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食盐水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滴管的使用 D.
稀释浓硫酸
5.(2017营口化学)20℃时68g 26.5%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A.26.5% B..31.5% C..41.8% D..不能确定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等于8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大于原来酸溶液的质量
7.用实验比较铜、铁、汞的金属活动性,只需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硫酸亚铁溶液 B.硝酸镁溶液 C.盐酸溶液 D.硫酸铜溶液
8.(2017营口化学)如图是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符号是Ar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
9.某同学从资料中获悉,一些紫色的叶或花瓣浸出液具有类似石蕊试液的性质.如果他想知道紫色喇叭花是否具有这种性质,应把花瓣浸出液分别滴入下列哪组物质进行观察( )
A.食醋,碱性肥皂水 B.食醋,酸奶
C.糖水,酸奶 D.食醋,食盐水
10.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用下式表示:2KNO3+3C+SK2S+N2↑+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
A.CO B.CO2 C.NO D.SO2
11.2014年2月11日广州署潮州市公安机关,查处12吨博大食品生产的含三聚氰胺的酸奶片.三聚氰胺的化学式C3H6N6,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组成
B.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
C.三聚氰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1:14
D.三聚氰胺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66.7%
12(2017营口化学).如图所示,对于A、B两种固体曲线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物质溶解度大于B物质溶解度
②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③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一定相等
④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时,析出的晶体B比A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正确的是(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7g镁在4g氧气中燃烧生成11g氧化镁
C.铁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14.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丁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7:32
D.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15.(2017营口化学)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H2 | HCl气体 | 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入适量稀盐酸 |
C | CO | CO2 | 通过灼热的Fe2O3 |
D | CaCO3粉末 | KCl | 加水溶解、过滤、干燥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本题4道小题,共20分)
16.(4分)按下列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氯原子 (2)氦气 (3 ) 铁离子 (4)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17.(2017营口化学)(6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素.
①如图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 (填序号).
②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 .
(2)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①汽车电路导线大多是铜制的,这是利用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
②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就得到乙醇汽油,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 (答一点)
③车体多用钢材制造,采用的防锈方法是
(3)居民小区铺设煤气管道在输送煤气气之前管道内先充满氮气,这样做的目的是 .
18.(6分)我国最近研究出新型水处理剂ClO2,其制取方法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ClO2的名称是 ,构成丁物质粒子的名称
(2)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共表现了 种.
(3)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化学式 .
(4)通过观察该图,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你对化学反应有什么体会? .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2017营口化学)(4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以下利用的是该物质什么具体性质:
(1)古代字画用墨书写至今尚好 ;
(2)用盐酸除铁锈
(3)工业上用CO冶炼金属 ;
(4)用洗涤剂清洗油污的试管 .
三.简答题(本题2道小题,共14分)
20.(6分)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储集在页岩裂缝中,以吸附气和水溶气形式赋存,中国页岩气储量36万亿立方米.
(1)页岩气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页岩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页岩气比煤燃烧更清洁,煤燃烧产生的 气体溶于水形成酸雨.
(4)开采页岩气时以低(负)压、低饱和度方式,低(负)压开采的原理是 .
21.(8分)在如图所示的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我们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C为一种黑色粉末,D为一种气体.
请根据框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及相关信息,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填写下列空白:
(1)若F为可溶性碱,G为蓝色沉淀,则A为 ,D为 或 .
(2)若G为蓝色沉淀,H为难溶性盐,则I为 ,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G、H都属于盐,G为蓝色溶液,则I为 ,F为 (答出一种可能情况即可).
四.(2017营口化学)实验题(本题3道小题,共20分)
22.(5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实验探究的重要保证,观察下列4个实验基本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化学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是 .(填序号)
(2)A实验中砝码质量15g,游码在1.6g刻度处,其称得NaCl的实际质量是 g
(3)B实验是检查装置气密性,从图中观察到该装置是否漏气 .
(4)C实验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出现炸裂,其原因是 .
(5)D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3.(2017营口化学)(8分)下列装置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甲同学用上图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所选择的装置是 ,反应方程式 .
