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营口中考 > 营口中考试题 > 营口化学试题 > 正文

2017营口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2017-11-20 16:27:47文/赵妍妍

 

请点击全屏查看

2017营口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果腐烂              B.铁锅生锈              C.稀饭变酸              D.开水沸腾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做去味剂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焦炭用于炼铁              D.石墨制铅笔芯

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氧气              B.生铁              C.氯酸钾              D.金刚石

4.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钢筋              B.蚕丝              C.天然橡胶              D.塑料

5.(2017营口化学)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测溶液的pH              C.

稀释浓硫酸              D.

蒸发食盐水

6(2017营口化学).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钢丝球洗刷铝制容器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燃烧法区分棉花和羊毛              D.用过的菜刀用布擦干防锈

7.“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千万不能使用排油烟机等用电设施

D.油库、面粉厂和煤矿的坑道内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8.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D.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9.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D.晾晒的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10.(2017营口化学)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2H4              B.CH3OH              C.C2H5OH              D.C2H6

1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但实质不变的是(  )

A.浓盐酸              B.石灰水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12.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在全球抗击疟疾进程中,拯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蒿素化学方程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有机物

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C.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4%

D.利用化学提取和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13.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提示:MnSO4溶于水】

A.Mn+2HCl=MnCl2+H2↑              B.Fe+MnSO4=FeSO4+Mn

C.2Al+3MnSO4=Al2(SO4)3+3Mn              D.Mg+MnSO4=MgSO4+Mn

14.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对学习化学知识非常重要,下列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B.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相等

C.中和反应就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15.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

A.NaOH溶液 (Na2CO3):过量的Ca(OH)2溶液

B.CaCl2溶液(HCl):过量的CaCO3

C.Cu粉(Fe):足量的稀硫酸

D.CO(CO2):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二、(2017营口化学)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共20分)

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氢原子               (2)硝酸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4)烧碱溶液中的阳离子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17.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     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

(3)D中x=     ;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18.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 2016年全国366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已达46.7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相比,同比下降了7.1%.

(1)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下列做法中不会产生PM2.5的是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2)(2017营口化学)“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

(3)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的     、     (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会形成酸雨.

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35℃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 g,均冷却至20℃时,析出晶体多的是     ,少的是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3)30℃时,a点表示100g水中溶解A物质的质量,要使其变为30℃的饱和溶液,还需要加入A物质的质量是     

(4)若A中混有少量C,则提纯A 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三、(2017营口化学)简答题(本大题包括2道小题,共14分)

2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铝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     .

(2)将纯铜片和黄铜片(铜锌合金)相互刻画,纯铜上留下明显划痕,说明     .

(3)胃酸里含有适量盐酸,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幼儿及青少年缺少     元素可引发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5)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序号)

A.NH4HCO3     B.KCl     C.NH4H2PO4.

2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它的一个俗称是     

(2)写出B的一种用途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四、(2017营口化学)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共20分)

2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2)实验2中,将木炭伸入集气瓶时,要注意的问题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1)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     、过滤、     .

(2)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举出一个生活中应用过滤原理的实例     .

科学实践活动为同学们创设了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请回答29﹣30题.

24.(2017营口化学)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3)(2017营口化学)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5.实验小组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操作时,忘记预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为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决定对反应后溶液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①盐酸不足量;  猜想②恰好完全中和  猜想③盐酸过量

【方案设计】(并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振荡

溶液变红色

猜想①正确

方案二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7

     

方案三

取适量锌粒于试管中,加入适量反应后的溶液

     

猜想③正确

【评价反思】(2017营口化学)甲同学按方案一进行实验,观察到溶液未变色,则甲同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填字母序号)

A、猜想②正确     B、猜想③正确     C、猜想②或③正确

理由是     .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道小题,共6分)

26.同学们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石灰石样品40g,把120g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40

30

2

40

20

3

40

13.6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求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7营口化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果腐烂              B.铁锅生锈              C.稀饭变酸              D.开水沸腾

【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2017营口化学)解:A、水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稀饭变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开水沸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做去味剂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焦炭用于炼铁              D.石墨制铅笔芯

【考点】E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解答】解:A、活性炭做去味剂,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焦炭用于炼铁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石墨制铅笔芯属于石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2017营口化学)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氧气              B.生铁              C.氯酸钾              D.金刚石

【考点】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A、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B、生铁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D、金刚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故选:B.

 

4.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钢筋              B.蚕丝              C.天然橡胶              D.塑料

【考点】I7: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结合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钢筋是用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A错误;

B、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B错误;

C、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故C错误;

D、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D正确.

