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下列答案栏的方框内.)
1.(3分)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铁钉生锈 | B. | 雪融为水 | C. | 折叠纸人 | D. | 菠萝榨汁 |
2.(3分)(2012•南宁)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 A. | 氮气 | B. | 氧气 | C. | 二氧化碳 | D. | 稀有气体 |
3.(3分)(2008•北京)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 A. | Zn | B. | Mg | C. | Fe | D. | Cu |
4.(3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 A. | 铝元素 | B. | 氧元素 | C. | 硅元素 | D. | 铁元素 |
5.(3分)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 A. | H2 | B. | H2O | C. | H+ | D. | 2H |
6.(3分)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 | 倾倒液体 | B. | 量取液体 | C. | 点燃酒精灯 | D. | 滴加液体 |
7.(3分)“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
| A. | 氧气 | B. | 氮气 | C. | 一氧化碳 | D. | 二氧化碳 |
8.(3分)(2010•玉溪)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 A. | 质子数 | B. | 中子数 | C. | 电子数 | D. | 最外层电子数 |
9.(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 A. | 铜作导线 | B. | 天然气作燃料 | C. | 铁制炊具 | D. | 黄金压成金箔 |
10.(3分)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分子质量很小 | C. | 分子体积很小 | D. | 分子间有间隔 |
11.(3分)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 A. | 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 B. | 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
| C. | 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 D.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
12.(3分)二氧化锰(MnO2)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 | +2 | B. | +4 | C. | ﹣2 | D. | ﹣4 |
13.(3分)(2010•北京)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 |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
| B. |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 C. |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
| D. |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
14.(3分)如图为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 B. |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
| C. | 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 | D. | 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1 |
15.(3分)碘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碘元素的信息.下列关于碘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 B. | 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
| C. |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 D. | 原子序数为53 |
16.(3分)冶炼金属钨(W)的重要反应是x+3H2W+3H2O.x的化学式为( )
| A. | WO | B. | WO2 | C. | W2O | D. | WO3 |
17.(3分)下列四个实验中,铁钉最易生锈的是( )
| A. | B. | C. | D. |
18.(3分)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 混合物 | 试剂或方法 |
A | 铜粉 (铁粉) | 磁铁吸引 |
B | CO (CO2) | 将混合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
C | CO2 (CO) | 点燃混合气体 |
D | Cu (Fe) |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9.(3分)复方冬青油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的分子模型如下图,其化学式为C8H8O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 该有机物由3种元素组成 |
| B. | 该有机物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8:3 |
| C. | 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
| D. | 该有机物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20.(3分)实验室所用的某种过氧化氢溶液中,水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为9:1,则该溶液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 A. | 17:1 | B. | 1:17 | C. | 19:36 | D. | 36:19 |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20分)
21.(4分)请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氧分子 _________ ; (2)4个亚铁离子 _________ ;
(3)+2价的镁元素 _________ ; (4)碳酸根离子 _________ .
22.(4分)(2006•兰州)现有H+、OH﹣、NO3﹣、Fe3+四种离子,请写出它们可能组成的酸、碱、盐的化学式:酸 _________ ;碱 _________ ;盐 _________ .
23.(7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内的一些设计理念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1)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_________ .
(2)餐厅制作美食用到的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3)使用的电动观光车,有效减少了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_________ ,会造成酸雨的是 _________ .
(4)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作时将玉米发酵得到乳酸(C3H6O3),乳酸由 _________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
(5)世博会的举办,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_________ .
A.节约使用天然气 B.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D.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少开车.
24.(6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八种物质由H、O、C、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
(1)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A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写出B分解为A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D、E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其中D可以作燃料,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3)M、N是由相同元素组成,M的化学式为FeaOb(a、b均为整数),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则a:b为 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N+4D=3Fe+4E,则N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
(4)X、Y是由3种相同元素组成.X可以由以上六种物质中的两种通过化合反应得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Y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其化学式为 _________ .
三、简答题(本题共15分)
25.(2分)学习和生活中常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学好化学可以帮助人们辨认清楚,如干冰不是冰,是二氧化碳;白金不是金,是金属铂.请问类似的化学知识你还知道哪些?试举出二例: _________ 、 _________ .