(3)乙同学用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测定氧气的体积,反应方程式 ,整套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a→ → → .实验过程中F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改进的措施是 .
实验结束乙同学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 .
24.(2017营口化学)(7分)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 .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
|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 .
五.(2017营口化学)计算题(本题1道小题,共6分)
25.(6分)黄铜是铜锌合金,为测定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在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黄铜粉,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的物质质量如表:
| 甲 | 乙 | 丙 |
加入黄铜粉的质量(g) | 32.5 | 32.5 | 36.5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40 | 50 | 40 |
烧杯内物质的质量(g) | 72.3 | 82.3 | 76.3 |
求:(1)甲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 克;
(2)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3)所加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7营口化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道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小题每题1分,11---15小题每题2分.)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考点】E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分析】物质的状态变化一般伴随着能量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能量变化,但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能量变化.解题时关键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解答】(2017营口化学)解: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此题是关于化学中有关能量来源的判断问题,首先是准确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问题.
A、电熨斗通电放出的热量,是电能转化为热能问题,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转化;
B、属于电能向光能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转化问题;
C、水力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转化问题;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热量,属于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问题,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型时,在掌握能量来源和利用的基础的同时,可以借用排除法进行筛选,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
2.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O2和CO2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NiFe2O4中铁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考点】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NiFe2O4中Ni的化合价为:x+(+3)×2+(﹣2)×4=0,则x=+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3.(2017营口化学)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 )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
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
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
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
【考点】B1:物质的微粒性.
【分析】根据微粒的基本特征作答: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很小.
【解答】解: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说明微粒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
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变甜了说明微粒不断运动且微粒之间有间隔.
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说明微粒不断运动.
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说的是宏观方面,不能说明微观粒子的性质.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粒的基本性质,微观与宏观的区分.
4.(2017营口化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蒸发食盐水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滴管的使用 D.
稀释浓硫酸
【考点】4I:蒸发与蒸馏操作;49:液体药品的取用;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2017营口化学)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2017营口化学)20℃时68g 26.5%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A.26.5% B..31.5% C..41.8% D..不能确定
【考点】7U: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那么,在一定温度下,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该物质,该物质将不再溶解;据此即可判定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20℃时68g 26.5%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再加入氯化钠固体将不能再溶解,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故选:A.
【点评】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该物质达到了饱和状态,但还能溶解其它物质,如向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蔗糖,蔗糖会溶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等于8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大于原来酸溶液的质量
【考点】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7J: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93:酸的化学性质;F3: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分析,pH等于8的溶液是碱性的溶液;
B、通过改变温度将不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饱和溶液的情况,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根据活泼金属也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分析;
D、根据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金属成为离子进入溶液,氢被置换出来成为氢气逸出溶液分析.
【解答】(2017营口化学)解:A、pH等于8的溶液是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故说法错误;
B、通过改变温度将不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饱和溶液的情况,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说法错误;
C、活泼金属也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故说法错误;
D、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金属成为离子进入溶液,氢被置换出来成为氢气逸出溶液,由于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大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因此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大于原来酸溶液的质量,故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掌握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的知识即可解答,注意: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7.用实验比较铜、铁、汞的金属活动性,只需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硫酸亚铁溶液 B.硝酸镁溶液 C.盐酸溶液 D.硫酸铜溶液
【考点】24:金属活动性的探究;F7: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
【分析】本题考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要证明一种金属比另一种金属活泼,只要把一种金属放入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中,观察现象即可.对于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要看能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本题中通过以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我们知道铜排在铁和汞之间,因此只要选择铜的盐溶液就可以了.
