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茂名中考 > 茂名中考试题 > 茂名化学试题 > 正文

2018茂名中考模拟冲刺题【免费解析版】

2017-12-25 14:53:24文/王蕊

2018茂名中考模拟冲刺题【免费解析版】

由于版式的问题,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现象,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化学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冰川融化              C.液氮蒸发              D.玉石雕刻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食盐              B.液态氧气              C.洁净空气              D.清澈河水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              B.水              C.空气              D.盐酸

4.吸入人体内的O2有2%转化为“夺命杀手”的活性氧.我国科学家尝试用硒化合物(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该化合物中Se的化合价是()

A.+4              B.+3              C.+2              D.+1

5.潜水员在深水下呼吸所用的人造空气,是由氦气和下列气体中的一种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则这一种气体是()

A.一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6.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以下对水资源的利用不恰当的是()

A.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

B.推广家用节水器具

C.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

D.农业上采用微喷、滴灌等精确灌溉模式节水

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化学反应中肯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C.分子可由原子构成

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8.正确量取10mL双氧水,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①50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只有③

9.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称量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10.下列方法不能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A.用两只烧杯取等量水样,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和浮渣的多少

B.用两只烧杯取等量水样,分别加热至沸腾,观察在杯壁上产生水垢的多少

C.取一玻璃片,分别在不同位置滴等量水样并蒸发完全,观察白色残留物的多少

D.将等量水样分别过滤,观察过滤器内留下的固体杂质的多少

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O﹣氧原子              B.Mg﹣镁离子

C. 2﹣2个氮原子              D.SO2﹣二氧化硫

12.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明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你认为该实验能说明的是()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能支持燃烧

C.二氧化碳能供呼吸              D.二氧化碳能燃烧

13.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解决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15.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反应速率

D.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加热也不会分解

16.下列鉴别氧气、空气、氮气的方法中最简便易行的是()

A.闻气味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用澄清的石灰水

17.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H              B.H+              C.H2              D.2H

18.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B.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19.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食用醋              D.氯酸钾

20.已知金属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MCl3              B.MCl2              C.M2Cl3              D.MCl

 

二、化学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

21.(5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1)2个硫原子(2)3个氢分子(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4)4个钙离子   (5)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22.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液态氧气、加碘食盐、硫酸亚铁、液态氢气、干冰、氮气

(1)可用作致冷剂的是      (2)可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3)能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是   (4)可作火箭的助燃剂的是.

23.如图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请你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性质,.

24. (1)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甲所示,在x处合理的过程有:、、腐烂等.

(2)如图乙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在烧杯中装入大半杯水,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过一会儿,试管内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根据这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②当试管内的液面处于图示位置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外界大气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化学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5.(1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用文字表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3)小明同学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建议到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小明发现发生装置中的试管破裂了,请分析造成该实验事故的原因可能是:①,②.

(4)小华同学欲用图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则气体应从(选填“a”或“b”)口进入,并用靠近另一导管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26.(5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8分)

27.(6分)A、B…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名称:C、E、F.

(2)B在②中的作用是.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28.有三种常见的物质A、B和C,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C在常温常压下都是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B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请按要求填空:

B的化学式,C的化学式.

 

五、综合题(本题1小题,共22分)

29.(22分)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多一滴水,就可能多一条生命.

(1)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后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主要指标的要求为: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嗅异味  c.水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①前两个指标可以利用(填物质名称)的吸附作用而达到.

②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净化水时,c、d两个指标可通过上图中的B、C、(填字母序号)而达到.但自来水在饮用前,往往要煮沸,这不仅可以杀菌消毒,还可以.

(2)为了保护河里的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填序号).

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3)列举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两种方法:①;②.

(4)小明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请回答:

①电解水时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为.

②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与试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用文字表示该实验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③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结论,请你说出一条结论.

(5)化肥施用不当是引起水源污染的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学会科学施肥的方法.某生产碳酸氢铵(NH4HCO3) 化肥的企业,作了一个如图3所示的大型户外广告.

