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滁州中考 > 滁州中考试题 > 滁州生物试题 > 正文

2015滁州市定远一中七年级期中生物试题(精编解析版)

2017-11-18 15:05:24文/王蕊

 

2015滁州市定远一中七年级期中生物试题(精编解析版)

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春来江水绿如蓝”是由于春天气温适宜,水中绿色植物大量繁殖的结果,这类植物主要是()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以上三种

2. 人们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物,是因为苔藓植物()

A. 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B. 能分解二氧化硫等有度气体

C. 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敏感,难存活

D. 能分泌产生杀菌的抗毒素物质

3.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将动物放到动物园里

C. 建立基因库 D.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4. 我国物种丰富,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被子植物 D. 裸子植物

5.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是以萨罗普羊为原型设计的.萨罗普羊在繁殖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属于()

A. 两栖类 B. 爬行类 C. 鸟类 D. 哺乳类

6. 如果增加“亚科”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地位应处于()

A. 界和纲之间 B. 门和目之间 C. 科和属之间 D. 属和种之间

7. 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等方面的特征.

A. 数量 B. 等级 C. 形态结构 D. 大小

8. 下列微生物中,对人类有害的是()

A. 青霉菌 B. 酵母菌 C. 鬼笔鹅膏 D. 乳酸菌

9.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营寄生生活 B. 能繁殖后代

C. 有细胞壁 D. 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10. 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

A. 种、界 B. 界、种 C. 门、界 D. 种、科

1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生物作用的是()

A. 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B. 使动植物和人患病

C. 引起食物腐败 D. 产生抗生素

12. 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最高等的类群是()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13. 首先在实验室里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形成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

A. 达尔文 B. 米勒 C. 巴斯德 D. 奥巴林

14. 南方古猿的脑容量约为()mL.

A. 500 B. 400 C. 550 D. 750

15.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

A. 后肢粗壮 B. 奔跑飞快 C. 脑容量增加 D. 群居生活

16.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A. 数量越多 B. 种类越丰富

C. 越简单、越低等 D. 越复杂、越高等

17. 下列选项中生物共同特征较多的是()

A. 种子植物门 B. 蔷薇目 C. 百合科 D. 单子叶植物纲

18. 下列哪一组动物都属于爬行动物?()

A. 蜥蜴、青蛙、大鲵 B. 蝾螈、大鲵、扬子鳄

C. 壁虎、扬子鳄、龟 D. 蛇、扬子鳄、蝾螈

19. 草履虫的运动依靠()

A. 刚毛 B. 鞭毛 C. 纤毛 D. 表膜

20. 当你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此时有关骨骼肌和骨关节活动的情况是()

A.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B.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D.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21. 人与大猩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分别为()

A. 24对、23对 B. 23对、24对 C. 都是23对 D. 都是24对

22. 动物迁徙的意义是()

A. 获得充足的食物 B. 获得适宜的生活环境

C. 有利于进行生殖 D. A、B、C三项都正确

23.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有()

①皮肤   ②骨骼肌   ③骨   ④骨连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4. 某些古代两栖类进化为原始的爬行类,而古代爬行类不可能进化为今天的()

A. 鸟类 B. 哺乳类 C. 爬行类 D. 两栖类

25.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 基因多样性 B. 环境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6. 裸子植物多为草本,根、茎、叶都很发达..(判断对错)

27. 枯草杆菌具有真核结构..(判断对错)

28. 橡胶树能提供橡胶,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判断对错)

29.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判断对错)

30. 两栖动物就是指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判断对错).

三、连线:

31. 请将右侧与左侧的相关内容连在一起.

四、综合题:

32. 螳螂有对足和对翅,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动物. 白鳍豚虽然生活在水中,但它属于动物;和螳螂不同,白鳍豚又因为体内有脊柱,故称脊椎动物.

33. 实验分析:

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如图所示,填写出该装置中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烧瓶内注入的气体模拟的是的成分.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 为其提供能量.

(3)实验中,要将B瓶内的水煮沸,模拟是.

(4)通过实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

34. 把图中的植物归位:

(1)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属于裸子植物的是;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2)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35. 某岛屿上存在两种桦尺蛾,该地区原为未污染区,后建为污染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者的数量比:

未污染区 污染区

灰桦尺蛾 黑桦尺蛾 灰桦尺蛾 黑桦尺蛾

99% 1% 1% 99%

(1)在污染区适应环境的是.不适应环境的是.