【解答】(2017营口化学)解:要比较铜、铁、汞的金属活动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三种药品,即铁、硫酸铜溶液(铜的盐溶液均可)、汞;也可以用硫酸亚铁、铜、硝酸汞溶液;这是最简单的两种方法.如果用四种、五种药品也可以,就是操作步骤多一些,麻烦一点,我们尽可能的用最简单的方案.故答案为:D
【点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用最少的药品和最简单的方法;本考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希望同学们认真把握,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8.如图是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符号是Ar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
【考点】C5: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氩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r,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氩,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氩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2017营口化学)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9.某同学从资料中获悉,一些紫色的叶或花瓣浸出液具有类似石蕊试液的性质.如果他想知道紫色喇叭花是否具有这种性质,应把花瓣浸出液分别滴入下列哪组物质进行观察( )
A.食醋,碱性肥皂水 B.食醋,酸奶
C.糖水,酸奶 D.食醋,食盐水
【考点】91: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分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想要怎么紫色喇叭花是否有此性质,就要把喇叭花的浸出液滴入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
【解答】解:A、食醋呈酸性,碱性肥皂水呈碱性,能验证喇叭花的变色情况,此项正确;
B、食醋和酸奶都呈酸性,不能验证喇叭花遇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此项错误;
C、糖水呈中性,酸奶呈酸性,不能验证喇叭花遇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此项错误;
D、食醋呈酸性,食盐水中性,不能验证喇叭花遇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此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指示剂遇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会变色,注意显酸性的不一定是酸溶液,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盐溶液.
10.(2017营口化学)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用下式表示:2KNO3+3C+SK2S+N2↑+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分子式)为( )
A.CO B.CO2 C.NO D.SO2
【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由2KNO3+3C+SK2S+N2↑+3X↑可知,
反应前钾原子是2个,反应后是2个;
反应前氮原子是2个,反应后是2个;
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包含在3X中;
反应前碳原子是3个,反应后应该是3个,包含在3X中;
反应前硫原子是1个,反应后是1个;
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
故选:B.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1.(2017营口化学)2014年2月11日广州署潮州市公安机关,查处12吨博大食品生产的含三聚氰胺的酸奶片.三聚氰胺的化学式C3H6N6,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组成
B.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
C.三聚氰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1:14
D.三聚氰胺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66.7%
【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D8: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DA: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三聚氰胺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4×6=126,故正确;
C.三聚氰胺中碳元素、氮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3):(1×6):(14×6)=6:1:14,故正确;
D.(2017营口化学)三聚氰胺含氮的质量分数为:≈66.7%,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如图所示,对于A、B两种固体曲线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物质溶解度大于B物质溶解度
②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③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一定相等
④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时,析出的晶体B比A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2017营口化学)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P: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①在一定的温度下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错误;
②据图可以看出,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正确;
③不知道溶液的质量,故不能确定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关系,错误;
④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减小不如A明细,故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时,析出的晶体B比A少,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017营口化学)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正确的是(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7g镁在4g氧气中燃烧生成11g氧化镁
C.铁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适用于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则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但是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物理变化.
A.水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错误;
B.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O22MgO
48 32 80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6g镁与4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氧化镁,故错误;
C.铁在空气中灼烧属于化学变化,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正确;
D.这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适用于化学变化,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是解题的关键.
14.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丁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7:32
D.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考点】(2017营口化学)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FA:反应类型的判定;G4: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甲的分子为3个H原子和1个N原子构成的NH3分子,乙物质的分子为由2个O原子构成的O2分子;生成物丙为由2个N原子构成的N2分子,物质丁的分子为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H2O分子;则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
【解答】解:A、物质丁的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H2O分子,人体内的水占体重的三分之二,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A正确;
B、反应中反应甲与生成物丁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物质为化合物;反应物乙与生成物丙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物质为单质;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特点,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B正确;
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反应中甲物质氨气与乙物质氧气的质量比=68:96=17:24≠17:32;故C不正确;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2N2+6H2O,生成物丙氮气与物质丁水的分子个数比=2:6=1:3;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2017营口化学)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
15.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H2 | HCl气体 | 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入适量稀盐酸 |
C | CO | CO2 | 通过灼热的Fe2O3 |
D | CaCO3粉末 | KCl | 加水溶解、过滤、干燥 |
A.A B.B C.C D.D
【考点】2H: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9H: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HCl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CO3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O能与灼热的Fe2O3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Cl易溶于水,CaCO3粉末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2017营口化学)填空题(本题4道小题,共20分)
16.按下列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氯原子 2Cl (2)氦气 He (3 ) 铁离子 Fe3+ (4)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H22 .
