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灭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检验氧气 D.
加热液体
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铁 FeCl2 B.硫酸铝 Al2(SO4)3
C.氧化钙 CaO D.氮气 N2
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 34 个电子
C.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 34 个质子
D.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 78.96g
7.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
8.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试验导电性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C.用磁铁吸引来区分铁丝和铝丝
D.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9.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与一氧化碳
C.甲烷和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10.(邯郸中考化学)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错误的是( )
A.Mg﹣﹣金属镁
B.﹣﹣氯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
C.﹣﹣镁原子
D.N2﹣﹣1 个氮分子由 2 个氮原子构成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不属于合金
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完全相同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D.常温下,氧气与所有金属都能反应
12.下列词语或俗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B.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金刚石硬度大
C.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会降低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Si>Al
D.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14.下列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表示未进行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 B.B C.C D.D
1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说明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该图示中共有 4 种物质
C.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 1:1
16.2016 年 4 月 15 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B.室内起火时,不能随意打开门窗通风
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17.(邯郸中考化学)下列事实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或铜强的是( )
A.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
B.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
C.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
D.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
18.相同质量的 M、N 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氢8%的盐酸反应(M、N 在生成物中均为+2 价),生成 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的活泼性 N>M
B.两个反应生成 H2的体积相等
C.相对原子质量 N>M
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1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未知) | 26 | 2 | 1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是反应物
B.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 5:4
C.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 13g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0.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留下的金属离子是( )
A.Ag+ B.Fe2+、Ag+
C.Zn2+、Fe2+ D.Zn2+、Fe2+、Ag+
21.a、b、c 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 50℃时 a 和 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析出 a 一定比 b 多
B.20℃时,a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10g
C.20℃时,将 10g b 放在 100g 水中得 110g 不饱和溶液
D.c 物质属于易溶性物质
22.暖宝宝贴的热量来源于其中铁粉的氧化.某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导管中预先装满水),实验后从量筒中 流.入.广口瓶(容积为 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 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8%
②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必须待温度计的读数恢复 至实验前的温度时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体积
④若实验测得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导管中残留部分水没流入广 口瓶
⑤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和温度计占有了广口瓶内部分体积.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④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23.(邯郸中考化学)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硝酸银 ;(2)碘酒中的溶剂的化学式 ;
(3)水银 ;(4)钙离子 ;(5)硫酸亚铁 .
24.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硬度.
(3)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 和过滤水中的杂质.(填一种净水方法)
(4)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a 气体是 (填名称),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些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 的减小而减小.
(6)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水的洗涤剂洗掉,这是由于洗涤剂有 功能.
25.现代社会了解能源和安全知识很重要.
(1)下列物质中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④氢气、⑤乙醇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 序号,下同) ,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 .
(2)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6.图6是一盏废旧台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它进行观察分析并完成相关实验.
(1)小明发现台灯的铁螺丝钉表面已经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同时接触发生了化学反应.
(2)小红发现铝箔很薄,这是由于铝有良好的 性而制成的;铝箔反光片呈银白色,无锈迹,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生成该氧化膜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为了验证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志从实验室领来氯化铝溶液、硫酸铜溶液,并只利用台灯提供的一种金属进行实验,即达到了实验目的.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邯郸中考化学)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填序号) ,
A.使用清洁能源B.就地焚烧秸秆C.大量植树D.燃放烟花爆竹
(2)下列气体中暂未计入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填序号) .
A.NO2B.COC.CO2D.SO2
(3)如图分别表示某些气体的主要用途,这些气体依次是 A B C
28.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
②从长颈漏斗向瓶 内迅速注入 600C 的水至刚刚浸没白 磷;
③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 氧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氧气;
④白磷熄火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请同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对比③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29.如图是一些初中化学常用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 A 是红棕色固体,B、C、E、F 均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G 的溶液为浅绿色,H 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回答:(1)A 所属物质的类别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2)反应③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3)若甲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则其化学式为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30.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 B 由导管、双孔胶塞 (填仪器的名称)组成.
(2)实验室用 KClO3 制取 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收集氧气不宜用装置
(填字母),实验室用 B 装置来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装置 F 来收集 CO2,则气体应从 (选填 a 或 b)进入.
31.(邯郸中考化学)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粗略测定二氧化碳常温下在水中 溶解体积比的实验,他的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软质饮料瓶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②向瓶中倒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记下位置),立即用带 单孔塞的胶塞塞紧,并把弹簧夹夹紧.
③充分振荡瓶子,当瓶子体积不再变化时,打开弹簧夹,观察瓶内水的体积.
