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凝聚核心来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凝聚其他少数民族的核心汉族。
汉族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曙光时期,即从新时期时期发展到青铜器时期,在黄河中游地区业已形成汉族的前身华夏族集团,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又在四周吸收新的民族成分,经历春秋战国时期的逐步融合,
至秦汉形成大一统王朝时,汉族基本形成,而且学者们一般也认为,汉族的族名是在其后的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才流行,且是他族对中原民族的统称。
2、从促进民族融合的主次原因来看,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是主要原因,政治因素是次要因素。
纵观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政治上的大民族主义所施行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民族同化政策往往加剧被支配民族的民族反抗心里,加剧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气焰的盛行,反而拉开民族之间的心里距离
汉族始终能够作为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汉族拥有先进地位的农业经济,而少数民族聚居区虽然占据中国国土面积一半以上,但主要都是高原、山地和草原,所以少数民族中以从事牧业为生,与汉族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分属于截然不同的经济类型。
3、中华民族由多元成为一体的格局是逐步形成的,有一个逐级形成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
(1)先是在中华大地上各地区分别形成它的初级凝聚中心,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初级的统一体。例如,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不同的文化区,这些文化区后来不断融合形成现在汉族的前身华夏族集团的初级统一体。
(2)后来,长城以外的广大牧区长期是一个以匈奴为主的地域,匈奴作为一个初级统一体与长城以内的汉族曾长期对峙甚至发生战争。经过历史上多次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汉族地区以及中原地区的汉族向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区扩散,最终逐步汇合了长城内外的农牧两大初级统一体。
(3)再后来,又经过各民族流动、混杂与分合的漫长历史融合过程,汉族最终形成了最大的发挥凝聚力量的核心。
(4)与此同时,汉族通过不断地戍边屯边以及通商向非汉族地区移民,在汉族与非汉族地区形成了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民族连结网络,把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都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局面。
查看更多【历史知识点】内容中国历史上三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诸葛亮、曾国藩,其中曾国藩算半个圣人。孔子在中国有着极高的地位,同时还是世界公认四大圣人之一,世界...
春秋战国以为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即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分水岭的标志。春秋是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秦朝一共有三代君主,分别是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 、 秦三世赢子婴。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公元前221年,嬴政...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分封制是在奴隶制时代实施的,这种制度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它是将封地及封地内的居民给功臣或王室。而郡县制是在封建制时代实施...
初中历史与社会答题技巧: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比较项的确定方法。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
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有上课好好听讲,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认真完成历史作业,这也是非常基本的。阅读历史资料历史资料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
初中的学习方法要勤归纳:善于做笔记,集重点、记方法,会标注疑惑及似是而非的知识。“问题本”及时将问题本上的知识解决、弄懂、吃透,并做到经常翻...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在历史上的统治时期有791年之久,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封建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