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物质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量取液体
B.
闻气味
C.[来源:Zxxk.Com]
倾倒液体
D.
加入固体
3.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4.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5.如图所示是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这两个反应()
A.都放出热量 B.都生成气体
C.都能在常温下反应 D.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6.科学家利用精密仪器把石墨坼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碳片和C60是一种物质
C.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以还原氧化铁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7.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Na+: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Mg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
D.2H: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8.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B.大多数铁矿石中的铁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增强温室效应
D.太阳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的开发的新能源
9.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术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遇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节日的烟花在空气中爆炸
C.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发生的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引起的爆炸
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需要加热
B.前者反应物是固体,后者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
C.都是分解反应
D.前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后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1.X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制备原理为:2KClO3+4HCl(浓)=2KCl+2X+Cl2↑+2H2O
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A.HClO3 B.HClO C.Cl2O5 D.ClO2
12.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13.如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C+O2C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14.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B.①单质、③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二、化学填空题
15.(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②二氧化氮分子;
③氢氧根离子;④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2”表示;“4”表示.
1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水、氮气、干冰、明矾、碳酸钙等五种物质,用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空.
(1)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可用于灭火和人工降雨是(填化学式);
(3)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填化学式);
(4)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的氧化物是(填名称);
(5)可用于净化自来水的是(填名称).
17.(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A、B、C、D四中粒子共表示种元素;
②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④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
(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前的原子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后的原子数;
②反应前的分子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后的分子数;
③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8.炭火烧烤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来烤熟食物,木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如果在红热的木炭上撒一些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化学解答题
19.(1)下列燃料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选填字母).
A.汽油 B.液化石油气 C.天然气 D.氢气
(2)在煤的综合利用中,改变煤的组成和结构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写出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火山爆发时,岩浆中含有硫的物质燃烧,导致空气中带有一股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这种气体若遇到雨水,极易形成亚硫酸(或硫酸)型的酸雨,写出其形成该酸雨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
(5)火山爆发后,迫使大量航班停飞,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其原因是火山的爆发增加空气中的污染物.
(6)火山的爆发,不仅造成了空气污染,还造成污染,治理这些污染,必须依靠化学知识和原理.下列治理空气污染的方法和做法中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②使用清洁能源 ③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20.已知A﹣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和D是无色无味气体,B是黑色粉末,C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1)物质B的名称是,B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②的现象是,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
21.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置代号,下同),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进行了的操作是;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碳及许多含碳化合物不充分燃烧都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它使人中毒的原因是,通常采用燃烧法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原理是使一氧化碳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进入(填接口序号).某同学对一氧化碳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后所得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气体的组成可能是:①CO和CO2;②只有CO2;③.
[实验探究]该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中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③成立.
五、计算题
23.如图是诺氟沙星胶囊的说明书,某患者遵医嘱,每次服用诺氟沙星胶囊400mg,一段时间后病情有了好转,(诺氟沙星的化学式为C16H18FN3O3),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最简整数比)
(2)诺氟沙星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3)从组成上可知诺氟沙星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患者一个疗程共服用了粒诺氟沙星胶囊.
24.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2CO2+3H2O.
(1)23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
(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一氧化碳 |
反应前质量(g) | 4.6 | 8.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6.6 | 5.4 | a |
①表中a的值为.
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 CO2+ H2O+ CO.
2018年云浮市中考化学压轴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8分)
1.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物质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分析生成物的种类;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
【解答】解:A、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割.故A说法不正确;
B、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后生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故B说法不正确;
C、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故C说法不正确;
D、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量取液体
B.
闻气味
C.
倾倒液体
D.
加入固体[来源:Zxxk.Com]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实验操作型.
【分析】A、从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方面分析、判断;
B、从闻气味的正确操作方面考虑;
C、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作出判断与选择;
D、固体粉末状或颗粒状药品,用药匙取用;条状或块状药品用镊子取用.
【解答】解:A、滴管管口伸入受滴容器,滴管易沾上其他试剂,故本选项错误;
B、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味会吸入大量的气体而伤害鼻孔,应当用手轻轻煽动气体,是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故本选项错误;
C、倾倒法:瓶塞朝上放于桌面上,试剂瓶标签对着掌心,瓶口紧挨着容器口,使液体缓缓沿容器壁流下;故本选项正确;
D、不用手直接接触药品,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侧重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
3.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只要抓住热冰是有水凝结而成的也就是热冰的实质还是水,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物质本身并无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属物理变化.
【解答】解:A、热冰的实质是水应属纯净物,故此选项正确.[来源:学|科|网Z|X|X|K]
B、物质都有三态变化,热冰也不例外,故此选项错误.
C、热冰与水同属一种物质,故化学性质相同,故此选项错误.