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你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判断该广告是否属于虚假广告:

②经过质量监督部门检测发现该化肥的含氮量为17.5%,则其中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

 


2018茂名中考模拟冲刺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冰川融化              C.液氮蒸发              D.玉石雕刻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冰川融化、液氮蒸发、玉石雕刻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解答】解:A、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冰川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液氮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玉石雕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食盐              B.液态氧气              C.洁净空气              D.清澈河水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加碘食盐中有食盐、碘酸钾,因此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气中只有氧气分子,属于纯净物;洁净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清澈河水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因此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加碘食盐中有食盐、碘酸钾,因此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液态氧气中只有氧气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洁净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清澈河水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因此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              B.水              C.空气              D.盐酸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

【解答】解:A、氧气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错误;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4.吸入人体内的O2有2%转化为“夺命杀手”的活性氧.我国科学家尝试用硒化合物(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该化合物中Se的化合价是()

A.+4              B.+3              C.+2              D.+1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物Na2SeO3中Se的化合价为:(+1)×2+x+(﹣2)×3=0,则x=+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题的能力.

 

5.潜水员在深水下呼吸所用的人造空气,是由氦气和下列气体中的一种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则这一种气体是()

A.一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考点】氧气的用途.

【分析】本考点属于氧气的用途,氧气的用途主要有两个: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结合题目给出的信息,潜水员在深水下也需要氧气来供给呼吸,因此人造空气中必须有氧气.

【解答】解:人类呼吸需要氧气,本题中人造空气的成分中必须有氧气,

故选C.

【点评】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是最基础的考点之一,同学们只要抓住要点: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此类考点就迎刃而解.

 

6.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以下对水资源的利用不恰当的是()

A.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

B.推广家用节水器具

C.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

D.农业上采用微喷、滴灌等精确灌溉模式节水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分析】A、根据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

B、推广家用节水器具能节约用水.

C、根据工业或生活废水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

D、采用微喷、滴灌等精确灌溉模式,能节约用水.

【解答】解:A、工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家庭利用节水器具,能减少水的利用量,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工业或生活废水用来农业灌溉,会对庄稼造成污染和破坏,故选项说法错误.

D、农业上采用微喷、滴灌等精确灌溉模式,能减少水的利用量,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节约用水的措施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化学反应中肯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C.分子可由原子构成

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和一种单质分子经过重新组合得到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分子的过程,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及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进行分析.

【解答】解:A、该反应是生成新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故说法正确;

B、从图示看出,反应物中有一种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经过反应后变成了化合物的分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出现了改变,故说法正确;

C、从图示看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

D、从图示看出,反应物中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产物中都是化合物,故说法错误;

故选项为:D.

【点评】本题是有关微观模型考查题,认真阅读分析图示,看懂每个图形表示的含义结合单质、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解决此题目的关键.

 

8.正确量取10mL双氧水,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①50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只有③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

【分析】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量筒的最大量程应大于或等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10mL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要选10mL量筒.

故选C.

【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9.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称量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倾倒液体时,注意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以及试管的倾斜度等方面;

B、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要“左物右码”;

C、检查原理是通过气体的发生装置与辅助容器中的液体(一般是水)构成一个密闭装置,依据改变密闭装置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冒气泡、形成水柱、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其气密性的好坏;

D、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应该拿住试管夹的长柄部分,切不可把大拇指按在短柄上,以免造成试管脱落.

【解答】解:A、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试管口与容器口没有紧靠,试管应该略微倾斜,且瓶塞应该倒放,故本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B、砝码与固体的位置放反了,故本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C、用手握试管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注意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以判断气密性好坏,故本选项实验操作正确;

D、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已超过试管体积的,手应该拿住试管夹的长柄部分,故本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10.下列方法不能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A.用两只烧杯取等量水样,分别滴加等量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和浮渣的多少

B.用两只烧杯取等量水样,分别加热至沸腾,观察在杯壁上产生水垢的多少

C.取一玻璃片,分别在不同位置滴等量水样并蒸发完全,观察白色残留物的多少

D.将等量水样分别过滤,观察过滤器内留下的固体杂质的多少

【考点】硬水与软水.

