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氯氟烃类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常压下会自然蒸发。这是一种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人造物质,主要化学元素为氯、氟元素。这类物质主要作为工业制冷剂、石油化工基础原料,以及氯碱化工主要原料使用。
2.氯氟烃类物质容易与臭氧层中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减少大气层中臭氧的含量。而臭氧具备阻挡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因此,当臭氧层空洞这一情况出现之后,直射地面的紫外线强度就会显著增加,从而对人类生活产生严重破坏。
3.在冰箱、空调和制冰机中,人们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就是氯氟烃类物质的典型代表。随着人们生产活动频次的提高,以及对制冷剂需求的增加,氟利昂被大量地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长此以往,废水、废弃和废料中的氯氟烃类化学物质就会释放到大气层中。
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致使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其中波长为240-329nm的紫外线对生物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和各种生物,包括人类,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首先,紫外辐射增强使患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人增加;受到过多的紫外线照射还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
此外,紫外线的增强对植物、水生生态系统也有潜在的危险,会使城市内的烟雾加剧,使橡胶、塑料等有机材料加速老化,使油漆褪色等。
1. 直接影响:臭氧层破坏导致皮肤癌病例增加,研究表明,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可能会增加4%至6%,特别是黑色素瘤。此外,紫外线辐射还会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同时,它还削弱免疫系统,增加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的风险。
2. 间接影响:农业产量和品质下降。研究发现,200种作物对紫外线辐射增加敏感,其中2/3受到影响,尤其是大米、小麦、棉花、大豆、水果和洋白菜等主要作物。预计臭氧减少1%,大豆产量可能会减少1%。
3. 渔业产量减少:紫外线辐射能杀死10米深的水中的浮游生物。实验显示,臭氧减少10%,紫外线增加20%,仅需15天就能杀死所有10米深的水中的鳗鱼幼鱼。
4. 森林破坏: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报告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是当前全球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威胁到生物圈和人类的生存。
紫外线增强会破坏生态系统和生物,包括人类。所幸,2012年末,南极臭氧空洞面积降至1989年以来的最小值。尽管如此,到2014年10月,南极臭氧空洞的大小仍与北美洲相当,仍需持续关注和努力保护臭氧层。
查看更多【生物知识点】内容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氯氟烃类化学物质。这类物质在大气同温层中容易聚集,会释放出氯原子和溴原子,这些原子可以破坏臭氧分子。氯氟烃类化学物质包...
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臭氧含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
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20世纪30年代初发明并且开始使用的一种人造的含有氯、氟元素的碳氢化学物质,在一般条件下,...
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吸收紫外线,减少过多的紫外线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臭氧是紫外线与氧分子形成后的产物。大气臭氧层,可以大量减少紫外线对生物细胞的...
线粒体的结构由外至内可划分为线粒体外膜、线粒体膜间隙、线粒体内膜(IMM)和线粒体基质四个功能区。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
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12H2O+6CO2+阳光→(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C6H12O6(葡萄糖)+6O2+6H2O。
春秋、战国和周朝的关系:周朝分为两个时期,即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两部分,即春秋和战国。周朝时间:公元前1046到前256年。西周和东周,分界...
失败的原因:1、清朝封建制度及思想的腐朽。2、中英武器力量悬殊巨大。3、清政府与民众的脱离。4、兵源短缺清军战斗力低下。5、清政府昏庸腐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