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面是某同学结合语境对句中加点词意义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东.击吴楚——回顾课文“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可以推知“东”的意义为“向东”。
B.愿以梁委.之——查字典,“委”的义项有“顺从”“舍弃”“托付”等,应选择“顺从”。
C.绝.吴楚兵后食道——联系文中“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可推知“绝”意义为“断绝”。
D.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联系词语“流亡”“亡命天涯”,可推知“亡”的意义为“逃跑”。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B.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C.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D.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周亚夫善于审时度势。他避敌锋芒,采用固守追击的战术,仅三月就平定叛乱。
B.周亚夫性格刚直耿介。他不愿恭顺景帝,为栗太子被废而极力争辩,景帝疏之。
C.周亚夫尽力劝止封侯。他认为降者如被封侯就难以责罚那些不谨守节操的人臣。
D.周亚夫为人胸无城府。景帝赐肉无筷,他不懂景帝用意,内心不悦,忿然离席。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
(2)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1—12 题。
恨 别①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②急为破幽燕。
【注】①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成都所作。②司徒:指唐军将领李光弼。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点明诗歌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
B.颔联第一句描述蜀中草木盛衰变易,承接上句暗示诗人已流落蜀中多年。
C.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委婉表达无限情思。
D.尾联意为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又担心司徒不乘胜追击而退缩。
12.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孟子·滕文公下》)
(2)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3)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其一)
(4)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5)古往今来,有多少爱国志士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页页忠贞为国的篇章。《过零丁洋》中“ ? ”两句正是抗金名将文天祥用生命写下的壮烈誓词。
三、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议论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6 题。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不少学校因场地有限、师资不足,加上课程开发不够、家长支持力度不足等,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该如何破解?劳动教育又该如何因地制宜?
我们不能停留在课堂上讲劳动,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实践劳动教育,当然离不开相应场所、设施设备、师资等支撑,但这不应成为某些地区或学校不作为的理由。今天所言的劳动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生产劳动,还包括日常生活劳动。而日常生活劳动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它对场所、设施设备、师资等并无特殊要求,劳动教育完全可以由此做起,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学会自立自强,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强化责任担当。
对于劳动教育的常态实施,比场所、设施设备、师资更重要的是劳动教育评价。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劳动教育评价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平时表现评价、二是学段综合评价、三是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督查。劳动教育的常态实施有赖于三个方面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当前,家长不肯让孩子体验劳动,学校劳动教育排不进课表,其实都与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有关。但教育评价不是万能的,不能缺乏应有的
分寸和尺度。如果使用过头,还会带来负面效应。
从根本上说,劳动教育真正实施到位,有赖于教育者在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唤醒内在的劳动自觉。这里的劳动自觉,不仅指学生,也包括教育者在内。教育者的劳动示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驱动其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劳动的内在觉醒过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耐心、细致、持久地下功夫。比如,要以自己的勤劳刻苦、认真细致在日常生活中提供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他人或公共场所的需求,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劳动中享受到助人乐趣。更进一步地讲,劳动内在自觉性的培育,还需要从感性走向理性,树立“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幸福”的观念,加深对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理解,并将之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南。
社会主义教育原本就是为了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使劳动者成为国家的主人。不劳动成不了人、成不了才,更谈不上成为自己的主人。没有劳动,所有的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摘自柳夕浪《唤起劳动教育的内在自觉》,有删改)
14.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前劳动教育的开展,更需要唤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内在自觉。
B.劳动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强化他们的责任担当。
C.“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幸福”,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D.没有劳动,所有的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15.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列出当前劳动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增强了本文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B.文中引用“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证明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开展劳动教育。
