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东流至此回” 的意思是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这句诗描绘了天门山下的江水,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此句既借水势衬托出山的奇险,又展现出长江的浩荡与雄浑。
有的本子 “至此回” 作 “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但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却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
可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 也就是 “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但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从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门山》作为绝句的崇尚简省含蓄的特点。
这句诗中的 “回” 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突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由于两山夹峙,长江流经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 “中断”,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而 “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如果说上一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 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 “碧水东流至此回” 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同时,这句诗也为后文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营造了雄奇阔远的背景,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展现了天门山一带的壮美景色。
望天门山是公元 725 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
当时二十五岁的李白满怀壮志与豪情,踏上了江东之旅。初次见到天门山,那雄伟壮观的景象深深震撼了他。长江浩荡东流,如巨斧般劈开天门山,展现出无比壮阔的气势。天门山所在的长江两岸,东梁山和西梁山隔江对峙,仿佛天然的门户。李白身处舟中,顺流而下,望着眼前的奇景,心中感慨万千。
这里的景色既有大自然的雄浑之美,又充满了动态的活力。江水奔腾,山势险峻,激发了李白的创作灵感。他以独特的视角和豪放的笔触,将这一壮丽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不仅是对天门山风光的赞美,更是李白初出巴蜀时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待的心境写照。
查看更多【古诗词】内容在汉语词汇里,带反义词的四字词语别具韵味。像“深入浅出”,“深”与“浅”相对,讲授课、写文章时能用它,道出内容易懂又蕴含深意;“东张西望”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此句振聋发聩,苍穹昼夜轮转不停,君子当如这般,永怀进取之心,不屈不挠,还需厚植品...
从前,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正把玩佩剑时,船身一晃,宝剑“扑通”掉入江中。他不慌不忙,掏出小刀在船舷落剑处刻了道记号,旁人诧异询问,他自信说道...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意如下:辽阔江南,处处黄莺啼鸣,绿叶红花交相辉映,水边村落、依山城郭,...
金国由女真族建立,清朝由满族建立,满族与女真族有渊源。女真族历经数百年发展,融合其他族群,风俗、文化出现诸多演变。所以清朝满族虽承女真血脉,...
初中语文阅读不好,影响不容小觑。在学业上,语文卷阅读理解分值高,阅读不佳会拉低总分;写作文也缺素材、少灵感,致内容空洞。而且其他科目如政史,...
初一语文成绩差,补习大概率有用。补习能查漏补缺,精准攻克字词、语法薄弱处;老师传授阅读、写作技巧,助力理解文意、提升文笔;还可依学生情况规划...
初三学好语文,要抓牢基础,字词、古诗文背诵默写不能丢分,常复习语法知识;提升阅读能力,每日坚持阅读经典,练真题掌握答题技巧;勤练写作,多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