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反比例函数,则a的取值为()
A.1 B.﹣1 C.±l D.任意实数
2.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DB∽△ABC的是()
A.∠ABD=∠ACB B.∠ADB=∠ABC C.AB2=AD•AC D. =
3.在△ABC中,若角A,B满足|cosA﹣|+(1﹣tanB)2=0,则∠C的大小是()
A.45° B.60° C.75° D.105°
4.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为圆台,其俯视图正确的是()
A. B. C. D.
5.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k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6.已知α为锐角,sin(α﹣20°)=,则α=()
A.20° B.40° C.60° D.80°
7.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cosA的值为()
A. B. C. D.
8.下列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的是()
A.两个矩形 B.两个正方形
C.两个直角三角形 D.两个等腰三角形
9.已知点A(﹣3,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
A.y1<y2<y3 B.y3<y2<y1 C.y3<y1<y2 D.y2<y1<y3
10.在Rt△ABC中,∠C=90°,若斜边AB是直角边BC的3倍,则tanB的值是()
A. B.3 C. D.2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满足以上条件的函数表达式.
12.在△ABC中,∠C=90°,若tanA=,则sinA=.
13.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多是个.
14.已知△ABC∽△A′B′C′,相似比为3:4,△ABC的周长为6,则△A′B′C′的周长为.
15.已知:△ABC中,点E是AB边的中点,点F在AC边上,若以A,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需要增加的一个条件是.(写出一个即可)
16.已知反比例函数y=,当1<x<2时,y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8分)
17.计算:3sin60°﹣2cos30°﹣tan60°•tan45°.
18.如图,△ABC中,AD⊥BC,垂足是D,若BC=14,AD=12,tan∠BAD=,求sinC的值.
19.如果函数y=m是一个经过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则求m的值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四、解答题(二)(共3小题,满分21分)
20.如图是某工件的三视图,求此工件的全面积和体积.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2,3)、B(﹣3,n)两点.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P是y轴上一点,且满足△PAB的面积是5,直接写出OP的长.
22.如图,一位同学想利用树影测量树高(AB),他在某一时刻测得高为1m的竹竿影长为0.9m,但当他马上测量树影时,因树靠近一幢建筑物,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在墙上(CD),他先测得留在墙上的影高(CD)为1.2m,又测得地面部分的影长(BC)为2.7m,他测得的树高应为多少米?
五、解答题(三)(共3小题,满分27分)
23.如图,已知O是坐标原点,A、B的坐标分别为(3,1)、(2,﹣1).
(1)在y轴的左侧以O为位似中心作△OAB的位似三角形OCD.(要求: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
(2)分别写出A、B的对应点C、D的坐标;
(3)求△OCD的面积;
(4)如果△OAB内部一点M的坐标为(m,n),写出点M在△OCD内的对应点N的坐标.
24.如图,海中一小岛上有一个观测点A,某天上午9:00观测到某渔船在观测点A的西南方向上的B处跟踪鱼群由南向北匀速航行.当天上午9:30观测到该渔船在观测点A的北偏西60°方向上的C处.若该渔船的速度为每小时30海里,在此航行过程中,问该渔船从B处开始航行多少小时,离观测点A的距离最近?(计算结果用根号表示,不取近似值).
25.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作⊙O,交BC于点D,交CA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AD、DE.
(1)求证:D是BC的中点;
(2)若DE=3,BD﹣AD=2,求⊙O的半径;
(3)在(2)的条件下,求弦AE的长.
2018年广东省云浮市中考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若是反比例函数,则a的取值为()
A.1 B.﹣1 C.±l D.任意实数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a的值即可.
【解答】解:∵此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解得a=1.
故选:A.
2.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DB∽△ABC的是()
A.∠ABD=∠ACB B.∠ADB=∠ABC C.AB2=AD•AC D.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以及根据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分别判断得出即可.
