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荆门中考 > 荆门中考试题 > 荆门化学试题 > 正文

2018荆门市中考化学压轴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2017-12-05 16:14:18文/赵妍妍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荆门市中考化学压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工业制氧气              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

C.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2.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液态氧              C.软水              D.稀有气体

3.(荆门中考化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入块状固体              B.

蒸发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加热固体制氧气

4.(荆门中考化学)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发出白光

B.放出热量

C.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瓶壁有水雾

5.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碳

6.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B.              C.              D.

7.(荆门中考化学)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63

B.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63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9

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8.如图所示是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B.该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

C.该图没法表示出中子的数目

D.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二、填空题(共14分)

9.(荆门中考化学)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或者数字和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1)2个硫原子______

(2)3个氢分子______

(3)2O______

(4)3NaCl______.

10.(荆门中考化学)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白色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用下列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白色粉末的名称是______.

(2)如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一种即可)

(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这种水是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5)他按图2将该水电解:______(填甲或乙)试管里产生的是氧气.

11.(荆门中考化学)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标明属于“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_____(______)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2.(荆门中考化学)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O2,选用收集装置______(填写装置序号).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O2,如用D装置收集O2,收集完毕时,应先______(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后______(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13.(荆门中考化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收集资料】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点燃时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表达式:S+O2SO2).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选择的药品是足量的红磷,设计了如图1.

(1)红磷在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______.

(2)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3)一般不用木炭的原因是______.

(4)(荆门中考化学)集气瓶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改进实验】第二小组同学选择的药品是硫,步骤和现象是:

步骤

现象

①用燃烧匙将硫点燃后伸入到大试管中,立即密封.

硫燃烧

②待硫熄灭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冷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如图2

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上升了一段稳定的水柱,水约占试管容积的

(5)你认为水上升的原因是______.

(6)最终水约占试管容积的,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7)(荆门中考化学)如果不足,可能是下列原因中的______(填字母).

A.硫用量不足      B.未冷却至室温     C.气密性不好.

14.(荆门中考化学)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克,求:

①生成氧气多少克?

②10.7克固体是什么,各多少克?

荆门中考化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工业制氧气              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

C.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荆门中考化学)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冰雪融化、工业制氧气都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都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汽油挥发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荆门中考化学)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荆门中考化学)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液态氧              C.软水              D.稀有气体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B、液态氧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C、软水中含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B.

【点评】(荆门中考化学)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入块状固体              B.

蒸发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加热固体制氧气

【考点】(荆门中考化学)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分析】A、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具体操作: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

B、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液体,防止液体飞溅;

C、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导气管开关,从长颈漏斗口向锥形瓶中加水,长颈漏斗内形成的液柱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D、为了防止药品受潮加热有水生成,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所以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解答】(荆门中考化学)解:A、图中操作将会砸裂试管,应“一横二放三慢竖”,故A错误;

B、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液体,液体飞溅,影响实验结果,故B错误;

C、关闭导气管开关,从长颈漏斗口向锥形瓶中加水,如果在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

D、图中操作装置错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可能会引起试管炸裂,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和加热固体的注意事项,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和蒸发时的注意事项.

 

4(荆门中考化学).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发出白光

B.放出热量

C.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瓶壁有水雾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荆门中考化学)解:

A、发光的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B、放出热量的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C、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生成了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瓶壁有水雾的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5.(荆门中考化学)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碳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污染知识的理解,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要在学习有关空气污染物知识的基础上回忆.

【解答】(荆门中考化学)解:

对空气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有100多种,但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必须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体现出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

A、二氧化硫,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A正确;

B、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B正确;

C、二氧化氮,也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较简单,要熟悉空气的污染物和空气质量日报的知识.

 

6.(荆门中考化学)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B.              C.              D.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判断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图.

【解答】解: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也可以表示构成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所以由物质的化学式可得知构成该物质分子的构成.

 

7.(荆门中考化学)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63

B.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63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9

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考点】(荆门中考化学)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分析】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判断;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计算;

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判断;

D、根据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判断.

【解答】(荆门中考化学)解: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其中中子不带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原子对外不显电性,所以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铕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3,其质子数和电子数也为63,所以:

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铕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3,其质子数和电子数也为63,所以正确;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铕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52﹣63=89,所以错误;

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铕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3,其质子数和电子数也为63,所以错误;

D、铕元素原子的质量是指实际质量,其单位一般是克,在该题中无法判断.

故选:A.

【点评】(荆门中考化学)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8.如图所示是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B.该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

C.该图没法表示出中子的数目

D.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考点】(荆门中考化学)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简单分类.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核外电子层数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数,由最外层电子数可判断该元素的种类及在化学变化中的性质.

【解答】(荆门中考化学)解:

A、该元素的原子电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故A错误;

B、该元素的原子电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该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故B正确;

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得知原子核内19个质量,但不能判断原子的中子数;故C正确;

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元素为金属元素,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易得到电子.

 

二、填空题(共14分)

9.(荆门中考化学)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或者数字和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1)2个硫原子 2S 

(2)3个氢分子 3H2 

(3)2O 2个氧原子 

(4)3NaCl 3个氯化钠分子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荆门中考化学)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原子表示为:2S.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氢分子可表示为:3H2.

(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O可表示2个氧原子.

(4)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NaCl可表示3个氯化钠分子.

