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宜宾中考 > 宜宾中考试题 > 宜宾历史试题 > 正文

2018宜宾市中考历史冲刺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8-01-07 15:35:55文/赵妍妍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宜宾市中考历史冲刺试题 

一、选择题

1.(2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主人是(  )

A.工人              B.农民              C.人民              D.领导

2.(2分)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周恩来              B.朱德              C.刘少奇              D.毛泽东

3.(2分)每逢星期一,我国中小学校都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下列会议中,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

4.(2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国大陆的解放

5.(2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49年建国以来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是指(  )

A.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B.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确立了中共领导地位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宜宾市中考历史)(2分)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7.(2分)建国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抗美援朝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

8.(2分)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

A.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B.“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C.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

D.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9.(2分)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10.(2分)20世纪50年代,四川金堂县贫农徐某分到了三亩七分地,其所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1.(2分)建国以来,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列哪个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律文献(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12.(2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始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3.(2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主要是对(  )进行的改造.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交通运输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2分)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失误.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15.(2分)新华网2014年3月17日报道,习近平主席重访兰考,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下列称号与焦裕禄相符的是(  )

A.“铁人”              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              D.战斗英雄

16.(宜宾市中考历史)(2分)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

A.解放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7.(2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历史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8.(2分)“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成”等,遭到批斗、迫害.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              B.没有制定法律

C.“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              D.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19.(2分)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的是(  )

①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 

②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③消灭地主阶级

④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0.(2分)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文革”中,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

B.“文革”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C.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深得民心

D.“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

21.(2分)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任务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完成土地改革              C.完成三大改造              D.发展重工业

22.(2分)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最为突出的是(  )

A.工矿业              B.农业

C.商业              D.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23.(2分)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4.(2分)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2分)《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消息: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一报道出现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二(宜宾市中考历史)、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26.(1分)1956年底,我国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判断对错)

27.(1分)“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周恩来同志的题词.  (判断对错)

28.(1分)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判断对错)

29.(1分)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判断对错)

30.(1分)中共七大的新党章规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31.(21分)某校准备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人物篇】

下面图中的历史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二位人物的姓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

(1)图一:   被誉为:  

(2)图二:   被誉为:  

【探索篇】

(宜宾市中考历史)下面四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

(3)根据图片信息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农村各开展了哪些重要运动?(5分)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农村政策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什么?

(4)图三农村政策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后果?

【成就篇】

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5)图一、图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建设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感悟篇】

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回答:

(6)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抖一: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抖二:土地改革后,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1958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成为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据材料一,为了有效地进行土地改革,国家颁布一部重要文件名称是什么?土地改革在何时基本完成?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什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与此事件同样犯了左倾错误且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事件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的是党在农村的什么政策?

(5)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概括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写出两项即可)

 

宜宾市中考历史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主人是(  )

A.工人              B.农民              C.人民              D.领导

【考点】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周恩来              B.朱德              C.刘少奇              D.毛泽东

【考点】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当选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解答】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毛泽东当选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每逢星期一,我国中小学校都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下列会议中,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

【考点】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

【解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的识记能力.

 

4.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国大陆的解放

【考点】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

【解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属基础题.

 

5.(宜宾市中考历史)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49年建国以来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是指(  )

A.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B.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确立了中共领导地位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

【解答】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ACD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关.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分析和准确理解能力.

 

6.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考点】抗美援朝.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应朝鲜政府请求,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B、C、D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内容.

故选A.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

 

7.建国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抗美援朝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

【考点】抗美援朝.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的意义.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主要有:

第一,抗美援朝不仅给予朝鲜人民以有力的支援,而且对于保卫新中国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抗美援朝对于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事业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

第三,抗美援朝战争给予美国的干涉主义以有力的打击和严重的警告,为中国争取到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的环境.

第四,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故选B.

【点评】注意抗美援朝的意义的识记.

 

8.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

A.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B.“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C.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

D.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考点】抗美援朝.

【分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

【解答】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军民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抗美援朝,考查了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抗美援朝结束的标志是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9(宜宾市中考历史).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考点】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

【解答】1950﹣﹣1952年,我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10.20世纪50年代,四川金堂县贫农徐某分到了三亩七分地,其所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后的土地改革的相关内容.

【解答】1950年,我国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故选B.

【点评】本题掌握建国后的土地改革的相关内容.

 

11.建国以来,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列哪个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律文献(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考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1950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颁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颁布的时间是1986年,属于改革开放后颁布的.

故选D.

【点评】要记清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的时间先后顺序.

 

12.(宜宾市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始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考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解答】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主要是对(  )进行的改造.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交通运输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三大改造.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对象.

【解答】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目的是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转变.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加入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形式是公私合营.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属基础题.

 

14.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失误.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本题通过四幅夸张性的图片,考查大跃进运动在农业上的表现.

【解答】在1958年总路线的指引下,党中央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图片反映的是大跃进的浮夸风.

故选C.

【点评】要求学生熟悉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15.新华网2014年3月17日报道,习近平主席重访兰考,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下列称号与焦裕禄相符的是(  )

A.“铁人”              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              D.战斗英雄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雄模范人物的掌握情况.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铁人”是王进喜、“两弹元勋”是邓稼先、“党的好干部”是焦裕禄,“战斗英雄”有黄继光、邱少云等.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十年探索社会主义的成就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属于送分题.

 

16.(宜宾市中考历史)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

A.解放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考点】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史实.

