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初中语文 > 古诗词 > 正文

《蜀相》写的是什么内容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2024-10-13 15:25:37文/勾子木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蜀相》写的是什么内容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蜀相》写的是什么内容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诸葛亮的事迹和形象,表达了对诸葛亮的崇敬和感慨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武侯祠的景象。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出祠堂的位置和环境。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描绘了祠堂内外的景象,通过“自”、“空”等字眼,表现了祠堂的荒凉和冷落‌。

诗的后半部分主要写诸葛亮的功业和惋惜。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了诸葛亮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的精神。末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则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惋惜,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身的理想和愿望‌。

《蜀相》的写作背景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到达成都,第二年春天游览武侯祠时有感而发。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国家局势动荡,杜甫个人也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都融入了这首诗中‌。

《蜀相》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蜀相》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称颂,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以及诗人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这首诗通过游览古迹,高度概括和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和盛德,抒写了诗人心仪蜀相已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抱负不能实现的忧愤之情‌。

诗中通过对诸葛亮形象的描绘和对其事迹的叙述,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诗中提到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事迹,以及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悲剧,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未竟事业的遗憾‌。

此外,《蜀相》还通过描写诸葛亮的事迹和形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愿望,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能够成为一位有所作为的志士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不仅是对诸葛亮的悼念,也是对那个时代英雄们的致敬,表达了诸葛亮英年早逝的悲壮和伟大牺牲的精神‌。

《蜀相》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杜甫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蜀相》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查看更多【古诗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