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 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什么?
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4.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是什么?
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即有法可依。
5.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依宪治国。
6.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8.依法治国的新16字方针是什么?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9.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是什么?
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10.依法治国对中学生有什么要求?
(1)树立法治观念,积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
(2)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3)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勇于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积极控告、检举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考点2 法律与道德
1.法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3.法律与道德有哪些区别?
(1)表现形式不同。
(2)实现方式不同。
(3)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4.我国治理国家的两种方略是什么?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5.法治与德治有什么关系?
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考点3 违法与犯罪
1.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犯罪的含义是什么?
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我国打击违法犯罪的机关有哪些?
公安机关(执行机关)、人民法院(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监督机关)。
考点4 树立法治观念
1.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2.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意义有哪些?[来源:学科网]
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族法治观念。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考点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
治国。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从制定修改的程序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
2.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2)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视为无效。
(3)宪法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模拟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被称为有牙齿的环保法。该法规定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这属于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中的( )
A.有法可依 B.违法必究 C.执法必严 D.有法必依
2.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将考试作弊入刑”: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表明( )
①我国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只要考试作弊就是犯罪,应受刑罚处罚③有法可依就能杜绝考试作弊行为④依法治国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016年1月20日,淮安市第七届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惠建林当选市长。在严肃庄重的气氛中,惠建林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握拳,带领其他新当选人员,面向庄严的国旗高声宣读誓词。他们向宪法宣誓,是因为( )
A.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B.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下边漫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旨在警示政府必须( )
A.科学立法,便民利民
B.依法行政,廉洁高效
C.公正司法,接受监督
D.严格执法,合理维权
5.“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提出至今,已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政治词汇。以下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②全面依法治国是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③全面深化改革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来源:学§科§网]
6.材料一: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大会新闻发言人傅莹说:“我们需要有这么一部法律,让捐赠者能够得到保障,让求助的人能够有章可循,让欺作行为受到惩处,能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好弘扬。”
材料二:淮安在全国首创的“互联网+捐赠”运作新模式—“阳光慈善网”的创新做法为《慈善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阳光慈善网所有求助捐助信息全程公开,实现了让每一个求助真实可信、每一笔捐款明明白白,努力让“爱心不再受伤”。[来源:Z,xx,k.Com]
(1)阅读材料一,请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谈谈制定和实施慈善法的重要意义。
(2)请结合两则材料说一说,如何才能让“爱心不再受伤”?
2018年遵义中考政治依法治国专项训练参考答案
1.A 2.D 3.D 4.B 5.B
6.(1)①制定和实施慈善法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依法规范慈善事业,打击违法行为,有利于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②制定和实施慈善法有利于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公益事业中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解决慈善捐助方面的纠纷,促进和谐发展;③慈善法可以规范慈善行业,让捐助的过程和结果更加公正透明,有利于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④有利于在全社会提倡、支持和鼓励助人为乐、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友善精神。
(2)①国家:依法规范慈善事业,维护捐助人的合法权益,也要让骗取钱财、滥用善款的不法之徒受到应有的惩罚。②社会:倡导乐于奉献、诚信友善的社会风尚,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慈善行为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督,让乐善好施者敢于捐献、乐于捐献。③求助者:树立法治观念,提升自身的诚信意识,利用合法途径发布真实的求助信息,获得帮助后及时反馈信息,学会感恩。④捐助者: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对网络上的个人求助信息进行甄别,通过合法正规的途径奉献爱心,遇到诈骗时学会依法维权,更好地保障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