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江西中考 > 江西中考试题 > 江西语文试题 > 正文

2023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3-02-13 10:02:51文/董玉莹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考试卷

(本试卷分共10页,满分120,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校区、姓名、授课教师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相应位置。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

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呜咽(yè) 门框(kuàng) 潜心贯注 (qián) 鲜为人知(xiǎn)

B.迭起(dié) 校对(xiào) 深恶痛绝(wù) 妇孺皆知(rú)

C.哺育(bǔ) 憎恶(zèng) 气冲斗牛(dòu) 锲而不舍(qiè)

D.笨拙(zhuó) 污秽(hùi) 惟妙惟肖(xiāo) 迥然不同(jiǒ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揶揄 屏障 鞠躬尽瘁 色厉内荏

B.暑名 羁绊 群蚁排衙 跌宕起伏

C.束缚 取缔 一愁莫展 鬼计多端

D.响午 愧作 仰之弥高 家喻户晓

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 (积淀 沉淀 积累)深厚,众多人文景区成为游客喜爱的文化“打卡”胜地。

(2)如今,越来越多粗制滥造的综艺节目占据了市场主体,《朗读者》却 (别具匠心 巧夺天工 不落窠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这才是真正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4. 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1) ,关山度若飞。 (《乐府诗集·木兰诗》)

(2)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4)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5)从今若许闲乘月, 。 (陆游《游山西村》)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7)转转不已, 。 (记昀《河中石兽》)

(8)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9)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将会过去。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0)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 所谓时间之新,人对于自身生命更新的一个强烈愿景(愿景:愿望看见的景色)在时间上的映照。 ② 两千多年前,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孔夫子在苍茫的大河边,心有所悟,怅然喟叹:时间像这流水一样,一去不返! ③这是对时间意识的大悟;更是对生命意识的彻悟。 ④ 逝水之川虽一去不复,然而日升月落,井然有序,日子如一个个轮回,川流不息。

(1)第 ① 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第 ③ 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更新”“喟叹”“彻悟”这几个词的词性相同。

B.“逝水之川”“强烈愿景”这两个短语与“日升月落”这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C.“两千多年前,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孔夫子在苍茫的大河边,心有所悟,怅然喟叹:时间像这流水一样,一去不返!”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孔夫子心有所悟,怅然喟叹”。

D.“逝水之川虽一去不复,然而日升月落,井然有序,日子如一个个轮回,川流不息。”该句是转折复句。

6. 如果要编一本《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下面四首艾青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哪两首更适合入选?(2分)

A.《鱼化石》 B.《北方》 C.《刈草的孩子》 D.《我爱这土地》

答案:( )( )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媒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某学校举办了“健康上网”的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中,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概括上网对学生的影响。(3分)

主要信息:

影响:

(1)下面是学校小记者对沉迷于网络的一名学生及其家长做的采访记录,请你依据采访记录,概括出学生长时间上网的两条原因。(2分)

学生:我是一名初三学生。当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我就想上网,听听音乐,玩玩游戏,这样可以缓解压力。可最近我发现自己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每逢周末本想多看看看课外书,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爸妈对我上网管的也不是很严,这样网瘾就更大了。

家长:我儿子今年15岁,现在上初三。他们学校附近有很多非常隐蔽的“黑网吧”,很多孩子放学后就进去玩,他也经常去那些网吧,一进去就是两三个小时,周末甚至有半天以上的时间泡在网吧里。最近一个学期,他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了。为此,他也写过不去上网的保证书,可没坚持两天,又去了。我和他妈平时工作也很忙,真是没办法了。

(3)某同学在参加完活动后,准备向全校同学发出“健康上网”的倡议,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要求:与上句句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上句:了解危害,助身心健康学业进步;

下句:分析原因, 。

一、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 题。(12 分)

互联网安全吗?

如今,人们越来越深地把自己的生活构建在互联网上,我们已离不开网络,但是互联网安全吗?假如世界上所有的互联网都瘫痪了,会发生什么情况?早期的互联网使用者丹尼·希里斯曾忧心忡忡地呼吁人们充分考虑互联网崩溃的可能性和后果,“互联网变化之快让人难以想象,只需要一小时,一切都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赞成希里斯意见的人大都对互联网的脆弱性感到焦虑。

互联网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健壮”

其实想把整个互联网弄瘫痪并没那么简单,互联网的“结实”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这和它本身的结构有关。互联网并不存在一个“总开关”。它的核心设施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要节点。这些节点包括解析域名的根域名服务器,连接各大洲的海底电缆,还有储存、管理和分发海量信息的超级数据中心,日常的网络服务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些重要节点来运行的。重要节点之间也不是由一台计算机来指挥运行的。比方说,全球共有13组504台根域名服务器,遍布世界各国。这些服务器又互相支持,并行运转,即使其中一台损坏,互联网也能在其他服务器的支持下继续运转下去。最典型的例子是2002年10月发生的一场黑客攻击,当时瘫痪了13组根域名服务器中的9组,但互联网并未因此彻底瘫痪。在攻击结束之后,网络迅速恢复了正常。事件结束之后,全球各地的根域名服务器迅速加强了免疫措施。和十多年前相比,今天的互联网对黑客来说更难攻破。

这种通过重要节点运转的网络被称作“无尺度网格”。它的结构其实和人类大脑或人际关系的结构非常相似。美国印第安的州圣母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无尺度网格”中,除非将重要节点全部删除,否则即使大量地删除节点,网络的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

用物理方法能彻底摧毁互联网吗?