C.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与他们缺乏内在劳动自觉相关。
D.中小学劳动教育需为培养高素质的、成为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奠定基础。
16.根据全文内容,下列做法与教育部“劳动教育评价”要求不相符合的一项是(3 分)
A.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且覆盖各类劳动教育活动。
B.依据学段目标和内容,对学生劳动表现、劳动素养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C.依据学段开设相应劳动课程,开展劳动知识学习并通过检测及时进行评价。
D.开展区域督查及劳动素养监测,发挥监测结果的示范、反馈、改进等功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7—19 题。材料一:
北京4 月 27 日电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既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与发展。然而现实中,肥胖、近视、焦虑等健康问题困扰着许多青少年。为提升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作出最新规定。
《通知》明确了中小学各学段体育课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强调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 1 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明确要求小学生睡眠时间达到 10 小时,初中生应达到 9 小时,
高中生应达到 8 小时;要求确保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同时强调,完善中小学生睡眠状况监测机制,要求作业、校外培训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
(摘自 2021 年 4 月 27 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悉,由该所调查并编写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
(2019-2020)》近日发布。其中的“2009 年和 2020 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专题报告显示,通过考察青少年的抑郁和睡眠状况在 10 余年间的演变趋势发现: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保持平稳,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说,青少年睡眠不足主要有两方面体现:一是上学日睡眠不足 8 小时的比例升高 1 个百分点。分学段显示,有 95.5%的小学生每天睡眠不足 10 小时,有 90.8%的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 9 小时,有 84.1%的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 8 小时。二是上学日睡眠时长随年级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相比 10 余年前,2020 年各个学段青少年的睡眠时长均呈现下降趋势,小学和初中阶段在上学日平均睡眠时长减少约 40 分钟,高一、高二减少
10 至 20 分钟。
材料三:(选自 2021 年 4 月 23 日《中国青年报》)
记者调查了解到,沉重的课业压力是造成学生睡眠不足的首要原因。一到周末、节假日,孩子们奔波于不同的培训点之间,应对上不完的补习班和做不完的家庭作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长还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孩子每天回家吃完饭就写作业,可是太磨蹭了,写完要到晚上 11 点多,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上学。”一位小学生家长吴先生说。此外,很多父母都有“晚睡综合症”,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或电脑,不知不觉中,这种习惯也慢慢地影响了孩子。
医学研究显示,在青少年时期,生长激素多在深睡眠时期分泌,促进体格的生长发育,因此良好的睡眠是保障生长发育的关键。而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情绪等产生负面影响。长期睡眠不足会出现心慌、坐立不安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都会让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长期睡眠不足的孩子,会被负面情绪困扰,长此以往还可能引发抑郁倾向,甚至造成消极厌世的心理。”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说。近年来,青少年睡眠时长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抑郁的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青少年学生睡眠不足是一个复杂问题,其背后深层次的教育问题、社会心理、家长心态都要逐一对症下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发力。”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副校长兰登慧说。
(取材于“新华网”,有删改)
17.下列表述中,用作材料一这则消息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当前,肥胖、近视、焦虑等健康问题困扰着许多青少年,亟待解决。
B.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了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新规定。
C.《通知》规定了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对睡眠时间提出明确要求。
D.贯彻《通知》精神,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提升青少年健康水平。
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科院《报告》指出,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时长不达标者占比高。
B.青少年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会对身体成长有影响,还会对学习、心理等有影响。
C.造成青少年睡眠不足的原因有课业负担太重、不良习惯、受负面情绪困扰等。
D.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不仅是家庭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19.呵护青少年的睡眠“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发力”。请结合上面材料,提出具体的呵护措施。(4 分)
(三)文学作品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
布伦木沙
宗利华
盖孜峡谷变得更加幽深,两边儿似乎随时会有岩石滚下来。前方的路有时看似突然消失,逼近后却又像硬生生在悬崖边凿出了一条道来。稍远处,可见冰山,冰雪从那里消融后,形成小溪,一路千条万条汇聚下来,流到我们身边儿,已是激流奔涌的一条大河。
我的手紧抓车把手,开车的老李却气定神闲。此人肤黑,额宽,头发有点儿卷,猛一瞅,像个蒙古人。他甚至还哼起歌儿。歌词我一句都不懂。
目的地是塔县。那里具有无穷而又神秘的魅力。此前,我对其印象仅仅是那部老电影,冰山、戈壁滩、寒风呼啸以及那忧伤的歌儿:“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个小巴郎子,他真是勺子!”老李笑着说。
一个内地记者,一个边疆老警察,俩中年男人偶遇却很快喜欢对方,似乎是件怪事儿。不仅因为他跟采访对象熟,还因为我一眼就看出,此人身上写满故事。
“巴郎子”指男孩儿,“勺子”则是傻瓜。
“当年,部队转业,他完全可以留乌鲁木齐,可他非要回去。”
“还说别人,你不也跑那里去啦?”
