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承德中考 > 承德中考试题 > 承德物理试题 > 正文

2018承德市中考物理压轴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7-12-12 13:50:03文/赵妍妍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承德市中考物理压轴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共39分,1-15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6-18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如图所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A.

飞奔的猎豹              B.

站在上升扶梯的人

C.

放在桌面上的书              D.

缓慢爬行的蜗牛

 

2.(承德中考物理)如图所示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运动形式的是  (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3.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4.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轻轨两旁安装隔音板

B.摩托车烟囱上安装消声器

C.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

D.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B.宇航员在太空能够进行交流,因为真空能够传声

C.歌唱家唱出的“海豚音”可以击碎玻璃杯,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

 

6.(承德中考物理)晚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就越清晰,下列对该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室外越亮像越清晰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人远离窗玻璃像变小

 

7.如图所示各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

镜子将阳光折射入眼              B.

日食

C.

玻璃墙刺眼              D.

雨后彩虹

 

8.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其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近视眼 凸透镜              B.近视眼  凹透镜

C.远视眼  凸透镜              D.远视眼 凹透镜

 

9.下列物理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汽化

B.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升华

C.水正在慢慢结冰﹣﹣凝华

D.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熔化

 

10.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如图所示四个物理现象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

A.

山顶上的雾              B.

夏天的冰雹              C.

烧水冒白气              D.

树叶上露珠

 

11.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不吸收热量的是(  )

A.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B.夏天输水管外壁出现小水珠

C.冰雹在地面上逐渐消失

D.放在箱子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12.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13.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说明铁比棉花重

B.由热胀冷缩的现象可以看出,密度与温度有关

C.将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质量也变大

D.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14.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铝合金作为制造飞机的材料,主要是利用了铝合金密度小的特点

B.用橡胶做汽车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密度较大

C.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是因为塑料的密度小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15.(承德中考物理)某同学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了m﹣v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16.水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

B.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D.水可以在90℃时沸腾

 

17.关于如图所示的各种物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B.

敲打鼓面纸屑会跳舞,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把它剪短,音调会变低

D.

用“土电话”能听见对方的声音,说明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

 

18.如图为王亚萍在“天宫一号”中授课时做的水球透镜实验,通过水球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倒影”,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球相当于凸透镜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D.若王亚萍靠近水球,则“倒影”会变大

 

 

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题,每空1分共28分)

19.有五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书的宽度值分别为18.50cm、18.52cm、18.515cm、18.80cm、18.48cm,他们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其中数据      是错误的,数据      是没有意义的,该实验测得书宽度的平均值是      .

 

20.如图是某住宅小区门口的场景

(1)图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      处控制噪声.

(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      ,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50m至少需要      s,汽车进入小区门口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图中C是摄像头,它是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      、缩小的      像.

 

21.在一个晴天的午后,小明陪同妈妈到湖边散步,看见水中的鱼在“云”里欢快的游动,小明看到的鱼是光      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水中的“云”是光      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母子俩感觉热了到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      形成的太阳的      (选填“实”或“虚”)像.

 

22.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乙图的物质处于      状态,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成甲图状态的过程叫做      (填物态变化名称).物质由甲图状态变成乙图状态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23.(承德中考物理)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雪、雹等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面及地表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当含有较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会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      或      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雨滴和小冰晶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会      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在地面,这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变成小水滴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降雨过程中,如果小水滴遇到冷空气会      成小冰粒,落在地面上,这就形成了雹(除第五空外,其他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24.小明十一去西藏旅游.从西藏回到北京时,他发现在西藏喝剩下的矿泉水瓶变瘪了,瓶内气体的体积      ,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他带的矿泉水瓶上标有“500ml”字样,若整瓶水结成冰,则体积将增大约      ml(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

 

 

三、作图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25、26题各2分,27题4分,28题8分,29分4分,共20分)

2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在水面发生了折射,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折射角r.

