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浙江中考 > 浙江中考试题 > 浙江物理试题 > 正文

2019年浙江中考物理模拟试题【Word版】

2019-04-19 11:17:17文/刘贵山

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

2019年浙江中考物理模拟试题【Word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下列关于能源和电磁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质能是地球上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B.手机等通信工具主要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             

C.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波长为4.96m,则其频率为605MHz             

D.热水散发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自动聚集起来,是因为能量的转移是有方向性的

2.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3.如图为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情景。下列有关平面镜成像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棋子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B.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D.把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

4.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30km/h              B.60km/h              C.90km/h              D.120km/h

5.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经常需要多次测量。下列与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中多次测量加热时间、沙子和水升高的温度目的相同的实验是(  )

A.在建立密度概念中,需要多次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B.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C.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阻中的电流             

D.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灯泡中的电流

6.电吹风是常用的家用小电器。某一品牌电吹风既可吹冷风又可吹热风,若只需要让它吹冷风,图中符合工作要求的电路图是(  )

7.在如图所示装置中,EF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与可以绕O点转动的金属滑杆相连,滑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漂在油面上的浮子。小明想在此装置中接入一只电压表,当油量增加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应并联在图中(  )

A.A、B间              B.C、D间              C.A、D间              D.D、E间

8.实验过程中,当实验现象或效果不明显时,往往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优化措施中,合理的是(  )

A.测量纸锥下落速度时,为方便时间的测量,应选用锥角较小的纸锥             

B.估测大气压的值时,为能用常见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应选用较细小的注射器             

C.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应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照射             

D.探究分子引力时,为使铅块下能悬挂更重的物体,应使铅块表面更粗糙

9.如图所示的物理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是测量电流做功快慢的             

C.法拉第根据图示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了电动机             

D.测电笔按图示的方法使用可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与零线

10.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半径为r,且r<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 5:2             

B.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             

C.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2:5             

D.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1A”,灯泡标有“2.5V1.25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也能安全工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4~20Ω             

B.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0.5A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9W             

D.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可以为1W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3.在学习“有趣的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弱;

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声音发生原因的是     ;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     。(填序号)

14.如图为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子里应装入      气体。扩散现象说明了     。

15.(3分)当“流浪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减速时,发动机喷射“火焰”的方向与地球前进方向     (选填“相同”、“相反”),此时给地球阻力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空气”、“火焰”)。关闭地球发动机后,地球能以光速的千分之五的速度“滑行”,这是因为地球     。

16.如图是“神州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时的情景。在对接过程中,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十号”载人飞船是     (选填“静止”、“运动”)的。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后,     (选填“可以”、“不可以”)通过拉弹簧拉力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17.(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实验过程中,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烛焰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小明站在蜡烛左侧向凸透镜方向看,     (选填“能”、“不能”)观察到烛焰通过凸透镜反射形成的像。

18.如图是一款能发电的魔方充电器,转动魔方时,它根据     (选填“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或“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发电。魔方还能通过USB端口给移动设备充电,给移动设备充电时,魔方相当于电路中的     (填“电源”或“用电器)。

19.(3分)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某人提出: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吸附空气中的PM2.5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法欠妥:按1s喷射出2L水计算,持续喷射lh就需用水     t.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已     成水蒸气;寒冬季节,喷射出的水滴很快会     成冰粒,容易造成公路交通的安全隐患。

20.如图所示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这只电表此时的读数是     kW•h;当电路中只有一只电饭煲接入电路,正常工作0.5h,发现此电能表的转盘转过了1250转,则这只电饭煲的额定功率是     W。

21.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时间木块静止,术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当用F=5.3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若用F=5.8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

22.(3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1)汽车发动机常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帮助它散热,这主要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特点。

(2)若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20次,则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     r/min。

(3)小明同学阅读了某牌号汽车发动机的说明书后,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汽油机的能量流程图。若汽车行驶时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是1600N,发动机将获得的机械能用来推进汽车行驶的效率为80%.则该汽车燃烧10kg的汽油,能行驶的最大距离为     。(汽油的热值为q=4.0×107J/kg)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32分.其中24、27(2)题应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

