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马鞍山中考 > 马鞍山中考试题 > 马鞍山地理试题 > 正文

2017马鞍山期中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题(解析版)

2017-11-16 14:18:08文/王蕊

2017马鞍山期中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题(解析版)

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表格中,50分)

1.下列事实或现象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郑和下西洋

B.古代人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C.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见船身

D.水往低处流

2.从北极到南极,纬线的度数变化规律是()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由大变小,再增大              D.由小变大再减小

3.本初子午线是()

A.0度纬线              B.南北半球分界线

C.东西半球分界线              D.东经度与西经度分界线

4.假如火车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环绕赤道一周,大约需要()

A.100小时              B.200小时              C.300小时              D.400小时

5.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              B.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C.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6.与60°W共同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

A.30°E              B.60°E              C.120°W              D.120°E

7.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方向的是()

A.              B.              C.              D.

8.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B.合肥的小明发现合肥夏季烈日当空,冬季阳光斜射

C.昼夜不断交替

D.合肥的小明早晨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打电话,姨妈却说“晚上好”

9.上海的小红利用同一根竹竿在正午时测影长,最长的影子应出现在()

A.秋分              B.冬至              C.春分              D.夏至

10.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

A.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带

11.对于我们来说,9、10、11三个月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一年之中,马鞍山昼夜等长的日子在()

A.夏至              B.冬至              C.春分和秋分              D.春分

13.下列不属于地图“语言”的是()

A.比例尺              B.图例              C.等高线              D.方向

14.小明要到福建省厦门市探亲,想在地图上查找福建省厦门市位置,最好使用()

A.中国政区图              B.中国人口图              C.中国气候图              D.中国地形图

15.某地图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10厘米,实地距离为10千米,该地图比例尺是()

A.1:1000              B.1:100000              C.1:10000              D.1:1000000

16.标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一般指向()

A.正北              B.正东              C.正西              D.正南

17.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应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安徽省地图              D.合肥市地图

18.南极点的四周全部朝向()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19.如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1000米              B.500米              C.1500米              D.2000米

20.等高线为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该处地形为()

A.山谷              B.山脊              C.山顶              D.陡崖

21.海拔较低,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平坦,这种地形是()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平原

2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高山上的积雪、冰川用哪种颜色()

A.绿色              B.蓝色              C.白色              D.黄色

23.在等高线图中,下列地方最有可能形成河流的是()

A.陡崖              B.山脊              C.山谷              D.山峰

(4分)读图,回答24﹣25题

2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赤道              B.①是0°经线

C.②是0°经线              D.②是本初子午线

25.如图所示,A点的经纬度是()

A.20°N,20°W              B.20°S,20°W              C.20°N,20°E              D.20°,20

 

二、读图填空(每空1分,共36分)

26.读“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回答

(1)在横线处写出字母所代表点或线的名称.

B,C,D,E.

(2)A是,实际上地球上(填“有”或“没有”)它的存在.

(3)线指示南北方向,线指示东西方向.

27.读“地球五带”图,并回答

(1)写出五带的名称

ABCDE

(2)四季变化明显的是和,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和,有太阳直射的是.

(3)热带的气候特征是,寒带的气候特征是.

28.读等高线图,并回答:

(1)写出下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B、

C、

D、

(2)山顶甲在山顶乙的方向.

(3)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向

方向,有两位驴友迷路了,他们决定顺着小河F的流向走,他们有可能走出山区吗?

答:(可能或不可能)

2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并回答

(1)公转是地球围绕旋转,转完一圈的周期是.

(2)写出图中ABCD表示的节气名称.

A B C  D

(3)今年8月巴西举办了里约奥运会,此时马鞍山的昼夜长短情况是长短,此时地球的位置在图中(选择正确答案)

①AB之间  ②BC之间   ③CD之间    ④DA之间.

 

三、连线题(每小题14分,共14分)

30.连线题


2017马鞍山期中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题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表格中,50分)

1.下列事实或现象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郑和下西洋

B.古代人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C.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见船身

D.水往低处流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牢记即可.

