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肇庆中考 > 肇庆中考试题 > 肇庆化学试题 > 正文

2018年肇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免费版含答案】

2017-12-25 15:08:21文/王蕊

 

2018年肇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免费版含答案】

由于版式的问题,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现象,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化学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产和生活中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过程中的各种能量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而来的是()

A.氢能源汽车行驶              B.天然气灶具做饭

C.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D.火力发电厂供电

2.“环境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下列标志中,与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A.              B.              C.              D.

3.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A.              B.             

C.              D.

4.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5.连二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4),又名保险粉,属于一级遇湿易燃物品.会危害人体健康.连二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2              C.+3              D.+6

6.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2016年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是可吸入颗粒物,其直径比分子小

B.空气质量级别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不同

D.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7.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预测可能不正确的是()

A.铁钉表面将产生气泡              B.铁钉表面将很快出现铁锈

C.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D.溶液质量将增加

8.如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①浓H2SO4,②浓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              D.①②③

9.“我爱生活,我爱化学”学习小组发现: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氨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6:1

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分子

10.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BaCl2、Na2SO4、Ca(OH)2              B.MgCl2、CuSO4、NaNO3

C.NaNO3、BaCl2、KOH              D.CaCl2、K2CO3、NaNO3

11.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S              B.H2SO3              C.H2SO4              D.SO2

12.下列对课本中的原理、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确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B.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可以帮助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D.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

13.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水要在通电的条件才能分解,而双氧水只要加入二氧化锰就迅速分解

催化剂

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钠米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A.A              B.B              C.C              D.D

14.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

表示CO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与时间关系

C.

表示向Ca(NO3)2(含少量 HCl)溶液中滴加K2CO3溶液,沉淀量与K2CO3的加入量的关系

D.

表示向足量的稀HCl中加入少量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二、化学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15.请按要求填空:

(1)氯化银的化学式     .

(2)氢氧根离子     .(用化学符号表示)

(3)食物中含有六类人体所需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     和水,通常称为营养素.

16.高温、碱性溶液、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等都可以杀死禽流感病毒.请回答:

(1)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如果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熏蒸鸡舍,则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欲用烧碱配制200g 2%的NaOH溶液用于消毒,现有仪器:药匙、天平、烧杯、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     (填名称).

17.(5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

(1)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三位发明了“分子车”的科学家.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                   B.氨气                 C.氯化钠

(2)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Z<X

B.核外电子数:X=Y

C.Y个Z处于同一族

D.X和Y的化学性质相似

(3)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FeS2),用     矿炼铁会产生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图2微观示意图表示的反应也会产生这种有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7分)“我爱生活,我爱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化学肥料之后,打算利用空气制取化学肥料,其流程如图所示:

(1)利用空气制得N2和O2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Ⅰ中参加的单质甲为氢气,请写出Ⅰ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3+3O2NO+NO2+3X,则X的化学式是     .

(4)Ⅲ中,存在两个反应,HNO3是唯一产物.其中一个是:4NO+3O2+2H2O═4HNO3,另一个是二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通过HNO3制得的化学肥料一般是硝酸铵和硝酸钾,请写出一种鉴别这两种化学肥料的物质     (填化学式).

19.(6分)四会江河众多,四方之水交错汇流,而称“四会”.其中绥江之水贯城而过,水质优美,形成独特的风景.

(1)为了检验绥江河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     ,搅拌,如果观察到水样中泡沫很少,有沉淀析出,则为硬水,如果泡沫很多,也没有沉淀析出,则为软水.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绥江之滨,有座贞山,草木茂盛,泉水众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A.清澈的泉水肯定属于纯净物

B.过滤不可以除去泉水中的所有杂质

C.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自身的净化         D.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3)泉水中蕴含一定量的钾元素与钠元素.已知KNO3和NaCl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t2℃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50g KNO3充分溶解后,缓慢降温至t1℃,则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③当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请说明提纯的原理:     .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0.(7分)A、B、C、D、E分别是锌、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中的一种,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其中D的溶液呈蓝色,A与B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D的化学式是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4)下列可以替代E的是     (填序号)

①氯化铜     ②氢氧化钾    ③银.

21.(7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是世界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

资料2: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资料3:+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是     .

