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影 B.
渔民叉鱼
C.
潜望镜 D.
探究平面镜成像
4.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 B.
蚊子的口器
C.
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 D.
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
5.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由滑梯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 B.
搓手取暖
C.
水蒸气将塞子冲出 D.
压缩空气
6.我市城区运营的公交车后门两个扶杆上均装有一个有色按钮(如图),每一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亮(或扬声器发声),提醒司机有人下车.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
A. B. C. D.
7.(2016阜新物理)下列说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家用电器失火时,先灭火,后切断电源
B.用湿布擦拭工作中的电器
C.更换灯泡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D.电灯开关可以接在火线上,也可以接在零线上
8.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可以很方便的使用Wi﹣Fi、3G或4G网络进行无线手机上网.下列对手机上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红外线传输数字信号 B.使用超声波传输数字信号
C.使用光纤传输数字信号 D.使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
二、填空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9.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
10.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 的;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 ;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 摩擦.
11.(2016阜新物理)如图所示,是物体浸入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可知水对物体的浮力是 N,物体的质量是 kg,物体的体积是 m3,物体的密度是 kg/m3.(g取10N/kg)
12.“辽宁舰”服役,圆了中国航母梦.如图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气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牵引索与蒸气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为 (填“定”或“动”)滑轮;气缸内蒸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
13.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该“倒影”距小鸟 m,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14.如图所示,用来观察墙壁上文字所使用的光学仪器是 ;图中的文字“关灯”表示将开关处于 状态.
15.家庭电路中的各用电器之间是 (填“串”或“并”)联的.家庭电路中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 很大,此时电路中的 会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发生火灾.“十字”路口上安装着交通指示灯,每组指示灯是“红、黄、绿”三盏,每盏灯上都标有“220V 100W”字样,则每组灯正常工作时每小时耗电 度.
16.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连在滑杆的右端,从电流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油面上升时,电流表的示数 ,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2016阜新物理)作图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7.请你画出图中乒乓球此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18.请你根据图中小磁针的指向标出螺线管的N、S极、电流方向和电源的“+”、“﹣”极.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计算过程、数值和单位.)
19.如图所示,小强沿着斜坡进行晨跑.已知小强体重500N,单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25cm2,他用50s的时间跑完长为200m、高为10m的斜坡.
求:(1)小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小强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小强晨跑结束后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0.某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60kg初温为25℃的水,经过一天的太阳照射,水温升高到75℃,[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2)要产生同样多的热量,用“220V 2000W”的电热水器正常工作需要的时间是多少min?
(3)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A?(保留一位小数)
五、(2016阜新物理)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 (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但要继续 热.
22.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填“上”或“下”)移动.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填符号)
2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或铜块,依次把它们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选填“A、B、C、D”)
(2)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选填“A、B、C、D”)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选填“A、B、C、D”).
(4)分析比较实验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24.(2016阜新物理)小明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 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 调(填“左”或“右”).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 个钩码.
(3)下表是该组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
实验次数 | F1(N) | l1(cm) | F2( N) | l2( cm) |
1 | 2 | 5 | △ | 10 |
2 | 3 | 10 | 2 | 15 |
3 | 2 | 30 | 3 | ☆ |
上表中空格处所缺的数据是:△= ,☆= ;
(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5.小明在做“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中:
(1)请你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小明未连接好的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端(填“A”或“B”).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填符号).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R断路 C.R短路
(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为 A,它的阻值是 Ω.
(5)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 .
2016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节5号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B.普通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是1.8m
C.人的正常体温是42℃
D.按照交通部门规定,阜锦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300km/h
【考点】电压;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一节5号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故A符合实际;
B、普通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0.8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人的正常体温约37℃左右,变化变大,故C不符合实际;
D、按照交通部门规定,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2.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粒.可见液化和凝华的发生条件都需要遇冷,即高温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冬天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玻璃处于交界处,温度低于室内,高于室外,可见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雾或“窗花”都会出现在内表面.
【解答】解:
A、“雾”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冬天,“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
C、“雾”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C错误;
D、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玻璃内表面,故D正确.
故选D.
