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坠青云之志”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句话里,“穷”指处境艰难、不得志;“益坚”表示在困境中要更加坚定自己的意志;“不坠”即不放弃、不丧失;“青云”象征高远,“青云之志”就是高远的志向。整句话传达出在艰难处境中也要坚守高远志向的深刻含义。
正如诸多解读中提到的那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与“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相互呼应,揭示了坚守初心与追求理想的紧密联系。
坚守初心是追求理想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坚守初心,才能始终保持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而追求理想则是坚守初心的体现和延伸,不断追求理想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
这句话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这些困难会考验我们的信念和毅力。但只要我们能够坚守初心、保持信念,不断追求理想、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物质诱惑和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今社会,坚守初心、追求理想能够让我们抵御各种诱惑和干扰,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成长,过上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在古代历史中,有许多名人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志向的执着追求,生动地诠释了“不坠青云之志”的深刻含义。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列举了众多古代名人的坎坷经历,他们在困境中坚守志向,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司马迁因李陵事件忍受凌辱,仍不屈服,完成史家之绝唱。
司马迁为人正直、道德高尚,他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撰写《史记》,在李陵兵败被俘之际,虽与李陵关系一般,但他看到李陵平时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有国士之风,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展现出勇气和正义感。尽管因此遭受宫刑这一奇耻大辱,但他为了完成《史记》,把人格和精神的价值推向了最高处,证明了一种“比泰山还要重”的价值。
越王勾践多年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成就春秋霸业。春秋时期,吴王夫差领兵攻打越国,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抓到吴国。在吴国,勾践看墓喂马,受尽屈辱,但他始终心怀复国之志。
回国后,他睡在硬木柴上,门上悬挂苦胆,时刻提醒自己不忘会稽之耻。他亲身耕作,夫人织布,救济穷人,加强军队训练。经过十年艰苦奋斗,越国国富兵强,最终打败吴国,成为春秋末期一大强国。
卧薪尝胆体现了越王勾践永不放弃、发愤图强的精神,以及在困境中忍辱负重、坚定目标的品质。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坚忍不拔,辅助刘邦成就大业。韩信出身贫寒,却有着远大抱负。在市场上,他被恶霸要求从胯下爬过,面对如此奇耻大辱,韩信选择了忍受。
他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此时若与恶霸冲突,会招致更大麻烦,忍辱负重是为了保全性命,为实现抱负争取时间。后来,韩信投奔刘邦,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一代名将。韩信的胯下之辱告诉我们,大丈夫要有能屈能伸的心态,在身处逆境时忍辱负重,才能在未来更胜一筹。
查看更多【古诗词】内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意思是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这句话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意思是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这句话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前两句以沧海之水、巫山之云,极言爱妻无可替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句出自《周易》,乾坤运转,天道刚健,启示君子处世当坚毅自强、不断进取,如日月运行永不停...
《刻舟求剑》能让孩子明白:世界瞬息万变,不能墨守成规。故事里那人剑落水中,却刻板地在船舷刻记号寻剑,无视船已前行。这警示孩子,遇事要依据当下...
“浪淘沙”既是唐代教坊曲名,也是词牌、曲牌名。以刘禹锡《浪淘沙・其一》为例,“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河南卫校的3+2模式和三年制各有优劣,3+2模式生毕业后可获得大专学历,相比中专学历,在就业、升学等方面更具优势。三年制毕业后为中专学历,若...
李白诗里的“天门山”,指的是安徽芜湖的东梁山与马鞍山和县的西梁山。两山隔长江对峙,仿若天设之门,由此得名。李白《望天门山》中,“天门中断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