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C. D.
4.有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物体移到离透镜10cm的地方,移动另一侧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不成像
5.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6.2016年1月24日,岑溪市出现罕见飘雪景象,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
A.凝固现象且吸热 B.凝固现象且放热
C.凝华现象且吸热 D.凝华现象且放热
7.某“迪厅”主人在地板中安装了一种“神奇”装置,给厅内炫光灯供电.当跳舞的人踩踏地板越厉害时,炫光灯就会亮得越多,也越明亮.该“神奇”装置可能利用的工作原理是( )
A.电磁感应现象 B.电流的磁效应
C.通电线圈受磁力 D.摩擦起电现象
8.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9.一人从远处走向一面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下面关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远离平面镜,像变小
B.像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C.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D.像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10.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不可以测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电路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开关S1闭合,S2断开,如果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则下列操作一定可行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
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S2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断开开关S1
12.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绳重力和摩擦,使物体以0.1m/s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别为( )
A.20N 2W B.20N 6W C.60N 2W D.30N 6W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满分16分)
13.按照我国登月计划,2017年“嫦娥五号”的返回舱将载着月球土壤回归地球,地面科技人员对“嫦娥五号”的控制是靠______(选填“电磁波”或“声呐”)来传递数据信息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属于______(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14.小明家的电能表上标有“3200imp/(kW•h)”字样,当他家只开某个用电器时,发现在10min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2次,该用电器10min内消耗的电能为______kW•h.
15.物理课上,同学们在感受摩擦力:用手沿着课桌表面向前滑行,发现越用力压桌面,手越难前行.这说明______越大,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前进的方向相______.
16.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利用了水的______较大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10kg的水,在温度升高1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q=4.2×107J/m3,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17.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起来,保证没有烧坏的危险,则它们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______,此时通过甲的电流是______A.
18.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
19.两个电阻A和B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则A的阻值是______Ω.若将电阻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则总电流是______A,两个电阻A、B产生的热量之比是______.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R规格为“20Ω,1A”,灯泡L标有“3.0V,1.5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灯泡的正常工作的电流是______A.当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______.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4分,21、22题各2分,23题4分,24题6分,25题10分)
21.如图所示,OB是平面镜上的一条反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
22.请在图中用笔画线,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最省力的绕法.
23.小丽和小宇同学正在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丽同学在A点悬挂2个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杠杆调节平衡后,小宇同学经过实验,获得了如表数据: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L2/N | 阻力臂L2/cm |
4 | 5 | 5 | 4 |
于是小宇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小宇的结论______(正确/错误),理由是______.
2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______,按这样的操作,她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选填“高”或“低”);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某次读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她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min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丙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若停止加热,水将______继续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25.(10分)(2016•岑溪市一模)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为保证电路安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______端(填“A”或“B”).
(3)小彬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A.
(4)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______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选填“A”或“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接着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20Ω定值电阻,继续实验并记录数据.
(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______比.
实验次数 | 定值电阻(Ω) | 电流表示数(A) |
1 | 5 |
|
2 | 10 | 0.18 |
3 | 20 | 0.09 |
(6)实验结束后,小彬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
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4分,26题6分,27题9分,28题9分)
26.如图甲所示,重500N的小车受到80N的水平推力,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其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小车运动的速度多大?
(2)10s内重力对小车做多少功?
(3)10s内人对小车做多少功?功率是多大?
2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6V,电阻R1=6Ω,电阻R2=4Ω,求:
(1)只闭合S1,通过R1的电流是多大?
(2)只闭合S2,通电10s的时间内电流通过R2产生的电热是多少?
(3)当三个开关处于何种状态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求出此时的最大电功率.
28.在水平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2质量为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种液体,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悬挂着一个底面积为40cm2、高为8cm的金属柱,如图甲所示,当金属柱从液面上方逐渐浸入液体中直到全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柱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圆筒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g取10N/kg).
(1)金属柱受到液体的浮力是多少?
(2)圆筒内所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2018年梧州中考物理冲刺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为39℃
B.普通成人的步行速度为5m/s
C.教室里课桌的高度为80cm
D.一瓶普通矿泉水的重力为500N
【考点】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大小的估测.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普通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在500g=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5kg×10N/kg=5N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点评】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
2.关于安全用电,下列正确的是( )
A.人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
B.用湿手拔用电器的插头
C.安装电路时,开关必须接零线
D.金属外壳和大功率的用电器不要接地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分析】(1)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水是导体,不能用湿手拔用电器的插头;
(3)开关应控制火线,接在用电器与火线间;
(4)为避免漏电造成的危害,家用电器的外壳要接地.