④将瓶内的少量“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变红. 但微热后,又变为了紫色.
回答问题:
(1)瓶子振荡后很快变瘪,打开弹簧夹后有水从烧杯流入瓶内,原因是
A.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的压强变小B.水的密度大于 CO2的密度
(2)由打开弹簧夹又流入水体积约是瓶容积的三分之一的现象,可以得到 CO2常温下 在水中溶解的体积比约是 .
(3)第④步石蕊溶液先变红,后又恢复为紫色的现象,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32.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 萄糖和氧 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 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元素.
方案二: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 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 出 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 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先在烧杯中加入 , 后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成白光; ② . |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 .
四、计算题(共8分)
33.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鸡蛋壳中 碳酸钙的质 量分数 (即含
进行如下实验:
(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邯郸中考化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解答】解:A、氮气约占78%,故A错误;
B、氧气约占21%,故B正确;
C、二氧化碳约占0.03%,故C错误;
D、稀有气体约占0.94%,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B.铁生锈
C.工业制氧气 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铁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工业制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NaOH C.H2O D.KMnO4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氧气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氢氧化钠是由钠、氢、氧是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C、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氧化物,故正确;
D、高锰酸钾中含有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C.
4.(邯郸中考化学)如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检验氧气 D.
加热液体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验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支持燃烧,可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就证明是氧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要握在试管夹的长柄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使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铁 FeCl2 B.硫酸铝 Al2(SO4)3
C.氧化钙 CaO D.氮气 N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A.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FeCl3,故错误;
B.硫酸铝中,铝元素显+3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SO4)3,故正确;
C.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aO,故正确;
D.氮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N2,故正确.
故选A.
6.(邯郸中考化学)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 34 个电子
C.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 34 个质子
D.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 78.96g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原子的质量很小.
【解答】解: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该元素核电荷数是34,因此原子的核外有 34 个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该元素核电荷数是34,因此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 34 个质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远远小于78.96g,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7.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分析】爆炸是指在有限的空间里,化学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气体从而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解答】解:A、氮气不是可燃性气体,不与氧气不反应,故B不可能发生爆炸;
B、氧气是助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不可能发生爆炸;
C、二氧化碳不是可燃性气体,不能和氧气反应,不可能发生爆炸;
D、甲烷是可燃性气体,故可能发生爆炸;
故选:D
8.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试验导电性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C.用磁铁吸引来区分铁丝和铝丝
D.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酸、碱、盐的鉴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A、根据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磁铁能吸引铁丝,进行分析判断.
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邯郸中考化学)解:A、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试验导电性,故选项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
B、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和氮气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
C、磁铁能吸引铁丝,不能选用铝丝,故选项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
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故选项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
故选:B.
9.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与一氧化碳
C.甲烷和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分析】常见能形成酸性的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可由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引起,正确;
B、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和水不反应,错误;
C、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和水不反应,错误;
D、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和水不反应,错误;
故选A
10.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错误的是( )
A.Mg﹣﹣金属镁
B.﹣﹣氯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
C.﹣﹣镁原子
D.N2﹣﹣1 个氮分子由 2 个氮原子构成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A、镁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B、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D、根据氮气化学式的微观意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镁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Mg,故选项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
B、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Cl2可表示氯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故选项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
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错误.
D、N2可表示1 个氮分子由 2 个氮原子构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
故选:C.
11.(邯郸中考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不属于合金
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完全相同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D.常温下,氧气与所有金属都能反应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A、钢属于铁碳合金;
B、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由碳元素组成,但其结构不同,故其性质不同;
C、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D、常温下,氧气能和大多数物质和平共处.
【解答】解:A、钢属于铁碳合金,故A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由碳元素组成,但其结构不同,故其性质不同,故B错误;
C、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接触,故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故C正确;
D、常温下,氧气能和大多数物质和平共处,故D错误.
故选:C.
12.下列词语或俗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B.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金刚石硬度大
C.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瓷器的硬度很高,不用金刚钻没法在它上面打眼,想在上面打眼只有用金刚钻才可以.
【解答】解:A、釜底抽薪的化学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也说明了燃烧需要可燃物,解释合理.
B、瓷器的硬度很高,要想在瓷器的上面打眼、修复,需要使用比瓷器硬度更高的材料才行.金刚石的硬度最高,可以用来切割玻璃、给瓷器打眼,解释合理.
C、真金不怕火烧的意思是金在燃烧的条件下也不会发生变化,说明化学性质不活泼,解释合理.