26.(2分)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
_________ 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_________ .
27.(3分)用适量盐酸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1) _________ ;
(2) _________ .
以上两个化学反应均属于 _________ 反应.(填化学反应类型)
28.(3分)生活垃圾中的塑料矿泉水瓶、塑料袋都属于 _________ (填“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塑料制品已被广泛应用,请分析使用塑料的利弊.(各写一例)
利: _________ ;
弊: _________ .
29.(2分)为了履行国际社会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政府决定自2003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CTC”作为清洗剂.“CTC”又称作四氯化碳,是常用的服装干洗剂,也是修正液(又称涂改液)中的一种溶剂,还是一种优良的灭火剂.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推测“CTC”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一种.
物理性质: _________ ;
化学性质: _________ .
30.(3分)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100g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解的KNO3,则过滤除),除得到溶液.该学生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水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加入KNO3的质(g) | 80 | 100 | 120 | 140 |
溶液质量(g) | 180 | 200 | 210 | 210 |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4得到的溶液属于 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 _________ g.该温度下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5分)
31.(8分)请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收集氧气可选用C装置或 _________ 装置,若选用C装置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 _________ (填字母)
A.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B.当导管口停止冒出气泡时 C.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3)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制取的相关问题:
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②如果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不熄灭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 .
③实验操作中将鸡蛋壳捣碎的目的是 _________ .
32.(7分)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 _________ 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_________ (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五.计算题(33题4分,34题5分共9分)
33.(4分)化学小组同学取某黄铜(铜和锌的合金)样品进行如下实验,他们取该黄铜样品碎屑50g,把2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剩余固体质量/g | 43.5 | 37.0 | 33.75 | 33.75 |
(1)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 _________ g时,反应恰好完成.
(2)计算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4.(5分)向138克CaCl2溶液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2CO3溶液至过量,经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
(1)计算a点的值?
(2)当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8年怀化中考化学模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列答案栏的方框内.)
1.(3分)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铁钉生锈 | B. | 雪融为水 | C. | 折叠纸人 | D. | 菠萝榨汁 |
考点: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专题: |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分析: |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
解答: | 解:A、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雪融为水,水分子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折叠纸人,纸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菠萝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
点评: |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
2.(3分)(2012•南宁)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 A. | 氮气 | B. | 氧气 | C. | 二氧化碳 | D. | 稀有气体 |
考点: |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
专题: | 空气与水. |
分析: | 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
解答: | 解:空气由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He、Ne、Ar)、二氧化碳(CO2)、其他气体和杂质(如H2O)五部分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故选A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题的关键. |
3.(3分)(2008•北京)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 A. | Zn | B. | Mg | C. | Fe | D. | Cu |
考点: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
专题: |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
分析: |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
解答: | 解:根据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选项中给出的金属Mg的活动性最强,故选B.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要求同学们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 |
4.(3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 A. | 铝元素 | B. | 氧元素 | C. | 硅元素 | D. | 铁元素 |
考点: |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
专题: |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
分析: | 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 |
解答: | 解:由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可知,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所以: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A错误;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B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不是硅元素,故C错误;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不是铁元素,故D错误. 故选B. |
点评: | 正确记忆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及排列顺序,此为本题所要考查的基础知识点. |
5.(3分)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 A. | H2 | B. | H2O | C. | H+ | D. | 2H |
考点: |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
专题: |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
分析: | 根据分子的特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解答: | 解:A、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分子,故A正确; B、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B错; C、氢气中不存在氢离子,故C错; D、2H表示两个氢原子,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分子,故D错. 故选A. |
点评: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
6.(3分)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 | 倾倒液体 | B. | 量取液体 | C. | 点燃酒精灯 | D. | 滴加液体 |