【解答】解:
A、根据安全用电的原则,人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故A正确;
B、因为水是导体,当用湿手接触带电体时,可能会使电源通过人体与大地形成通路,发生触电,故B错误
C、用电器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用器之间,这样开关断开后用电器上就没有电压了,故C错误;
D、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防止金属外壳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有关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图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B. C. D.
【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状态.
根据图象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解:A、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表示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A不合题意.
B、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故B不合题意.
C、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C不合题意.
D、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平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要抓住平衡状态的特点:速度保持不变,而且可能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不能漏解.
4.有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物体移到离透镜10cm的地方,移动另一侧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不成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首先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求出焦距.然后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解答】解:(1)当物距为2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2f>20cm>f,即20cm>f>10cm.
(2)当物体移到离透镜10cm处时,u<f,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但光屏上不能成像.
故选D.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能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焦距,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情况.
5.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分析】(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2)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由图知,
A、两个小球相互排斥,应该带同种电.不符合题意;
B、两个小球相互吸引,是因为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符合题意;
C、乙靠近甲,是甲吸引的结果;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也会吸引甲,但甲的位置不变.不符合题意;
D、乙不带电,不会吸引甲.所以甲不可能主动靠近乙,而乙的位置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理解和应用,注意: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但相互吸引的不一定是异种电荷.
6.2016年1月24日,岑溪市出现罕见飘雪景象,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
A.凝固现象且吸热 B.凝固现象且放热
C.凝华现象且吸热 D.凝华现象且放热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雪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
【解答】解:
雪是固体,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向上流动时,遇到极冷的气流而放热,形成了固态的雪花,然后雪花变大,下落,形成下雪.整个过程中雪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冰晶而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7.某“迪厅”主人在地板中安装了一种“神奇”装置,给厅内炫光灯供电.当跳舞的人踩踏地板越厉害时,炫光灯就会亮得越多,也越明亮.该“神奇”装置可能利用的工作原理是( )
A.电磁感应现象 B.电流的磁效应
C.通电线圈受磁力 D.摩擦起电现象
【考点】电磁感应.
【分析】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叫做电磁感应现象.据此结合描述现象解答.
【解答】解:这种装置给炫光灯供电说明起到电源的作用,当跳舞的人踩踏地板越厉害时,炫光灯就会亮得越多,也越明亮.说明产生的电流越强,此灯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8.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
【解答】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AB错误;
水结成冰后,状态改变,密度减小,根据公式ρ=得,V=,所以体积变大,但是质量不变,由于体积变大,所以使石头裂开,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和质量的特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密度和质量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9.一人从远处走向一面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下面关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远离平面镜,像变小
B.像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C.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D.像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分析.
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所以,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像到平面镜的距也减小.所以,像向靠近平面镜的方向移动.
故选D.
【点评】生活中当人靠近平面镜时,感觉人的像变大,实质上是没有变化的,是人的视觉错误造成的.
人感觉物体的大小跟视角有关,当物体大小一定时,离眼睛越近时,人感觉物体越大.
10.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不可以测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电路是( )
A. B. C. D.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直接或间接测量电压和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得Rx电阻.
【解答】解:A、开关S闭合时,R0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测量Rx两端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求出R0两端的电压,根据I=求出通过R0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通过Rx电流等于通过定值电阻电流Ix=I0,根据Rx=可求出Rx电阻,故A错误;
B、由电路图可知,当S断开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求电源的电压;当开关S闭合时R0、Rx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通过R0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求通过Rx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即可求出Rx阻值,故B错误;
C、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当开关S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电阻的串联求出Rx阻值,故C错误.
D、开关S闭合时,Rx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所以无法得到电路中电流,不能计算出Rx的值,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利用电压表或电流表测未知电阻的阻值,就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或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想办法得出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未知电阻的阻值.
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开关S1闭合,S2断开,如果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则下列操作一定可行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
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S2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断开开关S1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是串联的,电流表测的是整个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解答】解:A、如果开关S1闭合,S2断开,则R1和R2串联,滑片向右移动,即R2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示数减小,R1两端电压减小,R2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增加,也就是说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总是相反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S2闭合使R1短路,则整个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也增大;故B符合题意;
C、如果开关S1闭合,S2断开,则R1和R2串联,滑片向左移动,即R2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示数增大,R1两端电压增大,R2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减小,也就是说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总是相反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如果断开开关S1,则滑动变阻器未接入电路,电压表被串联在电路中,此时电压表示数增大,约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却约等于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分析电路中的电阻变化情况,结合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情况.