D、分子永远不停的运动,热冰也不例外,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物质的三态变化进行的探讨,涉及到物质三态变化的实质.
4.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催化剂是反应中改变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的物质.并不是任何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解答】解: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速度,可使反应变快或变慢,本身化学性质及质量不会改变.并不是任何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但有的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催化剂特点的理解,解题时只要把握催化剂的特点是只改变反应的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即可.还使学生明白有的反应需用催化剂,有些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
5.如图所示是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这两个反应()
A.都放出热量 B.都生成气体
C.都能在常温下反应 D.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硫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解答】解:
A、硫和铁在氧气中燃烧时都放出热量.故选项正确;
B、铁燃烧生成固体.故选项错误;
C、都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铁燃烧不能产生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科学家利用精密仪器把石墨坼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碳片和C60是一种物质
C.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以还原氧化铁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压轴实验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由题意知碳可分为很多单质,但其化学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解答】解: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各有不同,但碳的化学性质都是相同的.
A、碳片都是一种原子,即碳原子组成的,所以为单质.
B、虽然都是有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组合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不属于同一物质.
C、由于属于碳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和其他碳单质相同,所以碳片可以还原氧化铁.
D、由于是碳的单质,所以充分燃烧时也是生成二氧化碳.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碳单质有多种,但其化学性质都是相同的.
7.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Na+: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Mg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
D.2H: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分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A、Na+:表示一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错误;
B、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选项正确;
C、NO2: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故选项错误;
D、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数字表示的意义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B.大多数铁矿石中的铁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增强温室效应
D.太阳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的开发的新能源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A、根据三大化石燃料来考虑;
B、根据铁矿石的特点考虑;
C、根据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考虑;
D、根据新能源的特点考虑;
【解答】解:A、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故A正确;
B、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如铂,金、银等,其余大多数以化合物存在.故B错误;
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臭氧等物质,故C正确;
D、由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并且污染严重,现在正在开发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能源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能源知识的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9.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术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遇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节日的烟花在空气中爆炸
C.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发生的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引起的爆炸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瓦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节日的烟花在空气中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发生的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引起的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需要加热
B.前者反应物是固体,后者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
C.都是分解反应
D.前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后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属于分解反应,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固液常温型,属于复分解反应,收集气体根据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进行.
【解答】解:A、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不需要加热,故A错误;
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而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是固体和液体,故B正确;
C、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使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氧气和二氧化碳制法的比较,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知常见气体的制取,以便灵活应用.
11.X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制备原理为:2KClO3+4HCl(浓)=2KCl+2X+Cl2↑+2H2O
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A.HClO3 B.HClO C.Cl2O5 D.ClO2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质量守恒.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X的化学式中应含有K的个数为:(2﹣2)÷2=0,含有Cl的个数为:(2+4﹣2﹣2)÷2=1,含有O的个数为:(2×3﹣2)÷2=2,含有H的个数为:(4﹣2×2)÷2=0;故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ClO2.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2.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
【分析】由题意“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先回顾一氧化碳的性质:可以燃烧、可作还原剂;类比一氧化碳,可知三氧化二碳的性质,故可知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则:
A、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法错误,故A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可以燃烧,则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故B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可作还原剂,则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故C选项正确;
D、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可求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利用知识迁移的思想,运用类比的方法,处理有关三氧化二碳(C2O3)的问题.
[来源:学.科.网]
13.如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C+O2C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可以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从给出的限制中可以得到如下信息:是化合反应,且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是7:8:11,分子个数比为2:1:2,反应条件为点燃的反应.
A、碳燃烧的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不是2:1:2.
B、一氧化碳燃烧的反应满足以上要求.
C、氢气燃烧的反应物质的质量比不是7:8:11.
D、甲烷燃烧不是化合反应.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方面的内容,从给出的信息中归纳解题时需要紧扣的要素,从结合要素逐一分析给出的选项,从而快速得到结论.
14.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B.①单质、③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而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又分含氧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而含氧化合物包括氧化物,则:①为单质,②为化合物,③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故可知哪个选项正确.
【解答】解: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①为单质,②为化合物,③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故选:A.
【点评】掌握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又分含氧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明确分类是一种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要抓住分类的依据来认识分类结果,依据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
二、填空题
15.(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 2H ;②二氧化氮分子 NO2 ;
③氢氧根离子 OH﹣ ;④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P25 .
(2)写出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2”表示 甲烷分子的个数为2个 ;“4”表示 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②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二氧化氮分子是多原子分子,氮为+4价,氧为﹣2价,氧化物中氧元素在后,二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NO2;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氢氧根离子整体带1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OH﹣;
④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P25;
(2)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可知2CH4“2”表示:甲烷分子的个数为2个;
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4表示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故答案为:(1)①2H;②NO2;③OH﹣;④P25;(2)甲烷分子的个数为2个;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水、氮气、干冰、明矾、碳酸钙等五种物质,用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空.
