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是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初夏在江州游历庐山大林寺时所作。诗的前两句以“芳菲尽”与“始盛开”形成对比,说明平地和山间气候的差异性。后两句用拟人的手法,把春天拟人化,形象生动美好。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留恋和喜爱之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阳邑(今太谷县,一说祖籍为同州韩城,今韩城市),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河南新郑,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放言》《池上》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才盛放。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遗憾,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遗憾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查看更多【古诗词】内容朱熹的思想主张有以下几点:1、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理的总体;2、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3、主张理依气而生物;4、提出了“遏人欲而...
对于初中生来说,选择一本好的英语词汇书非常重要。这里有一些受到广泛好评的初中英语词汇书籍推荐:《蝶变单词》这本书专为初中生设计,覆盖了初中所...
山居秋暝中以动衬静的句子是:竹喧归涣女,莲动下渔舟。意思是洗衣女们回来了,喧闹声充满了竹林,湖塘里莲叶摇动不已,那是打鱼船过来了。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
黄巢之乱,是唐僖宗时由私盐商人黄巢为首的民变,近年亦有学者称黄巢民变,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祸延大唐半壁江山,...
是的,酸性氧化物是与H2O反应只生成酸的氧化物。如NO2就不是酸性氧化物,因生成物除了HNO3外,还有一种NO,而SO3+H2O反应只生成H...
溶解:分离食盐和沙子首先要加水搅拌溶解;因为食盐可资易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滤纸进行过滤分离,滤纸上是沙子,坏意宣敌类束七滤液里是...
1.氢氧化钠溶液在实验室中可以除去气体中混有得得酸性气体杂质,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2.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