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此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是全书之冠,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界穿越,描绘四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
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去西天取经缘由。
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释佛法渊博。
小说中所描写的妖魔鬼怪大都影射当时不法的权豪势要,它们是为害百姓的社会恶势力的象征。如圣婴大王红孩儿的搜刮无度、驼罗庄鳞蛇怪的嗜杀成性、如意真仙的投机敛财、金鱼妖的强取豪夺等等,明显都与现实紧密相连,活画出一幅明代中期的百丑图,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官府剥削、豪强横行的社会现实和花样繁多的赋税役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小说中的妖魔许多与神、佛有着密切的关系。诸如狮驼岭的大鹏鸟、无底洞的老鼠精等,这些形象寓意着统治者纵容鹰犬作乱,甚至上下勾结,互相包庇,影射了明代贪官污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社会现实。
《西游记》针对明代“崇道灭佛”的政策反其道而行之,小说中采取了“崇佛抑道”的态度,对道教极尽讽刺挖苦、揶揄嘲弄之能事,这种嘲讽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小说中写了很多作恶多端的道士,如车迟国虎力、鹿力、羊力三个大仙和比丘国的国丈等。他们或妖言乱政、或图谋不轨,但却得到了君王的信任,任意妄为,这便有影射明世宗好道的迹象。
据载,明世宗极好道教,还把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等封为“真人”,官至礼部尚书。这些道人把朝政弄得乌烟瘴气。书中还极力描写车迟国国君信任妖道,大肆捕拿和尚。这种描写里又有厂卫特务统治的影子。小说所揭露、讽刺的对象,在明代的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影子和依据。
吴承恩(约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人,明代小说家。曾祖吴铭、祖父吴贞曾分别任过县学训导、教谕,其父吴锐,以经商为生,六经诸子百家莫不观览,乐观旷达。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长期寓居南京,靠卖文补贴家用。后出任过长兴县丞,但由于看不惯官场黑暗,不久就愤而辞官。后又担任过与县丞品级相近的闲职荆府纪善。晚年归居乡里,放浪诗酒,贫老以终。
查看更多【语文知识点】内容《西游记》第八回:孙悟空大闹天宫五百年后,如来欲寻一信徒取经,以使佛法永传东土。观音率木叉,带着袈裟、锡杖和金、紧、禁三个箍,驾云前往。菩萨...
真假美猴王主要内容: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悟空恐小猴们嘲笑,便去观音那了。却说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了唐僧,抢走...
《三借芭蕉扇》概括内容是:主要是为了灭火焰山上的火让唐僧师徒翻过此山去取经。三借芭蕉扇告诉人们做人要有恒心,一次两次的失败不要紧,重要的是做...
西游记第三十回主要内容: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将唐倍变为猛虎。白龙马变为宫娥,举刀暗算黄袍怪,被打中后腿。八戒要回高老...
玉华州是《西游记》中的地名,玉华州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过的地方,传艺玉华州主要讲了玉华州的三个太子拜悟空、八戒、沙僧为师,习学武艺,并连夜仿...
《西游记》的主题思想:讽刺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歌颂孙悟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畏强权,乐观向上的精神。西天取经的故事通过幻想的情节,在很大的...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
《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