【解答】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

 

17.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历史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考点】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史实.B项是1958年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犯的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C项是建国以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也是左倾错误发展到极点的表现,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到1976年,时间长,给党和国家的建设带来的灾难最大.D项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历史史实,是邓小平同志八十年代初建立经济特区时提出来的,“两手抓”指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18.“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成”等,遭到批斗、迫害.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              B.没有制定法律

C.“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              D.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考点】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不经法律程序,遭到批斗、迫害,破坏了民主法制.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

故选A.

【点评】注意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的识记.

 

19.(宜宾市中考历史)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的是(  )

①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 

②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③消灭地主阶级

④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考点】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的知识.

【解答】文化大革命使全国陷入混乱中,造反派夺权,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斗,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几乎陷入停顿.而消灭地主阶级是土地改革时期发生的,排除③.

故选B.

【点评】注意文化大革命对社会所产生的破坏性的识记.

 

20.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文革”中,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

B.“文革”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C.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深得民心

D.“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

【考点】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知识.

【解答】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全国性的内乱,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破坏,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高,不可能深得民心.

故选C.

【点评】注意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的识记.

 

21.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任务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完成土地改革              C.完成三大改造              D.发展重工业

【考点】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解答】1953年至1957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故选D.

【点评】要求学生熟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将来为社会主义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22.(宜宾市中考历史)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最为突出的是(  )

A.工矿业              B.农业

C.商业              D.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考点】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解答】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因而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最为突出的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故选D.

【点评】本题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实施的时间、意义.

 

23.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考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分析】题干里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的准确识记能力.

 

24.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地改革意义.

【解答】新中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不是土地公有制,③不正确.

故选B.

【点评】熟记土地改革意义.

 

25.(宜宾市中考历史)《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消息: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一报道出现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通过读取题干知识可获取到有效信息“1958年、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于是联系到课本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

【解答】A.土地改革时期是1950年﹣1952年底.

B.农业合作社于1955年﹣1956年底.

C.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改革开放开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即1978年后.

故选C.

【点评】本题将新中国成立后的几件重大事件如: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运动、改革开放整合到一起考查,覆盖面广;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个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26.1956年底,我国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判断对错)

【考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解答】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分析判断能力.注意掌握三大改造的方式和意义.

 

27.“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周恩来同志的题词. × (判断对错)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给雷锋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解答】雷锋同志参加工作后,多次当选为劳动模范.1960年参军,两年多的时间里,立功三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向雷锋同志学习“是毛泽东主席1962年2月的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

故答案×

【点评】考生对毛泽东给雷锋的题词比较熟悉,此题比较简单.

 

28.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判断对错)

【考点】中共八大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解答】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不是比例严重失调.由于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在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紧接着,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故答案为:

×.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总路线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29.(宜宾市中考历史)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判断对错)

【考点】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

【解答】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放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以我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30.中共七大的新党章规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 (判断对错)

【考点】中共七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七大.

【解答】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在延安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中共七大的内容.

 

三、综合题

31.(21分)(2016春•宜宾县校级月考)某校准备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人物篇】

下面图中的历史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二位人物的姓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

(1)图一: 邱少云  被誉为: 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队伍的伟大战士 

(2)图二: 王进喜  被誉为: 铁人 

【探索篇】

下面四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

(3)根据图片信息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农村各开展了哪些重要运动?(5分)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农村政策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什么?

(4)图三农村政策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后果?

【成就篇】

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5)图一、图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建设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感悟篇】

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回答:

(6)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考点】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邱少云的有关内容.

(2)本题主要考查王进喜的有关内容.

(3)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进行的改革.

(4)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内容.

(5)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有关内容.

(6)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到的认识.

【解答】(宜宾市中考历史)(1)分析图片,图一是志愿军英雄邱少云,他是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队伍的伟大战士.

(2)图二是王进喜,石油工人王进喜,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是用自己身体搅拌水泥的“铁人”.

(3)分析图片,可以看出,图一是土地改革,图二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图三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图四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农村政策最根本的出发点是维护农民利益,发展农村生产力.

(4)图三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3年开始的,到1957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奠定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6)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能够认识到: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故答案为:

(1)邱少云;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队伍的伟大战士.

(2)王进喜;“铁人”.

(3)土地改革;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维护农民利益,发展农村生产力.

(4)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5)1953;奠定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6)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农村改革的有关内容.

 

32.(14分)(2016春•宜宾县校级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抖一: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抖二:土地改革后,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1958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成为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据材料一,为了有效地进行土地改革,国家颁布一部重要文件名称是什么?土地改革在何时基本完成?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什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与此事件同样犯了左倾错误且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事件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的是党在农村的什么政策?

(5)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概括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写出两项即可)

【考点】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

(2)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

(3)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解答】(宜宾市中考历史)(1)据材料一,为了有效地进行土地改革,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更加巩固了新生的人们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农业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用的是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的,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用的是公私合营的方式.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据材料三“1958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成为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可知,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大跃进运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是“大跃进”运动中提出的,它明显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此事件同样犯了左倾错误且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事件是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一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逐渐下滑.

(4)据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党在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导向(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政策,改革开放的政策);农民积极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耕地面积等.

故答案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底.

(2)农业合作化(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国家政策的导向(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政策,改革开放的政策);农民积极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耕地面积等.(写出两项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农村进行的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查看更多【宜宾历史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