【解答】解:A、∵∠ABD=∠ACB,∠A=∠A,∴△ABC∽△AD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ADB=∠ABC,∠A=∠A,∴△ABC∽△AD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AB2=AD•AC,∴ =,∠A=∠A,△ABC∽△AD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不能判定△ADB∽△ABC,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在△ABC中,若角A,B满足|cosA﹣|+(1﹣tanB)2=0,则∠C的大小是()
A.45° B.60° C.75° D.105°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出cosA=,tanB=1,求出∠A和∠B的度数,继而可求得∠C的度数.
【解答】解:由题意得,cosA=,tanB=1,
则∠A=30°,∠B=45°,
则∠C=180°﹣30°﹣45°=105°.
故选D.
4.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为圆台,其俯视图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俯视图是从物体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解答】解:从几何体的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是两个同心圆,
故选:C.
5.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k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
【分析】由于本题不确定k的符号,所以应分k>0和k<0两种情况分类讨论,针对每种情况分别画出相应的图象,然后与各选择比较,从而确定答案.
【解答】解:(1)当k>0时,一次函数y=kx﹣k 经过一、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经过一、三象限,如图所示:
(2)当k<0时,一次函数y=kx﹣k经过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经过二、四象限.如图所示:
故选:A.
6.已知α为锐角,sin(α﹣20°)=,则α=()
A.20° B.40° C.60° D.80°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直接解答即可.
【解答】解:∵α为锐角,sin(α﹣20°)=,
∴α﹣20°=60°,
∴α=80°,
故选D.
7.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cosA的值为()
A. B. C. D.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过B点作BD⊥AC,得AB的长,AD的长,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得结果.
【解答】解:过B点作BD⊥AC,如图,
由勾股定理得,
AB==,
AD==2
cosA===,
故选:D.
8.下列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的是()
A.两个矩形 B.两个正方形
C.两个直角三角形 D.两个等腰三角形
【考点】相似图形.
【分析】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结合选项,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两个矩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不一定成比例,故不符合题意;
B、两个正方形,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符合相似性定义,故符合题意;
C、两个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相同,锐角不一定相等,故不符合题意;
D、两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不一定相等,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已知点A(﹣3,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
A.y1<y2<y3 B.y3<y2<y1 C.y3<y1<y2 D.y2<y1<y3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由各点横坐标的值判断出各点所在的象限,进而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中,﹣m2﹣1<0,
∴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2<0,3>0,
∴点A、B位于第二象限,点C位于第四象限,
∴0<y1<y2,y3<0,
∴y3<y1<y2.
故选C.
10.在Rt△ABC中,∠C=90°,若斜边AB是直角边BC的3倍,则tanB的值是()
A. B.3 C. D.2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
【分析】设BC=x,则AB=3x,由勾股定理求出AC,根据三角函数的概念求出tanB.
【解答】解:设BC=x,则AB=3x,
由勾股定理得,AC=2x,
tanB===2,
故选:D.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满足以上条件的函数表达式 y=(x>0),答案不唯一 .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则反比例函数的反比例系数k<0;反之,只要k<0,则反比例函数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解答】解:只要使反比例系数大于0即可.如y=(x>0),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y=(x>0),答案不唯一.
12.在△ABC中,∠C=90°,若tanA=,则sinA= .
【考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分析】根据正切函数数对边比邻边,可得BC与AC的关系,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的长,再根据正弦函数是对边比斜边,可得答案.
【解答】解:设tanA===,
由勾股定理,得
AB==5a.
sinA===,
故答案为:.
13.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多是 7 个.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分析】根据几何体主视图,在俯视图上表上数字,即可得出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多的个数.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
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多是1+1+1+2+2=7(个).
故答案为:7.
14.已知△ABC∽△A′B′C′,相似比为3:4,△ABC的周长为6,则△A′B′C′的周长为 8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ABC∽△A′B′C′,
∴△ABC的周长:△A′B′C′的周长=3:4,
∵△ABC的周长为6,
∴△A′B′C′的周长=6×=8.
故答案为:8.
15.已知:△ABC中,点E是AB边的中点,点F在AC边上,若以A,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需要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AF=AC或∠AFE=∠ABC .(写出一个即可)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或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进行解答;由于没有确定三角形相似的对应角,故应分类讨论.
