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 )
A.坏血病 B.夜盲症 C.呆小症 D.佝偻病
【考点】B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2017鄂州生物)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维生素种类 | 主要功能 | 缺乏症 |
维生素A |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 皮肤粗糙、夜盲症 |
维生素B1 |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
维生素C |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
维生素D |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 佝偻病、骨质疏松 |
可知,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夜盲症.
故选:B
5.(2017鄂州生物)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排列应是( )
A.鼻 咽 喉 支气管 气管 肺
B.鼻 喉 咽 气管 支气管 肺
C.鼻 口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D.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考点】CH:呼吸系统的组成.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解答】解:如图呼吸系统的结构从上往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故选:D.
6.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 )
A.有利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有利于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D.有利于血液循坏为肺部组织细胞供氧
【考点】CJ:肺的结构.
【分析】(2017鄂州生物)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解答】解: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故选:B
7.贫血是指( )
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
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
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
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考点】C3: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贫血的概念,首先明确贫血是由什么引起的?
【解答】解: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减少,或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数目减少而造成的,可通过血常规化验看出.贫血的病人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故选:D
8.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考点】C6:心脏的结构.
【分析】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
【解答】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即心房→心室→动脉.
故选:B
9.(2017鄂州生物)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或严重的贫血病人时,应该分别给输入( )
A.鲜血和红细胞 B.血浆和白细胞 C.血浆和红细胞 D.鲜血和白细胞
【考点】CB:输血与血型.
【分析】此题可以从不同患者主要缺少的血液成分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皮肤受损,体液丢失严重,所以应该输入血浆;贫血指的是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严重贫血是因为缺乏红细胞,血液结合氧能力不足,因此应该输红细胞.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10.李老师从鄂州赴西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明显增加,增加的成分可能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考点】C3: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解答】(2017鄂州生物)解:李老师从鄂州赴西藏工作,工作环境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后,体内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会增加,从而增加了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了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
故选:B
1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考点】C4: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三种血管的比较:
血管类型 | 概念 | 功能 | 分布 | 管壁特点 | 管腔特点 | 血流速度 |
动脉 |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 较厚、弹性大 | 较小 | 快 |
毛细血管 |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 进行物质交换 | 数量多,分布广 |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 最慢 |
静脉 |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 较薄,弹性小 | 较大 | 慢 |
【解答】解: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故选:D.
12.(2017鄂州生物)人体每天都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考点】D3: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肾脏的功能,首先了解肾脏的结构.
【解答】解:肾是主要的排泄器官,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A、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故符合题意.
B、尿液在肾内形成后,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所以输尿管的作用是输送尿液,故不符合题意.
C、尿液经输尿管输送到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所以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故不符合题意.
D、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壁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2017鄂州生物)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其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肾脏的控制作用
C.膀胱的贮存作用 D.肾单位的泌尿作用
【考点】D5:尿的排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尿的排出,首先明确泌尿系统的组成.
【解答】解: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故选:C
14.血浆成分和原尿成分相比,血浆中有( )
A.大分子的蛋白质 B.水
C.无机盐 D.葡萄糖
【考点】D3: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据此答题.
【解答】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为:血浆和原尿的区别在于大分子的蛋白质;而原尿和尿液的区别在于葡萄糖.
故选:A
15.(2017鄂州生物)尿液排出体外正确途径顺序是( )
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B.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
【考点】D5:尿的排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尿的排出,首先明确泌尿系统的组成.
【解答】解: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故选:C
16.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方法是( )
A.视网膜前,凹透镜 B.视网膜后,凸透镜
C.视网膜前,凸透镜 D.视网膜后,凹透镜
【考点】EI: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
(2)(2017鄂州生物)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
.
【解答】解: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因此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方法是视网膜前,凹透镜.
故选:A
17.(2017鄂州生物)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考点】EH: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分析】眼球的结构:
【解答】解:视觉的形成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
故选:C
18.呼吸道感染时,可能产生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通过哪种结构进入中耳引起的( )
A.外耳道 B.内耳 C.咽鼓管 D.中耳
【考点】EM:耳的保健.
【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解答】解:耳的结构模式图:
由图可知,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所以得了咽炎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
故选:C
19.(2017鄂州生物)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 B.脑和脊髓 C.神经元 D.脑干
【考点】E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解答】解: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故选:C
20.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B.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邻
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
D.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
【考点】47: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酸雨的危害和预防.主要的是可以从酸雨的形成、危害、预防措施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会严重抑制林木的生长.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区的马尾松林的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2.5倍.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判断题(每小题0.5分,共5分)
21.古人类用火烧烤食物,改善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 (判断对错)
【考点】F2: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
【分析】早期人类学会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解答】解: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的能力,提高了工具的效能.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的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故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2017鄂州生物)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氧气. × (判断对错)
【考点】CL:呼气和吸气.
【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
气体成分 | 环境中的气体(%) | 呼出的气体(%) |
氮气 | 78 | 78 |
氧气 | 21 | 16 |
二氧化碳 | 0.03 | 4 |
水 | 0.07 | 1.1 |
其他气体 | 0.9 | 0.9 |
【解答】解:从表格中看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是16%.
故答案为:×
23.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 × .(判断对错)
【考点】C4: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解答】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
故答案为:×
24.(2017鄂州生物)如果一次失血在700﹣9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 × (判断对错)
【考点】CC:无偿献血原则及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无偿献血的意义,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解答】解: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当失血量在800﹣1000毫升时即20%,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症状,可以输血;当失血量超过1200毫升时即30%,生命就会发生危险;当失血量达到1500毫升以上即35%左右时,可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会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状,必须立即输血.
故答案为:×
25.肾小球和紧贴它的肾小囊内壁具有过滤作用,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 (判断对错)
【考点】D4:尿液的形成.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通过肾小球和紧贴它的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肾小球和紧贴它的肾小囊内壁具有过滤作用,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6.(2017鄂州生物)人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 (判断对错)
【考点】EH: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分析】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解答】解: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当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放大,因此人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故答案为:√
27.(2017鄂州生物)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 (判断对错)
【考点】E6: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分析】(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解答】解: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中的膝跳反射中枢,而不是位于大脑皮层,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28.胰腺和胰岛都是内分泌腺. × (判断对错)
【考点】E9: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
【分析】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
【解答】解: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内分泌功能.胰岛属于内分泌腺,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9.(2017鄂州生物)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 (判断对错)
【考点】EF: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分析】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解答】解: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其中神经系统的调节占主导作用,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如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故答案为:√
30.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 (判断对错)
【考点】I7: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及其影响.
【分析】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带来的影响有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等.
【解答】解: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发矿产,导致了很多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但资源和环境问题并不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如非洲干旱面积广大,不利于农业生产,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首要问题是粮食与环境问题.故此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第1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