考点: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 |
专题: | 化学实验;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分析: | A、运用倾倒液体的基本操作解答本题. B、量筒读书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 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 D、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判断 |
解答: | 解:A、倾倒液体试剂瓶口紧贴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故A操作正确. B、量筒读书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故B操作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故C正确.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深入试管内,故D错误; 故选D. |
点评: | 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侧重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严格的实验态度. |
7.(3分)“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
| A. | 氧气 | B. | 氮气 | C. | 一氧化碳 | D. | 二氧化碳 |
考点: | 烟的危害性及防治;一氧化碳的毒性. |
专题: | 化学与生活健康. |
分析: | 根据香烟烟气的主要成分和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判断. |
解答: | 解: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恶英等致癌物的焦油,在香烟烟气的成分中,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就难再分离,使氧没有机会与血红蛋白结合,故血液失去运输氧的能力,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中毒,故C正确. 故选C. |
点评: | “吸烟有害健康”,目前我国已在公共场所实行了禁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了解香烟烟气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做好禁烟的宣传工作. |
8.(3分)(2010•玉溪)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 A. | 质子数 | B. | 中子数 | C. | 电子数 | D. | 最外层电子数 |
考点: | 元素的概念. |
专题: | 概念关系型. |
分析: |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 |
解答: | 解: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元素的种类由 质子数决定,故选A. |
点评: | 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较易. |
9.(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 A. | 铜作导线 | B. | 天然气作燃料 | C. | 铁制炊具 | D. | 黄金压成金箔 |
考点: |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
专题: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分析: |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
解答: | 解:A、铜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C、铁制炊具是利用了铁的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D、黄金压成金箔是利用了金的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故选B. |
点评: |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
10.(3分)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分子质量很小 | C. | 分子体积很小 | D. | 分子间有间隔 |
考点: | 物质的微粒性. |
分析: | 应用微粒是在不断运动这一基本特征解答此题. |
解答: | 解:我们能闻到榴莲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是因为榴莲中含有特殊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故选A.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应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某些现象. |
11.(3分)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 A. | 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 B. | 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
| C. | 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 D.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
考点: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专题: | 物质的鉴别题. |
分析: |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
解答: | 解:A、三种气体密度不同,测三瓶气体的密度可以区别三种气体,但不是最常用的方法; B、分别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成红色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试液颜色不变,气体可能是空气或氧气.此方案不能鉴别三种气体; C、三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通过闻气体气味无法区另三种气体; D、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为最常用的方法. 故选D |
点评: | 利用所要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
12.(3分)二氧化锰(MnO2)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 | +2 | B. | +4 | C. | ﹣2 | D. | ﹣4 |
考点: |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
专题: | 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
分析: |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
解答: | 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二氧化锰(MnO2)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x+(﹣2)×2=0,x=+4; 故选B. |
点评: |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
13.(3分)(2010•北京)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 |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
| B. |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 C. |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
| D. |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
考点: |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
专题: | 分析比较法. |
分析: | A、根据火药能燃烧爆炸的性质判断. B、根据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性质判断. C、根据磷火的原理判断. D、根据自然界的水能导电的性质判断. |
解答: | 解:A、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能燃烧爆炸,所以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所以正确. B、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开窗通风,一者能降低天然气的温度,防止它达到着火点,二者可稀释天然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所以正确.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失火,火势小易控制,可用湿布盖上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易连电短路,或造成触电事故,所以错误. 故选D. |
点评: | 生命重于泰山,在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化学品腐蚀等,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是保障人身生命安全的第一要务. |
14.(3分)如图为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 B. |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
| C. | 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 | D. | 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1 |
考点: |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
分析: |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圆内的数字为原子的质子数,圆外的弧线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与元素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