(2)溶解步骤中,产生的H2的化学方程式为     .

除此反应外,溶解步骤还能发生两个反应:

①Fe2O3+3H2SO4═Fe2(SO4)3+3H2O

②Fe+Fe2(SO4)3═3FeSO4

其中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的是     (填序号).

(3)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填操作名称),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

(4)请你就我们四会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建议:     .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22.(13分)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常用于化学的学习.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装置B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要随时使反应停止或发生,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     (填序号,从A﹣E中选择).若用E和G组装一套气密性好的装置来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小,原因是二氧化碳     .﹣

(2)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     (填序号),方程式是     .

加热

(3)化学上可通过多种反应得到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

①氯化铵(固)+氢氧化钙(固)氯化钙+氨气+水

②碳酸氢铵(固)氨气+二氧化碳+水

结合以上实验装置完成下列填空:你选择上述反应     (填序号)作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选用上图中A~H的     (填序号)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F和H,其中氨气应从     (填a或b)管导入F中,选用的H装置,其实是作为尾气处理的,其中采用的倒置的漏斗,目的是     .

23.(10分)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2CO3,CO2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H2O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     ,CO2和H2O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     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     的用量.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9分)

24.教材中说到治病所用的药品,其实就是化学药品,用于治病,保护身体健康.如图是一种常见的止血药氨基乙酸的部分信息.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1)氨基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氨基乙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3)氨基乙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保留到0.1%)

25.(6分)教材的实践活动中提到用碱溶液可以制作“叶脉书签”,“我爱生活,我爱化学”学习小组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

请计算:

(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将200g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      g.

 


2018年肇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产和生活中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过程中的各种能量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而来的是()

A.氢能源汽车行驶              B.天然气灶具做饭

C.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D.火力发电厂供电

【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天然气灶具做饭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太阳能热水器烧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力发电厂供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环境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下列标志中,与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A.              B.              C.              D.

【考点】HH: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与保护环境有关,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停车标志,与保护环境无关,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与保护环境有关,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与保护环境有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A.              B.              C.              D.

【考点】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空气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抽气或压气法等;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由图示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错误.

B、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错误.

C、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双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增大,在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错误.

D、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上下移动,若装置不漏气,两边液面应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两端液面相平,说明装置漏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有些装置比较复杂、学生平时比较少见,但依据的原理都是依据密闭装置中存在压强差来判断装置是否漏气.

 

4.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考点】B9: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50mL酒精和5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

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人体气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救援犬闻到人体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连二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4),又名保险粉,属于一级遇湿易燃物品.会危害人体健康.连二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2              C.+3              D.+6

【考点】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连二亚硫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4=0,则x=+3价.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6.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2016年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是可吸入颗粒物,其直径比分子小

B.空气质量级别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不同

D.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考点】64: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8K: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K4: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

【分析】根据PM2.5的特点、空气质量、水华”与“赤潮”的危害、减少环境污染等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解:A、PM2.5系可吸入颗粒物,其直径不大于2.5微米,比分子大得多;故A错误;

B、空气质量级别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故B错误;

C、藻类生长需要大量的N、P元素,如果水体中N、P元素严重超标,会引起藻类疯长,从而导致水中氧气含量降低,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海水中常称为赤潮,淡水中称为水华;诱发的根源相同;故C错误;

D、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环境保护等知识,可以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同时这也是中考的考点之一.

 

7.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预测可能不正确的是()

A.铁钉表面将产生气泡              B.铁钉表面将很快出现铁锈

C.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D.溶液质量将增加

【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铁钉表面将产生气泡,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在酸性环境中铁钉不易锈蚀,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每56份质量的铁完全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由质量守恒定律,溶液质量将增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如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①浓H2SO4,②浓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              D.①②③

【考点】6Q: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分析】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二氧化碳在甲中被干燥,二是二氧化碳被吸收.

