V,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I===0.24A;
③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U额I=3.8V×0.24A=0.912W。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3.8;5;0.912。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物电路的连接、额定功率的计算以及实验步骤的设计等问题;(2)有一定的难度,要根据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以及串联电路的特点完成实验步骤。
五、综合应用题:(第20小题8分,第21小题10分,共18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0.(8分)如图所示,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在木块上放置一个铁块A时,木块刚好浸没于水中(如图乙所示);去掉铁块A,在木块下吊一个铁块B时,木块也刚好浸没于水中(如图丙所示)。已知铁的密度为ρ铁=7.9×103kg/m3,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试求两个铁块A和B的质量之比。
【分析】由乙图可知木块和A铁块漂浮,由丙图可知木块和B铁块悬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得出等式,联立求解。
【解答】解:
(1)设木块的体积为V、质量为M,铁块A质量为m1,
在乙图中,把木块和铁块A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浮力等于总重力,
即:ρ水Vg=(m1+M)g﹣﹣﹣﹣﹣﹣﹣﹣﹣①
(2)设铁块B的质量为m2、体积为V2,
对铁块B,由密度公式ρ=可得:V2=﹣﹣﹣﹣﹣﹣﹣﹣﹣﹣﹣②
在丙图中,把木块和铁块B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总浮力等于总重力,
即:ρ水(V+V2)g=(m2+M)g﹣﹣﹣﹣﹣﹣﹣﹣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代入数据得:==。
答:两个铁块A和B的质量之比为69:79。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得出等式。
21.(10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已知灯泡L标有“6V,7.2W”字样(灯泡电阻不受温度影响),R=10Ω,滑动变阻器R0的最大阻值为40Ω.开关S、S1闭合后,滑动变阻器R0的滑动端P在a端时,灯泡L正常发光。
(1)求灯泡L的电阻阻值;
(2)求电源的电压;
(3)在S闭合的情况下,通过对S1、S2的控制和调节滑动变阻器R0,可使整个电路所消耗的总功率最小,请求出电路总功率的最小值;
(4)在S闭合的情况下,通过对S1、S2的控制和调节滑动变阻器R0,可使整个电路所消耗的总功率最大,请求出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
【分析】(1)由P=计算灯泡L的电阻阻值。
(2)当S、S1闭合,且滑片P在a端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灯正常发光,由此可得电源电压;
(3)电源电压一定,要使电路总功率最小,电路总电流最小,即电路总电阻最大,即S2 闭合,S1断开,滑动变阻器调节到b端,根据P最小=;
(4)电源电压一定,要使电路总功率最大,电路总电流最大,即电路总电阻最小,即S1、S2均闭合,滑动变阻器调节到a端,此时电路总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P最大=PR+P灯额。
【解答】解:
(1)设灯泡电阻为R灯,由P=可得灯泡L的电阻值:
R灯=Ω;
(2)当S、S1闭合,且滑片P在a端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灯正常发光,说明电源电压和灯泡的额定电压相同,则电源电压U=6V;
(3)电源电压一定,要使电路总功率最小,电路总电流最小,即电路总电阻最大,需要将两个较大的电阻串联,因为电阻R的阻值大于灯泡L的电阻,
所以S、S2 闭合,S1断开,滑动变阻器调节到b端时,此时滑动变阻器R0的最大值与电阻R串联,
则电路总功率的最小值:
P最小=;
(4)电源电压一定,要使电路总功率最大,电路总电流最大,电路总电阻最小,需要将两个电阻并联,
所以S、S1、S2均闭合,滑动变阻器调节到a端,此时灯泡L与电阻R并联,
则最大总功率为:P最大=PR+P灯额=+P灯额=+7.2W=10.8W。
答:(1)灯泡L的电阻阻值为5Ω;
(2)电源的电压为6V;
(3)在S闭合的情况下,通过对S1、S2的控制和调节滑动变阻器R0,可使整个电路所消耗的总功率最小,电路总功率的最小值为0.72W;
(4)在S闭合的情况下,通过对S1、S2的控制和调节滑动变阻器R0,可使整个电路所消耗的总功率最大,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10.8W。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正确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并知道灯光正常发光时两端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