【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氯原子可表示为2Cl.
(2)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铁离子可表示为:Fe3+.
(4)(2017营口化学)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可表示为:H22.
故答案为:(1)2Cl;(2)He;(3)Fe3+;(4)H2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素.
①如图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 B (填序号).
②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 钙元素 .
(2)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①汽车电路导线大多是铜制的,这是利用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导电性 .
②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就得到乙醇汽油,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 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 (答一点)
③车体多用钢材制造,采用的防锈方法是 喷漆
(3)居民小区铺设煤气管道在输送煤气气之前管道内先充满氮气,这样做的目的是 除去管道中的空气,以防止点燃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时发生爆炸 .
【考点】(2017营口化学)J4: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8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H3: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H5:防范爆炸的措施;J1: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1)①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
②根据钙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
(2)①根据铜的物理性质分析;氮气
②根据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分析回答;
③根据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据此进行分析;
(3)根据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点燃有可能发生爆炸的知识分析.
【解答】(2017营口化学)解:(1)①A、食盐中富含无机盐,故选项错误.
B、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C、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②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
(2)①汽车电路导线大多是铜制的,这是利用金属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②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就得到乙醇汽油,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有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等;
③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氧气和水接触而生锈;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当甲烷中混有氧气或空气时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在管道内注满氮气,其目的是排净管道内的空气防止爆炸的发生;
故答案为:(1)①B;②钙元素;(2)①导电性;②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③喷漆;(3)除去管道中的空气,以防止点燃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时发生爆炸.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8.我国最近研究出新型水处理剂ClO2,其制取方法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ClO2的名称是 二氧化氯 ,构成丁物质粒子的名称 钠离子和氯离子
(2)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共表现了 4 种.
(3)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化学式 Cl2 .
(4)通过观察该图,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你对化学反应有什么体会? 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2NaClO2=ClO2+2NaCl .
【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2017营口化学)(1)根据物质的名称、微观构成分析回答;
(2)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根据微粒IDE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写出化学式;
(4)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故可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根据化合物的读法可知,则ClO2应读作二氧化氯,由微粒IDE构成可知,构成丁物质粒子的名称是 钠离子和氯离子;
(2)由图示可知甲为氯气Cl2,氯的化合价为0;乙为NaClO2,氯的化合价为+3;丙为ClO2,氯的化合价为+4;丁为NaCl氯的化合价为﹣1;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共表现了4种;
(3)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物质是氯气,化学式是:Cl2.
(4)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此反应的反应物为Cl2、NaClO2;生成物为ClO2、NaCl,故可书写化学方程式是:Cl2+2NaClO2═2ClO2+2NaCl.
故答为:(1)二氧化氯 钠离子和氯离子;(2)4;(3)CI2;(4)Cl2+2NaClO2=ClO2+2NaCl.
【点评】根据已有知识,在情景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地大胆迁移,是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19.(2017营口化学)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以下利用的是该物质什么具体性质:
(1)古代字画用墨书写至今尚好 碳化学性质常温下不活泼 ;
(2)用盐酸除铁锈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3)工业上用CO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
(4)用洗涤剂清洗油污的试管 洗洁精有乳化作用 .
【考点】92: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6U: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7H: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C7:碳的化学性质.
【分析】可以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1)C是组成墨的最主要的元素,因此墨书字画长久不变色的原因就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填:碳化学性质常温下不活泼;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可用稀盐酸除铁锈;故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故填: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4)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够清除试管上的油污;故填:洗洁精有乳化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
三.简答题(本题2道小题,共14分)
20.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储集在页岩裂缝中,以吸附气和水溶气形式赋存,中国页岩气储量36万亿立方米.
(1)页岩气属于 混合物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页岩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3)页岩气比煤燃烧更清洁,煤燃烧产生的 SO2、NO2 气体溶于水形成酸雨.
