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五四运动的核心是在“五四运动”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五四精神。伟大的“五四运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以改革与创新为显著特征的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着祖国的独立、强大而奋斗。弘扬五四精神,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的今天,依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五四精神蕴含了深邃而丰富的时代内涵。最早使用“五四运动”一词并专论“五四运动”的精神的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先锋者北京大学的学生罗家伦。他在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当月出版的《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五四运动”的精神》,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学生的创举,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创举。
“五四运动”的精神,即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和民族自决的精神,这三种精神关系中国民族的存亡。对“五四运动”颇有研究、著有《五四运动史》的周策纵教授曾提出过:五四精神应概括为两个方面:“爱国运动”、“以批判的态度重新评估一切”和“思想界的自由发展”。他也提到过:“五四的基本精神——提倡民主和提倡科学”。
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身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北京的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1月,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中国是参加对德宣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这次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查看更多【历史知识点】内容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五四运动具有显著的文化多元性特点。这一运动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更是一场文化觉醒。它融合了各种社会思潮和学术观点,如民主、...
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代表人物主要包括傅斯年、罗家伦、谌志笃、王自治、张太雷、许德珩、高君宇、陈寅恪等。这些人物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四运动具有爱国主义特点,它呼吁中国恢复国家尊严和民族自信,通过反对外国干涉和打压,为中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这种爱国主义情怀使得五四运动成...
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代表人物有傅斯年、罗家伦、谌志笃、王自治、张太雷、许德珩。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它表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
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代表人物:方豪、傅斯年、罗家伦、谌志笃、王自治等。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
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代表人物有傅斯年、罗家伦、谌志笃、王自治、张太雷、许德珩。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