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初中历史 > 历史知识点 > 正文

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2024-06-20 14:06:55文/宋艳平

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一、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

3、开始:1840年6月英军侵入中国广东海面。

4、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5、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加上军事装备及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的态度,终清政府战败。

6、《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影响:①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②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虎门销烟

1、背景: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19世纪初,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英国商人为牟取暴利,竟丧心病狂地把大量鸦片偷运到中国。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罪恶的鸦片走私,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大批官僚吸食鸦片,使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2、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史称“虎门销烟”。

3、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4、启示:我们要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1856-1860年英法为了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侵略者:主凶:英国和法国,帮凶:美国和俄国。

3、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4、沙俄的侵略: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从1858年起,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5、历史影响: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太平天国运动

1、建立: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2、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发展: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为*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4、抗击洋枪队:

①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发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②1860年,在青浦李秀成率领太平军痛击洋枪队。1862年,在浙江慈溪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

③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典型事例。

5、失败原因: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因中外发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清单

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2.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3.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4.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5.经过:

⑴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⑵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进而占领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⑶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注意:外国侵略者第一次进入北京)

6.英法联军的罪行:火烧圆明园

7.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856年,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8.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中俄《瑷珲条约》条约是近代割地最多的条约。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1、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各地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革命团体有华兴会和光复会。

2、同盟会的成立:

(1)目的: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2)时间、地点、创立者:

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3)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4)领导机构: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5)机关报:《民报》

(6)性质: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7)意义:

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3、三民主义:

(1)内容:“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2)意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

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目的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

往往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和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政府在贸易中增加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中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2)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1)诸子百家思想观点:

①儒家推崇“人治”,提倡“礼治”或“德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②法家提倡“法治”,崇尚“以法治国”,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统治者的修养生息政策正是这种治国思想的体现。

(2)演变: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

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①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西汉初年,先后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

③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

④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2)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3)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查看更多【历史知识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