解答: | 解:A、由原子结构图可看出原子核外有三条弧线,表示有三个电子层;故A说法正确; B、钠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为1,易失去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B说法错误; C、钠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为1,说法正确; D、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11,即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外电子总数为11,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
点评: |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为金属元素,易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为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 |
15.(3分)碘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碘元素的信息.下列关于碘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 B. | 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
| C. |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 D. | 原子序数为53 |
考点: |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元素的简单分类. |
分析: | 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质子数;金属元素:带金字旁(除汞),则可知碘元素为非金属元素;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符号周围内容的含义. |
解答: | 解:A、金属元素:带金字旁(除汞),碘为非金属元素,故A说法正确. B、126.9表示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不是克,故B错误; C、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碘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故C正确; D、53标在此位置表示其原子序数,故D正确; 故选B. |
点评: |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会识别和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符号周围内容的含义. |
16.(3分)冶炼金属钨(W)的重要反应是x+3H2W+3H2O.x的化学式为( )
| A. | WO | B. | WO2 | C. | W2O | D. | WO3 |
考点: |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
专题: | 元素质量守恒. |
分析: |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x+3H2W+3H2O,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x的化学式. |
解答: | 解:由反应x+3H2W+3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相同, 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显然H原子个数前后相同, 反应后共1个W原子,3个O原子, 则x中应含有1个W原子,3个O原子,, 又x的化学计量数为1, 即x的化学式为WO3, 故选D. |
点评: | 本题较简单,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明确守恒方法是常用的学科思维方法. |
17.(3分)下列四个实验中,铁钉最易生锈的是( )
| A. | B. | C. | D. |
考点: |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
专题: | 金属与金属材料. |
分析: | 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 |
解答: | 解:A、此试管中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易生锈,故A正确; B、此试管中铁只与水接触,不易生锈,故B错误; C、此试管中铁只与氧气接触,不易生锈,故C错误; D、此试管中铁与水和氧气都不接触,不易生锈,故D错误. 故选A.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铁生锈的条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18.(3分)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 混合物 | 试剂或方法 |
A | 铜粉 (铁粉) | 磁铁吸引 |
B | CO (CO2) | 将混合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
C | CO2 (CO) | 点燃混合气体 |
D | Cu (Fe) |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考点: |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
专题: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
分析: | 根据除杂质的原则,首先要能把杂质除掉,原物质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加,不能带入新的杂质.操作越简便越好,尽量把杂质转化成与原物质状态不同的物质而分离开.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可利用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要利用这两种气体不同的化学性质. |
解答: | 解:A、铜粉 (铁粉):铁能被磁铁吸引,铜不能被吸引,可行. B、CO(CO2):将混合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被吸收,一氧化碳和石灰水不反应,可行. C、CO2(CO):一氧化碳不能在二氧化碳中点燃,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可行. D、Cu(Fe):加入足量稀盐酸,铁能和稀盐酸反应,铜和稀盐酸不反应,然后过滤可得到铜,可行. 故选C |
点评: | 在选择除杂试剂时,要从多方面考虑,不要把原物质也除去,也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
19.(3分)复方冬青油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的分子模型如下图,其化学式为C8H8O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 该有机物由3种元素组成 |
| B. | 该有机物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8:3 |
| C. | 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
| D. | 该有机物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考点: |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
专题: | 化学式的计算. |
分析: |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等. |
解答: | 解:A、复方冬青油软膏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由化学式为C8H8O3可得知该有机物的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8:3,故B正确; C、碳、氢的质量比为:(12×8):(1×8)=12:1,故C错误; D、由化学式为C8H8O3可得知该有机物中得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正确. 故选C.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区别. |
20.(3分)实验室所用的某种过氧化氢溶液中,水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为9:1,则该溶液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 A. | 17:1 | B. | 1:17 | C. | 19:36 | D. | 36:19 |
考点: |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
专题: | 化学式的计算. |
分析: | 利用质量比求物质的量的比,再结合微粒的个数进行计算即可. |
解答: | 解: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M=34.水化学式H2O,M=18 质量比9:1,摩尔比:=17:1 即假定该溶液中有1mol的H2O2和17molH2O, H:O== 故选D |
点评: | 此题是对原子个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质量物质的量以及微粒个数的关系. |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20分)
21.(4分)请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氧分子 2O2 ; (2)4个亚铁离子 4Fe2+ ;
(3)+2价的镁元素 ; (4)碳酸根离子 CO32﹣ .
考点: |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
分析: |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
解答: | 解:(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两个氧分子表示为:2O2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故4个亚铁离子符号为:4Fe2+ (3)元素的化合价的正确标法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正上方标明化合价的种类和价目,+2价的镁元素符号为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故碳酸根离子符号为CO32﹣ 故答案为:(1)2O2; (2)4Fe2+;(3); (4)CO32﹣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
22.(4分)(2006•兰州)现有H+、OH﹣、NO3﹣、Fe3+四种离子,请写出它们可能组成的酸、碱、盐的化学式:酸 HNO3 ;碱 Fe(OH)3 ;盐 Fe(NO3)3 .