3.(2016阜新物理)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手影 B.
渔民叉鱼
C.
潜望镜 D.
探究平面镜成像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1)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有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及影子等;
(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3)平面镜成像时是光的反射现象.
【解答】解:
A、手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渔民叉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光从水中传播到空气发生折射引起的,符合题意;
C、因潜望镜内部装有平面镜,且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D、探究平面镜成像时是光的反射现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 B.
蚊子的口器
C.
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 D.
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016阜新物理)【解答】解:
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
B、蚊子的口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
C、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合题意;
D、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由滑梯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 B.
搓手取暖
C.
水蒸气将塞子冲出 D.
压缩空气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解决本题需掌握: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
A、由滑梯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合题意;
B、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不合题意;
C、水蒸气将木塞冲出,是气体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符合题意;
D、压缩空气,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6.我市城区运营的公交车后门两个扶杆上均装有一个有色按钮(如图),每一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亮(或扬声器发声),提醒司机有人下车.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
A. B. C. D.
【考点】电路图设计.
【分析】根据“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亮”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然后分析电路图答题.
【解答】解: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都会发光,说明这两个开关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且指示灯位于干路上,由图示电路图可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下列说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家用电器失火时,先灭火,后切断电源
B.用湿布擦拭工作中的电器
C.更换灯泡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D.电灯开关可以接在火线上,也可以接在零线上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分析】(1)有人触电或电失火时要先切断电源;
(2)湿物体是导体,接触带电体容易发生触电;
(3)更换灯泡前首先切断电源,再维修;
(4)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
【解答】解:
A、家用电器发生火灾时,要先断开电源开关,才能用水灭火,否则会发生触电,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B、用湿布擦抹插座时,可能会因湿抹布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C、更换灯泡之前必须断开开关,否则会触电,故C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D、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故选C.
8.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可以很方便的使用Wi﹣Fi、3G或4G网络进行无线手机上网.下列对手机上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红外线传输数字信号 B.使用超声波传输数字信号
C.使用光纤传输数字信号 D.使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网络通信是利用电磁波和通信线路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以及3G或4G手机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解答】解:Wi﹣Fi、3G或4G手机随时随地进行无线网络登录.对于手机无线上网,主要是使用电磁波传递数字信号的.
故选D.
二、(2016阜新物理)填空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9.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振动 产生的,它是通过 空气 传入我们耳中的.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
【解答】解: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10.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 运动 的;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 惯性 ;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 增大 摩擦.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
百米比赛中,运动员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会仍然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
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采用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
故答案为:运动;惯性;增大.
11.(2016阜新物理)如图所示,是物体浸入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可知水对物体的浮力是 1 N,物体的质量是 0.4 kg,物体的体积是 1×10﹣4 m3,物体的密度是 4×103 kg/m3.(g取10N/kg)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密度的计算;重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1)由“称重法”可以测出物体在水中受浮力的大小;
(2)读出物体重,利用重力公式可以求物体的质量;知道物体受浮力可以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排开水的体积(物体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解.
【解答】解:(1)由图知:G=4N,F′=3N,
则水对物体的浮力:F浮=G﹣F′=4N﹣3N=1N;
(2)物体的质量:
m===0.4kg,
物体浸没在水中,根据F浮=ρ水V排g可得物体的体积:
V=V排===1×10﹣4m3,
物体的密度:
ρ===4×103kg/m3.
故答案为:1;0.4;1×10﹣4;4×103.
12.(2016阜新物理)“辽宁舰”服役,圆了中国航母梦.如图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气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牵引索与蒸气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为 定 (填“定”或“动”)滑轮;气缸内蒸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
【考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1)知道定滑轮是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动滑轮是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解答】解:
定滑轮是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由图可知,牵引索与蒸汽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为定滑轮;
气缸内蒸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
故答案为:定;减小.
13.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该“倒影”距小鸟 8 m,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虚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
【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
【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
已知小鸟距水面4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4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4m+4m=8m.
故答案为:8;虚;反射.
14.如图所示,用来观察墙壁上文字所使用的光学仪器是 放大镜 ;图中的文字“关灯”表示将开关处于 断开 状态.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根据开关的两种状态回答.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使用的透镜为凸透镜,其原理与放大镜的原理相同.