 

26.请在图中作出点光源S通过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27.小伟“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A、B是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

(1)实验中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以得出:像与物的大小      ,现将玻璃板靠近A蜡烛一些,为了使B蜡烛与A蜡烛的像再次重合,B蜡烛应      (填“靠近”或“远离”)A蜡烛;

(2)如果移去B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蜡烛的像;

(3)小伟看到自己的手表与同桌的相同,于是小伟突发奇想将两块手表替代A、B蜡烛,正立于玻璃板两侧,如图乙所示,此时A手表指针指在9点整,那么B手表的指针应调至      点才能与A手表指针的像完全重合.

 

28.(承德中考物理)某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表,在实验时观察到,冰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8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12

﹣9

﹣6.2

﹣3

0

0

0

0

0

2

4.2

6

8.1

(1)如图甲所示,将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目的是      .

(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此时示数是      ,试管中的物质呈      态.

(3)在图丙的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时间图象.

(4)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      .

(5)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

 

29.某同学用天平、烧杯、水测出了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标尺上的游码移到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

(3)如图乙所示:

A.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作上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C.再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2g;

(4)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      kg/cm3.

 

 

四、(承德中考物理)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30题6分,31题7分,共13分.)

30.小王五一期间自驾车旅游,如图所示,当到达A地时,车内钟表显示如图C,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如图D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1.一块纪念碑由大理石凿成,体积是50m3,现取一小块该纪念碑大理石样品,测得质量为120g,体积为50cm3,求:

(1)大理石的密度;

(2)纪念碑的质量;

(3)若按5:1的比例,用塑料泡沫制作该纪念碑缩小的复制品,求复制品的质量(塑料泡沫的密度ρ=0.9g/cm3)

 

承德中考物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共39分,1-15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6-18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如图所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A.

飞奔的猎豹              B.

站在上升扶梯的人

C.

放在桌面上的书              D.

缓慢爬行的蜗牛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我们平时说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则静止;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运动.

【解答】解:以地面为参照物,飞奔的猎豹、站在上升扶梯的人和缓慢爬行的蜗牛相当于地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飞奔的猎豹、站在上升扶梯的人和缓慢爬行的蜗牛都是运动的;

放在桌面上的书相当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书是静止的.

故选:C.

【点评】要正确解答此题,需要求学生对“相对静止”有正确的理解:相对静止的两物体必须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2.如图所示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运动形式的是  (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专题】信息给予题;运动和力.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s﹣t图象和v﹣t图象.一定要分清楚其本质的不同.

【解答】解:①图中,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②图中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图中物体速度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图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大,物体做加速运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通过图象来表示.图象能很直接的反应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图象题,首先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

 

3.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考点】响度.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所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解答】解:吼猴“雷鸣般”的叫声,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故选B.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4.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轻轨两旁安装隔音板

B.摩托车烟囱上安装消声器

C.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

D.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各个选项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的减弱噪声.

【解答】解:A、轻轨两旁安装隔音板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摩托车烟囱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C、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能够知道噪声的响度大小,但不是减弱噪声的措施.符合题意.

D、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特点和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

 

5.(承德中考物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B.宇航员在太空能够进行交流,因为真空能够传声

C.歌唱家唱出的“海豚音”可以击碎玻璃杯,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

【考点】声与能量;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4)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解答】解:A、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故A错误;

B、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需要介质无线电进行交流,故B错误;

C、利用声音击碎玻璃杯,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C正确;

D、音色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速度、声音的特征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属于基础题目.

 

6.晚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就越清晰,下列对该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室外越亮像越清晰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人远离窗玻璃像变小

【考点】光的反射.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物体放出或者反射的光越多像越清晰;

深色玻璃透光性差,反射的光越多像越清晰.

【解答】(承德中考物理)解:

A、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

B、室内灯光越亮,反射的光线越强,像也就越清晰,故B错误;

C、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C错误;

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人不管是远离玻璃窗还是靠近玻璃窗,像的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7.如图所示各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

镜子将阳光折射入眼              B.

日食

C.

玻璃墙刺眼              D.

雨后彩虹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解答此题要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平面镜成像,成因是光的反射.

②光的折射现象.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路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③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解:A、镜子将阳光折射入眼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日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玻璃墙刺眼属于镜面反射,故C错误;

D、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光现象部分在考试的时候,总是结合多个知识点在一块,这就要求同学们对知识要有综合的处理能力.