(1)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 (填化学式);
(2)可用于灭火和人工降雨是 CO2 (填化学式);
(3)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 N2 (填化学式);
(4)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的氧化物是 水 (填名称);
(5)可用于净化自来水的是 明矾 (填名称).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性质决定用途;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故填:CaCO3;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来灭火,干冰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和制冷,故答案为:CO2;
(3)氮气化学性质稳定,长充灌到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故填:N2;
(4)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的氧化物是水,故填:水;
(5)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可用来净化自来水,故填:明矾.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17.(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A、B、C、D四中粒子共表示 三 种元素;
②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2 ;
④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 11 .
(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前的原子数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后的原子数;
②反应前的分子数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后的分子数;
③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CO+O22CO2 .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①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分析;
③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④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是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②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
③根据微粒的构成及反应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1)①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A、B、C、D四中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
②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③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B元素属于镁元素,化合价是+2价,D元素属于氯元素,与金属形成化合物时常显﹣1价,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④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是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则X=2+8+1=11.
(2)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的原子数等于反应后的原子数;
②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的分子数小于反应后的分子数;
③由微粒的构成及反应的特点可知,一氧化碳燃烧的反应符合该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O+O22CO2.
故答为:(1)①三;②得到;③MgCl2;④11.(2)①等于;②小于;③.2CO+O22C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8.炭火烧烤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来烤熟食物,木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O2 .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 CO中毒 .如果在红热的木炭上撒一些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2Fe2O34Fe+3CO2↑ .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来分析,根据木炭的还原性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在高温的条件下,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C+O2CO2;CO中毒;3C+2Fe2O34Fe+3CO2↑.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便灵活应用.
三、解答题
19.(1)下列燃料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D (选填字母).
A.汽油 B.液化石油气 C.天然气 D.氢气
(2)在煤的综合利用中,改变煤的组成和结构的过程属于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写出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4)火山爆发时,岩浆中含有硫的物质燃烧,导致空气中带有一股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 SO2 ,这种气体若遇到雨水,极易形成亚硫酸(或硫酸)型的酸雨,写出其形成该酸雨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SO2+H2O═H2SO3或(SO3+H2O═H2SO4) (写出一个即可).
(5)火山爆发后,迫使大量航班停飞,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其原因是火山的爆发增加空气中的 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物.
(6)火山的爆发,不仅造成了空气污染,还造成 水或土壤 污染,治理这些污染,必须依靠化学知识和原理.下列治理空气污染的方法和做法中可行的是 ①② (填序号).
①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②使用清洁能源 ③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来源:Z§xx§k.Com]
【分析】(1)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有一些能源能够循环再生的,称之为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有些能源不能够循环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一旦被耗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煤的综合利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很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由于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发生的化学变化去分析解答.
(3)从天然气在空气燃烧,其实质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去分析解答;
(4)含硫物质燃烧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有两种过程,一种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成亚硫酸,亚硫酸再被氧化成硫酸,一种是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再与水反应成硫酸;
(5)火山爆发,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使空气能见度降低,且其中有些有毒性,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6)火山爆发,产生大量有毒性的粉尘和气体,会造成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等,治理空气污染,要从污染源和污染途径两方面着手.
【解答】解:(1)汽油、液化石油气是石油产品,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燃烧,为不可再生能源.氢气可通过分解水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D;
(2)煤的综合利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很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由于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发生的化学变化;故答案为:化学.
(3)天然气在空气燃烧,其实质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
(4)火山爆发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或(SO3+H2O═H2SO4);故填:SO2、SO2+H2O═H2SO3或(SO3+H2O═H2SO4);
(5)火山爆发,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其原因是火山爆发增加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故填:可吸入颗粒物;
(6)火山爆发,会造成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等,治理空气污染,可以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可以使用清洁能源等等,分类回收垃圾,但不能露天焚烧,会加重空气污染.故填:水或土壤、①②.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考查同学们的新信息获取、处理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进行拓展解答即可.
20.已知A﹣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和D是无色无味气体,B是黑色粉末,C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1)物质B的名称是 氧化铜 ,B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2价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CO+CuOCu+CO2 .
