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初中语文 > 语文知识点 > 正文

王昌龄的采莲曲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2024-08-03 16:05:28文/董玉莹

王昌龄的《采莲曲》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场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采莲曲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主要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诗情画意。

王昌龄的采莲曲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采莲曲》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其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王昌龄的采莲曲表达了什么

王昌龄的《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赞美了采莲女的劳动,借景抒情,刻画出采莲女纯朴、自然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场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采莲曲》的全诗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色罗裙与荷叶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荷花中,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王昌龄的采莲曲赏析

王昌龄的采莲曲赏析

“荷叶罗裙一色裁”,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诗的首句首描写少女的衣着——罗裙,这种裙子由丝织品制成,自有一种飘逸、灵动之感。裙子的颜色与荷叶一色,就像是用同一块布料裁制成的。荷叶的颜色既不浓,也不淡,而且看到荷叶,就会有一种清爽之感,着此罗裙的少女自有一种雅致、不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芙蓉向脸两边开”,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次句诗描写少女的外貌,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阿朵姑娘就是这样,容貌清新,不假任何的妆饰,自是美丽动人。

对阿朵衣着和容貌的特点,诗人并不是直接地具体地描写,而是分别以荷叶、芙蓉来展现,调动读者的感官、思维,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补充,这样在每一位读者心目中,都会有一位美丽的阿朵,她的美是独一无二的。

阿朵有多美?——乱入池中看不见——当阿朵伫立在荷塘中的时候,你根本分辨不出来,哪是荷,哪是阿朵,哪里都是荷,哪里又都是阿朵。荷叶有多美,阿朵就有多美;芙蓉有多美,阿朵就有多美!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阿朵就是那样美!阿朵有多美?诗人明明说得很清楚,好像又什么都没说!

闻歌始觉有人来:听到歌声,才觉察到有人前来。这里对应上一句中的“看不见”。阿朵不光是穿得美、长得美,而且歌声也美,同时展现了阿朵活泼开朗的性格。歌声打破了诗歌的宁静,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美丽动人,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清凉而悠扬的歌声,看到了一位若隐若现的宛若天仙的少女。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号不详,汉族,河东晋阳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

查看更多【语文知识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