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水源
植树造林对净化水源具有显著作用。首先,树木的根系能有效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从而保护水源。其次,树木的枯枝落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变为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有助于提高水质的自然净化能力。此外,树林中的微生物和植物还能吸收和转化水中的有害物质,进一步提高水质。因此,植树造林不仅有助于保护现有的水源,还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的自然净化能力。
减少噪音
植树造林有助于减少噪音污染。树木的枝叶和树干对声波具有阻止和汲取作用,能有效消退噪音。据测定,40米宽的林带可以削弱噪音10—15分贝,而城市街道上种植的树木也能消减噪声7—10分贝。这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安静的学习、工作和娱乐环境,还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自然灾害
植树造林有助于减少自然灾害。当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生态平衡得以维持,从而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率。这种平衡有助于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因为稳定的生态环境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因此,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绿化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天然除尘器
绿色植物,特别是树木和草坪,被誉为“天然除尘器”。这主要是因为树叶上生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这些茸毛和黏液具有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以及病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因此,绿色植物在减少空气中的尘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显示,一公顷的树林或草坪每年可以吸收超过30吨的烟尘。这种自然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还有助于减少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
植树造林具有多重意义,包括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等。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还能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显著,包括涵蓄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制造氧气、减少旱灾、洪灾、虫灾等自然灾害。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减缓气候变化。此外,植树造林还能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
在城市,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泓森槐
泓森槐,属蝶形花科刺槐属的落叶乔木,其花、树皮、树叶均有广泛用途。它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圆满,冠窄,托叶剌小而软,前2年有剌,3年以后剌基本脱落,叶色浓绿,花色白色,清香宜人,是一种市场潜力很大的速生丰产树种。
南方红豆杉
南方红豆杉是中国亚热带至暖温带特有成分之一,在阔叶林中常有分布。耐荫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通常生长于山脚腹地较为潮湿处。自然生长在海拔1000米或1500米以下的山谷、溪边、缓坡腐殖质丰富的酸性土壤中,要求肥力较高的黄壤,黄棕壤,中性土、钙质土也能生长。耐干旱瘠薄,不耐低洼积水。对气候适应力较强,年均温11~16℃,最低极值可达-11℃。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树干上多见萌芽小枝,但生长比较缓慢。很少有病虫害,寿命长。
查看更多【地理知识点】内容学霸推荐的初中前十名刷题书分别有《蝶变初中必刷题》《万唯中考试题研究》《北大绿卡》《初中必刷题》《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点拨》《典中点》《全品...
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冷战期间国际危...
英语课外补习班推荐:新东方、阿卡索英语、英孚教育、华尔街英语。华尔街英语是一家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线下英语培训机构,特别是在大城市如北京...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因其在西北,故称之为西夏。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
初一学生要认真思考,预习时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有关参考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内容中的每一个概念、...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初称后金。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发达,江南出现密集的商业城市,全国出现大商帮。在此基础上,人口突...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中国唐朝中期的重要官员、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