“我是内地人嘛。你想,哨所、边境线、雪莲花、慕士塔格峰、雄鹰,哎哟,这些词儿、画面,活蹦乱跳,叫人热血奔流!这不就是一个男人想要的吗?一个男人,这些让人热血沸腾的东西就摆在眼前,你不去看看,不去经历下,将来不后悔死啦?可他不一样,他是地道的塔吉克呀。”
“他为啥坚持回来?”
“这人从来不说原因,几乎都不说话。你知道吗?他刚到塔县,立马被安排到马尔洋派出所,当所长。”
“一转业就是所长,多好!”
“好个勺子!你知道他前任是谁?就是我。我开车送他去报到。半路上我一瞅,这孩子挺激动,忍不住想泼冷水。我说:‘布伦木沙你先别高兴,那地方,只有你一个人。好处就是,所有职务都没人跟你抢,所长、教导员、副所长、户籍员、治安员,你想当啥当啥,随便挑。’”
“有这样的派出所?”
“当然有!那地方就一平房,没水没电。晚上点蜡烛,要喝雪水。白天好说,一到晚上,方圆多少里地,一点儿灯光都没有,除了狼叫就是风声。一个人呀,那种寂静、孤独,简直要人命啊!可你猜怎么着?他一听,兴奋得两眼冒光,说:‘我就喜欢那样。’我瞅他一眼,心说,你就是个勺子!”
我心里忍不住酸痛片刻。
“咱们到不了那里,暴风雪快要来临,万一挡在达坂那边儿,你就在那里过年吧。自从勺子去那里,两年多,我俩没见过面儿。”
一个人的派出所,那是啥样子啊?我依然沉浸于此。
“他后来生活的场景,比在那派出所还惨。高原帐篷哥嘛!”
布伦木沙独自一人,背个帐篷,攀行在高原上冰山深处,寻找散落的牧民。塔吉克牧民随时转场,居无定所。有的一家三代,都没有身份信息。布伦木沙要把信息记在本子上,带回县城,输入电脑。此非一日之功。可能在山里转半个月,一个人都碰不到。他随时随地安营扎寨,在山里一转,就是好几个月。帐篷外面,竖一杆红旗。方圆数公里,只要看见红旗,就能找到流动派出所。
“有一回感冒,发烧,要不是牧民发现,这勺子就把命扔那里了!整整一个月,用草药把他救过来的!常年一个人,现在他都不会说人话啦!”
“布伦木沙是啥意思?”我突然想起这问题。
“那是一条河的名字。塔吉克人认为,世界是由水、火、土、空气组成,水排在首位,塔吉克小孩子就以与水有关的东西来取名字。还有种说法很简单:木头筏子,河上渡人用的木头筏子。有些山里小孩儿上学,要过单边绳索桥,不是走上边,是用绳子捆腰上,悬挂着,划过河去。布伦木沙就经常护送小孩儿过河。”
有意思!布伦木沙,木头筏子。
前方峡谷出口,叫作布伦口。路标显示,海拔三千三百米。车子因为缺氧,发出吭哧吭哧的声音。好不容易爬出峡谷,视线突然开阔无比,面前骤然出现一片幽蓝的水面。稍远处,则是灰白相间的一带沙山。
我和老李站在沙湖旁,望着远处的公格尔雪山。老李又哼起一首歌儿,然后扭头解释:
“这是塔吉克民歌。意思就是:只有翱翔蓝天的雄鹰知道,帕米尔高原的宽广。只有古老的鹰笛知道,年轻猎手的忧伤。”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20.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场所,地势险峻偏远,突出主人公工作环境的艰苦。
B.小说中布伦木沙通篇都未直接出场,但在老李给“我”的讲述中,人物形象逐渐丰满。
C.小说塑造身上写满故事的警察老李这一人物形象,其意在反衬主人公布伦木沙的高大。
D.小说结尾用老李的歌声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边疆基层工作者希望得到更多人理解的心声。
21.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6 分)
(1)“个小巴郎子,他真是勺.子.!”老李笑着说。(“勺子”在文中多次出现,用意何在?)
