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就决定前去学习。他风尘仆仆地来到邯郸,果然见到大街上的人走路姿势十分优雅,走起路来仪态万千,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翩翩风度。少年赶紧跟着路上的行人模仿起来,人家迈左脚,他跟着迈左脚;人家迈右脚,他也跟着迈右脚。可是学了几天,他却怎么也学不会,而且越走越别扭,姿势比以前更难看了。
少年心想:肯定是我之前的走路方式太有问题了,我一定要把它彻底抛弃,才能学会新姿势。于是他开始从头学走路,每迈出一步都要仔细推敲下一步的动作。就这样废寝忘食地学习了三个月,他每天刻苦练习,却始终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路姿势,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也忘得精光。最后,少年彻底不知道该怎么走路了,只好爬着回到了燕国。
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倒把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例句:如果只从形式上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忽视自身优势,结果肯定和邯郸学步一样。
近义词:西颦东效、寿陵失步、东施效颦、邯郸匍匐。
反义词:独辟蹊径、标新立异。
查看更多【语文知识点】内容邯郸学步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庄子·秋水》。后来用“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
邯郸学步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庄子·秋水》。“邯郸学步”偏重在尽管发现了别人的优点,但机械模仿,没有成功,反而连...
邯郸学步的寓意: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告诫人们不能盲目崇拜他人。学习可以先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
邯郸学步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不能盲目模仿别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想要和他人一样,却忽略了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邯郸学步”的意思: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不考虑到实际情况一味地去模仿...
邯郸学步的故事寓意是: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告诫人们不能盲目崇拜他人。学习可以先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
邯郸学步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然而这则寓言却并不是如此简单,只要你真的尝试着去学一学别人走...