(2)在未污染区有利于生存的个体是,不利于生存的个体是.

(3)由此说明生物进化是的结果.

2014-2015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一中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春来江水绿如蓝”是由于春天气温适宜,水中绿色植物大量繁殖的结果,这类植物主要是()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以上三种

考点: 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 此题可以从藻类植物的特征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春天,温度适宜,水中的藻类植物就会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诗句中描述的应该是藻类植物.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只要熟练掌握了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就可轻松解答此题.

2. 人们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物,是因为苔藓植物()

A. 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B. 能分解二氧化硫等有度气体

C. 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敏感,难存活

D. 能分泌产生杀菌的抗毒素物质

考点: 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 此题考查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能检测空气的污染程度,据此答题.

解答: 解: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故选:C

点评: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考试的热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并能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3.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将动物放到动物园里

C. 建立基因库 D.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考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据此答题.

解答: 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关键点: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4. 我国物种丰富,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被子植物 D. 裸子植物

考点: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的国家.解答时可以从裸子植物的种类、特点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八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裸子植物十分丰富,居全世界的首位.

5.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是以萨罗普羊为原型设计的.萨罗普羊在繁殖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属于()

A. 两栖类 B. 爬行类 C. 鸟类 D. 哺乳类

考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 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据此答题

解答: 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被毛,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体内有膈等,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萨洛普羊在繁殖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可见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D

点评: 判断动物为哺乳动物的主要依据是胎生哺乳.

6. 如果增加“亚科”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地位应处于()

A. 界和纲之间 B. 门和目之间 C. 科和属之间 D. 属和种之间

考点: 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分类等级.解答时可以从分类单位以及分类等级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亚科”是比“科”小,比“属”大的分类单位.因此应在科和属之间.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分类等级.

7. 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等方面的特征.

A. 数量 B. 等级 C. 形态结构 D. 大小

考点: 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解答: 解: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生物分类的依据.

8. 下列微生物中,对人类有害的是()

A. 青霉菌 B. 酵母菌 C. 鬼笔鹅膏 D. 乳酸菌

考点: 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 根据各种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利用青霉菌可以生产青霉素,故青霉菌对人类有益;不符合题意.

B、酿造业离不开酵母菌,故酵母菌对人类有益;不符合题意.

C、此菌极毒,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两大类毒素.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故对人类有害;符合题意.

D、乳酸菌可以制酸奶、酸黄瓜等发酵食品,故对人类有益;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各种真菌与人类的关系,题目较易.

9.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营寄生生活 B. 能繁殖后代

C. 有细胞壁 D. 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考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病毒的结构和特点.解答时可以从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有繁殖现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因此病毒没有细胞壁;  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所以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

10. 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

A. 种、界 B. 界、种 C. 门、界 D. 种、科

考点: 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可以从生物的分类单位大小方面来解答.

解答: 解: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因此,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种和界.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明确种是最基本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1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生物作用的是()

A. 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B. 使动植物和人患病

C. 引起食物腐败 D. 产生抗生素

考点: 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作用.可以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例子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A、帮助植物传粉受精的是动物如蜜蜂,而微生物较小,没有此作用.故符合题意;

B、有些微生物可以使动植物和人患病如真菌使人患脚气,细菌寄生在动植物的体内,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同时使动植物和人患病,病毒使烟草患枯叶病.故不符合题意;

C、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故不符合题意;

D、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2. 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最高等的类群是()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考点: 植物的分类.

分析: 绿色植物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的不同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

解答: 解:藻类植物结构最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的结构复杂一些,有了茎、叶的分化,但是无根,只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也叫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数量最多的植物.

13. 首先在实验室里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形成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

A. 达尔文 B. 米勒 C. 巴斯德 D. 奥巴林

考点: 生物学史.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美国学者米勒的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的知识,据此答题.

解答: 解: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

故选:B

点评: 掌握生命起源的知识,平时注意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米勒的实验设计以及结论.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值得注意.

14. 南方古猿的脑容量约为()mL.

A. 500 B. 400 C. 550 D. 750

考点: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南方古猿的脑容量.解答时可以从南方古猿、东非能人、北京人、蓝田人、智人、现代入的脑容量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南方古猿至少有粗壮型和纤细型两种.粗壮型体重平均在40公斤以上,脑量大于500毫升;能人化石是自1959年起,利基等人类学家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和肯尼亚的特卡纳湖畔陆续发现的.这些古人类的脑容量较大约在600 毫升;北京人的脑量平均为1043毫升;蓝田人的脑量为780毫升.智人包括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0万~1万年前,比直立人更接近现代入.他们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已经达到了现代入的大小;现代入的脑容量大约为1300~1500毫升.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南方古猿的脑容量.可以结合脑容量与发展阶段一致来记忆.