23.(1分)图甲是打开的汽车后备箱盖,它被液压杆支撑(不计后备箱盖重).关箱盖时,它可看作一个杠杆,图乙是其简化图:O是支点,F2是液压杆作用在A点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在B点关上后备箱盖的最小动力F1。

24.(1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水面。请画出折射光线。

25.根据乙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涂黑端为N极),标出磁体的N、S极和A点的磁场方向(用箭头表示)。

26.(6分)如图甲所示,叉车的两个前轮宽大、两个后轮窄小。每个前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每个后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叉车(包含人)的重心在P点,叉车和人的总质量为2.1t。某次工作时,叉车托着1.5t的货物(重心在Q点)从A点竖直匀速提升到B点,再水平匀速移动到C点,如图乙所示,共用了2min,g取10N/kg。求:

(1)当叉车不放货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叉车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2)从A到C过程中,叉车对货物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图中叉车装运的货物最大重力是多少?

 

27.(6分)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     g。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cm3.(已知ρ水=1.0xl03kg/m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     g/cm3

(3 )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和细针外,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玻璃杯中装人适盘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

②     ;

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m;

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木=     。(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28.(8分)某实验小组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实验所用器材有电压为4.5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50Ω1A)、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连线时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     (左/右)端。

(3)闭合开关后,两电表都有读数,但小灯泡不亮,可能的原因是     。

(4)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5)小明利用该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仅把其中的小灯泡换成了定值电阻,为了使所控制的电压如图丙所示,这些定值电阻不能大于     Ω。

(6)这某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的变化量为△R1,灯泡阻值的变化量为△R2,则△R1     (大于/等于/小于)△R2。

29.(8分)在设计和制作一只调光灯的综合实践活动中,

(1)小明观察家中新买了一台多功能LED台灯,其结构如图甲所示。S1是控制LED灯的开关;安全开关S2位于台灯底部的前端,当台灯倾斜S2刚离开桌面时会自动断开,切断台灯的电源;USB接口可以给手机充电。

小明对开关S2很感兴趣,并开始研究其功能。他闭合开关使台灯发光,并保持支架和灯头的夹角不变,向后调节支架的位置,当达到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台灯虽未倾倒但底座前端刚好翘起,此时S2断开台灯熄灭。接下来,小明向固定在底座上的笔筒中放入一支铅笔,这时台灯底座重新落回桌面,S2闭合,台灯又发光。当他再从笔筒中取出这只笔时,台灯底座前端翘起,再次熄灭。

小明想利用安全开关S2制作一个在手机充电时可以自动断电的装置,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夜间手机充电时间过长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根据上述现象,经过思考,建立了     模型,利用湿巾和少量的水,结合蒸发知识设计了一个简易的装置。下面是小明的设计方案,请将其补充完整。

①抽取一张湿巾放进空笔筒中,并把手机数据线插入台灯底座的USB接口,手机开始充电。

②慢慢向后调节支架,同时观察手机充电的情况,直至手机刚好停止充电。

③保持支架和灯头的位置不变,     ,使开关S2闭合。

④一段时间后,台灯底座前端自动翘起,开关S2切断电路。在不改变支架和灯头位置的前提下,若要缩短充电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     。

(2)小亮同学自制了一只亮度可调节的台灯,其电路图及灯泡规格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U=12V保持不变。开关从触点O依次转动到触点3的过程中,灯泡的亮度     ;若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电阻R1=12Ω,则开关转到触点1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结果保留2位小数)

(3)如图丁是小聪同学设计的某型号台灯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18V,灯泡L的电阻为9Ω(不考虑电阻变化)、额定电流为2A.在某次调试过程中,滑动变阻器R有“50Ω1A”和“20Ω1.8A”两种规格可供选择,两只电压表量程均符合要求。当闭合开关后,若移动滑片使两只电压表示数差值最大,则应选用     规格的滑动变阻器,此时两只电压表示数差值的最大值为     。

查看更多【浙江物理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