(2)你想,哨所、边境线、雪莲花、慕士塔格峰、雄鹰,哎哟,这些词儿、画面,活蹦乱跳,叫人热血奔流!(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2.作者为什么以“布伦木沙”为题?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6 分)
四、名著阅读(6 分)
23.为庆祝建党 100 周年,子瞻中学开展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名著的阅读活动,校刊拟开设“读名著·学榜样·树理想”专栏,征集推荐名著中的“人物名片”。请你在“毛泽东、朱德、保尔、尼摩船长”中任选一位,按照“人物出处”“典型事件”“人物点评”的格式,拟写一则人物名片投稿。(6 分)
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围绕专栏主题选取典型事件(不少于两件),撰写人物点评。
五、写作(60 分)
24.下面是 2021 年 1 月发布的《眉山市初中学生在线教育测评报告》中部分信息,请据此写一段不超过 200 字的说明文字。要求:(1)提取材料的主要信息;(2)不少于两种说明方法。(10 分)
材料一: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 分)
一粒种子诞生了,但它不知道自己是谁,于是开始寻找答案。刚开始,它认为自己是小鱼,结果差点被淹死;然后,它认为自己是猴子,结果从树上摔下来。不知道自己是谁的种子,伤心地哭泣着。后来,花开的声音引导种子来到花园,它意外地发现自己是一粒可以开花的种子。找到自我的种子欣喜若狂,不再自我怀疑,不再感到迷惘。最后,它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开花。
在班级故事分享会上,小娟同学讲述了这则蕴含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同学们听了之后都深有感触。是啊,每个人都在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成长。请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1)题目自拟,注意体现故事寓意;(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要扩写故事;(4)不得透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眉山市 2021 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知识运用(20 分)
1.C(3 分)【解析】A 项,模.拟(mó)、粗犷.(ɡuǎnɡ);B 项,星宿.(xiù)、锲.而不舍(qiè);
D 项,炽.热(chì)、海市蜃.楼(shèn)。
2.B(3 分)【解析】A 项,嘻闹—嬉闹,喜出忘外—喜出望外;C 项,感概—感慨,镇重其事—郑重其事;D 项,莫不关心—漠不关心、以身作责—以身作则。
3.D(3 分)【解析】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轮一轮地连续运转着。此处语境不符。
4.A(3 分)【解析】B 项成分残缺(缺宾语),应改为“采取多种节能减排的措施”;C 项成分赘余,任意删掉“超过”或“余”;D 项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加强社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5.答案示例一:在《江城子》中,我们将领略豪放苏轼的昂扬意气;在《水调歌头》中,我们将倾听多情苏轼的美好祝愿;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我们会感受到“闲人”苏轼的乐观豁达。
示例二:这些传诵千古的诗文中,有“西北望,射天狼”的昂扬意气,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多情浪漫,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旷达自得。
评分意见:5 分。围绕三首诗文的内容或主题展开 3 分,语言流畅、优美 2 分。
6.答案示例一:我建议你填报普通高中。进入普通高中,就有机会上大学,爱好或许会随着眼界的扩大而改变。而且,你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
示例二:我建议你填报职业高中。你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上一定会做得更出色。国家正大力助推职业高中的发展,你将来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评分意见:3 分。给出明确建议得 1 分。理由合理 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0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7 分)
7.B(3 分)【解析】“委”义为“舍弃”。
8.A(3 分)【解析】原文“太尉使备西北”意思是太尉让西北方向做好准备,后文其精兵“奔”的方向也应是西北,所以“奔”与“西北”不能断;“吴兵”主语不能断开。
9.D(3 分)【解析】“忿然离席”与原文意思不符。
10. (1)梁王每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援,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愿意出兵。
(2)皇帝起身,条侯就快步走出,景帝看着他出去。
评分意见:8 分。第(1)句 5 分,关键词“日”“使使”“守”“便宜”各 1 分,句子大
