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北海中考 > 北海中考试题 > 北海语文试题 > 正文

2018年北海中考语文边塞诗鉴赏专项训练word版(含解析)

2017-12-26 13:47:43文/张平

此试题可能存在乱码情况,在查看时请点击右上角全屏查看

2018年北海中考语文边塞诗鉴赏专项训练

[知识讲解]

一、边塞诗的概念

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

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例如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

[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

[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4、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古诗赏析]                        

                                (一)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结合诗中词语,说明前两句描写一个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诗的后两句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试对其精妙之处作简要分析。

 

 

                        (二)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1、请分析诗中“碎”“独”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在选材上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的分析。

 

 

 

                   (三)  从军行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设置了怎样的背景?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是一个转折,分析前后内容的不同。

 

 

(五)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1、本诗刻划了一个将军的形象,说说这个将军的形象特点。

 

2、本诗最后一句写出唐军的怎样气势?

 

(六)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七) 寒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之情。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九) 湘南即事    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1.《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诗中所写的季节 应为      。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十)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十二)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十四)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明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五)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诗歌首句“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2.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十六)舟 行      〔明〕吴承恩

     白鹭群翻隔浦①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②。   

1 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 从“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十六)雨后池上        

    ../Local%20Settings/Temp/ksohtml/wpsA5.tmp.jpg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2、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

节的图画?

 

  (十七)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十八)咸  阳  值  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1.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十九)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二十)秋夜曲    张仲素①

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2018年北海中考语文边塞诗鉴赏专项训练参考答案

[知识讲解]

一、边塞诗的概念

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

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例如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

[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

[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4、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岑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诗赏析]                        

1、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⑴结合诗中词语,说明前两句描写一个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⑵诗的后两句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试对其精妙之处作简要分析。

 

 

1、⑴“丧”描写出了战争的残酷,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⑵“可怜”句紧承上句,诗人似乎作为一个旁观者对牺牲的将军表示同情。但是,“犹是”一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在年轻的妻子的梦里,这些枯骨还是活生生的心上人,她们并不知道丈夫早已献身疆场,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梦境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⑴请分析诗中“碎”“独”的表达效果。

 

 

⑵这首诗在选材上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的分析。

 

 

2、⑴“碎”字足见将军征战时间之久,所历战斗之残酷;“独”字写出了将军力压敌人千军万马、勇武过人、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⑵选材上写了一次败仗而且是从败仗中写出豪气。首先 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包将军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其次 用“城南已合数重围”来衬托将军,于重重包围之中,将军却能射杀敌将杀出重围写出了将军的豪迈气概。

 

3.                         从军行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⑴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设置了怎样的背景?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⑴前两句交代时间、地点、季节、氛围。为主人公的抒情设置了一个苍凉荒远孤独寂寞的背景。

⑵作者巧妙的转换角度,借主人公设想万里之外的妻子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妻子以及家庭的无限思念之情。

4、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问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答: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问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答:“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问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是一个转折,分析前后内容的不同。

答:前两句写援军疾出,暗示战况紧张。后两句写捷报骤传,充满振奋喜悦。

5、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问1:本诗刻划了一个将军的形象,说说这个将军的形象特点。

答:将军不畏艰苦,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问2:本诗最后一句写出唐军的怎样气势?

答:写出了唐军荡平敌寇的雄心壮志,豪气干云的盛大气势。

 

6、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问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问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7、              寒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2分)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7.(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1分)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1分)

8、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8.⑴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       之情。(2分)
  ⑵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4分)
                                     ▲                                       
                                     ▲                                       
9.⑴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⑵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9、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1、“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应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

2、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春寒料峭。

10、        湘南即事    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1.《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诗中所写的季节 应为       。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六、1.绝句(或:七言绝句)   秋季(或:深秋)
2.表达了作者一心想为国效力但又报国无门的忧愁苦闷心情。(意思对即可)

11、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3分)
                                      