考点: |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
专题: |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
分析: | 根据酸碱盐的组成来填写,酸:氢离子和酸根构成;碱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构成,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 |
解答: | 解:因为酸中含有氢离子和酸根,故酸应该是硝酸,其化学式为:HNO3. 因为碱中含有金属离子和氢氧根,故碱应该是氢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OH)3. 因为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故盐应该是硝酸铁,其化学式为:Fe(NO3)3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了酸碱盐的组成和化学式的书写,这些都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经常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在中考中. |
23.(7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内的一些设计理念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1)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 .
(2)餐厅制作美食用到的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C (填序号,下同).
(3)使用的电动观光车,有效减少了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CO2 ,会造成酸雨的是 SO2 .
(4)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作时将玉米发酵得到乳酸(C3H6O3),乳酸由 3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
(5)世博会的举办,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CD .
A.节约使用天然气 B.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D.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少开车.
考点: |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
专题: | 化学与生活健康;化学与环境保护. |
分析: | (1)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往水中通入氯气或利用紫外线可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2)根据食物与营养素之间的关系解答; (3)根据环境污染物解答; (4)根据公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可算出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5)根据低碳生活理念的含义解答. |
解答: | 解:(1)净水过程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2)番茄富含维生素,橄榄油富含油脂;鸡蛋中富含蛋白质; (3)三种气体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CO2,会造成酸雨的是SO2; (4)乳酸含有C、H、O三种元素,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100%=40% (5)低碳生活理念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故答案是:(1)吸附(2)C;(3)CO2;SO2;(4)3;40%;(5)ACD. |
点评: | 本题把化学基础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题目即可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也可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结识生活现象. |
24.(6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八种物质由H、O、C、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
(1)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A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写出B分解为A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2)D、E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其中D可以作燃料,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2CO+O22CO2 .
(3)M、N是由相同元素组成,M的化学式为FeaOb(a、b均为整数),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则a:b为 2:3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N+4D=3Fe+4E,则N的化学式为 Fe3O4 .
(4)X、Y是由3种相同元素组成.X可以由以上六种物质中的两种通过化合反应得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O+CO2═H2CO3 .Y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其化学式为 C2H5OH .
考点: |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物质的鉴别、推断. |
专题: | 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
分析: | (1)根据人体含量最多的是水,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所以B是过氧化氢进行分析; (2)根据D可以作燃料,D、E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所以D就是一氧化碳,E就是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铁和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和M的化学式为FeaOb(a、b均为整数)进行分析; 根据D、E的化学式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4)根据Y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所以Y是酒精,X、Y是由3种相同元素组成,X可以由以上六种物质中的两种通过化合反应得到,所以X是碳酸进行验证即可. |
解答: | 解:(1)人体含量最多的是水,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所以B是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答案为:2H2O22H2O+O2↑; (2)D可以作燃料,D、E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所以D就是一氧化碳,E就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2CO+O22CO2; (3)铁的想对原子质量是56,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所以56a+16b=160, 化简得7a+2b=20,a、b为整数,所以a=2,b=3; 故答案为:2:3; N+4CO=3Fe+4CO2,所以N中有三个铁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故答案为:Fe3O4; (4)Y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所以Y是酒精,X、Y是由3种相同元素组成,X可以由以上六种物质中的两种通过化合反应得到,所以X是碳酸,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故答案为:H2O+CO2═H2CO3,C2H5OH. |
点评: | 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以及一些物质的化学式,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
三、简答题(本题共15分)
25.(2分)学习和生活中常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学好化学可以帮助人们辨认清楚,如干冰不是冰,是二氧化碳;白金不是金,是金属铂.请问类似的化学知识你还知道哪些?试举出二例: 纯碱不是碱,是盐 、 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 .