 

8.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其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近视眼 凸透镜              B.近视眼  凹透镜

C.远视眼  凸透镜              D.远视眼 凹透镜

【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图析法;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据图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还是后方,而后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据图能看出,此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此时是远视眼的示意图,为了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使原来的光线会聚,故应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只有C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及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

 

9.下列物理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汽化

B.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升华

C.水正在慢慢结冰﹣﹣凝华

D.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熔化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顺推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要判断各选项的物态变化是否相对应,首先要弄清楚各选项的物态变化特点,然后根据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来判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解答】解:A、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湿衣服内的水分蒸发所致,属于汽化,故A正确;

B、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变干,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故B错误;

C、水在慢慢结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过程,属于凝固,故C错误;

D、灯泡用久了,钨丝受高温升华为气态钨,所以灯丝会变细,属于升华,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几种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然后根据规律来判断.

 

10.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如图所示四个物理现象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

A.

山顶上的雾              B.

夏天的冰雹              C.

烧水冒白气              D.

树叶上露珠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顺推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

【解答】解:A、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

B、冰雹是固体,主要是云层中的水遇冷形成的,是凝固现象;

C、烧水冒白气是壶嘴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D、树叶上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11.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不吸收热量的是(  )

A.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B.夏天输水管外壁出现小水珠

C.冰雹在地面上逐渐消失

D.放在箱子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顺推法;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熔化、汽化和升华.根据我们对于物态变化的认识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看它们都是什么物态变化形成的,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A、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输水管外壁出现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输水管液化成的,液化放热.故B符合题意;

C、冰雹在地面上逐渐消失,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在箱子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樟脑球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和物态变化中吸放热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

 

12.(承德中考物理)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考点】熔点和凝固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选择温度计的原则是:温度计内的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应该比被测温度低,沸点应该比被测温度高.

【解答】解: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北方很冷的地区温度非常低,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一般选酒精温度计,而水银的凝固点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态的变化特点和凝固点,使用温度计之前要先对测量对象作出估计,然后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如果选择的温度计不合适,不但无法测量物体温度,还可能损坏温度计.

 

13.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说明铁比棉花重

B.由热胀冷缩的现象可以看出,密度与温度有关

C.将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质量也变大

D.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定性思想;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②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解答】解:

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只有相同体积的铁和棉花相比,铁的重力才大于棉花.此选项错误;

B、一定质量的物体,热胀冷缩导致体积发生变化,由公式ρ=知,密度相应发生变化.说明物质密度与温度有关.此选项正确;

C、将密闭容器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体积变小,但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

D、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质量和体积减小,但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密度、质量的特点,需要清楚质量与物质多少有关,密度与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

 

14.(承德中考物理)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铝合金作为制造飞机的材料,主要是利用了铝合金密度小的特点

B.用橡胶做汽车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密度较大

C.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是因为塑料的密度小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比较思想;控制变量法;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1)相同体积时,物质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

(2)若作为轮胎,应该用弹性较大的材料,这样才可以避免颠簸及路面的损坏.

(3)电源插座的外壳是由塑料制成的,是因为塑料是绝缘体与密度无关.

(4)根据气球浮力产生的原因,即是通过改变气体的密度从而改变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实现升降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铝合金的密度比较小,在相同体积时,质量比较小,重力比较小,易于飞机起飞,故A正确;

B、汽车轮胎是用橡胶制作的,这主要是利用了橡胶的弹性大,这样可以减轻颠簸,故B错误;

C、电源插座的外壳利用塑料是因为塑料是绝缘体使用安全与密度无关,故C错误;

D、在欢乐的节日里放飞的气球是利用浮力升空的,根据F浮=ρ空气gV和G=ρ气体gV可得,体积一定时,只有当填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浮力大于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基本属性利用,属基础性题目,关键要与实际结合.

 

15.某同学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了m﹣v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应用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示图象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比较两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

该图象是m﹣V的图象,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根据图象即可比较体积相同时两者的质量关系,质量相同时两者的体积关系.