D、钻木取火的化学意思是摩擦可以生热,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可燃物就燃烧起来,解释不合理.
故选D.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会降低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Si>Al
D.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分析】A、根据溶解的吸热和放热进行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进行分析;
C、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分析;
D、根据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分析.
【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会降低,正确;
B、在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不仅仅是燃烧反应,比如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部分的化合反应等也会放热,错误;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O>Si>Al,正确;
D、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正确;
故选B
14.(邯郸中考化学)下列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表示未进行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 B.B C.C D.D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铁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该组合能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项正确.
B、铁不能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银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该组合能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项正确.
C、银不能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锌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该组合不能验证Fe、Ag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项不正确.
D、铁不能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铁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该组合能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项正确.
故选C.
1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说明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该图示中共有 4 种物质
C.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 1:1
【考点】(邯郸中考化学)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元素的种类、物质的类别,化学反应实质.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此说法正确.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此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此说法不正确.
D、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此说法正确.
故选:C.
16.2016 年 4 月 15 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B.室内起火时,不能随意打开门窗通风
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A、根据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进行解答;
B、根据助燃的条件进行解答;
C、根据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D、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
【解答】解:A、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故A正确;
B、室内起火时,如果随意打开门窗通风,会是氧气更加充足,燃烧更加剧烈,故B正确;
C、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厨房天然气泄露,不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应该关闭阀门,并且开窗通风,故C错误;
D、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故D正确.
故选:C.
17.(邯郸中考化学)下列事实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或铜强的是( )
A.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
B.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
C.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
D.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故选项错误.
B、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故选项错误.
C、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不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选项错误.
D、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是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8.相同质量的 M、N 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氢8%的盐酸反应(M、N 在生成物中均为+2 价),生成 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的活泼性 N>M
B.两个反应生成 H2的体积相等
C.相对原子质量 N>M
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价态相同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少.同时要明确图象中折点的含义,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越短,说明反应速率越快.
【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以看出,纵坐标表示氢气质量,横坐标表示时间,斜率表示反应的速度,M的斜率比N的大,所以M比N反应的速度快,所以M比N活泼,故A错误;
B、根据图象可以看出,M产生的氢气多,N产生的氢气少,两种金属产生的氢气质量不同,所以体积不同,故B错误;
C、M产生的氢气比N多,价态相同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少,说明N的相对原子质量大,故C正确;
D、若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则置换出的氢的质量相等,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应该相同,而由图象可以看出,产生的氢气质量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未知) | 26 | 2 | 1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是反应物
B.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 5:4
C.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 13g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0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做催化剂,反应物还少5克,所以甲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5:20=5:4.
【解答】解:A.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g,是生成物,故错误;
B.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26﹣1)g:(32﹣12)g=5:4,故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8+1+2+32=X+26+2+12,解得X=13g,故正确;
D.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正确.
故选:A.
20.(邯郸中考化学)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留下的金属离子是( )
A.Ag+ B.Fe2+、Ag+
C.Zn2+、Fe2+ D.Zn2+、Fe2+、Ag+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铁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不能与硝酸锌溶液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铁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不能与硝酸锌溶液反应,则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含有的金属离子是Zn2+、Fe2+.
故选:C.
21.a、b、c 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 50℃时 a 和 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析出 a 一定比 b 多
B.20℃时,a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10g
C.20℃时,将 10g b 放在 100g 水中得 110g 不饱和溶液
D.c 物质属于易溶性物质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将 50℃时 a 和 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析出 a 一定比 b 多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20℃时,a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0g正确;20℃时,将 10g b 放在 100g 水中得 110g 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b的溶解度大于10g;c 物质属于易溶性物质正确,因为c物质在20℃时,溶解度大于10g.
【解答】解:A、将 50℃时 a 和 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析出 a 一定比 b 多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a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0g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20℃时,将 10g b 放在 100g 水中得 110g 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b的溶解度大于10g,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c 物质属于易溶性物质正确,因为c物质在20℃时,溶解度大于10g,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2.(邯郸中考化学)暖宝宝贴的热量来源于其中铁粉的氧化.某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导管中预先装满水),实验后从量筒中 流.入.广口瓶(容积为 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 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8%
②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必须待温度计的读数恢复 至实验前的温度时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体积
④若实验测得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导管中残留部分水没流入广 口瓶
⑤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和温度计占有了广口瓶内部分体积.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④⑤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药品消耗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药品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等,本题结合红磷测定氧气的原理分析即可.