考点: | 物质的简单分类. |
专题: |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
分析: | 可以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
解答: | 解:纯碱不是碱,是盐.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故填:纯碱不是碱,是盐.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正确判断物质的所属类别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积累的知识进行. |
26.(2分)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
小于 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
考点: |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
分析: | 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
解答: | 解: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间隔,因此当酒精和水混合之后,分子和分子之间会相互渗透,故总体积将会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 故答案为:小于,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
点评: | 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是验证微粒之间存在间隔的经典实验. |
27.(3分)用适量盐酸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1) Mg(OH)2+2HCl=MgCl2+2H2O ;
(2) CaCO3+2HCl=CaCl2+H2O+CO2↑ .
以上两个化学反应均属于 复分解 反应.(填化学反应类型)
考点: | 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
专题: |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
分析: | 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
解答: | 解:水垢的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都是难溶性的,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而除去.Mg(OH)2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以上两个反应均符合两种化合物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所以均是复分解反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两种化合物可认为是CaCl2和H2CO3. 故答案为:(1)Mg(OH)2+2HCl=MgCl2+2H2O;(2)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的化学性质及物质间反应的条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8.(3分)生活垃圾中的塑料矿泉水瓶、塑料袋都属于 有机高分子材料 (填“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塑料制品已被广泛应用,请分析使用塑料的利弊.(各写一例)
利: 塑料的制造成本较低、而且耐用、防水 ;
弊: 不易降解会隔断地下水,造成白色污染等 .
考点: |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塑料及其应用;白色污染与防治. |
专题: | 化学与生活. |
分析: | 材料的识别,辩证地看待塑料制品,在解答时要先通读材料,再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 |
解答: | 解:塑料是人工合成材料,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因此塑料属于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塑料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大量遗弃的塑料给环境也带来了灾难,它的利有:成本低廉、耐腐蚀、绝缘性好、密封性好等;其弊端有:不易降解会隔断地下水,造成白色污染等. 故答案为:有机高分子材料; 利:塑料的制造成本较低、而且耐用、防水;弊:不易降解会隔断地下水,造成白色污染等. |
点评: | 本题考查的内容不太难,但综合性强,因此要在充分读题后,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合理解答,从对塑料利和弊的辨论中悟出,学习化学后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环保观念,辩证的看待科学与自然. |
29.(2分)为了履行国际社会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政府决定自2003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CTC”作为清洗剂.“CTC”又称作四氯化碳,是常用的服装干洗剂,也是修正液(又称涂改液)中的一种溶剂,还是一种优良的灭火剂.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推测“CTC”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一种.
物理性质: 四氯化碳属于有机溶剂(或密度比空气大) ;
化学性质: 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考点: |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
专题: |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分析: |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
解答: | 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四氯化碳,是常用的服装干洗剂,说明四氯化碳能溶解油污,说明四氯化碳属于有机溶剂,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是一种优良的灭火剂还能说明四氯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也属于物理性质;四氯化碳能用于灭火还能说明具有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这属于四氯化碳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四氯化碳属于有机溶剂(或密度比空气大);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点评: |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
30.(3分)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100g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解的KNO3,则过滤除),除得到溶液.该学生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水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加入KNO3的质(g) | 80 | 100 | 120 | 140 |
溶液质量(g) | 180 | 200 | 210 | 210 |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4得到的溶液属于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 110 g.该温度下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2.4% .