2.从北极到南极,纬线的度数变化规律是()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由大变小,再增大              D.由小变大再减小

【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分析】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解答】解: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由此可知,从北极到南极,纬线的度数变化规律是由大变小,再增大.依据题意,结合选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纬度的变化规律,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3.本初子午线是()

A.0度纬线              B.南北半球分界线

C.东西半球分界线              D.东经度与西经度分界线

【考点】重要的经、纬线.

【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

【解答】解:

0°纬线是赤道;故A错误.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故B错误.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故C错误.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该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故D正确.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纬线,属于基础题,识记即可.

4.假如火车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环绕赤道一周,大约需要()

A.100小时              B.200小时              C.300小时              D.400小时

【考点】地球的大小.

【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解答】解: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假如火车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环绕赤道一周,大约需要40000÷100=400小时.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赤道的长度,理解解答即可.

5.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              B.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C.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分析】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有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最长的是赤道;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

【解答】解:在地球仪上,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最长的是赤道;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纬线的性质,根据其性质直接确定选项.

6.与60°W共同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

A.30°E              B.60°E              C.120°W              D.120°E

【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解答】解:两条相对的经线度数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除0°和180°经线外),都组成一个经线圈.故与60°W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120°E.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线圈的特点,要牢记.

 

7.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方向的是()

A.              B.              C.              D.

【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

【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

【解答】解: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如选项B所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方向.

8.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B.合肥的小明发现合肥夏季烈日当空,冬季阳光斜射

C.昼夜不断交替

D.合肥的小明早晨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打电话,姨妈却说“晚上好”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解: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的自转形成的,故A错误;

合肥的小明发现合肥夏季烈日当空,冬季阳光斜射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故B正确;

昼夜交替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故C错误;

地方时的差异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现象,牢记即可.

9.上海的小红利用同一根竹竿在正午时测影长,最长的影子应出现在()

A.秋分              B.冬至              C.春分              D.夏至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66.5°的夹角,形成了四季的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答】解: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最低,影子最长.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属于中档题.

10.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

A.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带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牢记我国的纬度位置,是解题关键;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解答】解: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纬度位置,学生应牢记相关知识,并能结合地图进行识记.属于基础题.

11.对于我们来说,9、10、11三个月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解答】解:我们位于北半球,对于北半球来说,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是南半球的春季.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北半球的季节,知识点简单,属基础题.

12.一年之中,马鞍山昼夜等长的日子在()

A.夏至              B.冬至              C.春分和秋分              D.春分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牢记即可.

13.下列不属于地图“语言”的是()

A.比例尺              B.图例              C.等高线              D.方向

【考点】地图三要素.

【分析】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解答】解: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也称为地图“语言”;等高线不属于地图的基本要素,即不属于地图“语言”.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属于基础题.

14.小明要到福建省厦门市探亲,想在地图上查找福建省厦门市位置,最好使用()

A.中国政区图              B.中国人口图              C.中国气候图              D.中国地形图

【考点】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

【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答】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小明要到福建省厦门市探亲,想在地图上查找福建省厦门市位置,最好使用中国政区图.

故选:A.

【点评】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15.某地图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10厘米,实地距离为10千米,该地图比例尺是()

A.1:1000              B.1:100000              C.1:10000              D.1:1000000

【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分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解答】解:10千米=1000000;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0/1000000=1/100000.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理解答题即可.

16.标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一般指向()

A.正北              B.正东              C.正西              D.正南

【考点】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有的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有的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解:标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判读方法.

17.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应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安徽省地图              D.合肥市地图

【考点】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的大小以及内容详略的关系是: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

【解答】解:四幅图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安徽省地图>合肥市地图,因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所以合肥市地图的比例尺最大.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重点内容.

18.南极点的四周全部朝向()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解答】解:南极点为地球的最南端,站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依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极点上方向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

19.如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1000米              B.500米              C.1500米              D.2000米

【考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解答】解: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1500米,乙地的海拔是5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500米﹣500米=1000米.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解答题即可.

