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面无风镜未磨”这句诗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望洞庭》创作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当时刘禹锡正赴和州刺史任,途中经过洞庭湖,被那里的景色深深吸引,从而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刘禹锡贬逐南荒的二十年间,来来去去经过洞庭湖,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不过,唯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秋夜的洞庭湖别具一番韵味,在皓月银辉之下,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这独特的景象便成就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作,也让我们得以透过诗句领略当时洞庭湖那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从字面意思来看,“潭面”指的就是湖面,之所以用“潭面”表述,是因为水深的地方叫“潭”,以此突出洞庭湖水很深、很静、波澜不惊的状态。
“镜未磨”有着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在无风的情况下,湖面平静得如同未经磨拭的铜镜,虽然平静开阔,但夜色中光线有限,水面并不能像白天一样映照出天光云影,呈现出一种光泽暗淡的样子;另一种说法是,远望湖中的景物,会显得隐约不清,就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一般。
无论哪种解释,都极为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同时也补足了前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所营造出的那种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和谐画境,毕竟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相映成趣呀。
字词解析
在“潭面无风镜未磨”这句诗中,“潭面”指的就是洞庭湖的湖面。古人常用“潭”来形容水深之处,此处用“潭面”突出了洞庭湖水深且平静、波澜不惊的状态。
而“镜未磨”有着特定的含义,古人的镜子是用铜制作然后打磨而成。这里一种解释是说,在没有风的时候,湖面平静得如同未经磨拭的铜镜一般,虽然湖面开阔且平静,但因为是在夜色之中,光线相对有限,水面没办法像白天那样清晰地映照出天光云影,呈现出一种光泽略显暗淡的样子;
另一种解释是,当远远眺望湖中的景物时,会感觉它们显得隐约不清,就如同我们用还没打磨好的镜面去照物体时,看到的影像比较模糊一样。
整体意思阐述
整句“潭面无风镜未磨”描绘出了一幅风静浪息之时,月光与水色相互交融的美好画面。彼时的湖面,宛如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平滑光亮却又带着一种朦胧之感。
它把洞庭湖那种平静、安宁且温柔的状态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在月光的笼罩下别具一番朦胧的美感,和前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所营造出的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和谐画境相得益彰。
毕竟只有湖面“无风”,波澜不起,湖光和秋月才能如此两相协调,相映成趣,让读者仿佛透过诗句亲眼看到了当时那宁静、祥和又略带神秘的洞庭湖夜景。
查看更多【古诗词】内容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意思是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出自《望洞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湖光:湖面的波光;潭面:指湖面。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这句诗出自刘禹锡的《望洞庭》。“镜未...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这句诗出自刘禹锡的《望洞庭》。
西汉司马迁,因李陵之祸惨受宫刑,奇耻大辱未灭其志,发愤著《史记》,成史家之绝唱。明代李时珍,弃科举从医,怀济苍生之志,穷30余年修《本草纲目...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诗出自苏轼。晴天时,西湖波光闪耀,明艳动人;雨天则山峦迷蒙,景致奇妙。...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此序乃骈文经典,王勃于其中以华丽辞藻描绘滕王阁盛景等多方面内容。该句表明,即便身处困厄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