故答案为:(1)2S;(2)3H2;(3)2个氧原子;(4)3个氯化钠分子.

【点评】(荆门中考化学)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白色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用下列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白色粉末的名称是 明矾 .

(2)如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该仪器的作用是 引流 .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滤纸破损 .(一种即可)

(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这种水是 混合物 (填纯净物、混合物)

(5)他按图2将该水电解: 乙 (填甲或乙)试管里产生的是氧气.

【考点】(荆门中考化学)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净化水时可以加入明矾;根据过滤操作的仪器以及过滤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电解水时产生的氧气体积较小,据此解答.

【解答】解:(1)加入的白色粉末是明矾,故填:明矾;

(2)过滤操作中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引流,故填:引流;

(3)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破损,也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还可能是仪器本身不干净,故填:滤纸破损;

(4)过滤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5)观察图示可以看出,乙管内得到的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故填:乙.

【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以及电解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1.(荆门中考化学)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标明属于“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SO2 ( 化合反应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Fe3O4 ( 化合反应 )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2H2O22H2O+O2↑ ( 分解反应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K2MnO4+MnO2+O2↑ ( 分解反应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荆门中考化学)根据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进行分析;

根据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

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荆门中考化学)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S+O2SO2,化合反应;

3Fe+2O2Fe3O4,化合反应;

2H2O22H2O+O2↑,分解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点评】(荆门中考化学)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2.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长颈漏斗 ,② 水槽 .

(2)实验室制取O2,选用收集装置 C或D (填写装置序号).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3)(荆门中考化学)用高锰酸钾制取O2,如用D装置收集O2,收集完毕时,应先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后 熄灭酒精灯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

(2)根据氧气密度和溶水性选择收集装置;

(3)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荆门中考化学)解:(1)①是长颈漏斗,②是水槽.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水槽.

(2)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不易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C或D;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用高锰酸钾制取O2,如用D装置收集O2,收集完毕时,为防止水倒流如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

(1)长颈漏斗;水槽.

(2)C或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荆门中考化学)从水中取出导气管;熄灭酒精灯.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和气体的检验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3.(荆门中考化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收集资料】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点燃时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表达式:S+O2SO2).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选择的药品是足量的红磷,设计了如图1.

(1)红磷在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 剧烈燃烧,冒出浓厚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

(2)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是 水会进入集气瓶,液面上升到第一个刻度线处 .

(3)一般不用木炭的原因是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4)(荆门中考化学)集气瓶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4P+5O22P2O5 .

【改进实验】第二小组同学选择的药品是硫,步骤和现象是:

步骤

现象

①用燃烧匙将硫点燃后伸入到大试管中,立即密封.

硫燃烧

②待硫熄灭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冷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如图2

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上升了一段稳定的水柱,水约占试管容积的

(5)你认为水上升的原因是 瓶中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

(6)最终水约占试管容积的,该实验的结论是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

(7)(荆门中考化学)如果不足,可能是下列原因中的 BC (填字母).

A.硫用量不足      B.未冷却至室温     C.气密性不好.

【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荆门中考化学)(1)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

(2)根据红磷燃烧消耗瓶中空气中的氧气致使瓶中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水会进入集气瓶占据原来氧气的体积解答;

(3)根据木炭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占据原来氧气的体积致使反应前后瓶内气压不发生改变解答;

(4)根据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书写;

(5)根据红磷燃烧消耗瓶中空气中的氧气致使瓶中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水会进入集气瓶解答;

(6)(荆门中考化学)根据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就等于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得出结论;

(7)根据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到室温等都会使进入装置中的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气体,不能选择硫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解答.

【解答】(荆门中考化学)解:(1)红磷在空气中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现象:剧烈燃烧,冒出浓厚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故答案:剧烈燃烧,冒出浓厚的白烟,产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2)红磷燃烧消耗瓶中空气中的氧气致使瓶中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水会进入集气瓶占据原来氧气的体积,并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答案:水会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3)木炭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占据原来氧气的体积致使反应前后瓶内气压不发生改变,故答案: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荆门中考化学)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故答案:4P+5O22P2O5;

(5)红磷燃烧消耗瓶中空气中的氧气致使瓶中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水会进入集气瓶,故答案:瓶中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6)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就等于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故答案: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7)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到室温等都会使进入装置中的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气体,不能选择硫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故答案选BC.

【点评】(荆门中考化学)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验证,要熟练掌握红磷燃烧的现象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才能准确解答这类题目.

 

14.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克,求:

①生成氧气多少克?

②10.7克固体是什么,各多少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的质量等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总质量减去剩余固体的质量,既氧气的质量等于15.5g﹣10.7g=4.8g,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代入数据计算既可得到结果.

【解答】(荆门中考化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的质量等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总质量减去剩余固体的质量,既氧气的质量等于15.5g﹣10.7g=4.8g,

(2)设生成4.8克的氧气需要氯酸钾的质量是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4.8g

x=12.25g

则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5g﹣12.25g=3.25g,

由于生成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所以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10.7g﹣3.25g=7.45g.

答:((荆门中考化学)1)制得氧气4.8克剩余;(2)剩余固体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的质量是3.25克,KCl的质量是7.45克.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出试管内质量的减少量就是生成的氧气质量,再根据氧气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一步计算.

 

查看更多【荆门化学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