故选:D.

 

5.(2017营口化学)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测溶液的pH              C.

稀释浓硫酸              D.

蒸发食盐水

【考点】4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I:蒸发与蒸馏操作;4U: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2017营口化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6.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钢丝球洗刷铝制容器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燃烧法区分棉花和羊毛              D.用过的菜刀用布擦干防锈

【考点】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77:硬水与软水;85:金属的化学性质;IB: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分析】A.根据铝制品表面有一层氧化铝保护膜进行解答;

B.硬水与软水因含钙镁离子化合物的量不同,所以可用肥皂水来区分;

C.棉花属于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根据二者的性质进行区别;

D.根据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分析.

【解答】(2017营口化学)解:A.铝制品表面有一层氧化铝保护膜,所以不能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故错误;

B.加肥皂水时,硬水没有泡沫或较少,而软水有大量的泡沫,故正确;

C.棉花属于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在火中灼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羊毛,有烧纸气味的是棉花,故正确;

D.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用过的菜刀用抹布擦干防止生锈,故正确.

故选:A.

 

7.“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千万不能使用排油烟机等用电设施

D.油库、面粉厂和煤矿的坑道内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考点】H5:防范爆炸的措施;H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可以据此解答;

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解答;

C、根据可燃性气体泄漏的处理方法解答;

D、根据厂内具有可燃物考虑.

【解答】解: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正确;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错误;

C、天然气泄漏,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故正确;

D、油库、面粉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都含有易燃的微粒,所以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故正确;

故选:B.

 

8.(2017营口化学)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D.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考点】C5: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氯元素的偏旁是“气”,可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故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即核内质子数为11,而不是中子数,故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故正确.

故选C.

 

9.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D.晾晒的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考点】B9: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酒精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给轮胎打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晾晒的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10.(2017营口化学)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2H4              B.CH3OH              C.C2H5OH              D.C2H6

【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X的化学式.

【解答】解:在反应X+3O22CO2+3H2O中,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

反应后共2个C原子、6个H原子、7个O原子,

反应前现有6个O原子,

则X中共有2个C原子、6个H原子、1个O原子,

即化学式为C2H5OH,

故选:C.

 

1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但实质不变的是(  )

A.浓盐酸              B.石灰水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9S: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分析】根据题干叙述可知,该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且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质量变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会发出氯化氢气体而使溶液质量减小,故错误;

B、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而使溶液质量减小,故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溶液质量增加而变稀,但溶质不会改变,故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使溶质改变,故错误.

故选:C.

 

12.(2017营口化学)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在全球抗击疟疾进程中,拯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蒿素化学方程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有机物

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C.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4%

D.利用化学提取和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53:化学的用途;AC: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DA: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学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青蒿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选项说法错误.

C、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8.4%,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学的重要用途之一是利用化学提取和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提示:MnSO4溶于水】

A.Mn+2HCl=MnCl2+H2↑              B.Fe+MnSO4=FeSO4+Mn

C.2Al+3MnSO4=Al2(SO4)3+3Mn              D.Mg+MnSO4=MgSO4+Mn

【考点】(2017营口化学)86: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铝、锌是氢之前的金属,则锰排在氢的前面,能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锰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不能和Mn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B符合题意;

C、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铝的活动性比锰强,所以铝能和Mn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镁排在锰的前面,能与Mn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对学习化学知识非常重要,下列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B.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相等

C.中和反应就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考点】A3: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A6: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有的含氧化合物有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分析即可;

C、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D、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两种元素,例如碳酸中含有氧元素,它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

B、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强调“参加反应”,故B错误;

C、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C正确;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D错.

故选:C.

 

15.(2017营口化学)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

A.NaOH溶液 (Na2CO3):过量的Ca(OH)2溶液

B.CaCl2溶液(HCl):过量的CaCO3

C.Cu粉(Fe):足量的稀硫酸

D.CO(CO2):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2H: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85:金属的化学性质;9H: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Na2CO3能与过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Fe能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Cu不与稀硫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

 

二、(2017营口化学)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共20分)

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氢原子 2H           (2)硝酸 HNO3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H4      (4)烧碱溶液中的阳离子 Na+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Al .

【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4)烧碱溶液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HNO3.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4)烧碱溶液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

故答案为:(1)2H;(2)HNO3;(3)CH4;(4)Na+;(5)Al.

 

17.(2017营口化学)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 3 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B (填序号);

(3)D中x= 8 ;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MgCl2 .

【考点】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1)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最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时为稳定结构(电子层≥2);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元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计算解答;

(4)先判断A与C元素种类,再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原则书写即可.