【解答】解:①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mL=230ml,进入水的体积是45mL,即氧气的体积是4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100%≈19.6%
故①错误;
②该反应有气体参加反应,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②正确
③必须待温度计的读数恢复 至实验前的温度时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体积,使结果准确,故③正确.
④在本实验中导管中残留部分水没流入广 口瓶,不影响量筒的读数,故④错误;
⑤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和温度计占有了广口瓶内部分体积.故⑤正确.
由上述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23.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硝酸银 AgNO3 ;(2)碘酒中的溶剂的化学式 C2H5OH ;
(3)水银 Hg ;(4)钙离子 Ca2+ ;(5)硫酸亚铁 FeSO4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1)硝酸银中银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2)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3)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5)硫酸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硝酸银中银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AgNO3.
(2)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
(3)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钙离子可表示为:Ca2+.
(5)硫酸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FeSO4.
故答案为:(1)AgNO3;(2)C2H5OH;(3)Hg;(4)Ca2+;(5)FeSO4.
24.(邯郸中考化学)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生活中常用 肥皂水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生活中,常用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硬度.
(3)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 吸附 和过滤水中的杂质.(填一种净水方法)
(4)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a 气体是 氢气 (填名称),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5)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些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 压强 的减小而减小.
(6)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水的洗涤剂洗掉,这是由于洗涤剂有 乳化 功能.
【考点】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分析】(1)根据硬水与软水主要是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同,鉴别方法常用肥皂水;
(2)软化方法常用煮沸或蒸馏进行分析;
(3)根据活性炭的作用解答;
(4)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解答;
(5)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结合事实进行分析;
(6)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用于清洗油污.
【解答】解:(1)硬水与软水主要是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同,所以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生活中通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杂质;
(4)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由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试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5)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6)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用于清洗油污.
故答案是:(1)肥皂水;
(2)煮沸;
(3)吸附;
(4)氢气;2H2O2H2↑+O2↑;
(5)压强;
(6)乳化.
25(邯郸中考化学).现代社会了解能源和安全知识很重要.
(1)下列物质中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④氢气、⑤乙醇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 序号,下同) ①②③ ,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 ④ .
(2)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
(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书写化学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分析】(1)根据能源的特点与分类进行分析;
(2)根据灭火原理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分析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解:(1)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属于最清洁的能源.
故填:①②③;④.
(2)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了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原理;
故填: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故填:CH4+2O2CO2+2H2O.
26.图6是一盏废旧台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它进行观察分析并完成相关实验.
(1)小明发现台灯的铁螺丝钉表面已经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水和氧气 等同时接触发生了化学反应.
(2)小红发现铝箔很薄,这是由于铝有良好的 延展 性而制成的;铝箔反光片呈银白色,无锈迹,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生成该氧化膜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 .
(3)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铝、铁、铜 .为了验证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志从实验室领来氯化铝溶液、硫酸铜溶液,并只利用台灯提供的一种金属进行实验,即达到了实验目的.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
【解答】解:(1)小明发现台灯的铁螺丝钉表面已经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等同时接触发生了化学反应.
故填:水和氧气.
(2)小红发现铝箔很薄,这是由于铝有良好的 延展性而制成的;
铝箔反光片呈银白色,无锈迹,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生成该氧化膜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故填:延展;4Al+3O2═2Al2O3.
(3)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铝、铁、铜;
利用台灯提供的一种金属铁进行实验,可以验证铝、铜和铁的活动性顺序,把铁丝分别伸入氯化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伸入氯化铝溶液中的铁丝无明显现象,说明铝比铁活泼,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铁丝表面附着了一层红色物质,说明铁比铜活泼,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故填:铝、铁、铜;Fe+CuSO4═FeSO4+Cu.
27.(邯郸中考化学)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填序号) A ,
A.使用清洁能源B.就地焚烧秸秆C.大量植树D.燃放烟花爆竹
(2)下列气体中暂未计入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填序号) C .
A.NO2B.COC.CO2D.SO2
(3)如图分别表示某些气体的主要用途,这些气体依次是 A 氮气 B 稀有气体 C 氧气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常见气体的用途.
【分析】(1)根据空气污染物的来源解答
(2)根据空气污染指数包含的项目解答;
(3)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解答.
【解答】解:(1)使用清洁能源,大量植树造林都利于保护大气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没有二氧化碳
(3)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来填充霓虹灯,氧气可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
故答案为:(1)AC;(2)C;(3)氮气;稀有气体;氧气.
28.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
②从长颈漏斗向瓶 内迅速注入 600C 的水至刚刚浸没白 磷;
③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 氧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氧气;
④白磷熄火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请同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 .