15.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

A. 后肢粗壮 B. 奔跑飞快 C. 脑容量增加 D. 群居生活

考点: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从古猿到人的过渡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据此解答.

解答: 解: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脑容量增加,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综上所述,最显著变化是脑容量增加.

故选:C

点评: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理解和掌握,注意答题要灵活.

16.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A. 数量越多 B. 种类越丰富

C. 越简单、越低等 D. 越复杂、越高等

考点: 生物进化的历程.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化石的概念和化石的形成特点.

解答: 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骸骨和贝壳等.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 ),分类地位(越低等 );而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 ),分类地位(越高等).综上所述A、B、D选项不正确,只有C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 生物进化的历程,化石的概念和化石的形成特点,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是学考和中考的重要考点,是基础题,难度不大.

17. 下列选项中生物共同特征较多的是()

A. 种子植物门 B. 蔷薇目 C. 百合科 D. 单子叶植物纲

考点: 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分类单位.可以从分类单位的大小、关系等方面来答题.

解答: 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四个选项涉及了门、目、科、纲四个等级,其中科最小,因此科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较多.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大小以及亲缘关系.

18. 下列哪一组动物都属于爬行动物?()

A. 蜥蜴、青蛙、大鲵 B. 蝾螈、大鲵、扬子鳄

C. 壁虎、扬子鳄、龟 D. 蛇、扬子鳄、蝾螈

考点: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答: 解:蜥蜴、变色龙、壁虎、扬子鳄、龟蛇都属于爬行动物;

而像青蛙、大鲵、蝾螈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动物.依据分析:选项A、B、D中有的属于两栖动物,都属于爬行动物的是C项.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19. 草履虫的运动依靠()

A. 刚毛 B. 鞭毛 C. 纤毛 D. 表膜

考点: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草履虫的结构及生活,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其结构和功能可结合图示来分析,据此解答.

解答: 解: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其结构及功能如下图

可见,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

故选:C

点评: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可结合草履虫的图形来帮助理解和掌握.

20. 当你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此时有关骨骼肌和骨关节活动的情况是()

A.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B.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D.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考点: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分析: 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解答: 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此时处于屈肘状态,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故选:B

点评: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1. 人与大猩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分别为()

A. 24对、23对 B. 23对、24对 C. 都是23对 D. 都是24对

考点: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 染色体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的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

解答: 解: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3对,大猩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4对.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不同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22. 动物迁徙的意义是()

A. 获得充足的食物 B. 获得适宜的生活环境

C. 有利于进行生殖 D. A、B、C三项都正确

考点: 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分析: 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此题可从动物迁徙行为的概念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动物迁徙行为 指某种动物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动物的迁徙有利于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寻找充足的食物,有利于进行繁殖和延续,完成繁殖活动.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物迁徙的意义.

23.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有()

①皮肤   ②骨骼肌   ③骨   ④骨连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考点: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分析: 动物的运动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作为基础的,运动系统由骨骼(骨和骨连接)和肌肉组成,据此答题.

解答: 解: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在运动中起骨骼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故选:C

点评: 明确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24. 某些古代两栖类进化为原始的爬行类,而古代爬行类不可能进化为今天的()

A. 鸟类 B. 哺乳类 C. 爬行类 D. 两栖类

考点: 生物进化的历程.

分析: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解答: 解: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因此古代爬行类不可能进化为今天的两栖类.

故选D.

点评: 脊熟记动物的进化历程和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解此题的关键.

25.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 基因多样性 B. 环境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考点: 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 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分析解答.

解答: 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属于基础考查,较简单.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6. 裸子植物多为草本,根、茎、叶都很发达. × .(判断对错)

考点: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 裸子植物多为木本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适合生活在多种环境中.

在裸子植物中,松、杉、柏等是构成森林的重要树种,苏铁、银杏等也是常见的绿化树种.

解答: 解:裸子植物的胚珠裸露,外面无子房壁,不能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

裸子植物多为木本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适合生活在多种环境中.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7. 枯草杆菌具有真核结构. × .(判断对错)

考点: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分析: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解答: 解:枯草杆菌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细胞生物,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只有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故答案为:×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28. 橡胶树能提供橡胶,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 √ .(判断对错)

考点: 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巨大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

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如开发新药等. 