意正确 1 分;第(2)句 3 分,关键词“趋”“目”各 1 分,句子大意正确 1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7 分)
11.D(3 分)【解析】尾联抒发的是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
12.①因战争而不得不流落他乡的孤独飘零之感;②远离家乡不得归而产生的浓烈的思家忆弟之情;③不能重返故土而老于蜀中的年华逝去之悲;④连战皆捷希望破幽燕平定叛乱的国家命运之忧。
评分意见:4 分,每点 1 分,意思相同即可。
13.(1)威武不能屈(2)征蓬出汉塞(3)直挂云帆济沧海(4)山重水复疑无路(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评分意见:6 分,写对一句给 1 分,一句中有一处错误则该句不给分。
三、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议论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4.A(3 分)【解析】中心论点应是对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这一问题的回答,结合全文来看,文章不只是强调劳动的重要性,重在探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劳动教育的问题。B 项是劳动教育的目的,C 项是提出问题的背景,D 项是劳动的意义。
15.B(3 分)【解析】引用“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是为了论证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并不能证明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开展劳动教育。
16.C(3 分)【解析】文中“学习劳动知识”不符合在具体场景中开展劳动教育的要求,“开展劳动知识学习并通过检测及时进行评价”与教育部重在评价劳动表现的要求不相符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17. B(3 分)【解析】A 项是发《通知》的背景,C 项是《通知》的内容,D 项是发《通知》的目的。
18. C(3 分)【解析】“受负面情绪困扰”是“青少年睡眠不足”的结果,非原因。原文中有“长期睡眠不足的孩子,会被负面情绪困扰”的信息。
19. ①学校和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②家长少让孩子参加校外培训,多陪孩子锻炼身体,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③社会应规范管理各类培训机构,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评分意见:4 分,意思相同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20.C(3 分)【解析】“反衬”错误,老李实际上和布伦木沙一样,是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属于正衬。
21.(1)“勺子”原本是傻瓜的意思,这里寓褒于贬,表达了老李对布伦木沙的喜爱和对他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赞美。
评分意见:3 分,意思相同即可。
(2)拟人。既写出了边境风光的美丽,又表达了热血青年对保卫祖国边境的向往。评分意见:3 分,意思相同即可。
22.①“布伦木沙”是主人公的名字,小说讲述的是布伦木沙的故事,以他的故事推动情节发展。②“布伦木沙”这个词具有丰富意蕴,它既是一条河的名字,又指河上渡人用的木头筏子。作者借此既赞美了甘于寂寞、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布伦木沙,又赞美了以他为代表的具有奉献精神的基层工作者。
评分意见:6 分,第①点 2 分,第②点 4 分,意思相同即可。
四、名著阅读(6 分)
23.答案示例:
人 物:毛泽东 出处:《红星照耀中国》
典型事件:(1)剪辫子,因为剪辫子与人辩论;(2)退学后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坚持自学,研读群书;(3)投身政治运动:主笔“湘江评论”、创办文化书社、反对军阀、组织工人、领导了对省议会的冲击;(4)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花整整一个夏天走遍湖南全省;(5)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组织起义,参与建立苏维埃政府;(6)经历了五次反“围剿”;(7)把衣服脱下来给前线受伤的兄弟穿;(8)通过长征到达甘、陕地区。
人物点评:他自律刻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生活简朴,不搞特殊化;他博览群书,有强烈的求知欲;他忠于革命,有坚定的信念。
人 物:朱德 出处:《红星照耀中国》
典型事件:(1)参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2)先后帮忙组织南昌起义、湘南起义;(3)帮农民种田、搬运谷物;(4)远道跋涉,到上海、北京、柏林寻找共产党;(5)和士兵同吃同住,借自己的马给士兵,自己走路;(6)带领部队抵抗住了西藏冰天雪地的考验;(7)采用游击战术与敌军作战;(8)与毛泽东一起率部在福建、广东、湖南为苏维埃的发展长期斗争。
人物点评:他是一位大公无私,有强烈责任感的总司令。生活中,他温和、热心,融入军民;战场上,他英勇无畏,军事才能卓越。