【解答】解: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干燥紫色小花变红,则

①二氧化碳经过浓硫酸被干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故①正确;

②二氧化碳通过NaOH溶液被吸收,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故②正确;

③而通过饱和NaCl溶液后,潮湿的二氧化碳气,能够生成碳酸,碳酸使燥紫色小花变红,故③错误.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实验原理的探讨,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可能发生的反应

 

9.“我爱生活,我爱化学”学习小组发现: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氨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6:1

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分子

【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AA: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DA: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7+14+16×3+14×2=174;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可达几万至几十万,甚至达几百万或更大,茶氨酸(C7H14O3N2)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B.茶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4)=6:1,故正确;

C.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4):(16×3):(14×2)=84:14:48:28,由此可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茶氨酸是由茶氨酸分子构成的,茶氨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BaCl2、Na2SO4、Ca(OH)2              B.MgCl2、CuSO4、NaNO3

C.NaNO3、BaCl2、KOH              D.CaCl2、K2CO3、NaNO3

【考点】9R: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解:A、BaCl2、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C、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符合无色的要求,故选项正确.

D、CaCl2、K2CO3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1.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S              B.H2SO3              C.H2SO4              D.SO2

【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

【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生成物中Cr、O、Na、S、H原子个数分别为2、11•、2、1、2,反应物中Na、Cr、O原子个数分别为2、2、7,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X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每个X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SO4.由以上分析可知:

A、X的化学式不是H2S,故A错误;

B、X的化学式不是H2SO3,故B错误;

C、X的化学式应是H2SO4,故C正确;

D、X的化学式不是SO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解题的关键.

 

12.下列对课本中的原理、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确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B.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可以帮助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D.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

【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86: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9I: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映的是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

B、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有气体生成或有水或有沉淀产生进行解答;

C、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进行解答;

D、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A、质量守恒定律反映的是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进,所以可确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故A正确;

B、利用“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可判断物质的溶解性,因此,“酸、碱和盐溶解性表”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依据之一,故B正确;

C、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故C正确;

D、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正确理解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等可以提供信息,可以帮助对相关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3.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水要在通电的条件才能分解,而双氧水只要加入二氧化锰就迅速分解

催化剂

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钠米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A.A              B.B              C.C              D.D

【考点】2C: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6J: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温度,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故选项推理合理.

B、水要在通电的条件才能分解,而双氧水只要加入二氧化锰就迅速分解,反应物不同,无法说明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的元素,故选项推理不合理.

C、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说明反应的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故选项推理合理.

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钠米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说明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大小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故选项推理合理.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了解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可从温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颗粒的大小、反应物的浓度及催化剂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

 

14.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

表示CO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与时间关系

C.

表示向Ca(NO3)2(含少量 HCl)溶液中滴加K2CO3溶液,沉淀量与K2CO3的加入量的关系

D.

表示向足量的稀HCl中加入少量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85:金属的化学性质;9H: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反应前二氧化锰的质量为零分析解答即可;

B、根据CO还原CuO的实验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先减少,当氧化铜反应完后质量不再改变进行解答;

C、根据碳酸钾先和盐酸反应,当盐酸反应完毕后碳酸钾才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解答;

D、根据向足量的稀CuCl2中加入少量Fe,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质量会增大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由于加热高锰酸钾开始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零,而后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锰不断生成,所以其质量不断变大直至反应完全,所以该图象的起始点不正确;

B、根据CO还原CuO的实验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固体的质量会不断减小,当氧化铜反应完后质量不再改变,故图象不正确;

C、由于碳酸钾先和溶液中盐酸反应,此时不会生成沉淀,当盐酸反应完毕后碳酸钾才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沉淀的量开始一段时间为零,而后不断增加直至反应完全,故图象反映不正确;

D、反应开始前溶液的质量即为稀盐酸的质量,根据向足量的稀HCl中加入少量Fe,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每个铁原子(56份)反应后会置换出一个氢气分子(2份),故溶液质量会增大直至反应完全,故图象反应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15.请按要求填空:

(1)氯化银的化学式 AgCl .

(2)氢氧根离子 OH﹣ .(用化学符号表示)

(3)食物中含有六类人体所需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维生素 、 无机盐 和水,通常称为营养素.

【考点】J2: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1)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氯化银中,银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故填:AgCl;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OH﹣.

(3)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分别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1)AgCl;(2)OH﹣;(3)维生素;无机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6.高温、碱性溶液、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等都可以杀死禽流感病毒.请回答:

(1)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2)如果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熏蒸鸡舍,则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

(3)欲用烧碱配制200g 2%的NaOH溶液用于消毒,现有仪器:药匙、天平、烧杯、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 量筒 (填名称).