【解答】解:A、由图示图象可知,两物质体积V相同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故A正确,B错误;

C、由图示图象可知,V甲=V乙时,m甲>m乙,故C错误;

D、由图示图象可知,m甲=m乙时,V甲<V乙,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象得出相关信息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目.

 

16.水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

B.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D.水可以在90℃时沸腾

【考点】质量的估测;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声速.

【专题】应用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解答】解:

A、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即1斤左右,故A正确;

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水中的速度要比这个速度大的多,故B错误;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故C错误;

D、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当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降低,因此水可以在90℃时沸腾,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17.关于如图所示的各种物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B.

敲打鼓面纸屑会跳舞,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把它剪短,音调会变低

D.

用“土电话”能听见对方的声音,说明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A、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液体、固体和气体中传播.

【解答】解:A、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故A正确.

B、敲打鼓面纸屑会跳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故C错误;

D、用“土电话”能听见对方的声音,说明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基本性质,是一道基础题.在平时要注意积累,不光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还要注意对一些实验知识的积累.

 

18.如图为王亚萍在“天宫一号”中授课时做的水球透镜实验,通过水球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倒影”,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球相当于凸透镜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D.若王亚萍靠近水球,则“倒影”会变大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此原理.

【解答】解:A、王亚平在水球中的“倒影”是凸透镜成像,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倒影”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承接,故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或摄像机等)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

D、透过水球看到倒影,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当王亚平靠近“水球”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即“倒影”会变大,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以及物距、像距和像之间的关系,难易程度适中.

 

二(承德中考物理)填空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题,每空1分共28分)

19.有五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书的宽度值分别为18.50cm、18.52cm、18.515cm、18.80cm、18.48cm,他们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其中数据 18.80cm 是错误的,数据 18.515cm 是没有意义的,该实验测得书宽度的平均值是 18.50cm .

【考点】长度的测量.

【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把测量数据换算成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字的数据,其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2)对于给出的数据,首先要弄清楚是否有错误或者不合理的数据,然后再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物体的长度,此结果最接近物体的真实值.注意在求平均值时,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应该和给出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相同.

【解答】解:

(1)根据数据18.50cm=18.50mm,由此可以看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从五个测量结果看,18.80cm的数据与其它四个测量值差别最大,所以是错误的记录;

(3)18.515cm的分度值是0.1mm,测量结果不合理,无意义;

(4)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物体的长度为:

L==18.50cm.

故答案为:1mm;18.80cm;18.515cm;18.50cm.

【点评】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法;但在计算平均值时,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与测量值相同.

 

20.如图是某住宅小区门口的场景

(1)图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 声源 处控制噪声.

(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 汽车速度不能超过5km/h ,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50m至少需要 36 s,汽车进入小区门口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 运动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图中C是摄像头,它是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 倒立 、缩小的 实 像.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速度与物体运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1)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2)图B所示目前指示的车速5km/h,根据公式t=进行计算以这样的速度行驶50m,需要的时间.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3)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1)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其中禁鸣标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汽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5km/h,

由v=可得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汽车在小区内行驶50m时间:

t===0.01h=36s,

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与汽车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标志牌是运动的;

(3)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1)声源;(2)汽车速度不能超过5km/h;36;运动;(3)倒立;实.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强弱的表示方法和等级划分以及防治噪声的途径了解和掌握;

由标志牌获取足够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标志牌,我们应能够读懂各种标志牌,懂得标志牌所表示的含义.

同时了解凸透镜成像在实际中的应用.

 

21.在一个晴天的午后,小明陪同妈妈到湖边散步,看见水中的鱼在“云”里欢快的游动,小明看到的鱼是光 折射 形成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水中的“云”是光 反射 形成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母子俩感觉热了到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 直线传播 形成的太阳的 实 (选填“实”或“虚”)像.

【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

1、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3、光的折射现象,知道看水中的物体如“鱼”、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1)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

(2)水中的“云”则是云经河水这个“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云的虚像.