【解答】解:(1)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因为AB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AB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故图中A、B、C、D属于3种元素的粒子;

(2)有图可知: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x,x=8;故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B;

(3)有图可知: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x,x=8;

(4)有图可知:A与C分别为镁元素、氯元素,故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Cl2.

故答案为:

(1)3;(2)B;(3)8;(4)MgCl2.

 

18.(2017营口化学)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 2016年全国366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已达46.7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相比,同比下降了7.1%.

(1)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下列做法中不会产生PM2.5的是 C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B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

(3)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的 SO2 、 NO2 (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会形成酸雨.

【考点】64: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65: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9C: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分析】(1)A、根据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分析;

B、根据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特点分析;

C、根据汽车排放尾气的成分分析;

(2)根据低碳的理念进行分析,低碳就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以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进行

(3)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这些物质溶于水后生成显酸性的物质,当雨水的PH<5.6时,形成酸雨.

【解答】(2017营口化学)解:(1)焚烧秸秆、汽车尾气排放都会产生固体小颗粒物,会形成PM2.5,太阳能发电不会形成PM2.5,故填:C;

(2)低碳”的碳是指少排放二氧化碳;

A.节约纸张符合低碳理念;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不符合低碳理念;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符合低碳理念;

D.尽量乘坐公交车符合低碳理念;

故填:B;

(3)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污染物,故填:SO2,NO2.

 

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2)35℃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 g,均冷却至20℃时,析出晶体多的是 A ,少的是 B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C 

(3)30℃时,a点表示100g水中溶解A物质的质量,要使其变为30℃的饱和溶液,还需要加入A物质的质量是 36g 

(4)若A中混有少量C,则提纯A 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

【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4H: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7P: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20℃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35℃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 g,均冷却至20℃时,析出晶体多的是A,少的是B,没有晶体析出的是C;30℃时,a点表示100g水中溶解A物质的质量,要使其变为30℃的饱和溶液,还需要加入A物质的质量=54g﹣18g=36g;若A中混有少量C,则提纯A 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解答】(2017营口化学)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答案为:A=B>C;

(2)35℃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 g,均冷却至20℃时,析出晶体多的是A,少的是B,没有晶体析出的是C,因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答案为:A;B;C;

(3)30℃时,a点表示100g水中溶解A物质的质量,要使其变为30℃的饱和溶液,还需要加入A物质的质量=54g﹣18g=36g;故答案为:36g;

(4)若A中混有少量C,则提纯A 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因为A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B大,故答案为: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2道小题,共14分)

2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铝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 导电性 .

(2)将纯铜片和黄铜片(铜锌合金)相互刻画,纯铜上留下明显划痕,说明 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的硬度 .

(3)胃酸里含有适量盐酸,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

(4)幼儿及青少年缺少 钙 元素可引发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5)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C (填序号)

A.NH4HCO3     B.KCl     C.NH4H2PO4.

【考点】(2017营口化学)8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83:合金与合金的性质;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J1: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1)依据性质决定用途的角度考虑;

(2)根据合金的性质与纯金属的关系分析回答;

(3)根据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从而起到中和胃酸的功能;

(4)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5)根据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1)金属的性质决定金属的用途,铝用做导线材料是用了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答案为:导电性;

(2)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纯金属的硬度,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则它们的硬度大小关系是:黄铜>纯铜.故填: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的硬度;

(3)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故答案为:Al(OH)3+3HCl═AlCl3+3H2O;

(4)钙是人体骨胳的主要组成成分,所以缺钙时幼儿或青少年易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故填:钙;

(5)A.NH4HCO3只含氮元素,属于氮肥;B.KCl中只含钾元素,属于钾肥;C.NH4H2PO4含有氮元素与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C.

 

21(2017营口化学).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Na2CO3 ;它的一个俗称是 纯碱或苏打 

(2)写出B的一种用途 改良酸性土壤等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化合反应 .

【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FA:反应类型的判定;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C是碳酸钙,AB能反应生成碳酸钙和D,故可能是氢氧化钙参与的反应,碳酸钙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EF可能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F能与H反应生成A,故F可能是氧化钙,H是水,E是二氧化碳,D和G能反应生成水,故D可能是氢氧化钠,则B是碳酸钠,G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故I是氯化钠,据此解答.