还真有可能。攻击计划的第一步是切断互联网通信的基础海底电缆。这些电缆承担了95%以上的网络传输,没有它们,各大洲会变成信息孤岛,不过,想要阻断全球信息传输,你必须把目前正在使用的285条电缆都斩断才行。

下一步,摧毁根域名服务器,如果你能跨越重重安保措施,将这些服务器摧毁的话,就等于给了互联网“致命一击”。最后,你要做的是攻击全球数据中心,首选的打击对象是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超级数据中心,它们出故障会导致所属区域大片网络瘫痪。

如果你完成了以上步骤,你已经让全球99%的互联网瘫痪了。不过,鉴于互联网的超强修复能力,上述步骤最好同步完成,也就是说,不消耗规模惊人的人力物力来发动一场全球规模的“战争”,是不可能完成这个计划的。如果爆发了这样规模的全球战争,可能在互联网被彻底摧毁之前,人类文明就已经崩溃了。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消失后会怎样,已经不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了。

【链接一】

我们有各种各样应对互联网瘫痪的备用方案,一种可行的方案是改变信息传递结构,网状网络就是这样一种新技术,在这种网络中,每个设备都能利用蓝牙、电信通道等连接邻近的节点,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组成独立的局城网,也可通过其中一个节点与互联网相通,哪怕真的断网,也不必恐慌,因为人类社会本身,就已经是个足以媲美互联网的超级网络。我们通过互联网能够做的事,借助人际网络照样能够完成,只不过速度和效率要差得多了。

【链接二】

互联网上的内容会一直存在吗?互联网现有的机制,就是用新信息冲刷旧信息,将“新”的价值放大,“老”的价值弱化。互联网还没有建立“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的系统,美国的学者悲观地认为,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料”会随着网站的关闭和内容的删除而消失,它们称之为“21世纪的数字黑洞”。很多现在看来平常但具有历史价值的片段,将会随着互联网的变迁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为此,英国数个图书馆联手开展一项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将互联网上的内容保存下来。杂志、图书、文学、新闻、评论、学术论文等内容,都会被收集存底,以便供历史研究使用。

【链接三】

“绵羊墙”是西方各种黑客大会或安全大会上经常出现的趣味活动。在体验区中,组织者设置了专门的钓鱼Wi-Fi,你的手机如果接入此Wi-Fi,就会被人通过钓鱼页面盗取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这些信息会展示在“绵羊墙”上。此举旨在警示手机用户。不要随意登录陌生的Wi-Fi,一旦登录,就可能被轻易盗取资料。因此,除了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外,提高个人网络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6.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互联网发展变化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人们都对互联网的脆弱性感到忧心忡忡。

B.互联网的核心设施分布全球各国,网络服务大部分是由超级数据中心独立完成的。

C.互联网并非坚不可摧,使用物理方法切断传输通信海底电缆可彻底摧毁它。

D.有人认为互联网的变迁会让很多“历史资料”消失,造成“21世纪的数字黑洞”。

9.下列对材料中“无尺度网络”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支持“无尺度网络”运转的多个重要节点,并不是由一台计算机来控制的。

B.“无尺度网络”和人际关系在结构上类似,这种结构远比我们想象的“健壮”。

C.除非将“无尺度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全部删除,否则不会对网络性能产生影响。

D.2002年10月黑客攻击的典型事例,是为了充分说明“无尺度网络”极其脆弱。

10.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这些电缆承担了95%以上的网络传输,没有它们,各大洲会变成信息孤岛。

11. 请从三个链接材料中概括几个方面的网络问题。除此之外,联系现实生活给你的亲人朋友提两点安全使用网络的建议。(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6 题。(18 分)

占了命运的便宜

①回乡过年,带小外甥去小店买花炮,回来路上听见有人喊他名字,我正要回头,却听小外甥压低声音说,快走。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一溜烟跑回家了。我转过头,看见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男孩愣愣地站在远处,无所适从的样子。

②回到家里,小外甥说那是他同学,不过大家都不跟那小男孩玩。小男孩有时撵着跟人家玩,有时候又会莫名其妙地骂人,甚至动手,下手还特别重,有次把一个男生的耳朵都打出血了。