(3)树叶间有空隙,形成一个个小孔,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答案为:折射;虚;反射;虚;直线传播;实.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当中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22.(承德中考物理)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乙图的物质处于 液体 状态,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成甲图状态的过程叫做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物质由甲图状态变成乙图状态需要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

【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专题】信息给予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①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②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但有一定的体积;

③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易向四面八方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2)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过程叫做升华;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

(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解答】解:(1)由图可知:甲图分子排列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体分子的排列模型;

乙图分子排列没有固定的位置,比较松散,是液体分子的排列模型;

丙图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是固体分子的排列模型.

(2)物质由图丙直接变成图甲的过程,也就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3)物质由甲图状态变成乙图状态的过程,也就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故答案为:液体;升华;放热.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结构模型的识别以及物态变化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23.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雪、雹等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面及地表中的水不断 汽化 变成水蒸气,当含有较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会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 液化 或 凝华 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雨滴和小冰晶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会 熔化 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在地面,这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变成小水滴需要 吸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降雨过程中,如果小水滴遇到冷空气会 凝固 成小冰粒,落在地面上,这就形成了雹(除第五空外,其他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考点】水的三态变化.

【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与特点分析答题,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节水措施;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熔化、汽化、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要放热.

【解答】解:(1)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为水蒸汽是汽化;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珠的变化是液化;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的变化是熔化;

(2)汽化与熔化需要吸热;小水滴变为小冰粒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熔化;吸热;凝固.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物态变化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即可正确解题.

 

24.(承德中考物理)小明十一去西藏旅游.从西藏回到北京时,他发现在西藏喝剩下的矿泉水瓶变瘪了,瓶内气体的体积 变小 ,密度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他带的矿泉水瓶上标有“500ml”字样,若整瓶水结成冰,则体积将增大约 55.6 ml(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气体被压缩之后,体积减小,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以判断气体密度的变化;

(2)知道水的体积,利用m=ρV求水的质量;水结冰,质量不变,再利用V=求冰的体积进而求出体积增加值.

【解答】解:

(1)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瓶内气体体积变小,而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变;

根据ρ=得,瓶内气体的密度变大.

(2)水的体积V水=500mL=500cm3,

由ρ=得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g/cm3×500cm3=500g,

因为水结冰,质量不变,

所以m冰=m水=500g,

由ρ=得冰的体积:

V冰==≈555.6cm3=555.6mL,

体积增加值:

△V=V冰﹣V水=555.6mL﹣500mL=55.6mL.

故答案为:变小;变大;55.6.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计算时注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属于隐含条件.

 

三、作图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25、26题各2分,27题4分,28题8分,29分4分,共20分)

2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在水面发生了折射,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折射角r.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作图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解答】解: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水面的法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标上折射角r.如图所示:

【点评】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6.请在图中作出点光源S通过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专题】作图题;图像综合题.

【分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得到的交点即S的像.

【解答】解:

由S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折射光线的交点即S的像,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27.小伟“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A、B是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

(1)实验中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以得出:像与物的大小 相同 ,现将玻璃板靠近A蜡烛一些,为了使B蜡烛与A蜡烛的像再次重合,B蜡烛应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A蜡烛;

(2)如果移去B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蜡烛的像;

(3)小伟看到自己的手表与同桌的相同,于是小伟突发奇想将两块手表替代A、B蜡烛,正立于玻璃板两侧,如图乙所示,此时A手表指针指在9点整,那么B手表的指针应调至 3 点才能与A手表指针的像完全重合.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根据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得出像与物的大小的结论;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分析

【解答】解:(1)实验中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2)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所以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3)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故表面上的刻度是左右相反的,因此当此时A手表指针指在9点整,那么B手表的指针应调至3点才能与A手表指针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1)相同;靠近;(2)不能;(3)3.

【点评】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只要掌握扎实,牢记相关的知识,答案不难得出.此题引入了“等效替代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应该有所了解,并学会使用.

 

28.某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表,在实验时观察到,冰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8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12

﹣9

﹣6.2

﹣3

0

0

0

0

0

2

4.2

6

8.1

(1)如图甲所示,将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目的是 使冰块受热均匀 .

(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B (选填“A”、“B”或“C”),此时示数是 3℃ ,试管中的物质呈 液 态.

