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初中历史 > 历史知识点 > 正文

京杭大运河什么时候修建的 有什么历史影响

2024-09-26 17:15:52文/勾子木

京杭大运河,延用隋唐大运河,改道并裁弯取直,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京杭大运河什么时候修建的 有什么历史影响

京杭大运河什么时候修建的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开凿了邗沟,这是大运河的萌芽时期。到了战国时期,魏国为了争雄,又开凿了鸿沟,连通了淮河和黄河水系。隋朝时,隋炀帝主持修建了大运河,实现了南北运河的贯通,这是大运河的完成时期。唐宋时期,大运河逐渐繁荣,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元代时,为了取直河道,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明清时期,大运河继续得到疏通和维护,成为朝廷的收纳赋税的经济命脉。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概分为三期:第一期是春秋至战国时期,主要是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第二期是隋朝时期,隋炀帝主持修建了大运河;第三期是元、明、清时期,对大运河进行了多次修缮和疏通。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背景主要是为了满足经济和军事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争霸和征服他国,纷纷开凿运河,以便运输军队和物资。隋朝时,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联系,促进经济繁荣与军事的需要,主持修建了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过程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兴修和修缮。从春秋时期的萌芽到隋朝的完成,再到元明清时期的持续修缮,大运河逐渐成为了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有什么历史影响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促进经济建设、推动文化交流、以及在水利工程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

京杭大运河的开掘显著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通和交流,巩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相互融合。它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还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有利于南粮北运,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京杭大运河介绍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时隋炀帝开凿贯通并大幅度扩修改建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京杭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查看更多【历史知识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