(2)对比③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2)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氧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氧气,根据白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邯郸中考化学)解:(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2)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氧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氧气,一会白磷熄灭,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故答案为:(1)4P+5O22P2O5;(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9.如图是一些初中化学常用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 A 是红棕色固体,B、C、E、F 均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G 的溶液为浅绿色,H 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回答:(1)A 所属物质的类别 化合物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2)反应③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3)若甲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则其化学式为 HCl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固体,高温条件下能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溶液都是浅绿色溶液;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解答】解: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固体,高温条件下能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溶液都是浅绿色溶液;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A~I分别是氧化铁、一氧化碳、氧气、铁、二氧化碳、氢气、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碳酸钙和水;
(1)A是氧化铁,属于化合物.
(2)反应③中,铁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
(3)若甲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则甲是稀盐酸,稀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可以表示为HCl.
(4)反应④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填:化合物;置换反应;HCl;CO2+Ca(OH)2═CaCO3↓+H2O.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30.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 B 由导管、双孔胶塞 长颈漏斗,锥形瓶 (填仪器的名称)组成.
(2)实验室用 KClO3 制取 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收集氧气不宜用装置
E (填字母),实验室用 B 装置来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3)若用装置 F 来收集 CO2,则气体应从 a (选填 a 或 b)进入.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进行分析.
(2)根据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选择发生装置即可;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气体的密度确定进气口和出气口.
【解答】(邯郸中考化学)解:(1)装置 B 由导管、双孔胶塞、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
(2)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故应选择A为发生装置;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由于装置E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所以不能用该法收集氧气;因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不需要加热,实验室常用 B 装置来制备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若用F装置收集CO2,应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锥形瓶;(2)A;E;2H2O22H2O+O2↑;(3)a.
3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粗略测定二氧化碳常温下在水中 溶解体积比的实验,他的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软质饮料瓶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②向瓶中倒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记下位置),立即用带 单孔塞的胶塞塞紧,并把弹簧夹夹紧.
③充分振荡瓶子,当瓶子体积不再变化时,打开弹簧夹,观察瓶内水的体积.
④将瓶内的少量“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变红. 但微热后,又变为了紫色.
回答问题:
(1)瓶子振荡后很快变瘪,打开弹簧夹后有水从烧杯流入瓶内,原因是 A
A.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的压强变小B.水的密度大于 CO2的密度
(2)由打开弹簧夹又流入水体积约是瓶容积的三分之一的现象,可以得到 CO2常温下 在水中溶解的体积比约是 1:1 .
(3)第④步石蕊溶液先变红,后又恢复为紫色的现象,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2+H2O═H2CO3 、 H2CO3═CO2↑+H2O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分析判断;
(2)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分析回答;
(3)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1)瓶子振荡后很快变瘪,打开弹簧夹后有水从烧杯流入瓶内,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的压强变小;
(2)由打开弹簧夹又流入水,体积约是瓶容积的三分之一的现象,可以得到 CO2常温下 在水中溶解的体积比约是:1:1;.
(3)第④步石蕊溶液先变红,后又恢复为紫色的现象,原因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H2CO3、H2CO3═CO2↑+H2O.
故答为:(1)A;(2)1:1;(3)CO2+H2O═H2CO3;H2CO3═CO2↑+H2O
32.(邯郸中考化学)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 萄糖和氧 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 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氧 元素.
方案二: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 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 小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出 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 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先在烧杯中加入 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 后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成白光;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O2或Ca(OH)2+CO2═CaCO3↓+H2O .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
【考点】(邯郸中考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实验探究】
根据生成物可以判断反应物的元素组成情况;
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拓展交流】根据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解答.
【解答】解:【实验探究】
方案一:该方案不合理,这是因为蔗糖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反应物中有氧气参加,因此不能确定蔗糖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方案二:(1)观察到小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 ①硬纸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上述实验过程中,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Ca(OH)2+CO2═CaCO3↓+H2O.
故填:C+O2CO2.
【拓展交流】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故填: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答案:
方案一:氧;
方案二:
(1)小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2)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先在烧杯中加入 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后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成白光;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C+O2CO2或Ca(OH)2+CO2═CaCO3↓+H2O
【拓展交流】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四、计算题(共8分)
33.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鸡蛋壳中 碳酸钙的质 量分数 (即含
进行如下实验:
(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8.8 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25g+160g﹣176.2g=8.8g,故填:8.8;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g
,
x=20g,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第1页(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