我们平时在“开灯”时,实际上就是开关闭合,使电路形成通路,“关灯”时,实际上就是将开关 断开,使电路形成开路.
故答案为:放大镜;断开.
15.家庭电路中的各用电器之间是 并 (填“串”或“并”)联的.家庭电路中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 电流 很大,此时电路中的 保险丝(空气开关) 会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发生火灾.“十字”路口上安装着交通指示灯,每组指示灯是“红、黄、绿”三盏,每盏灯上都标有“220V 100W”字样,则每组灯正常工作时每小时耗电 0.1 度.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分析】(1)串联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2)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短路或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3)由于“红、黄、绿”三盏电灯不会同时工作,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三个电灯是并联,已知每盏灯的额定功率和工作时间,根据公式W=Pt可求消耗的电能.
【解答】解:由于并联电路中的各个用电器是互不影响的,所以家庭中的各个用电器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电阻非常小,根据欧姆定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温度升高,容易发生火灾,此时保险丝熔断或空气开关“跳闸”会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发生火灾.
已知P=100W=0.1kW,t=1h,
由P=可得,消耗的电能为:W=Pt=0.1kW×1h=0.1kW•h.
故答案为:并;电流;保险丝(空气开关);0.1.
16.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连在滑杆的右端,从电流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油面上升时,电流表的示数 变大 ,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变大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油面的变化可知浮子位置的变化和指针移到的方向,进一步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油面上升时,浮子上移,指针下移,R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大.
故答案为:变大;变大.
三、(2016阜新物理)作图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7.请你画出图中乒乓球此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考点】力的示意图.
【分析】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解答】解:
小球在图示位置时,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沿绳向上.如图所示:
18.请你根据图中小磁针的指向标出螺线管的N、S极、电流方向和电源的“+”、“﹣”极.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分析】先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再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电流的方向从而找到电源的正负极.
【解答】解:由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S极,所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
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大拇指指示通电螺线管的N极,则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流由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即电源的右端为正极,所以电源左端是负极.
故答案为: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计算过程、数值和单位.)
19.如图所示,小强沿着斜坡进行晨跑.已知小强体重500N,单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25cm2,他用50s的时间跑完长为200m、高为10m的斜坡.
求:(1)小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小强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小强晨跑结束后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的计算.
【分析】(1)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v=计算小强的平均速度;
(2)已知体重和高,利用W=Gh计算小强克服重力做功,利用P=计算小强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3)小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利用p=计算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解:(1)小强的平均速度:
v===4m/s;
(2)小强克服重力做功:
W=Gh=500N×10m=5000J,
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P===100W;
(3)对地面的压力F=G=500N,
双脚站立在水平地路面上,则
S=2×125cm2=250cm2=2.5×10﹣2m2,
小强对地面的压强:
p===2×104Pa.
答:(1)小强的平均速度是4m/s;
(2)小强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100W;
(3)小强对地面的压强是2×104Pa.
20.某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60kg初温为25℃的水,经过一天的太阳照射,水温升高到75℃,[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2)要产生同样多的热量,用“220V 2000W”的电热水器正常工作需要的时间是多少min?
(3)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A?(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量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分析】(1)知道水的比热容、水的质量、初温和末温,根据吸热公式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根据题意可知电热水器产生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Q=W=Pt的变形公式t=求出电热水器正常工作的时间.
(3)根据P=UI的变形公式I=求出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t0)
=4.2×103J/(kg•℃)×60kg×(75℃﹣25℃)
=1.26×107J.
(2)由题意可知,电热水器产生的热量:
Q放=Q吸=2.1×107J,
由Q放=W=Pt得,电热水器正常工作的时间:
t====6300s=105min.
(3)由P=UI得,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I==≈9.1A.
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1.26×107J;
(2)电热水器正常工作需要的时间是105min;
(3)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9.1A.