【解答】解:分两种情况:
①∵△AEF∽△ABC,
∴AE:AB=AF:AC,
即1:2=AF:AC,
∴AF=AC;
②∵△AFE∽△ACB,
∴∠AFE=∠ABC.
∴要使以A、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AF=AC或∠AFE=∠ABC.
故答案为:AF=AC或∠AFE=∠ABC.
16.已知反比例函数y=,当1<x<2时,y的取值范围是 5<y<10 .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由x的取值范围并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答即可.
【解答】解:∵k=10>0,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又∵当x=1时,y=10,
当x=2时,y=5,
∴当1<x<2时,5<y<10.
故答案为:5<y<10.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8分)
17.计算:3sin60°﹣2cos30°﹣tan60°•tan45°.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实数的运算.
【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别化简求出答案.
【解答】解:原式=3×﹣2×﹣×1
=﹣﹣
=﹣.
18.如图,△ABC中,AD⊥BC,垂足是D,若BC=14,AD=12,tan∠BAD=,求sinC的值.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根据tan∠BAD=,求得BD的长,在直角△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C,然后利用正弦的定义求解.
【解答】解:∵在直角△ABD中,tan∠BAD==,
∴BD=AD•tan∠BAD=12×=9,
∴CD=BC﹣BD=14﹣9=5,
∴AC===13,
∴sinC==.
19.如果函数y=m是一个经过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则求m的值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知,反比例函数过二、四象限则比例系数为负数,据此即可写出函数解析式.
【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m是图象经过二、四象限,
∴m2﹣5=﹣1,m<0,解得m=﹣2,
∴解析式为y=.
四、解答题(二)(共3小题,满分21分)
20.如图是某工件的三视图,求此工件的全面积和体积.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圆锥的计算.
【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工件为底面半径为10cm,高为30cm的圆锥体,然后由勾股定理得到该圆锥的母线长,再由圆锥的侧面积和圆锥的底面积相加为圆锥的全面积;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可求圆锥的体积.
【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工件为底面半径为10cm,高为30cm的圆锥体,
这圆锥的母线长为=10(cm),
圆锥的侧面积为s=πrl=×20π×10=100π (cm2),
圆锥的底面积为102π=100πcm2,
圆锥的全面积为100π+100π=100(1+)π(cm2);
圆锥的体积×π×(20÷2)2×30=1000π(cm3).
故此工件的全面积是100(1+)πcm2,体积是1000πcm3.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2,3)、B(﹣3,n)两点.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P是y轴上一点,且满足△PAB的面积是5,直接写出OP的长.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1)将A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求出m的值,即可确定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设直线AB解析式为y=kx+b,将B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求出n的值,确定出B坐标,将A与B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中求出k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一次函数解析式;
(2)如图所示,对于一次函数解析式,令x=0求出y的值,确定出C坐标,得到OC的长,三角形ABP面积由三角形ACP面积与三角形BCP面积之和求出,由已知的面积求出PC的长,即可求出OP的长.
【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2,3),
∴m=6.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
∵B点(﹣3,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
∴n=﹣2,
∴B(﹣3,﹣2),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2,3)、B(﹣3,﹣2)两点,
∴,
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1;
(2)对于一次函数y=x+1,令x=0求出y=1,即C(0,1),OC=1,
根据题意得:S△ABP=PC×2+PC×3=5,
解得:PC=2,
则OP=OC+CP=1+2=3或OP=CP﹣OC=2﹣1=1.
22.如图,一位同学想利用树影测量树高(AB),他在某一时刻测得高为1m的竹竿影长为0.9m,但当他马上测量树影时,因树靠近一幢建筑物,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在墙上(CD),他先测得留在墙上的影高(CD)为1.2m,又测得地面部分的影长(BC)为2.7m,他测得的树高应为多少米?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先求出墙上的影高CD落在地面上时的长度,再设树高为h,根据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列出关系式求出h的值即可.
