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青春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3)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发表你的感言。(至少用上1个成语)(2分)
你的感言:
二、(巴中市中考语文)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默写。(10分)
13.(1)谁家玉笛暗飞声, 。
(2)马上相逢无纸笔, 。
(3)雄兔脚扑朔, ;双兔傍地走, ?
(4)《木兰诗》中表现边塞奇寒天气的句子是“ ,
”。
(5) ,弹琴复长啸。
(6)杨花榆荚无才思, 。
(7) ,关山度如飞。
(8)当窗理云鬓, 。
(二)古文阅读(15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4.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
1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但当涉猎 锐不可当 B.大有所益 开卷有益
C.见往事耳 往事依依 D.刮目相待 刮骨疗毒
16.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7.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 (2分)
18.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3分)
三、(巴中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45分)
(一)阅读《说和做》选段,完成19—23小题。(23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1)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9.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4分)
20.选段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了什么?(3分)
21.分析选段中两处画线句的含义。(6分)
22.选段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试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6分)
23.选段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哪个词可以看出?(4分)
(二)(巴中市中考语文)阅读选文完成24—28小题(22分)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
24.试分析第③段画线部分的作用(3分)
25.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回答。(3分)
26.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6分)
27.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6分)
28.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4分)
三、(巴中市中考语文)写作(50分)
29.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七语参考答案
一、1——10 D B C B C D C B D A
11、(1)老舍、骆驼祥子 (2)示例:祥子逃离军营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后来将三匹骆驼以三十五元钱卖给了一个老头。
12、(1)联大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2)示例: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许多国家死亡人数众多,损失惨重。②在二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最多,超过千万。③战争给被害国带来极大的伤害,施害国日本也未能幸免。(言之有理即可)
(3) ①人民军队以严整的军容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世界目光的检阅,那场景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为祖国欢呼,祖国万岁!②看到满载抗战老兵的车辆开过天安门广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国共抗战老兵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③钟声和礼炮响起,我不禁百感交集,山河长城,血肉长城,所有的付出,当有今日。
二、(一)13、略
(二)14、略 15、B 16、略 17、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18、从孙权劝学成功这件事,我懂得了规劝他人时态度要诚恳,还要善于现身说法以使他人信服的道理;吕蒙知错就改、勤奋好学并最终学有所成的经历也给了我人生的启发,我现在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做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三、(一)19、直接点题,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更能表现先生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的人品的品质。
20、写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21、第(1)句是文言说法,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第(2)句是比喻的说法,指闻一多先生在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22、外貌描写:炯炯目光、目不窥园。细节描写: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作用:使闻一多先生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具体再现,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具体可感。
23、在文中起过渡作用,从“仅”字可以看出来。
(二)(巴中市中考语文)24、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表现出了夏夜我蒙眬欲睡的状态,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25、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
26、(1)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27、(1)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
(2)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28、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四、2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