20.等高线为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该处地形为()

A.山谷              B.山脊              C.山顶              D.陡崖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应为山顶.依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

21.海拔较低,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平坦,这种地形是()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平原

【考点】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

【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解答】解: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其中,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而平坦的地形是平原.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五种陆地地形的特征,属基础题.

2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高山上的积雪、冰川用哪种颜色()

A.绿色              B.蓝色              C.白色              D.黄色

【考点】应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答】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高山上的积雪、冰川.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23.在等高线图中,下列地方最有可能形成河流的是()

A.陡崖              B.山脊              C.山谷              D.山峰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

(4分)读图,回答24﹣25题

2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赤道              B.①是0°经线

C.②是0°经线              D.②是本初子午线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线的经度为0°,为本初子午线;②线的纬度为0°,为赤道;依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5.如图所示,A点的经纬度是()

A.20°N,20°W              B.20°S,20°W              C.20°N,20°E              D.20°,20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解答】解: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20°N,20°W.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二、读图填空(每空1分,共36分)

26.读“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回答

(1)在横线处写出字母所代表点或线的名称.

B 北极 ,C 南极 ,D 纬线 ,E 经线 .

(2)A是 地轴 ,实际上地球上 没有 (填“有”或“没有”)它的存在.

(3) 经 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 线指示东西方向.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位置,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点或线的名称为:B北极,位于地球的最北端,纬度为90°N;C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纬度为90°S;D纬线,E经线.

(2)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地轴,实际上地球上没有地轴,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方便而假想存在的一根轴.

(3)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故答案为:(1)北极;南极;纬线; 经线;(2)地轴;没有;(3)经;纬.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仪上的事物,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7.读“地球五带”图,并回答

(1)写出五带的名称

A 北寒带 B 南温带 C 热带 D 北温带 E 南寒带 

(2)四季变化明显的是 D 和 B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和 E ,有太阳直射的是 C .

(3)热带的气候特征是 终年炎热 ,寒带的气候特征是 终年寒冷 .

【考点】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范围;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解答】解:(1)读图可得,A是北寒带,B是南温带,C是热带,D是北温带,E是南寒带

(2)四季变化明显的是D和B,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和E,有太阳直射的是C.

(3)热带的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寒带的气候特征是终年寒冷.

故答案为:(1)北寒带;南温带;热带;北温带;南寒带;(2)D;B;A;E;C;(3)终年炎热;终年寒冷.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五带的特点及划分,读图解答即可.

28.读等高线图,并回答:

(1)写出下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鞍部 

B、 陡崖 

C、 山顶 

D、 山脊 

(2)山顶甲在山顶乙的 东北 方向.

(3)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向 东南 

方向,有两位驴友迷路了,他们决定顺着小河F的流向走,他们有可能走出山区吗?

答: 可能 (可能或不可能)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字母A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B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C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D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山顶甲在山顶乙的东北方向.

(3)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方向;有两位驴友迷路了,他们决定顺着小河F的流向走,他们可能走出山区;因为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是人口居住的好地方.

故答案为:

(1)鞍部;陡崖;山顶;山脊;

(2)东北;

(3)东南;可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并回答

(1)公转是地球围绕 太阳 旋转,转完一圈的周期是 一年 .

(2)写出图中ABCD表示的节气名称.

A 冬至日  B 春分日  C 夏至日   D 秋分日 

(3)今年8月巴西举办了里约奥运会,此时马鞍山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 长 夜 短,此时地球的位置在图中 ③ (选择正确答案)

①AB之间  ②BC之间   ③CD之间    ④DA之间.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

【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解: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1)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圈的周期是一年,即365天.

(2)图中A处是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B处是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C处是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D处是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

(3)8月份地球运行在夏至(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之间,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位于北半球的我国安徽省马鞍山市的此时昼长夜短;此时地球位于图中的CD之间,故选项 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太阳;一年;

(2)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

(3)昼;夜;③.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记忆并读图解答.

三、连线题(每小题14分,共14分)

30.连线题

【考点】图例和注记.

【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解答】解:读图可知,右侧图例自上而下依次是:洲界、长城、山峰、国界、铁路、运河、河流湖泊.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图例,牢记即可.

查看更多【马鞍山地理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