12.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绳重力和摩擦,使物体以0.1m/s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别为( )
A.20N 2W B.20N 6W C.60N 2W D.30N 6W
【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拉物体的力是由于三股绳子承担,且物体匀速运动,可知物体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绳子自由端的力是对物体拉力的三分之一.
(2)根据P===Fv=Fnv物计算拉力的功率.
【解答】解:
物体匀速运动,可知物体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拉=f=60N,
从图可知,此滑轮组有三股绳子承担对物体的拉力,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的摩擦,所以绳子自由端的水平拉力为:
F=F拉=×60N=20N;
水平拉力的功率:
P===Fv=Fnv物=20N×3×0.1m/s=6W.
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中功和功率的计算,在滑轮组中,拉物体的力由几根绳子承担,则绳子自由端的力为拉物体的力的几分之一.注意滑轮组水平拉动重物时,机械是克服摩擦力,而不是重力做功.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满分16分)
13.按照我国登月计划,2017年“嫦娥五号”的返回舱将载着月球土壤回归地球,地面科技人员对“嫦娥五号”的控制是靠 电磁波 (选填“电磁波”或“声呐”)来传递数据信息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属于 二次能源 (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能源的分类.
【分析】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飞船在太空中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信息的;
直接从自然界获得不需要加工转换的能源是一次能源,不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得而是通过消耗其它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获得的能源是二次能源.
【解答】解:地面科技人员对“嫦娥五号”的控制是靠电磁波来传递数据信息的;
电能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得,需要消耗其它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获得,电能是二次能源.
故答案为:电磁波;二次能源.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波、二次能源,属于基础题,相对比较简单.
14.小明家的电能表上标有“3200imp/(kW•h)”字样,当他家只开某个用电器时,发现在10min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2次,该用电器10min内消耗的电能为 0.01 kW•h.
【考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分析】本题首先要清楚电能表参数的意义,3200imp/(kW•h)的含义是: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3200次;然后可求指示灯闪烁32次消耗的电能.
【解答】解:3200imp/(kW•h)的含义是: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3200次;
因为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3200次,
所以当指示灯闪烁32次时,消耗的电能为W=kW•h=0.01kW•h,
故答案为:0.01.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电能表铭牌上数据的理解情况,同时要求掌握电能的计算方法.
15.物理课上,同学们在感受摩擦力:用手沿着课桌表面向前滑行,发现越用力压桌面,手越难前行.这说明 压力 越大,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前进的方向相 反 .
【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分析】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越用力压桌面,手越难前行.这说明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手向前运动,摩擦阻碍其向前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前进的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压力;反.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及方向的判定,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16.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利用了水的 比热容 较大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10kg的水,在温度升高1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0.01 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q=4.2×107J/m3,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考点】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分析】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是它常被用做冷却剂的原因;利用公式Q=cm△t可计算水吸收热量的多少;利用公式Q=mq可计算需要燃烧天然气的质量.
【解答】解:汽车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水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10kg×10℃=4.2×105J;
相当于完全燃烧的天然气:
V===0.01m3.
故答案为:比热容;0.01.
【点评】此题中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和Q=mq是解题中用到的主要知识,是我们应该熟练运用的.
17.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起来,保证没有烧坏的危险,则它们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15V ,此时通过甲的电流是 0.6 A.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知道两定值电阻的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它们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保证没有烧坏的危险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两者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中较小的,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它们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解答】解:两电阻值串联时,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保证没有烧坏的危险,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I乙=0.6A,则通过甲的电流也为0.6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由I=可得,它们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U=I(R甲+R乙)=0.6A×(10Ω+15Ω)=15V.
故答案为:15V;0.6.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知道两电阻串联时通过它们的最大电流为两者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中较小的.
18.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音调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响度 .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对不同气孔吹气,声音的音调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9.两个电阻A和B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则A的阻值是 5 Ω.若将电阻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则总电流是 0.9 A,两个电阻A、B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2:1 .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的U﹣I图象为一次函数,则元件A和元件B为定值电阻,再根据图象读出任意一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元件的阻值;
(2)两电阻并联时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图象读出通过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电路中的总电流;
(3)根据公式Q=I2Rt可计算两个电阻产生的热量之比.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两元件为定值电阻,且当UA=UB=3V时,IA=0.6A,IB=0.3A,
由I=可得,两元件的电阻:
RA===5Ω,RB===10Ω.
(2)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时,UA=UB=3V,
由图象可知,IA=0.6A,IB=0.3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A和B的总电流:
I=IA+IB=0.6A+0.3A=0.9A.