(4)开采页岩气时以低(负)压、低饱和度方式,低(负)压开采的原理是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
【考点】(2017营口化学)H3: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9C: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2)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3)煤燃烧的产物中氮与硫的氧化物常是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
(3)根据气体溶解度与压强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1)页岩气是由天然气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H4+2O2CO2+2H2O;
(3)煤炭中含有少量的硫元素、氮元素,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填:SO2、NO2;
(4)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所以开采页岩气时以低(负)压、低饱和度方式进行;故填: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涉及到能源与环保的多方面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21.(2017营口化学)在如图所示的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我们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C为一种黑色粉末,D为一种气体.
请根据框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及相关信息,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填写下列空白:
(1)若F为可溶性碱,G为蓝色沉淀,则A为 Cu ,D为 H2(或CO) 或 CO(或H2) .
(2)若G为蓝色沉淀,H为难溶性盐,则I为 H2SO4 ,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Ba(OH)2=BaSO4↓+Cu(OH)2↓ .
(3)若G、H都属于盐,G为蓝色溶液,则I为 HCl(或H2SO4) ,F为 AgNO3(或BaCl2或Ba(NO3)2 (答出一种可能情况即可).
【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
【分析】(1)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这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氧化铜与酸反应生成盐溶液,与还原剂氢气或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2)根据碱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沉淀的反应分析
(3)根据盐与盐反应有规律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解答.
【解答】(2017营口化学)解:(1)G为蓝色沉淀,所以G为氢氧化铜,F为可溶性碱,所以E溶液中含有铜离子,故C中含有铜元素,C为一种黑色粉末,所以C为氧化铜,D为一种气体,能与氧化铜反应,所以D为氢气或一氧化碳.
(2)G为蓝色沉淀,H为难溶性盐,所以反应物E和F为可溶性碱和盐,二者反应生成两种沉淀,一种沉淀为氢氧化铜,另一种盐沉淀只能为硫酸钡,则E为硫酸铜溶液,F为氢氧化钡溶液,所以I为稀硫酸,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OH)2=BaSO4↓+Cu(OH)2↓
(3)G、H都属于盐,G为蓝色溶液,所以H一定是盐沉淀,能与氧化铜反应的I溶液为稀盐酸或稀硫酸,生成的E溶液为氯化铜或硫酸铜,与F反应生成一种盐沉淀,则该盐可能是氯化银沉淀或硫酸钡沉淀,因此F可能是硝酸银或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
故答案为:
(1)Cu;H2(或CO);CO(或H2)
(2)H2SO4;CuSO4+Ba(OH)2=BaSO4↓+Cu(OH)2↓
(3)HCl(或H2SO4);AgNO3 (或BaCl2或Ba(NO3)2).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现象,熟悉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条件及每个反应的特征是解答本题关键
四.实验题(本题3道小题,共20分)
22.(2017营口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实验探究的重要保证,观察下列4个实验基本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化学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是 B .(填序号)
(2)A实验中砝码质量15g,游码在1.6g刻度处,其称得NaCl的实际质量是 13.4 g
(3)B实验是检查装置气密性,从图中观察到该装置是否漏气 不漏气 .
(4)C实验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出现炸裂,其原因是 试管外壁有水 .
(5)D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考点】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3:称量器﹣托盘天平;4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1)A、运用天平的使用规则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判断;过滤液体时,没有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2)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解答;
(3)根据简易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的方法回答:用手握住广口瓶,若观察到烧杯中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或松开双手,广口瓶冷却,则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均可说明气密性良好;
(4)根据给试管中得液体加热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5)过滤操作中玻璃杯的作用是引流.
【解答】(2017营口化学)解:(1)A、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无腐蚀性的药品要在托盘上垫上纸片,具有腐蚀性的要放在玻璃器皿中,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操作中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尖嘴部位要紧靠烧杯内部;图示操作中没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尖嘴部位没用紧靠烧杯内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2)左物右码: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左码右物: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15g﹣1.6g=13.4g;
(3)本装置是一套简易装置,检验其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手握住广口瓶,若观察到烧杯中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 说明气密性良好;
(4)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要注意以下事项: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破裂;加热不均匀,会造成局部温度过高,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加热时要先进行预热,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容易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5)为防止液体直接倒入而冲破滤纸,在向漏斗内倒入液体时,应使液体沿玻璃棒慢慢流入,这一作用简称为“引流”.