【考点】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4E: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化合物中钠、氧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2,根据上述原则可以计算出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这个反应的方程式.

(3)配制溶液时,固体溶质一般用天平称取,液体一般用量筒量取.

【解答】解:(1)设次氯酸钠中氯的化合价为x.

(+1)+x+(﹣2)=0

解得x=+1

(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3)配制溶液时,固体溶质一般用天平称取,液体一般用量筒量取.所给仪器中没有量筒,因此还缺少的仪器是量筒.

故答案为:(1)+1;(2)2KMnO4K2MnO4+MnO2+O2↑;(3)量筒.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溶液的配制,难度稍大.

 

1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

(1)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三位发明了“分子车”的科学家.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B .

A.铁                   B.氨气                 C.氯化钠

(2)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D .

A.原子序数:Z<X

B.核外电子数:X=Y

C.Y个Z处于同一族

D.X和Y的化学性质相似

(3)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FeS2),用 黄铁矿(或FeS2) 矿炼铁会产生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图2微观示意图表示的反应也会产生这种有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S+3O22SO2+2H2O .

【考点】C5: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B2: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来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3)根据炼铁选用的铁矿不仅要选含铁量高的,还要选“有害元素”少的进行解答;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解答】解:(1)A.铁是由原子构成的;                  

B.氨气是由分子构成的;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故填:B;

(2)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Z>Y,故错误;

B.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D不是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不相等,即电子数不相等;故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所以Y和Z同周期,故错误;

D.X与Y位于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故填:D;

(3)黄铁矿(FeS2)含有硫元素,所以矿炼铁会产生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有微观示意图可知,硫化氢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故填:黄铁矿(或FeS2);2H2S+3O22SO2+2H2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18.“我爱生活,我爱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化学肥料之后,打算利用空气制取化学肥料,其流程如图所示:

(1)利用空气制得N2和O2属于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Ⅰ中参加的单质甲为氢气,请写出Ⅰ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2+3H22NH3 .

(3)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3+3O2NO+NO2+3X,则X的化学式是 H2O .

(4)Ⅲ中,存在两个反应,HNO3是唯一产物.其中一个是:4NO+3O2+2H2O═4HNO3,另一个是二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NO2+O2+2H2O═4HNO3 .

(5)通过HNO3制得的化学肥料一般是硝酸铵和硝酸钾,请写出一种鉴别这两种化学肥料的物质 Ca(OH)2 (填化学式).

【考点】AF: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9L:铵态氮肥的检验;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解答】解:

(1)利用空气制得N2和O2,是借助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的,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2)Ⅰ中参加的单质甲为氢气,是氢气和氮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2+3H22NH3.

(3)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3+3O2NO+NO2+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氮原子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6个,反应后现有氮原子2个,氧原子3个,缺氢原子6个,氧原子3个,分布在3个X分子中.每个X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则X的化学式是 H2O.

(4 )反应物是二氧化氮、氧气和水,生成物为硝酸,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NO2+O2+2H2O═4HNO3.

(5)硝酸铵含有铵根,为铵态氮肥,而硝酸钾不含铵根,不是铵态氮肥,铵态氮肥遇到碱能够生成氨气,所以鉴别这两种化学肥料的物质是碱,如 Ca(OH)2、NaOH等.

故答案为:

(1)物理;

(2)N2+3H22NH3;

(3)H2O;

(4)4 NO2+O2+2H2O═4HNO3;

(5)Ca(OH)2.

【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19.四会江河众多,四方之水交错汇流,而称“四会”.其中绥江之水贯城而过,水质优美,形成独特的风景.

(1)为了检验绥江河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 肥皂水 ,搅拌,如果观察到水样中泡沫很少,有沉淀析出,则为硬水,如果泡沫很多,也没有沉淀析出,则为软水.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绥江之滨,有座贞山,草木茂盛,泉水众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填序号)

A.清澈的泉水肯定属于纯净物

B.过滤不可以除去泉水中的所有杂质

C.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自身的净化         D.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3)泉水中蕴含一定量的钾元素与钠元素.已知KNO3和NaCl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小于 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t2℃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50g KNO3充分溶解后,缓慢降温至t1℃,则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 1:6 (填最简整数比).