(3)根据公式Q=I2Rt,通电时间相同时,两电阻产生的热量之比:
QA:QB=IA2RAt:IB2RBt==.
故答案为:5; 0.9; 2:1.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焦耳定律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读出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R规格为“20Ω,1A”,灯泡L标有“3.0V,1.5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灯泡的正常工作的电流是 0.5 A.当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时,电压表示数将 变小 (填“变大”或“变小”),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 3Ω~12Ω .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根据P=UI的变形公式可知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根据P=的变形公式求出灯泡的阻值;根据滑片向右接入电路阻值的变化,然后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规律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当电路电流为灯泡的额定电流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结合串联电路电压、电流规律以及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最小阻值;
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以及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
【解答】解:由P=UI可知,灯泡的额定电流:IL===0.5A;
由P=可得,灯丝的阻值:RL===6Ω;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
当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灯泡的额定电流0.5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
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4.5V﹣3V=1.5V;
由I=可得:R最小===3Ω;
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两端电压:UL′=4.5V﹣3V=1.5V;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最小===0.25A;
由I=可得:R最大===12Ω,
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3Ω~12Ω.
故答案为:0.5;变小;3Ω~12Ω.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根据灯泡的额定电流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和电压表的最大示数确定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并且要知道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4分,21、22题各2分,23题4分,24题6分,25题10分)
21.如图所示,OB是平面镜上的一条反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
【解答】解:过O点做垂直于平面镜的法线,在法线右侧画出入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点评】画入射光线时,先确定入射点和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入射光线.
22.请在图中用笔画线,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最省力的绕法.
【考点】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分析】读图可知,使拉力为物体重的时最省力,说明用三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在画图时采用下结法,依次绕过每一只滑轮,连完后并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解答】解:根据题意,使拉力为物体重的时最省力,所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需要由动滑轮绕起,滑轮组绕法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的组装,首先要掌握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判断出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本题需要注意的是要选准连线的起始点,再依次绕绳,最后别忘了进一步确认.
23.小丽和小宇同学正在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丽同学在A点悬挂2个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 .
(3)杠杆调节平衡后,小宇同学经过实验,获得了如表数据: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L2/N | 阻力臂L2/cm |
4 | 5 | 5 | 4 |
于是小宇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小宇的结论 错误 (正确/错误),理由是 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
【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分析】(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3)通过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时,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总结的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结论才正确;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解答】解:(1)挂钩码前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左端低,重心偏左,应向右调整平衡螺母;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通过增减钩码或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
(3)通过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时,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总结的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结论才正确.只做了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且力和力臂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不同,不能相加.
故答案为:(1)右;(2)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3)错误;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点评】(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只能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在实验过程中,只能改变钩码的个数或位置.
(2)设钩码大小和杠杆的分度值为具体值时,计算会更简单.
(3)进行多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有的是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
2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或读数时视线没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按这样的操作,她测出的水温将偏 高 (选填“高”或“低”);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某次读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66 ℃.她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min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丙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99 ℃,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 小于 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若停止加热,水将 不会 继续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分析】(1)在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俯视和仰视.
(2)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出示数;根据图象及水沸腾时的特点判断出水的沸点;气压和沸点的关系是: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液体沸腾的特点是: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解答】解: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这样受容器底温度的影响,测量结果不准确;在读数时俯视,此时测量结果会偏大;酒精灯的外焰未放在杯底的正下方;
(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读数为66℃;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吸收热量,若停止加热,水将不会继续沸腾.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或读数时视线没与液柱上表面相平);高;
(2)66;99;小于;不会.
【点评】此题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水沸腾特点及沸点的概念,同时考查了影响沸点的因素.从图象中提取有关信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5.(10分)(2016•岑溪市一模)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为保证电路安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 A 端(填“A”或“B”).
(3)小彬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定值电阻R1短路 (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36 A.
(4)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 电压 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A (选填“A”或“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接着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20Ω定值电阻,继续实验并记录数据.
(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 反 比.
实验次数 | 定值电阻(Ω) | 电流表示数(A) |
1 | 5 |
|
2 | 10 | 0.18 |
3 | 20 | 0.09 |
(6)实验结束后,小彬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其原因是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无法保持电压表示数为1.8V .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分析】(1)电压表与电阻并联,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与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要接一上一下;
(2)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有示数进行分析具体原因;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值;
(3)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换接电阻后,应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根据串分压的知识判断滑片的移动方向;
(5)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6)根据欧姆定律求出若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时结合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即可判断电压表最大示数.