考点: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
专题: |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
分析: |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结合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和溶质质量之和的关系来分析溶液的状态. |
解答: | 解:在实验1和实验2中溶液质量等于溶剂质量+溶质的质量,而实验3和4中溶液质量小于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则实验3和4中都有固体不溶解,即实验3和4得到的都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由实验3可知,溶解的溶质质量为210g﹣100g=11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110g硝酸钾恰好饱和,则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110g,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2.4% 故答案为:饱和;110.52.4% |
点评: | 本题考查饱和溶液的判断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学生利用在该条件下有固体不能继续溶解来判断是否为饱和溶液是解答的关键 |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5分)
31.(8分)请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② 铁架台 .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
收集氧气可选用C装置或 E 装置,若选用C装置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 C (填字母)
A.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B.当导管口停止冒出气泡时 C.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3)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制取的相关问题:
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②如果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不熄灭的可能原因是: 长颈漏斗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造成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
③实验操作中将鸡蛋壳捣碎的目的是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
考点: | 氧气的制取装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专题: |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
分析: | (1)根据常见的仪器来回答仪器的名称; (2)由A装置是固体加热装置,则可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利用氧气的性质来选择收集装置,因装置中有空气则应将空气排出后再收集; (3)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②若火焰不熄灭,则二氧化碳的量不够,则利用装置可能漏气的原因来分析解答; ③从加快反应进行的角度来分析将鸡蛋壳捣碎的目的. |
解答: | 解:(1)由图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铁架台,故答案为:试管;铁架台; (2)因图A是固体加热装置,则可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 则说明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氧气纯净,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 E; C; (3)①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水,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②若长颈漏斗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则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就收集不到二氧化碳,火焰就不会熄灭,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造成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装置漏气给分); ③因将鸡蛋壳捣碎后增大了鸡蛋壳与盐酸接触的面积,使反应的速度加快,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
点评: | 本题考查学生对气体制取装置的掌握,明确反应原理与选择装置的关系,明确物质的性质在实验中意外问题的分析中的应用. |
32.(7分)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 红 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B (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着火点 ;③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 .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CO2+H2O=H2C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考点: | 物质的微粒性;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
专题: |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结论探究;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
分析: | (1)浓氨水具挥发性,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碱液能使无色的酚酞变色; (2)考虑二氧化碳气体能和浓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反应,装置内气压减小解释现象; (3)分析可燃物着火燃烧的条件及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色. |
解答: | 解:(1)浓氨水具挥发性,也是氨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碱液能使无色的酚酞变红色; (2)二氧化碳气体能和浓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反应,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熟鸡蛋“吞”入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可燃物着火燃烧的三个条件是:①物质具可燃性;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着火点.③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白磷能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是因为CO2+H2O=H2CO3,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故答案为:(1)红,B, (2)CO2+2NaOH=Na2CO3+H2O, (3)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③氧气或空气,4P+5O22P2O5. (4)CO2+H2O=H2CO3.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显示不同的颜色及二氧化碳、白磷的性质,还涉及到燃烧的条件使用,此题为基础性题型,但需学生活用所学知识. |
五.计算题(33题4分,34题5分共9分)
33.(4分)化学小组同学取某黄铜(铜和锌的合金)样品进行如下实验,他们取该黄铜样品碎屑50g,把2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剩余固体质量/g | 43.5 | 37.0 | 33.75 | 33.75 |
(1)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 125 g时,反应恰好完成.
(2)计算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
专题: | 利用图像,进行分析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分析: | (1)从第一次与第二次的反应情况可以看出每50g硫酸消耗锌的质量是43.5﹣37=6.5g,然后利用三四次的反应中固体不变确定,50g样品中锌的质量是 50g﹣33.75g=16.25g,从而计算出反应时硫酸的消耗量. (2)利用锌的质量依据化学方程式可求生成的氢气的质量. |
解答: | 解:(1)由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该样品中含有的锌的质量=50g﹣33.75g=16.25g,由第一次与第二次可以得到:每50g硫酸消耗锌的质量是43.5﹣37=6.5g,所以反应的锌的质量是16.25g时,消耗的硫酸的质量是100g+25g=125g. 故答案为:125 (2)解:设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50﹣33.75)g x
= x=0.5g 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0.5g. |
点评: | 利用实验数据中变化量的变化关系,分析反应的进行情况,对后面的计算时数据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使用物质完全反应时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
34.(5分)向138克CaCl2溶液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2CO3溶液至过量,经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
(1)计算a点的值?
(2)当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 |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专题: | 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
分析: |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消耗106g碳酸钠溶液时固体质量不在增加,说明此时氯化钙已被完全消耗掉,可以据此结合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即a的值; (2)根据(1)的分析可以知道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可以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来完成解答. |
解答: | 解:(1)反应中消耗的碳酸钠的质量=106g×10%=10.6g 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117 10.6g x y 解得:x=10g,y=11.7g 所以a的值为10; (2)反应后生成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 答:(1)a点的值为10; (2)当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图表的数据对应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