【解答】解: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C是碳酸钙,AB能反应生成碳酸钙和D,故可能是氢氧化钙参与的反应,碳酸钙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EF可能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F能与H反应生成A,故F可能是氧化钙,H是水,E是二氧化碳,D和G能反应生成水,故D可能是氢氧化钠,则B是碳酸钠,G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故I是氯化钠,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碳酸钠,俗名纯碱或苏打,故填:Na2CO3;纯碱或苏打;

(2)B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改良酸性土壤等;

(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故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反应④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故填: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四、(2017营口化学)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共20分)

2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2)实验2中,将木炭伸入集气瓶时,要注意的问题是 将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

【考点】6D:氧气的制取装置;68:氧气的化学性质;6E:氧气的收集方法;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方程式,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2)根据木炭燃烧的注意事项及反应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解:(1)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2)(2017营口化学)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氧气受热扩散,正确的操作应是从上到下慢慢插入,使之与氧气充分接触木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O2;

故答案为:(1)2KMnO4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2)将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量;C+O2CO2.

 

23.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1)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 溶解 、过滤、 蒸发 .

(2)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③①② (填序号)

(3)举出一个生活中应用过滤原理的实例 茶叶杯中的纱网 .

【考点】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1)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过滤器中漏斗的正确折叠方法分析.

(3)根据分离的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分析.

【解答】解:(1)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其操作顺序为溶解→过滤→蒸发.

故答案为:溶解;蒸发.

(2)首先将滤纸对折两次成一个扇形,即③→①,然后撑开中间,使其中一边是3层,一边1层,即②.

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

故答案为:③①②.

(3)茶叶是不溶于水的固体,水是液体,纱网把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分开,是利用过滤的原理.

故答案为:茶叶杯中的纱网.

 

科学实践活动为同学们创设了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请回答29﹣30题.

24.(2017营口化学)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 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碳酸氢钠和柠檬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而将空气挤走,导致蜡烛周围没有氧气,蜡烛逐渐熄灭 .

(3)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考点】55:蜡烛燃烧实验;93:酸的化学性质;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解答;

(2)根据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3)蜡烛的燃烧,会消耗掉杯内上方的氧气,使其内部压强减小;当玻璃杯内压强较小时,杯内水面上升,杯内压强较大时,杯内水面下降;

【解答】解:(1)蜡烛燃烧是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蜡烛减小的质量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是因为碳酸氢钠和柠檬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而将空气挤走,导致蜡烛周围没有氧气,蜡烛逐渐熄灭;

(3)

A、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可观察到蜡烛熄灭;故正确;

B、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杯中,杯中水的高度增加,故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变化不大,该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答案:

(1)小于;

(2)碳酸氢钠和柠檬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而将空气挤走,导致蜡烛周围没有氧气,蜡烛逐渐熄灭;

(3)AB.

 

25.(2017营口化学)实验小组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操作时,忘记预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为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决定对反应后溶液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①盐酸不足量;  猜想②恰好完全中和  猜想③盐酸过量

【方案设计】(并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振荡

溶液变红色

猜想①正确

方案二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7

 猜想②正确 

方案三

取适量锌粒于试管中,加入适量反应后的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③正确

【评价反思】甲同学按方案一进行实验,观察到溶液未变色,则甲同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填字母序号)

A、猜想②正确     B、猜想③正确     C、猜想②或③正确

理由是 酚酞试液遇酸和中性溶液不变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

【考点】25: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93:酸的化学性质;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方案二:根据溶液显中性,说明酸碱正好完全中和分析;

方案三:根据盐酸过量,加入锌粒后会有气泡产生分析;

【评价反思】根据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碱变红色进行分析;

【解答】解:方案二:溶液的pH=7,表明溶液显中性,说明酸碱正好完全中和,所以证明猜想②正确;

方案三:如果猜想③正确,说明盐酸过量,那么加入锌粒后会有气泡产生;

【评价反思】因为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也不变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所以如果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未变色,则可证明猜想②或③正确;

故答案为:方案二:猜想②正确;

方案三:有气泡产生;

【评价反思】:C;酚酞试液遇酸和中性溶液不变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道小题,共6分)

26.同学们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石灰石样品40g,把120g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40

30

2

40

20

3

40

13.6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66% 

(2)求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7U: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2017营口化学)(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每40g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40g﹣30g=10g,在第三次加入的40g的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20g﹣13.6g=6.4g,说明了盐酸有剩余,13.6g的 剩余固体是杂质,据此可计算出碳酸的质量分数;

(2)根据10g碳酸钙的质量可求出4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由1、2次实验可知,40g稀盐酸恰好和10g碳酸钙反应,第3次时盐酸有剩余,剩余的固体是杂质,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66%

(2)设40g稀盐酸中氯化氢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0g         x

    解得:x=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8.25%,

故答为:(1)66%;(2)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8.25%.

查看更多【营口化学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