五、(2016阜新物理)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 乙 (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0 ℃,熔化过程经历了 6 min.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不变 ,但要继续 吸 热.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分析】(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可从加热时是否容易使冰均匀受热角度进行比较;
(3)根据图象可判断冰的熔点以有读出熔化所用的时间;
(4)根据图象的特点可得出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与吸热情况.
【解答】解:(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
(3)分析图象可知,在0℃时,图线呈水平,此时的温度就是冰的熔点,
熔化经历的时间为10min﹣4min=6min;
(4)读图丙可知,BC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乙;(3)0; 6;(4)不变; 吸.
22.(2016阜新物理)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同一 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缩小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照相机 .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上 (填“上”或“下”)移动.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B .(填符号)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相反,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4)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像的移动情况.
(5)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完整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图中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50cm处时,即u>2f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3)实验过程中,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距与像都变大.
(4)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会向光屏的上方移动.
(5)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同一;(2)缩小; 照相机;(3)变大;(4)上;(5)B.
23.(2016阜新物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或铜块,依次把它们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浮力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 C 是正确的;(选填“A、B、C、D”)
(2)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以验证猜想 A 是错误的.(选填“A、B、C、D”)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 B 是错误的(选填“A、B、C、D”).
(4)分析比较实验 ⑥⑦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分析】(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根据F=G﹣F浮可知,受到的浮越大,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
(2)根据④→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的变化来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再根据称重法即可判断铁块受到的浮力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以上实验可以验证的猜想.
(3)根据实验①⑤与②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的变化来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再根据称重法即可判断铁块受到的浮力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以上实验可以验证的猜想.
(4)根据⑥⑦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5)控制变量法就是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
【解答】解:(1)铁快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通过①→③→④的过程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故可验证上述猜想C是正确的;
(2)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铁块都是完全浸没,排开的液体体积不再变化,只改变其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即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故A猜想错误;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为3.0N﹣1.0N=2.0N,
分析比较实验②⑥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为4.0N﹣2.0N=2.0N,则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重力无关,故B错误;
(4)根据⑥⑦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同一物体铜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此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例如,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时,
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时,控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故答案为:(1)变大;C;(2)A;(3)B;(4)⑥⑦;(5)控制变量法.
24.小明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 水平 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 左 调(填“左”或“右”).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 4 个钩码.
(3)下表是该组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
实验次数 | F1(N) | l1(cm) | F2( N) | l2( cm) |
1 | 2 | 5 | △ | 10 |
2 | 3 | 10 | 2 | 15 |
3 | 2 | 30 | 3 | ☆ |
上表中空格处所缺的数据是:△= 1 ,☆= 20 ;
(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F1l1=F2l2 .
【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分析】(1)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平衡螺母总向较高的一端调节;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求出钩码的个数;
(3)通过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求表中空格处所缺的数据;
(4)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三组数据,动力×动力臂是否等于阻力×阻力臂.
【解答】解:
(1)实验时首先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便于测量力臂;
由图甲知,右端较高,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
(2)设一格为L,一个钩码重G,则有2G×2L=nG×L,n=4,故应在B处挂4个钩码;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
2N×5cm=F2×10cm,解得F2=1N;
2N×30cm=3N×L2,解得L2=20cm;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为:(1)水平;左;(2)4;(3)1;20;(4)F1L1=F2L2.
25.(2016阜新物理)小明在做“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中:
(1)请你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小明未连接好的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B 端(填“A”或“B”).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C (填符号).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R断路 C.R短路
(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为 0.3 A,它的阻值是 9 Ω.
(5)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 减小误差 .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分析】(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要一上一下连接;
(2)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
(3)电路有电流,说明是通路,电压表没示数说明电压表被短路及R被短路;
(4)正确读数利用欧姆定律求值;
(5)定值电阻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用“一上一下”的接法,如图所示:
(2)实验前,为保护电路,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结合实物图可知,滑片应滑到B端;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即R两端无电压,说明R被短路,故选C;
(4)电流表量程为0~0.6A,指针指在0.3A,故电流为0.3A,
电压表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则电压表的示数:2+0.1×7=2.7V,
则定值电阻的阻值:R===9Ω;
(5)要多次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B;(3)C;(4)0.3,9;(5)减小误差.
第1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