1.【答案】日落时分,群鸦乱飞,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三两户人家。描绘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
2.此类题作答时应注意三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运用拟人和反衬。写庭树不知人去尽,依然繁花盛开,用乐景反衬哀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12、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情。

12、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24.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1分)
                                       ▲                                          
25.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3分)
                                       ▲                                          
24.、【答案】(1分)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意对即可)
25.、【答案】(3分)①“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2分,意对即可)②“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1分,意对即可)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译文】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树叶瑟瑟。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来到耳边了,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6.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B)

A.送别之情  B.思归之心  C.喜悦之意  D.愤怒之思

7.“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     A)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译文】农家田园里流水汩汩向远方,高花满树映照着远处的村庄。天上云彩仿佛不解夕阳美丽,挥洒着蒙蒙细雨来送走黄昏。

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明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

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一)秋夜山居(4分)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译文】大雁的声音渐响渐远人声也随着消失,是哪家的纺织机织出了像新下的雪一样的绸缎。  我这山野之人一醉醒来之时,百尺高的老松树正衔着半轮明月。

14.诗歌首句“    去雁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15.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15.(2分)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

舟 行      〔明〕吴承恩

     白鹭群翻隔浦①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②。

     【注释】①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 ②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顶部向上突起作峰状或塔状,云底乌黑色,民间称为“挂龙”。

【译文】一群白鹭迎着河海口的大风,在天上翻舞。黑云中射出的斜阳,映在重重树上。在前面村庄的天空中,乌云翻滚即将下雨,而船中之人,正悠闲地在船窗,观看暴雨前的挂龙。   

“闲倚船窗看挂龙”一句,一方面,描写了暴风雨袭来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面对风暴的淡定与镇静;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直面社会的勇气。作者才高八斗,却屡试不第,置身官场之外,静看社会风云变幻,闲倚船窗,泰然处之。

3. 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翻"字写出了白鹭在水边迎风轻巧、敏捷地翻飞翱翔,描绘(凸显)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

4. 从“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诗人以闲适的心情,倚窗而立,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和多变,心中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

                   雨后池上        

    ../Local%20Settings/Temp/ksohtml/wpsA6.tmp.jpg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译文】 雨停了,风住了,池边垂柳苍翠欲滴。忽然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杨柳似有知,风雨中洗尽污浊,欣喜中乘风起舞。舞动时抖落一身水珠,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

赏析  这首../Local%20Settings/Temp/ksohtml/wpsA7.tmp.jpg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图,从诗中写到的东风、垂杨、荷花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确切些说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2分)

7、 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后池水平静、明净(清澈)的状态(答山1点给1分)。

8.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

节的图画?(3分)      8、垂杨、荷叶,春季(答对1点给1分)。

 

  (三)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译文: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意惹情牵,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27.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1分)春风、柳条、藤蔓、黄莺28.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分)

28.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1分)

        (二)咸  阳  值  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译文: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眼前这烟水空濛的景色多么像初春时节洞庭湖上那烟波浩渺的景致;还有那沉沉的暮霭,好像正驮载着水汽缓缓地向岳阳城的上空飘去,真是美极了。

11.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2分)

  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12.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

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

   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翻译  1、一群采莲姑娘身穿和绿色荷叶一样颜色的罗裙,粉红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鲜艳的脸庞。她们混杂在池塘中难以发现,听到姑娘们的歌声,才知道有人出来的一番景色。这首../Local%20Settings/Temp/ksohtml/wpsA8.tmp.jpg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6.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7.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秋夜曲    张仲素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译: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在失眠的长夜里,暗处的秋虫通宵一直在鸣叫着。听着听着,她突然想到该是给丈夫准备寒衣的时候了。

1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

1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

11.①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野何其漫长;②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③深秋时节,../Local%20Settings/Temp/ksohtml/wpsA9.tmp.jpg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3分,每点1分)

12.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2分,“思念”“关心”各1分)

查看更多【北海语文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