【解答】解:过D作DE∥BC交AB于点E,
设墙上的影高CD落在地面上时的长度为xm,树高为hm,
∵某一时刻测得长为1m的竹竿影长为0.9m,墙上的影高CD为1.2m,
∴=,解得x=1.08(m),
∴树的影长为:1.08+2.7=3.78(m),
∴=,解得h=4.2(m).
答:测得的树高为4.2米.
五、解答题(三)(共3小题,满分27分)
23.如图,已知O是坐标原点,A、B的坐标分别为(3,1)、(2,﹣1).
(1)在y轴的左侧以O为位似中心作△OAB的位似三角形OCD.(要求: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
(2)分别写出A、B的对应点C、D的坐标;
(3)求△OCD的面积;
(4)如果△OAB内部一点M的坐标为(m,n),写出点M在△OCD内的对应点N的坐标.
【考点】作图-位似变换.
【分析】(1)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即可画出位似三角形OCD;
(2)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即可求得:A、B的对应点C、D的坐标;
(3)首先构造直角梯形CDEF,由S△OCD=S梯形CDEF﹣S△ODE﹣S△OCF,即可求得△OCD的面积;
(4)结合图形,由位似变化的性质,即可求得:点M在△OCD内的对应点N的坐标.
【解答】解:(1)如图:
(2)C(﹣6,﹣2),D(﹣4,2);
(3)
∵DE=4,OE=2,OF=2,EF=4,CF=6,
∴S△OCD=S梯形CDEF﹣S△ODE﹣S△OCF=(DE+CF)•EF﹣DE•OE﹣CF•OF,
=×(4+6)×4﹣×4×2﹣×6×2,
=10;
(4)∵△OAB内部一点M的坐标为(m,n),
∴点M在△OCD内的对应点N的坐标为(﹣2m,﹣2n).
24.如图,海中一小岛上有一个观测点A,某天上午9:00观测到某渔船在观测点A的西南方向上的B处跟踪鱼群由南向北匀速航行.当天上午9:30观测到该渔船在观测点A的北偏西60°方向上的C处.若该渔船的速度为每小时30海里,在此航行过程中,问该渔船从B处开始航行多少小时,离观测点A的距离最近?(计算结果用根号表示,不取近似值).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PC⊥AB,然后设PC=x海里,分别在Rt△APC中与Rt△APB中,利用正切函数求得出PC与BP的长,由PC+BP=BC=30×,即可得方程,解此方程求得x的值,再计算出BP,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解.
【解答】解:过点A作AP⊥BC,垂足为P,设AP=x海里.
在Rt△APC中,∵∠APC=90°,∠PAC=30°,
∴tan∠PAC=,
∴CP=AP•tan∠PAC=x.
在Rt△APB中,∵∠APB=90°,∠PAB=45°,
∴BP=AP=x.
∵PC+BP=BC=30×,
∴x+x=15,
解得x=,
∴PB=x=,
∴航行时间:÷30=(小时).
答:该渔船从B处开始航行小时,离观测点A的距离最近.
25.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作⊙O,交BC于点D,交CA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AD、DE.
(1)求证:D是BC的中点;
(2)若DE=3,BD﹣AD=2,求⊙O的半径;
(3)在(2)的条件下,求弦AE的长.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
【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得AD⊥BC,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证得结论;
(2)先求得∠E=∠C,根据等角对等边求得BD=DC=DE=3,进而求得AD=1,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即可求得圆的半径;
(3)根据题意得到AC=,BC=6,DC=3,然后根据割线定理即可求得EC,进而求得AE.
【解答】(1)证明:∵AB是圆O的直径,
∴AD⊥BC,
∵AB=AC,
∴BD=DC;
(2)解:∵AB=AC,
∠B=∠C,
∵∠B=∠E,
∴∠E=∠C,
∴BD=DC=DE=3,
∵BD﹣AD=2,
∴AD=1,
在RT△ABD中,AB==,
∴⊙O的半径为;
(3)解:∵AB=AC=,BD=DC=3,
∴BC=6,
∵AC•EC=DC•BC,
∴•EC=3×6,
∴EC=,
∴AE=EC﹣AC=﹣=.
2016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