【分析】A、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B、硬水加热会生成较多的水垢;

C、硬水蒸发后残留物较多;

D、硬水中的杂质溶于水,不能通过过滤留下杂质.

【解答】解:硬水水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

A、硬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少;软水加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所以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

B、硬水加热煮沸时,钙、镁离子会形成不溶于水的水垢,而软水不会形成水垢;

C、硬水蒸发后残留物较多,所以C方法也能区分软水和硬水;

D、硬水中的杂质溶于水,不能通过过滤留下杂质,所以D方法不能区分软水和硬水.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生活中常用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实验室常用方法是蒸馏.

 

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O﹣氧原子              B.Mg﹣镁离子

C. 2﹣2个氮原子              D.SO2﹣二氧化硫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根据化学用语与其含义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A、2O﹣表示2个氧原子,故A错误;

B、Mg﹣表示镁元素或镁离子,故B错误;

C、N2表示一个氮分子是由2个构成的,故C错误;

D、SO2﹣表示二氧化硫,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12.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明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你认为该实验能说明的是()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能支持燃烧

C.二氧化碳能供呼吸              D.二氧化碳能燃烧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分析】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二氧化碳有三个化学性质: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二氧化碳能倒入烧杯,说明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中考的热点之一,要根据现象认真把握,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选择题题和实验题中.

 

13.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根据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和区别考虑本题.

【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小,故A错;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故B错;

C、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C错;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说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区别和联系.

 

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解决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4,表示原子序数为1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4,表示原子序数为1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5.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反应速率

D.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加热也不会分解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分析】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判断,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特点是“一变、两不变”.

【解答】解: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只是化学性质不变,并不是所有性质不变,所以错误.

B、催化剂有时能加快反应速率,有时也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所以错误.

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包括加快或减慢,所以正确.

D、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加热到很高温度才会缓慢分解,产生少量氧气,所以错误.

故选C.

【点评】催化剂与催化作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是考查热点,理解催化剂的定义,明确其“一变、两不变”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6.下列鉴别氧气、空气、氮气的方法中最简便易行的是()

A.闻气味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用澄清的石灰水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分析】空气中有各种气体;氧气有助燃性;氮气不易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解答】解:A、由于三种气体均无味,故无法鉴别;

B、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不同的气体中,如木条熄灭则气体为氮气,如木条燃烧情况不变,则气体为空气,如木条燃烧更旺,则气体为氧气,故B适合;

C、带火星木条伸入空气、氧气和氮气中时氧气能使其复燃,氮气能使其熄灭,空气中也有可能熄灭,故C不适合;

D、将空气、氧气、氮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大量通入空气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氮气不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通入后无明显现象;因此该方法也不能鉴别三种气体,故D不适合;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利用物质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明显差别,完成对物质的鉴别.

 

17.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H              B.H+              C.H2              D.2H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解答】解: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可知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的定义的理解与掌握.

 

18.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B.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判断;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解答】解: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此可判断虾青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一个虾青素分子含有的原子数为:40+52+4=96;故错误;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0+52+16×4=596;故正确;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知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0):52:(16×4)=480:52:64=120:13:16;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物质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相对分子的质量的知识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到能力.

 

19.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食用醋              D.氯酸钾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最少有两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氮气是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B、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C、食用醋中含有水、醋酸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D、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20.已知金属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MCl3              B.MCl2              C.M2Cl3              D.MCl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为0,首先,利用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计算其中M元素的化合价;然后,由元素M的化合价,写出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设金属元素M在氧化物M2O3中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为0,

有x×2+(﹣2)×3=0,

解得x=+3;

由+3价金属元素M与呈﹣1价的Cl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Cl3;

故选:A.

【点评】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为0,利用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计算化合物中未知的元素化合价;利用元素的化合价可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

2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1)2个硫原子 2S (2)3个氢分子 3H2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4)4个钙离子 4Ca2+    (5)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O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

(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硫原子,就可表示为 2S;

(2)分子的表示方法就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氢分子,可表示为:H2,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氢分子可表示为3H2;

(3)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其化学式是H2O;

(4)在表示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为Ca2+,若表示4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Ca2+;

(5)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可表示为O.