③当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请说明提纯的原理: KNO3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明显变小,而NaCl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变化不明显,故降温时,KNO3大量析出 .

【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4H: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77:硬水与软水;7T: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检验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要将硬水软化,可以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填:肥皂水;煮沸;

(2)A.清澈的泉水不属于纯净物,错误;

B.过滤不可以除去泉水中的所有杂质,正确;

C.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自身的净化,正确;

D.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正确;

故填:A;

(3)①①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故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故填:小于;

②t2℃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50g KNO3充分溶解后,缓慢降温至t1℃,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形成的是饱和溶液,则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10g:60g=1:6,故填:1:6;

③当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是因为KNO3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明显变小,而NaCl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变化不明显,故降温时,KNO3大量析出,故填:KNO3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明显变小,而NaCl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变化不明显,故降温时,KNO3大量析出.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0.A、B、C、D、E分别是锌、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中的一种,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其中D的溶液呈蓝色,A与B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D的化学式是 CuSO4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Ba(0H)2=BaSO4↓+Cu(0H)2↓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复分解反应 .

(4)下列可以替代E的是 ② (填序号)

①氯化铜     ②氢氧化钾    ③银.

【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FA:反应类型的判定;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D的溶液呈蓝色,因此D是硫酸铜;A与B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那么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A、B是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种,从连线关系可以看出A与硫酸铜不反应,所以A是硫酸,B是碳酸钠,C是氢氧化钡,那么E是锌;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配平即可,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E是锌,锌能与硫酸反应,在氯化铜、氢氧化钾和银中,只有氢氧化钾能与硫酸反应,因此可以替代E的是氢氧化钾.

【解答】解:(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D的溶液呈蓝色,因此D是硫酸铜;故答案为:CuSO4;

(2)A与B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那么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A、B是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种,从连线关系可以看出A与硫酸铜不反应,所以A是硫酸,B是碳酸钠,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Na2CO3+H2SO4=Na2SO4+CO2↑+H2O;

(3)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配平即可,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CuSO4+Ba(0H)2=BaSO4↓+Cu(0H)2↓;复分解反应;

(4)因为E是锌,锌能与硫酸反应,在氯化铜、氢氧化钾和银中,只有氢氧化钾能与硫酸反应,因此可以替代E的是氢氧化钾,故答案为:②;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21.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是世界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

资料2: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资料3:+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是 除去烟气中含有的SO2、HCl等有害气体 .

(2)溶解步骤中,产生的H2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

除此反应外,溶解步骤还能发生两个反应:

①Fe2O3+3H2SO4═Fe2(SO4)3+3H2O

②Fe+Fe2(SO4)3═3FeSO4

其中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的是 ① (填序号).

(3)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过滤 (填操作名称),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保护气,避免+2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

(4)请你就我们四会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建议: 垃圾分类回收 .

【考点】K2: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石灰浆是碱性分析;

(2)溶解步骤中,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3)根据制取硫酸亚铁晶体的基本操作以及氮气的作用解答;

(4)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石灰浆显碱性,能够吸收酸性气体,所以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是除去烟气中含有的SO2、HCl等有害气体;

(2)溶解步骤中,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产生的H2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①Fe2O3+3H2SO4═Fe2(SO4)3+3H2O,反应前后铁元素的花合价不变;②Fe+Fe2(SO4)3═3FeSO4,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3)操作②的目的是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基本操作步骤:加热浓缩,然后冷却结晶;再过滤;最后洗涤干燥,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作保护气,避免+2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4)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等是为生活垃圾处理提出的一条很好的建议.

故答案为:

(1)除去烟气中含有的SO2、HCl等有害气体;

(2)Fe+H2SO4═FeSO4+H2↑;①;

(3)过滤;保护气,避免+2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4)垃圾分类回收.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同学们能够掌握全面的知识.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22.(13分)(2016•四会市模拟)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常用于化学的学习.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装置B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要随时使反应停止或发生,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 BE (填序号,从A﹣E中选择).若用E和G组装一套气密性好的装置来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小,原因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 .﹣

(2)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 C或D (填序号),方程式是 2H2O22H2O+O2↑ .

