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大连中考 > 大连中考试题 > 大连语文试题 > 正文

2018年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word版)

2017-10-18 15:52:54文/赵妍妍

2018年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word版)

请点击全屏查看以免乱码

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的梧桐下,总这样忱惜地说。

  这侏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渐渐打在桐叶上的雨点,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的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把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了,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丽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哎!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折了它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生新的芽,叶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秋天,老柏和香橙还沉郁着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衡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意聒?现在它的叶子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速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醉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的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风凉露中泛满浅紫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鹿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杂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凉,它要僵恋,它愿意在花儿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似的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吗?

  1、这是一篇托物言志抒情散文,请概括其主要内容:

  2、本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4、凸的梧桐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本文描述了一株濒临枯死的凸的梧桐,即使在遭到风和雷雨的劈折、蚂蚁的啃蚀后,春天到来时,仍然萌新的芽。

  2、作者赋予梧桐以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命力。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希望之情。

  3、欲扬先抑、首尾呼应。并运用了侧面烘托和类比手法。

4、(略)

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潮汐是指海水有规律地作周期性涨落的一种现象,白天涨潮叫潮,晚上涨潮叫汐,合起来叫潮汐。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这一自然现象,并形象地称之为大海的呼吸。人们在日常活动中,除了根据潮汐涨落的规律趋利避害、发展生产、满足生活需要之外,还利用文字将所观察到的潮汐现象记录下来。这些记载散见于各种文学作品之中。当我们在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时,既可以挖掘其中的艺术价值,还可以了解古人对潮汐的认识。

  产生潮汐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太阳、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即潮力。在农历一个月中,朔日(初一)或望日(十六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在同一个方向上,这时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叠加在一起,产生的引潮力最大,于是形成大潮,其他时间内,日、月、地三者不在同一方向上,形成小潮。月球是形成潮汐的最重要的因素,虽说月球比太阳小,但是离地球比较近,其引潮力是太阳的两倍多。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种内在联系,他们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由于海水本身具有一定的黏滞性,加之受海底地形阻力的影响,大潮出现的时间常常在朔或望之后一二天,即农历初二三或十七八这几天,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由于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地地理条件千差万别,所以不同地区的潮汐周期也不同。常见的有一个太阳日(或一地点月亮连续两次升起或落山的时间间隔,大约24.5小时)内完成两个周期或一个周期的,还有半个月;1个月、1年、8.85年甚至18.61年完成一个周期的。就我国而言,在大连、青岛、连云港以及厦门可以见到半日潮,在南海的北部湾可以见到全日潮,由于古时候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北方,所以关于半日潮的文字记载比较多,比如早潮才罢晚潮来就是古人对半日潮的忠实记录。最令人叫绝的,是书写在山海关上的那幅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将潮水的涨落和浮云的生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人玩味无穷。

  潮汐是一种十分壮观的自然现象,当潮水从深海向岸边涌来时,移动的速度非常快。据测定,钱塘江潮的移动速度约为每小时24千米,即每秒钟6.7米。古人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读了这些诗句之后你可以想象:在海天相接的地方,潮水露出一线,可是你的手刚一指点,它就到了眼前,可见速度之快。当潮水涌到岸边时还会形成很高的潮头,例如我国的钱塘江潮由于受喇叭形河口以及江底水浅且有沙坎阻挡等因素的影响,前面的浪跑不快,后面的浪又赶上来了。如此后浪推前浪,一浪赶一浪,浪头一层一层地叠加在一起,潮头到达海宁时达到最高,形成一道道高3至10米的水墙,只见江中白浪滔滔、波涛汹涌,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翻滚的潮水还发出巨大的声响,据说在方圆26千米的范围内可以听到波涛翻滚的潮水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其景非常壮观,其势锐不可挡,真可谓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诗人李白也发出了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的感叹。

  潮汐如此壮观,堪称佳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我国的钱塘江潮,近几年来每到中秋节前后,慕名前来观潮的人每天数以十万计。钱塘江观潮由来已久,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赞颂江潮的诗篇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在这些美丽的诗篇中最受人们喜爱的是宋代文人潘闻写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词中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番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词中的弄潮儿指的是观潮时踏潮献技的人,他们都是本地的游泳高手,常常上百人一群,手持彩旗在惊涛骇浪之中腾身起舞,其场面之惊险是可想而知的,诗人在梦醒之后仍觉胆战心寒。

  1、什么是潮汐?古人是怎样解读的?

  2、潮汐是怎样产生的?

  3、正确朗读文中对联(把音注出来,节奏划出来):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4、文章引用了很多古诗文来解读潮汐,请具体谈谈其作用。

  参考答案:

  1、是指海水有规律地合起来叫潮汐古人称之为大海的呼吸

  2、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太阳、月亮形成大潮,其它时间内形成小潮。而月球是形成的因素。

  3、(略)

  4、①说明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月球与潮汐的关系(春江潮水共潮生)②使语言极具文学性,使读者在认识自然现象的同时获得文学享受。

 

查看更多【大连语文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