故答案为:

(1)2S;

(2)3H2;

(3)H2O;

(4)4Ca2+;

(5)g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22.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液态氧气、加碘食盐、硫酸亚铁、液态氢气、干冰、氮气

(1)可用作致冷剂的是 干冰       (2)可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氮气 

(3)能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是 加碘食盐    (4)可作火箭的助燃剂的是 液态氧气 .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能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是加碘食盐,碘元素可以防止甲状腺肿大;氧气的化学性质有:氧化性和助燃性,因此可以做助燃剂.

【解答】解:(1)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故答案为:干冰

(2)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做化工原料,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做保护气;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答案为:氮气

(3)能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是加碘食盐,碘元素可以防止甲状腺肿大;故答案为:加碘食盐

(4)氧气的化学性质有:氧化性和助燃性,因此可以做助燃剂;故答案为:液态氧气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氮气、碘和氧气的用途,基础性比较强,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要认真掌握,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如图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请你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性质 难溶于水 , 密度比空气大 .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如图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性质是:该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解答】解:如图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性质是:该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气体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4. (1)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甲所示,在x处合理的过程有: 化石燃料的燃烧 、 动植物的呼吸 、腐烂等.

(2)如图乙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在烧杯中装入大半杯水,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过一会儿,试管内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根据这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②当试管内的液面处于图示位置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 小于 外界大气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以及腐烂都可以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2)此题是一道关于生物知识和化学知识及物理知识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生物中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气体的判断.

【解答】解:(1)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以及腐烂都可以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填: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

(2)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以二氧化碳为原料,所以通入的气体A应是二氧化碳气体,它的作用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②试管内的液面高于外界液面,所以说明试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故答案为:小于.

【点评】本题考查了自然界中碳的循环,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5.(10分)(2016秋•茂南区校级期中)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长颈漏斗 ,② 水槽 .

(2)用文字表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3)小明同学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建议到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小明发现发生装置中的试管破裂了,请分析造成该实验事故的原因可能是:① 试管外壁有水 ,② 加热时没有预热等 .

(4)小华同学欲用图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则气体应从 a (选填“a”或“b”)口进入,并用 带火星的木条 靠近另一导管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文字表达式.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3)了解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分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

(4)掌握氧气验满的方法,了解收集氧气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解答】解:(1)①是长颈漏斗;②是水槽;故填:长颈漏斗;水槽;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为了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所以在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故填: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建议到均匀连续冒气泡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小明发现发生装置中的试管破裂了,请分析造成该实验事故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外壁有水、加热一段时间后,不小心将试管加热部位放到焰心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冷凝的水倒流等.

故答案为:均匀连续冒气泡;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没有预热等;

(4)欲用图1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则气体应从a口进入,并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另一导管口检验氧气,如果复燃,则收集满.故答案为:a,带火星的木条.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实验注意事项、气体的检验和验满方法等知识,即可顺利解答.

 

26.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3Fe+2O2Fe3O4 .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气态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沸点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有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考点】蜡烛燃烧实验.

【分析】(1)依据铁丝燃烧的反应原理书写符号表达式;

(2)由实验探究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的原因;

(3)由表格数据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的关系,并用实例说明.

【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3Fe+2O2Fe3O4;

(2)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题干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由表格数据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的关系:①分析蜡烛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燃烧产生了火焰;②分析铁丝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低,燃烧不产生火焰;由此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和燃烧时的温度有关;③再分析钠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故推断其燃烧能产生火焰;

故答案为:(1)3Fe+2O2Fe3O4;

(2)气态;

(3)沸点;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化学性质及探究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设计的信息知识多,此题创新性强,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8分)

27.A、B…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名称:C 锰酸钾 、E 过氧化氢 、F 水 .

(2)B在②中的作用是 催化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水+氧气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文字表达式.

【分析】本题的解题突破口是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D是氧气;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H是二氧化碳,G在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G可能是碳或一氧化碳;A加热能产生B、C、和氧气,且B在E的反应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故B可能是二氧化锰,E是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F是水;故A可能是高锰酸钾,生成的C是锰酸钾;据此解答.