故答案为:(1)B D; (2)13.4g; (3)不漏气; (4)试管外壁有水; (5)引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3.(2017营口化学)下列装置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长颈漏斗 ,② 锥形瓶
(2)甲同学用上图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所选择的装置是 BD ,反应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3)乙同学用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测定氧气的体积,反应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整套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a→ c → b → d .实验过程中F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改进的措施是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
实验结束乙同学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 可能是生成的锰酸钾又分解放出氧气或加热制取氧气体积膨胀 .
【考点】6L: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47:量气装置;6D:氧气的制取装置;6G: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进行分析;
根据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可能是生成的锰酸钾又分解放出氧气或加热制取氧气体积膨胀进行分析.
【解答】(2017营口化学)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锥形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所选择的装置是BD,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所以整套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a→c→b→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所以实验过程中F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改进的措施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可能是生成的锰酸钾又分解放出氧气或加热制取氧气体积膨胀.
故答案为:(1)锥形瓶,长颈漏斗;
(2)BD,CaCO3+2HCl=CaCl2+H2O+CO2↑;
(3)2KMnO4K2MnO4+MnO2+O2↑,cbd,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可能是生成的锰酸钾又分解放出氧气 或加热制取氧气体积膨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4.(2017营口化学)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CO2+Ca(OH)2═Ca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 气球膨胀变大 .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或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压强降低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等) | 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等) |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2017营口化学)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 , 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证明反应发生 .
【考点】25: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95:碱的化学性质;9H: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学生板演】据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实验探究】(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空气压入气球,气球变大;
(2)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也能使容器内压强减小,所以还需设计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再重复实验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现象进行对比从而推导结论;
(3)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还可以检验其反应生成物来验证,碳酸钠可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与可溶性的钙盐、钡盐反应生成沉淀,与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据此设计实验;
【反思拓展】通过以上实验设计分析证明反应的发生的可行实验途径.
【解答】解:【学生板演】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实验探究】(2017营口化学)(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空气压入气球,所以气球变大;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或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所以小华的设计不严密;要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还需设计对比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再重复实验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现象(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是否相同、气球膨胀的大小是否相同)通过对比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3)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还可以检验其反应生成物来验证,可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若观察到有气泡生成或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因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无气体生成,氢氧化钠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我们可以通过间接检验反应物是否减少或检验生成物的方法验证反应是否发生;
故答案为:
【学生板演】CO2+Ca(OH)2═CaCO3↓+H2O;
【实验探究】(1)气球膨胀变大(合理说法均可);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或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3)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等) |
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等) |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反思拓展】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证明反应发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两种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了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据实验现象推导结论的能力,能较好考查生对碱的知识的掌握.
五.计算题(本题1道小题,共6分)
25.(2017营口化学)黄铜是铜锌合金,为测定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在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黄铜粉,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的物质质量如表:
| 甲 | 乙 | 丙 |
加入黄铜粉的质量(g) | 32.5 | 32.5 | 36.5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40 | 50 | 40 |
烧杯内物质的质量(g) | 72.3 | 82.3 | 76.3 |
求:(1)甲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 0.2 克;
(2)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3)所加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7U: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氢气,所以可以求算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锌和H2SO4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甲烧杯中生成氢气的质量:32.5g+40g﹣72.3=0.2g
32.5g黄铜粉加入40g稀硫酸和加入50g稀硫酸总质量都是减少0.2g,说明此时黄铜粉完全反应,而40g硫酸中加入32.5g黄铜粉和加入36.5g黄铜粉总质量也都减少0.2g,说明此时40g硫酸完全反应,综上所述可知,甲组数据恰好完全反应.
设:32.5g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40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 98 2
x y 0.2g
==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100%=80%
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100%=24.5%
答:(1)甲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 0.2克;
(2)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80%;
(3)所加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5%.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