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基本主题是肯定1812年卫国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然而,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受难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通过这部作品,托尔斯泰表达了对人性的尊重和对每个人命运的关注,呼吁人们追求道德上的自我改善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战争与和平》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结构庞大而严谨,通过生动描绘战争与和平的较量,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部小说还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歌剧等,是俄国文学史上具有全欧洲意义的小说之一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生于图拉省一个世袭贵族家庭,童年时失去父母。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学习,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51年开始写作。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小说占据主要地位,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三部长篇小说不仅是俄罗斯文学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此外,托尔斯泰还写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剧本、自传体小说等。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战争与和平》它歌颂和平,同时又描写战争,反映人民保卫自己祖国土地不受敌人凌辱的英勇精神。库图佐夫被描写成感悟到人民的意愿的人,“他能对当时的种种事态洞若观火,其根源就在于拥有纯洁而强烈的人民感情”。人民通过违背沙皇的意志的奇特方式,选择库图佐夫这位不得宠的老头子作为人民战争的代表。
库图佐夫知道,“决定战争命运的不是总司令的命令,不是军队所占的地形,不是大炮和杀人的数量,而是不可捉摸的士气力量。”那种“被称为士气的东西”,有如“一条不可捉摸的神秘链条,它使全军同心同德,构成战争的主要神经”。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中,在表达对战争的不满的同时,从人物的刻画和人物的命运上,描写了对人道主义的赞扬;而作为虔诚的说教者,他又强烈地宣传“不要用暴力和邪恶抗争”和“道德上的自我改善”等博爱主张。
《战争与和平》虽然描写的不是农民生活,但是在描写战争与主人公安德烈之外,作者也塑造了很多其他的“悲惨”人物,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同情。这一切凸显了托尔斯泰“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道主义思想。虽然故事发生在贵族阶层,但很明显,受迫害的绝不只是小说里的贵族,受到战争迫害的也不只是主人公安德烈,而是千百万劳动人民。
查看更多【语文知识点】内容《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日、意三个轴心国和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为另一方进行的全球规模的战争,是人类规模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