加热

(3)化学上可通过多种反应得到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

①氯化铵(固)+氢氧化钙(固)氯化钙+氨气+水

②碳酸氢铵(固)氨气+二氧化碳+水

结合以上实验装置完成下列填空:你选择上述反应 ① (填序号)作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选用上图中A~H的 A (填序号)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F和H,其中氨气应从 b (填a或b)管导入F中,选用的H装置,其实是作为尾气处理的,其中采用的倒置的漏斗,目的是 防止倒吸 .

【考点】4O: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我选择上述反应①作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因为氯化铵(固)+氢氧化钙(固)氯化钙+氨气+水,因此需要加热;采用的收集装置是F和H,其中氨气应从短管导入F中,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采用的倒置的漏斗,目的是:防止倒吸.

【解答】解:(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B或E装置能随时使反应停止或发生;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小,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B E;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

(2)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且能获得平 稳的气流,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C或D,因为分液漏斗和注射器能控制反应的速率;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C或D;2H2O22H2O+O2↑;

(3)我选择上述反应①作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因为氯化铵(固)+氢氧化钙(固)氯化钙+氨气+水,因此需要加热;采用的收集装置是F和H,其中氨气应从短管导入F中,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采用的倒置的漏斗,目的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①;A;b;防止倒吸;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性质、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3.(10分)(2017•潮南区模拟)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2CO3,CO2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H2O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 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CO2和H2O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错误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CaCl2 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酚酞 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 NaOH 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 水 的用量.

【考点】2G: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95:碱的化学性质;9H:盐的化学性质;E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本题研究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性质,通过“吹气生火”的魔术体现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然后对反应后的生成物进行探究,提出了三个猜想,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要注意碳酸钠属于盐类,但是它呈碱性,要验证氢氧化钠存在时,必须排除碳酸钠的干扰.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答】解:【分析讨论】“吹气生火”的魔术,也需要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本实验一定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棉花团达到了着火点.

故答案为:放热

猜想Ⅲ:吹出的气体中既有二氧化碳又有水蒸气,因此可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故答案为: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验证Ⅱ:用pH试纸测得的pH大于7,不能确定固体是NaOH,因为Na2CO3和NaOH的水溶液都显碱性,因此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是为了排除碳酸钠溶液的干扰,再滴加酚酞试剂时,溶液显红色,就证明一定有氢氧化钠了.

故答案为:CaCl2;CaCl2+Na2CO3=CaCO3↓+2NaCl;酚酞

【实验反思】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能证明一定有碳酸钠,但是不能证明没有氢氧化钠.故答案为:NaOH

【拓展延伸】水不能太多,因为水能灭火.故答案为:水.

【点评】本考点属于实验探究题,考查了二氧化碳、水蒸气分别与过氧化钠反应的有关性质和变化的规律,还对反应后是产物进行探究,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既有实验过程的探究,又有结论的探究.首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了拓展.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9分)

24.教材中说到治病所用的药品,其实就是化学药品,用于治病,保护身体健康.如图是一种常见的止血药氨基乙酸的部分信息.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1)氨基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31 .

(2)氨基乙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72:13:14:32 .

(3)氨基乙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7% .(结果保留到0.1%)

【考点】DA: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D8: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氨基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13+14+16×2=131.

(2)氨基乙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6):(1×13):14:(16×2)=72:13:14:32.

(3)氨基乙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10.7%.

故答案为:(1)131;(2)72:13:14:32;(3)10.7%.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5.教材的实践活动中提到用碱溶液可以制作“叶脉书签”,“我爱生活,我爱化学”学习小组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

请计算:

(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10.6  g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将200g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 120  g.

【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7U: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碳酸钠的质量=样品的质量×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根据化学方程式结合碳酸钠的质量求解氢氧化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解答.

【解答】解:(1)碳酸钠的质量为20g×53%=10.6g;

(2)设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                                           80

10.6g                                         x

解得x=8g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00%=4%

答: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3)设需蒸发水y

200g×4%=(200g﹣y)×10%

y=120g

故答案为:

(1)10.6;(2)4%;(3)120.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方法、步骤和格式;它是一道很传统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题目.解答时,只要细心地分析审题后,按照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进行计算即可.

 

 

 

查看更多【肇庆化学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