【解答】解: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D是氧气;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H是二氧化碳,G在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G可能是碳或一氧化碳;A加热能产生B、C、和氧气,且B在E的反应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故B可能是二氧化锰,E是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F是水;故A可能是高锰酸钾,生成的C是锰酸钾;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C是锰酸钾,E是过氧化氢,F是水,故填:锰酸钾;过氧化氢;水;

(2)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的反应中起到了催化作用,故填:催化;

(3)反应②是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点评】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进而完成解答即可.

 

28.有三种常见的物质A、B和C,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C在常温常压下都是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B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请按要求填空:

B的化学式 O2 ,C的化学式 H2O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分析】根据三种常见的物质A、B和C,A、C在常温常压下都是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B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C会转化成A、B,A、B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是氧气,C是过氧化氢溶液,A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种常见的物质A、B和C,A、C在常温常压下都是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B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C会转化成A、B,A、B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是氧气,C是过氧化氢溶液,A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O2,C是H2O2.

故答案为:O2,H2O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五、综合题(本题1小题,共22分)

29.(22分)(2016秋•茂南区校级期中)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多一滴水,就可能多一条生命.

(1)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后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主要指标的要求为: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嗅异味  c.水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①前两个指标可以利用 活性炭 (填物质名称)的吸附作用而达到.

②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净化水时,c、d两个指标可通过上图中的B、C、 D (填字母序号)而达到.但自来水在饮用前,往往要煮沸,这不仅可以杀菌消毒,还可以 降低水的硬度 .

(2)为了保护河里的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B、D (填序号).

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3)列举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两种方法:① 一水多用 ;② 随手关闭水笼头 .

(4)小明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请回答:

①电解水时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为 氢气 .

②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与试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2:1 ,用文字表示该实验的化学反应 水氢气+氧气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分解 反应.

③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结论,请你说出一条结论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5)化肥施用不当是引起水源污染的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学会科学施肥的方法.某生产碳酸氢铵(NH4HCO3) 化肥的企业,作了一个如图3所示的大型户外广告.

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你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判断该广告是否属于虚假广告:

②经过质量监督部门检测发现该化肥的含氮量为17.5%,则其中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 98.9% .

【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电解水实验;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书写文字表达式.

【分析】(1)根据净化水的方法和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对水污染的认识,分析不会造成水污染的合理做法;

(3)利用生活常识对经验,提出日常生活中可节约用水的做法;

(4)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解答;

(5)根据表中信息可以判断元素方面的内容,通过计算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内容.

【解答】解:(1)①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以前两个指标可以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而达到;故填:活性炭;

②净化水时,c、d两个指标可通过上图中的B、C、D过程而达到.但自来水在饮用前,往往要煮沸,这不仅可以杀菌消毒,还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填:D;降低水的硬度;

(2)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及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虽然可保护水质但却是不可能实施的举措,故不合理;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才是可行的保护水质的合理做法;故填:B、D;

(3)节约用水的例子有许多,如一水多用: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等;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龙头,工业上污水经处理后再循环使用、农业上改变灌溉的方式、生活中加强节约用水的意识;故填:①一水多用;②随手关闭水笼头;

(4)①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试管a中的收集的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故填:氢气;

②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收集的氢气与试管b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之比约为2:1,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③水分解只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而氢气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氢、氧元素均来自于水,所以,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填: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5)①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7.7%.广告中含氮量为24%,大于碳酸氢铵中的含氮量17.7%,所以为虚假广告;故填:广告中含氮量为24%,大于碳酸氢铵中的含氮量17.7%,所以为虚假广告;

Ⅱ.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100%=98.9%.故填:98.9%.

答案:

(1)①;活性炭; ②D; 降低水的硬度;

(2)B、D;

(3)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笼头;

(4)①氢气;②2:1;水氢气+氧气;分解;③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假广告.

(5)广告中含氮量为24%,大于碳酸氢铵中的含氮量17.7%,所以为虚假广告;

查看更多【茂名化学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