(3)在图丙的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时间图象.

(4)冰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 0℃ .

(5)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为了使冰受热均匀,应尽量选用碎冰块;

(2)温度计在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结合液柱的位置可读出示数,并根据温度与冰的熔点相比较得出其所处的状态;

(3)先根据表中数据画出点,再描线;

(4)冰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冰的熔点是0℃;

(5)根据表中数据或图象均可总结出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解答】(承德中考物理)解:(1)在实验中,将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目的是使冰块受热均匀.

(2)温度计在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B的方法是正确的;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在零上,为3℃,此时温度高于冰的熔点,所以处于液态;

(3)根据表中数据,先画点,再描线,如图所示.

(4)由表中数据和图象可知,冰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是晶体,其熔点为0℃;

(5)由表中数据和图象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使冰块受热均匀;(2)B;3℃;液;(3)见上图;(4)晶体;0℃;(5)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点评】此题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根据实验数据画点描线、实验结论的分析总结等.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

 

29.某同学用天平、烧杯、水测出了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标尺上的游码移到 零刻度线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57g .

(3)如图乙所示:

A.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作上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C.再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液面到达标记处 ,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2g;

(4)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 1.9×103 kg/cm3.

【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专题】实验探究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按照天平的基本操作要求先调节、再测量,读数时应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

在没有量筒或物体太大无法放入量筒中时,可利用本题中(3)的方法来测量其体积.石块的排水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排水体积可通过求排水质量和水的密度求出,排水质量则是图中B、C两次的质量之差,最后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求出小石块的密度.

【解答】解:(1)天平放好后,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砝码的质量为50g+10g=60g,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的示数为2g,所以小石块的质量为m=50g++5g+2g=57g;

(3)在如图所示的方法中,取出了石块,再将水补充到原来的标记处,这样增加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4)石块的体积V=V排===30cm3.小石块的密度ρ===1.9g/cm3=1.9×103kg/m3.

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2)57g;(3)液面到达标记处;(4)1.9×103.

【点评】本题中既考查了天平的基本调节使用方法,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利用等效替代求固体体积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在没有量筒或物体大于量筒口径时使用,值得我们学习.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30题6分,31题7分,共13分.)

30.小王五一期间自驾车旅游,如图所示,当到达A地时,车内钟表显示如图C,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如图D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承德中考物理)(1)从车内的钟表显示可得此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

(2)由图可得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再利用v=求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解答】解:(1)由C、D图可知车内钟表显示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

t=10:45﹣10:15=30min=0.5h;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

s=130km﹣70km=60km,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v===120km/h;

答:(1)轿车从A地到B地用时30min;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120km/h.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通过图象得出需要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31.一块纪念碑由大理石凿成,体积是50m3,现取一小块该纪念碑大理石样品,测得质量为120g,体积为50cm3,求:

(1)大理石的密度;

(2)纪念碑的质量;

(3)若按5:1的比例,用塑料泡沫制作该纪念碑缩小的复制品,求复制品的质量(塑料泡沫的密度ρ=0.9g/cm3)

【考点】密度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知道大理石样品的质量和体积,根据ρ=求出样品的密度即为大理石的密度;

(2)知道纪念碑的体积和大理石的密度,根据m=ρV求出纪念碑的质量;

(3)根据题意可知复制品的体积,利用m=ρV求出复制品的质量.

【解答】解:(1)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所以,大理石的密度:

ρ===2.4g/cm3=2.4×103kg/m3;

(2)纪念碑的质量:

m总=ρV总=2.4×103kg/m3×50m3=1.2×105kg;

(3)按5:1的比例,用塑料泡沫制作该纪念碑缩小的复制品的体积:

V′=V总=×50m3=10m3,

复制品的质量:

m′=ρ′V′=0.9×103kg/m3×10m3=9000kg.

答:(1)大理石的密度为2.4×103kg/m3;

(2)纪念碑的质量为1.2×105kg;

(3)复制品的质量为9000kg.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1g/cm3=1×103kg/m3.

第1页(共1页)

 

查看更多【承德物理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