人 物:保尔·柯察金 出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典型事件:(1)战白匪,救出朱赫来;(2)保尔在骑兵旅中伤寒未愈就回到部队;(3)在与波兰军的战斗中,保尔勇往直前,忘我拼杀;(4)带病修铁路;(5)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坚持学习;(6)在病榻上写作;
人物点评:在枪林和弹雨中,他不惧牺牲,展现了无产阶级的坚定信念;在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他坚强执着,演绎了平凡生命的烈火青春。
人 物:尼摩船长 出处:《海底两万里》
典型事件:(1)为救采珠人勇斗鲨鱼;(2)送珍珠给采珠人;(3)送黄金给陆地上需要帮助的人;(4)阻止尼德兰捕杀长须鲸;(5)在长须鲸和抹香鲸的战斗中,尼摩船长保护长须鲸,驱散抹香鲸;(6)突破冰山重围;(7)肉搏章鱼;(8)冲撞战舰。
人物点评:他是一位渊博而智慧的探险家,投身于海洋文明的研究,具有探索精神;他是一名有博爱之心的勇士,他关注、同情、帮助着弱小;他是一名有正义之感的复仇者,他反抗压迫,追求自由,有着与侵略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评分意见:6 分。点明出处 1 分,围绕主题选取典型事件 2 分,围绕主题进行人物点评 3 分。
五、写作(60 分)
24.答案示例:
眉山市初中学生在线教育测评以眉山市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人数为 2064 人,调查项目为基本信息、在线学习行为和非学业品质三个方面。调查数据显示,与全国中小学生相比,眉山市中小学生 1 小时之内的在线学习时长略高于全国,而 1 至 2 小时及 2 小时以上均略低于全国。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上,眉山学生一对一的方式低于全国 10 个百分点,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学习方式眉山学生均高于全国。
评分意见(10 分):
注:(1)字数不足 6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不足 200 字,得分不超过 10 分;不足 100 字,给 1—5
分;只有标题,且符合题意给 2 分。(2)偏题作文总分在 24 分以下,离题作文在 10 分以下。(3)
每一个错别字扣 1 分,最多扣 3 分;(4)标点错误多,最多扣 2 分。
【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叛乱。周亚夫由中尉升为太尉,领兵东进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与他们交战很难取胜,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汉景帝答应了周亚夫的请求。周亚夫把朝廷的各路军队会合在荥阳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国形势危急,请求援救。而太尉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加高营垒坚守不出。梁王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援,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去救。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随即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仍不出兵,而是派遣弓高侯等人率兵切断了吴楚军队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士兵们饥饿,屡次挑战,可是汉军始终不出来。后来吴兵向汉军军营东南角奔来,太尉让人们注意防备西北。接着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西北,但不能攻入。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吴王刘濞无奈拋弃了大军,与几千名壮士一起逃跑。汉兵于是乘胜追击,全部俘虏了叛军,并使他们投降。双方攻守一共只有三个月,吴、楚叛乱就被平定了。
五年以后,周亚夫升任丞相,景帝非常器重他。后来,景帝废了栗太子,丞相周亚夫极力争辩,也未能劝阻。景帝因此就疏远了他。后来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个人投降汉朝,景帝想要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后来的人。丞相周亚夫说:“那几个人背叛他们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们为侯,那还怎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说:“丞相的意见不能采用。”于是把唯徐卢等人全都封为列侯。周亚夫因而称病在家。景帝中元三年(前 147),周亚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职务。不久,景帝在皇宫中召见条侯,赏赐酒食。席上只放了一大块肉,没有切碎的肉,也不放筷子。条侯心中不满,回头就叫管宴席的官拿筷子来。景帝看到后笑着说:“这些不能满足您的需要吗?”条侯脱下帽子谢罪。皇帝起身,条侯就快步走出,景帝目送他出去。景帝说:“这个遇事就不高兴的人不能任少主的大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