【解答】解:(1)电压表与电阻并联,由于电源电压为3V,所以应选择0~3V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已接了下面一个接线柱,可再接上面任意一个接线柱,如图所示:
(2)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部分发生短路,或定值电阻R1短路;由乙图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6A;
(3)将5Ω电阻换成10Ω后,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所以应该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移动,使电压表仍为原来的示数不变;
(5)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6)当定值电阻为50Ω时,此时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 =,
所以, =,
则定值电阻两端最小电压为×3V≈2.14V>1.8V,
由此可知无法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始终为1.8V.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定值电阻R1短路;0.36;(3)电压;A;(5)反;(6)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无法保持电压表示数为1.8V.
【点评】此题是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时考查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接法,考查了电流表的读数及电阻的计算,涉及到了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及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
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4分,26题6分,27题9分,28题9分)
26.如图甲所示,重500N的小车受到80N的水平推力,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其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小车运动的速度多大?
(2)10s内重力对小车做多少功?
(3)10s内人对小车做多少功?功率是多大?
【考点】速度的计算;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分析】(1)首先考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来判断小车的运动状态,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解小车运动的速度;
(2)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分析;
(3)利用W=Fs求解推力对小车做的功;利用P=求解功率.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小车在推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t=5s时,s=6m,小车的速度为:
v===1.2m/s;
(2)10s内小车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因此,重力对小车功0J;
(3)由图象可知,10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为12m,
推力对小车做的功W=Fs=80N×12m=960J,
功率P===96W.
答:(1)小车运动的速度为1.2m/s;
(2)10s内重力对小车做功0J;
(3)10s内人对小车做960J的功;功率是96W.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学图象的分析能力,能从图象上得到有用的物理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是一道锻炼学生分析思考能力的好题.
2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6V,电阻R1=6Ω,电阻R2=4Ω,求:
(1)只闭合S1,通过R1的电流是多大?
(2)只闭合S2,通电10s的时间内电流通过R2产生的电热是多少?
(3)当三个开关处于何种状态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求出此时的最大电功率.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1)只闭合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1的电流;
(2)只闭合S2时,R1与R2串联,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Q=I2Rt求出通电10s的时间内电流通过R2产生的电热;
(3)电源的电压一定,由P=可知,当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时,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大,根据电阻的串并联可知当两电阻并联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1)只闭合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则通过R1的电流:
I1===1A;
(2)只闭合S2时,R1与R2串联,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2===0.6A,
通电10s的时间内电流通过R2产生的电热:
Q2=I22R2t=(0.6A)2×4Ω×10s=14.4J;
(3)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两电阻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由P=可知,电源的电压一定时电功率最大;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
R===2.4Ω,
电路的最大总功率:
P===15W.
答:(1)只闭合S1,通过R1的电流是1A;
(2)只闭合S2,通电10s的时间内电流通过R2产生的电热是14.4J;
(3)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此时的最大电功率为15W.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注意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方式的判断.
28.在水平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2质量为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种液体,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悬挂着一个底面积为40cm2、高为8cm的金属柱,如图甲所示,当金属柱从液面上方逐渐浸入液体中直到全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柱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圆筒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g取10N/kg).
(1)金属柱受到液体的浮力是多少?
(2)圆筒内所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分析】(1)根据图象分析出物体的重力和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的拉力,根据公式F浮=G﹣F计算出浮力的大小;
(2)根据F浮=ρ液gV排的变形公式ρ液=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3)判断出此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圆筒和液体的总重加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的浮力,根据公式p=计算出压强.
【解答】解:(1)由图象知,当h=0时,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圆柱体的重力,所以G=10N;
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即当h1=h=×8cm=4cm时,拉力F1=6N;
所以F浮1=G﹣F1=10N﹣6N=4N;
(2)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1=S物h1=40cm2×4cm=160cm3=1.6×10﹣4m3
由F浮=ρ液gV排得液体的密度:
ρ液===2.5×103kg/m3;
(3)由ρ=得液体的质量:
m液=ρ液V液=2.5×103kg/m3×100×10﹣4m2×0.16m=4kg,
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
G总=(m容器+m液)g=(0.4kg+4kg)×10N/kg=44N,
当圆柱体的一半浸入液体中时,对地面的压力:
F=G总+F浮1=44N+4N=48N,
p===4.8×103Pa.
答:(1)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受到液体的浮力是4N;
(2)圆筒内所装液体的密度是2.5×103kg/m3;
(3)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4.8×103Pa.
【点评】此题是一道有关浮力知识的计算题,同时涉及到了有关固体压强和密度的计算,能够通过图象确定物体的重力和浸没时的浮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问中关键能分析出压力大小,这是此题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