(2)反应②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根据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无色无味的气体A和黑色粉末反应生成红色固体C和无色无味的气体D,常见的红色固体有:红磷、铜、氧化铁等,所以C是铜,B就是氧化铜,常见的还原性物质有一氧化碳、氢气、木炭,D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所以D是二氧化碳,A就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解答】解:根据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无色无味的气体A和黑色粉末反应生成红色固体C和无色无味的气体D,常见的红色固体有:红磷、铜、氧化铁等,所以C是铜,B就是氧化铜,常见的还原性物质有一氧化碳、氢气、木炭,D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所以D是二氧化碳,A就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所以,
(1)通过推导可知,B是氧化铜,在氧化铜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①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2)反应②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1)氧化铜;+2价;CO+CuOCu+CO2.(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四、实验题
21.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酒精灯 ,② 试管 ;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置代号,下同) B ,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进行了的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D ,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实验装置连接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重点应掌握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注意事项等.发生装置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图A为给固体加热的装置,图B为固体、液体混合不加热的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等物理性质,图C为排水集气法可收集不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图D为向上排空气法,用于收集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图E为向下排空气法,用于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
【解答】解: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为固体、液体混合不加热的装置,因此应选择B;为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或无法收集气体,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且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以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
(1)①酒精灯,②试管;
(2)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D;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CaCO3+2HCl=CaCl2+H2O+CO2↑.
【点评】此类题目重点考查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的理解,明白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标准是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所决定的,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是由气体的溶解性、密度等物理性质来决定的.
22.碳及许多含碳化合物不充分燃烧都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它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通常采用燃烧法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原理是使一氧化碳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若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② 进入(填接口序号).某同学对一氧化碳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后所得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气体的组成可能是:①CO和CO2;②只有CO2;③ CO2、O2 .
[实验探究]该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碳 .
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中出现的现象是 木条复燃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③成立.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分离物质的仪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一氧化碳的毒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一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造成人体缺氧中毒;通常采用燃烧法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
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生成物写出方程式;据实验注意事项及氧气的密度解决.
提出猜想:可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中”,则可推测是检验氧气的,故可提出猜想:CO2、O2.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利用装置中的药品推测反应目的和现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可以利用结论反推猜想③和实验现象.
【解答】解:碳及许多含碳化合物不充分燃烧都要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它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通常采用燃烧法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某同学对一氧化碳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后所得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在猜想反应后的物质组成可能时,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反应物的过量问题,若CO过量,则有CO和CO2,若O2过量则有CO2、O2,若恰好完全反应则只有生成物CO2.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因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得到较为纯净的氧气,氧气应从导管②进,空气从导管①排出.
提出猜想:反应后气体的组成可能是:①CO和CO2;②只有CO2;③CO2、O2.
实验探究:该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①吸收二氧化碳(或除去二氧化碳).
②装置A中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中出现的现象是: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猜想③成立.
故答案为: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2KMnO4K2MnO4+MnO2+O2↑;②;
提出猜想:③CO2、O2
实验探究:①吸收二氧化碳(或除去二氧化碳)
②木条复燃.
【点评】掌握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猜想与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常用气体的检验和除杂的方法.
五、计算题
23.如图是诺氟沙星胶囊的说明书,某患者遵医嘱,每次服用诺氟沙星胶囊400mg,一段时间后病情有了好转,(诺氟沙星的化学式为C16H18FN3O3),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8:9 ;(最简整数比)
(2)诺氟沙星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3.2% ;(精确到0.1%)
(3)从组成上可知诺氟沙星属于 化合物 (填“单质”或“化合物”);患者一个疗程共服用了 80 粒诺氟沙星胶囊.
【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标签图示型.
【分析】(1)根据诺氟沙星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诺氟沙星的组成分析类别,根据用量计算诺氟沙星胶囊的总量.
【解答】解:(1)1个诺氟沙星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则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6:18=8:9.
(2)诺氟沙星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13.2%.
(3)诺氟沙星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由题意,某患者遵医嘱,每次服用诺氟沙星胶囊400mg=0.4g,每粒0.1g,则每次应服用0.4g÷0.1g=4粒;每日2次,十日为一个疗程,则患者一个疗程共服用了诺氟沙星胶囊的粒数为4粒×2×10=80.
故答案为:(1)8:9;(2)13.2%;(3)化合物,80.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2CO2+3H2O.
(1)23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
(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一氧化碳 |
反应前质量(g) | 4.6 | 8.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6.6 | 5.4 | a |
①表中a的值为 1.4 .
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 6 CO2+ 12 H2O+ 2 CO.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乙醇的质量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即可求出消耗氧气的质量进行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相等可知a的值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解答.
【解答】解:(1)设氧气质量为x
C2H6O+3O22CO2+3H2O
46 96
23g x
x=48g
答:氧气质量48g
(2)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相等可知a的值=4.6g+8.8g﹣6.6g﹣5.4g=1.4g;
②由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6CO2+12H2O+2 CO.
故答案为:①1.4;②6;12;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