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外甥的爸爸告诉我,小男孩没人管,妈妈几年前就没了,爸爸在外面打工,也不怎么回来,他跟着爷爷奶奶住。

④父子俩的话帮我拼凑出小男孩的处境:他打小没有父母照顾,家里经济条件较差。他既孤单又暴躁,想靠近同学,又无法采取正确的方式,所以被孤立。

⑤我力劝小外甥对他好一点,还想买个礼物让小外甥送给他,小外甥统统不以为然。我想这也非一人之力所能改变,就给他们老师写了一封信,让小外甥交给老师。

⑥倒不是因为我天性善良,更多的是不安全感使然。这种不安全感包括两方面,一是我担心将来会在社会新闻里看到这个孩子。

⑦这些年新闻里的恶性事件,很多作案者都有着被伤害的童年,但人们往往拒绝倾听他们的童年故事。倾听并不意味着原谅,只是让人思考,有没有可能事先防范。如若他们都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有些事情也许就不会发生。

⑧《红楼梦》里薛宝钗就深谙这一点。探春把土地承包给那些“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人,这样能够让土地的价值最大化。但是,有获利的人,就有吃亏的人。宝钗敏锐地指出,大观园的建设者们都有享受红利的权利,若有人是仗着某些先天优势而获利,那些未承包到土地的人必然觉得不公正,这种不公正就会引起敌意,那么,对不起,谁也不是没有杀伤力的。

⑨这是第一个层面上的不安全感,还有更深层面的,是我从这个孩子身上想到了自己。

⑩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有可能输在终点线前,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怎样。刘姥姥进荣国府,各种穷形尽相,被黛玉、妙玉等人鄙视。然而,刘姥姥家从前是阔过的,贾家以后也会败落,刘姥姥身上有着贾府诸位的未来,只是当时他们看不见而已。宝钗则深知明天不可知,她暗中照顾邢夫人的侄女——贾家的穷亲戚邢岫烟。与其说是她心地善良,不如说她是在暗中救济那个可能的自己。

⑪在这个阶层不断翻滚的世间,只要还未到达终点,焉知自己不会落到社会的底层?在尚有余地时给自己造一个更好的“底”,如果下坠,也能被稳稳接住,让自己即使坠入逆境也能被善待。

⑫在这个世界上,我是占了便宜的那一类。许多年前去参加同学会,在大家感慨这是个“拼爹”的世界时,想到我靠自己在网上写文章被出版社发现,不由深感自豪。但朋友提醒我:如果你处在连本课外书都没有的境地,就别提什么写作了——你要意识到,你已经是幸运的那一类,是既得利益者。

⑬我一直记得朋友的话,并常常提醒自己,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做得更好一点。有一天,我叫的外卖久等不至,于是催了一次单。不久那个外卖小哥站在楼下打电话,几乎带着哭腔说,他找不到单元门,可是那门明明就在他眼前。当我走出来,接过外卖,他立即朝电动车狂奔而去,背影崩溃到凌乱——他实在是太赶了。此后,我对所有外卖小哥都客客气气,即使他们迟到了,也要说声“谢谢”。一次朋友聚会,外卖小哥不小心把我点的汤全洒了。朋友说,他不受点惩罚就不会长记性,但我觉得,把汤弄洒和记性无关,我没有说什么,更没有给他打差评。

⑭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茫然的,我没有振臂一呼的勇气,也没有应者云集的自信,也许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为世界变得更公正出一点力,仅此而已。

12.读⑥-⑧段,请说说作者为什么担心“将来会在社会新闻里看到这个孩子”。(2分)

13.请分析文章第⑥段的作用?(3分)

14.文章第⑧段引用《红楼梦》的例子有何作用?。(4分)

15.读⑨-⑪段,请简要概括作者所说“更深层面”的“不安全感”指的是什么。(3分)

16.作者以“占了命运的便宜”为题,是为了提醒我们什么?读⑫-⑭段,请分条表述。(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 “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履者知地形,缓佩玦者事至而断。 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分)

(1)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    (2)履句履者知地形

(3)公固以为不然       (4)举鲁国而儒服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玦者事至而断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B.为其服者    或异二者之为

C.公固以为不然  烨然如神人 D.儒服而立乎公门  在乎山水之间也

19.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

(2)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

20.庄子为什么说鲁国少儒者?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4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1.“晓镜但愁云鬓改”一句中“镜”的词性是 ,意思是 。(2分)

22.颔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角度进行赏析。(2分)

四、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小溪的远方是大海,雄鹰的远方是蓝天;墨子的远方是“兼爱”“非攻”,陶潜的远方是南山悠然。远方,是目标,是精神的归宿,是我们心心念念的追求……平凡的生活,因为有远方,便有了生机和光彩,有了信念和价值。

请以“远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更多【江西语文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