因此,橡胶树能提供橡胶,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

故答案为:√

点评: 关键明确: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指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29.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 .(判断对错)

考点: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生物多样性知识.可结合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相适应进行理解.

解答: 解:地球上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而且陆续有新的物种被发现.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共同进化的,共同进化包含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生物种类变得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三层次的内容,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化石研究证明,早期的爬行动物逐步进化为现代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

①从分析可知,早期的爬行动物在进化中形成种类繁多的陆生脊椎动物

②早期的爬行动物进化形成的杯龙类在进化中形成了包括哺乳类、鸟类在内的多种脊椎动物

(2)研究表明,大约2亿年前,一类早期的爬行动物逐渐演化为现代的哺乳动物.

可见,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故答案为:√

点评: 对于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这一观点初中生理解有一定难度.

30. 两栖动物就是指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 × (判断对错).

考点: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解答: 解:两栖动物就是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说法是错误的,如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不是两栖动物.

故答案为:×.

点评: 熟记两栖动物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三、连线:

31. 请将右侧与左侧的相关内容连在一起.

考点: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分析: 桫椤、珙桐、扬子鳄、白鳍豚等都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分析解答.

解答: 解: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具有输导组织,及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珙桐为落叶灌木,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子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一级保护植物.

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胎生哺乳,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

扬子鳄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

卵生,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生殖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

故答案为: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四、综合题:

32. 螳螂有 三 对足和 两 对翅,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节肢 动物. 白鳍豚虽然生活在水中,但它属于 哺乳 动物;和螳螂不同,白鳍豚又因为体内有脊柱,故称脊椎动物.

考点: 动物的分类;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分析: 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解答: 解:螳螂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足和翅是其运动器官,它的体表覆盖着坚韧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使之适于陆地生活.白鳍豚虽然也生活在水中,但其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白鳍豚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三;两;节肢;哺乳.

点评: 只要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结合题意,即可解答本题.

33. 实验分析:

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如图所示,填写出该装置中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烧瓶内注入的气体模拟的是 原始大气 的成分.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 闪电  为其提供能量.

(3)实验中,要将B瓶内的水煮沸,模拟是 原始海洋 .

(4)通过实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 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

考点: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 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解答: 解: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步.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如图).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用来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条件.

(2)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

(3)图中B装置里是用来产生水蒸气的沸水.装置模拟的是原始海洋.

(4)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答案为:(1)原始大气

(2)闪电

(3)原始海洋

(4)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点评: 米勒的实验及结论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可结合米勒的实验装置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34. 把图中的植物归位:

(1)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桫椤 ;  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水杉 ;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睡莲 .

(2)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桫椤 .

考点: 植物的分类.

分析: 根据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分析解答.

解答: 解:(1)、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其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生活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如桫椤;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如水杉等;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如睡莲.

(2)、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银杉、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故答案为:(1)桫椤;水杉;睡莲

(2)桫椤

点评: 只要熟练掌握了这几种类群的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常见的例子,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5. 某岛屿上存在两种桦尺蛾,该地区原为未污染区,后建为污染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者的数量比:

未污染区 污染区

灰桦尺蛾 黑桦尺蛾 灰桦尺蛾 黑桦尺蛾

99% 1% 1% 99%

(1)在污染区适应环境的是 黑桦尺蛾 .不适应环境的是 灰桦尺蛾 .

(2)在未污染区有利于生存的个体是 灰桦尺蛾 ,不利于生存的个体是 黑桦尺蛾 .

(3)由此说明生物进化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考点: 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深色桦尺娥在工业污染区更容易生存,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回收树多,说明浅色桦尺娥在非工业区更容易生存;这说明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时即具有保护色的生物更容易生存.

解答: 解: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不同的颜色,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产生了变异,其后代有浅色桦尺蠖和深色桦尺蠖.工业污染区,桦尺蛾的生活环境被工厂的烟熏成了深颜色,这样深色桦尺蛾就不容易被发现,而浅色桦尺蛾容易被敌害发现;在非工业区,桦尺蛾的生活环境未被污染颜色浅,所以浅色的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因此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即外界环境的颜色对桦尺蠖的体色作出了选择.

故答案为:(1)黑桦尺蛾;灰桦尺蛾

(2)灰桦尺蛾;黑桦尺蛾

(3)自然选择;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此题综合性较强,可以提高学生接收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查看更多【滁州生物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